|
发表于 9-5-2025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为什么老霉的霉元要大跌,跌到连他们老妈都不认识。。
也只有霉元大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钱才会大起,生活才会有进步。。
老霉的芯片以前是一条龙,低端高端都是雄霸天下。。
如果不是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老霉会躺着挣钱。。一个发展中国家又要有高知识和能力才能把老霉的价格打下来惠及全世界。。。
如果没有白菜价我们手机会有几百元rm?
|
|
|
|
|
|
|
|
发表于 9-5-2025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公平就是社会主义的价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垄断。。如果只有资本主义的垄断,世界就更不用说去月球还是火星,连吃饭都成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9-5-2025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要刺激美国出口,所以一定要跌。
总统川普天天吵着叫美联储降息,如果美元不跌,美国货那么贵,谁要买美国货?
一个发展中国家又要有高知识和能力才能把老霉的价格打下来惠及全世界
中国把所有的产品价格都打下来后,倾销到全世界,各国工厂都受到打击,所以各国会设法阻止中国货的倾销。
|
|
|
|
|
|
|
|
发表于 9-5-2025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就是中国货利用倾销垄断全世界,各国的工厂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只有联合一起,才可以打倒倾销主义。
|
|
|
|
|
|
|
|
发表于 9-5-2025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他们不想跌吗?是鱿鱼财团深层政府不让跌。。
他们背后的水很深。。
他们的银行全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敢跌。。。
一跌他们就是一窝端,死到完。
|
|
|
|
|
|
|
|
发表于 9-5-2025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看到时候怎样了。
美国现在要设法降低美元,
这样进口货就会贵,鼓励美国内消费者买本地货。
美国出口货价格就变便宜,刺激美国生产和出口。
|
|
|
|
|
|
|
|
发表于 11-5-2025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e3rush32 于 11-5-2025 01:31 PM 编辑
你让中国成为消费国,中国对大马是逆差啊!消费了大马半导体出口的40%,还没有消费吗。
你让投资其他国家,主导国际产业分工,中国还不配啊!中国现在人均GDP不如大马,多少农民年收入也就5到6000RM,看着中国是个大国,但他不是发达国家啊!
历史上的产业转移,都是国家有钱,本地人不想做了,于是去他国用便宜劳力啊。
英特尔在大马做封装,除了大马有基础周边有配套,也因为大马的人力成本是他本国的1/3啊。当初发达国家在中国建厂,因为中国工人的薪水不到他们本国工人的1/10啊。所以中国在国外建厂都是在很穷的国家才比在本国有优势,孟加拉,柬埔寨,非洲,就连越南,中国也是投资不起的。在越南做了一阵子,发现虽然人工便宜,但电力不稳定,上下游配套成本高,综合起来还是在国内划算,不少企业又回去了。
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是被美国系统性干扰的。投资印尼的镍工业,刚果、秘鲁的铜和电池工业,都被美国长臂审查了。在德国建电池厂,美国说影响国家安全要求严审,失败了,跟以色列合作5G和人工智能,也是国家安全原因被搅黄了。中国的GPS和5G也都是别人就不带着你,被迫自己搞的。
在你的立场看,中国的芯片是为了挤压他国才去发展的,在我的立场看,是因为美国不让卖中国,自己不卖也不让别人卖,中国不得不自己去发展啊。
整个光刻机里美国的占比不到5%,但他就是能让ASML不许卖给中国啊。大马的芯片封装,因为美国技术超过了10%,就得美国授权了才可以给华为代工啊。
拿贸易战来说,一些国家的东西好卖了是事实,大马更是在2022年对中国有了208亿美元的顺差,可你要看到以前华为中兴很多芯片都是交由大马封装的,20年起,Unisem和ASE不得不在美国施压下放弃很多中国的订单,这也是事实啊!
目前大家都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里打工吃饭。只是当下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分水岭已经快到了,并因立场不同对这个分水岭有不同的见解。
在你的立场看,中国的发展要遏制一下了,否则大家会面对无数的竞争。
这个立场和欧美是一致的,如果中国乖乖的,一直不产业升级,一直做第四等的工业,把第一等的工业让欧美一直做着,第二等的日韩东欧做着,第三等的其他国家做着,大家皆大欢喜不就好了吗。
在中国的立场看,我没法在美国这个体系里活了。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国内学者喊着“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中国一边拿出4万亿刺激内需,一边拿着2.5万亿购买美债,金融危机过去了,中国房价涨了两三倍,地方债务也难以承受了。但美国有为此感激中国吗,没有啊,奥巴马回过血直接重返亚太遏制中国啊。
今天美债危机再现,一边打压中国一边让中国接盘美债,中国不想再接了。
其实就算中国真想接也接不住了。08年的时候9万亿,救完你你回头干到31.4万亿,现在全世界一起接都接不住了。
中国能做的就是离你远点,别死的时候溅我一身血。
所以中国每年的顺差是美元,而美元风险越来越大,就一定要换成资源,港口,投资自己的工业,钱换成物资才是钱,否则随时有变成废纸的可能。
中国这样做了,在你的立场看,不来搞工业,光来掠夺资源。
在我的立场看,中国用贸易结存的美元换来了资源,被换国家很多都是美元欠债国,可以立马还债避免美元加息的时候债务上涨被收割,不能说一点好处没有吧。事实上中国的这个行为相当于和其他国家一起把美元周期性掠夺的计划破坏了,无法再通过金融游戏躺着收割全世界,这才是美国一定要干掉中国的原因。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毕竟顺着美国的体系下去,受伤最大的是中国,其他在美国制定的规则里分工位置不错的国家,过得还是不错的。但王权没有永恒,天道总要酬勤,你把中国就这个位置给印度,他当世界工厂这么多年也会成为一个工业巨兽的,这在你因为利润不如金融放弃本土的制造业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而大马无须选边站,在中间左右逢源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大马政府也是这么做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12-5-2025 04:32 PM 编辑
中国其实对大马多年来都是顺差,而且近来顺差不断的扩大,请看附图“大马和中国2015至2023年贸易数据”。你再看附图“大马和美国2015至2023年贸易数据”,美国才是对大马逆差。
总结来说,美国的钱不断的流入大马,然后大马的钱不断的流入中国。
这就符合了本人一开始说的,大马唯一还有竞争优势的,就是半导体相关产业。然后,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还很慢,所以主要都是出口到中国。
请看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24马来西亚贸易指南和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
2023年中马双边贸易,中国对大马出口几乎所有种类的工业产品,而大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里,除了还有优势的半导体外和相关器材部件外,就只有天然资源如天然气,石油,棕油,橡胶等等。
更严重的是:2024年马来西亚出口到中国的最主要的产品里,中高端的工业产品的数量如存储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家用电器等是下降的。然后其他天然资源或初级/低端工业产品的数量是连年增加。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
1)中国是几乎什么都出口到大马,然后大马唯一能出口到中国的工业产品是半导体相关产品,而且基本是半成品或制造设备,然后中国加工完成品再卖回给大马。举个例子,大马出口半导体零件和半导体制造的设备到中国,然后中国做成完成品(电器,手机)然后再卖回给大马。或者中国进口大马的制造设备,用来制造电子产品/电器,然后再卖回给大马。整体上,大马从中国赚到的钱,到最后还是流回中国手上。
2)同时,中国还在升级半导体产业/电器产业,所以中国会越来越多自己制造这些产品和设备,所以大马出口到中国的半导体/电器相关的产品数量一直在下降。
3)大马出口到中国的各种天然资源/初级加工资源如天然气,石油,棕油,橡胶,是作为中国工业的原料,加工后再卖给全世界/大马。所以,大马从中国赚到的钱,到最后还是流回中国手上。
所以,一旦中国在半导体产业升级到了不再需要依赖大马的时候,其他国家又因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而无法购买大马的半导体相关产品,大马的半导体产业就会灭亡。
大马就只剩下天然气,石油,棕油,橡胶,榴莲这些还可以卖到中国,中国加工成完成品后,再卖回给大马,最后,大马只能沦落为贱卖资源的穷国,而且,是越卖越穷!
请看中国商务部2024马来西亚贸易指南附图:进出口潜力商品,从这里就看出了中国对大马未来的战略是如何打的,然后大马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12-5-2025 03:51 PM 编辑
你让投资其他国家,主导国际产业分工,中国还不配啊!中国现在人均GDP不如大马,多少农民年收入也就5到6000RM,看着中国是个大国,但他不是发达国家啊!
中国本来就有投资外国,而且都是百亿级的呢!不过呢,方向主要有两种:基础建设和天然资源生产。
基础建设的是一带一路,公路,铁路,港口等等,目的是方便把中国货倾销到该国:
1)方便把各国的天然资源运到中国
2)方便中国把加工完产品运到各国
3)一带一路的债如果还不了,那么用该国的天然资源来还
例子:巴基斯坦的市场,清一色都是中国货,巴基斯坦本地的企业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大家苦不堪言。
天然资源生产,比如什么采矿啦,挖油啦,目的是:
1)把各国的方向从工业化进程转到天然资源生产,卖资源本来就比加工容易多了,加上中国大幅度收购天然资源,那么各国为何要搞工业?
2)牢牢控制天然资源,控制了资源,那么该国就不能对该资源有价格有议价权。中国的加工成本已经是很低了,如果原料价格再降低,那么中国货还可以进一步降价。然后中国控制的外国资源,可以起价卖给竞争对手。那么竞争对手的完成品价格就贵了。
例子:中亚和非洲国家,可以说是被中国企业投资在资源行业,议价权在中国企业手上,所以该国越卖越穷,当资源挖完了,这些国家也就完了。
本人的解决方案是,中国把本来要投资外国的基础建设和天然资源生产的资本,用来在于加工类中低端制造业的投资,以及增加该国中低端工业产品的订单。
不过,当初为何中国不投资外国工业?就是怕重蹈后工业国的覆彻:
1)制造业空心化,引发各种经济,社会问题
2)培养出一大堆竞争对手
所以,不是中国不要扮演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而是中国怕复制多几个“小中国”出来,抢自己的饭碗,就像今天欧美面临的问题一样。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12-5-2025 04:36 PM 编辑
历史上的产业转移,都是国家有钱,本地人不想做了,于是去他国用便宜劳力啊。
英特尔在大马做封装,除了大马有基础周边有配套,也因为大马的人力成本是他本国的1/3啊。当初发达国家在中国建厂,因为中国工人的薪水不到他们本国工人的1/10啊。所以中国在国外建厂都是在很穷的国家才比在本国有优势,孟加拉,柬埔寨,非洲,就连越南,中国也是投资不起的。在越南做了一阵子,发现虽然人工便宜,但电力不稳定,上下游配套成本高,综合起来还是在国内划算,不少企业又回去了。
首先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一开始发达国家的员工薪水也不是那么高的,那么薪水是如何越来越高的?
有句话叫做:劳动人口红利。
当一间工厂赚了钱,有2个方向:
1)把钱用来提高员工薪水,让员工的家人有钱消费。效果是:
a) 中国的消费不再低迷,中国的内循环也可以发展起来
b) 这样中国员工的人工成本就变得高了,加上产能规模维持不扩展,中国货变贵了,中国会进口更多外国货
c) 其他国家的工人薪水就相对的变便宜了,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外国,各国工业就此发展起来。
当年欧美就是走这条路线的。
2)把钱用来扩展规模和产量,效果是:
a) 员工的薪水还是一样低,结果消费低迷,内需上不起来,只能靠一直出口,一直出口,一直出口
b) 扩大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中国货更便宜,倾销到全世界,冲击外国企业
c) 各国的企业关闭本地工厂,投资到成本管控最好的中国去,各国工业进一步萎缩
目前中国就是走这个路线。
所以,很流行的问题:明明中国什么出口那么多,赚了那么多外汇,那么国内员工的薪水升的那么慢,而且“内卷”那么厉害。
本人提议,减少2),增加1),其实,让中国的员工/老百姓多一点钱,有钱消费,也让中国的企业不再拼低价,提高利润,更让各国的企业和经济不和中国斗内卷,打价格战,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的立场看,中国的芯片是为了挤压他国才去发展的,在我的立场看,是因为美国不让卖中国,自己不卖也不让别人卖,中国不得不自己去发展啊。
整个光刻机里美国的占比不到5%,但他就是能让ASML不许卖给中国啊。大马的芯片封装,因为美国技术超过了10%,就得美国授权了才可以给华为代工啊。
拿贸易战来说,一些国家的东西好卖了是事实,大马更是在2022年对中国有了208亿美元的顺差,可你要看到以前华为中兴很多芯片都是交由大马封装的,20年起,Unisem和ASE不得不在美国施压下放弃很多中国的订单,这也是事实啊!
确实是技术是人家的,本来人家就有这个权力。这里没有反对中国在自己的技术和订单同样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现在把现在给大马的订单增加,加到可以没有美国买家都可以活得很好的地步,肯定大家都听中国不听美国的。
目前大家都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里打工吃饭。只是当下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分水岭已经快到了,并因立场不同对这个分水岭有不同的见解。
在你的立场看,中国的发展要遏制一下了,否则大家会面对无数的竞争。
这个立场和欧美是一致的,如果中国乖乖的,一直不产业升级,一直做第四等的工业,把第一等的工业让欧美一直做着,第二等的日韩东欧做着,第三等的其他国家做着,大家皆大欢喜不就好了吗。 本人不反对中国发展和升级,相反的本人支持中国利用升级和研发来造出更好的产品。
本人不过是支持各国为了保护国内的工业,而对抗进口货的倾销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的立场看,我没法在美国这个体系里活了。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国内学者喊着“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中国一边拿出4万亿刺激内需,一边拿着2.5万亿购买美债,金融危机过去了,中国房价涨了两三倍,地方债务也难以承受了。但美国有为此感激中国吗,没有啊,奥巴马回过血直接重返亚太遏制中国啊。
今天美债危机再现,一边打压中国一边让中国接盘美债,中国不想再接了。
其实就算中国真想接也接不住了。08年的时候9万亿,救完你你回头干到31.4万亿,现在全世界一起接都接不住了。
中国能做的就是离你远点,别死的时候溅我一身血。
所以中国每年的顺差是美元,而美元风险越来越大,就一定要换成资源,港口,投资自己的工业,钱换成物资才是钱,否则随时有变成废纸的可能。
中国这样做了,在你的立场看,不来搞工业,光来掠夺资源。
在我的立场看,中国用贸易结存的美元换来了资源,被换国家很多都是美元欠债国,可以立马还债避免美元加息的时候债务上涨被收割,不能说一点好处没有吧。事实上中国的这个行为相当于和其他国家一起把美元周期性掠夺的计划破坏了,无法再通过金融游戏躺着收割全世界,这才是美国一定要干掉中国的原因。
所以本人才提议中国把自己的定位换成投资者和消费者啊,这样中国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经济圈,而不用靠美国了。
既然中国不喜欢美元,那么中国就用人民币购买各国的产品,那么各国就自动的从用美元换去用人民币了。
为何各国到现在还是用美元,就一个原因而已: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啊!
所以,如果中国用同样的资金投资各国,用同样多的订单购买各国产品,那么各国抛弃美元,基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副作用就是,中国就会走美国的老路:工业流失 + 债务高升。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毕竟顺着美国的体系下去,受伤最大的是中国,其他在美国制定的规则里分工位置不错的国家,过得还是不错的。但王权没有永恒,天道总要酬勤,你把中国就这个位置给印度,他当世界工厂这么多年也会成为一个工业巨兽的,这在你因为利润不如金融放弃本土的制造业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基本上,美国的体系是把各国的定位做好了,美国自己是主要做研发和金融,制造则是安排各工业国来做。
但是中国的定位是把工业的高中低端的制造市场份额抢完,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链也要抢完,还全工业分类都要做,那么中国其实这样走的路线,首先伤害到的不是美国,而是所有的工业国。
没有说中国不可以发展,但是说中国一直定位自己是生产者,就会永无止境的和各工业国恶性竞争和内卷,而美国则在旁边看戏而已。
而大马无须选边站,在中间左右逢源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大马政府也是这么做的。 其实大马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能扮演被安排好的角色而已,国际间的不确定性,只能让各国采取观望,见机行事,见一步走一步而已。
1)因为美国关税很高,而且洗产地也不可能,因此中国企业干脆直接投资大马等国,把以前的洗产地,换包装贴牌,变成实实在在的制造,然后才卖到美国去。中国被迫把资金,技术,机器等运到大马等国家,聘请当地员工,给它们培训,对他们是好事。
2)很多中国竞争者因为美国关税的关系,订单被大马生产者抢到了。这也是好事。
3)前期,美国对中国的不确定性政策,会让原本出口到美国的中国货四处寻找买家,这时,中国货就会和各国企业同类型的产品竞争。
4)中期,美国鼓励本国制造,那么各国本来出口到美国的货也会减少,那么各国企业的货也要寻找买家,这时中国货和各国货的竞争是最激烈的,各国的会出台更多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个时候,大家会竞争和内卷到很累,开始反思长久之计。
5)后期,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的整体减少,那么各国不得不重新谈判整个国际贸易的产业链和国际分工。
6) 最后,一个原本是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会变成美国也制造,中国也消费。而各国也会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出以平衡顺差逆差的永续型国际经济贸易。比如A国生产家具,B国生产电器,C国生产衣服,然后大家一起互相贸易。或者A国生产芯片,B国生产屏幕,C国生产主板,D国生产摄像头,E国组装成手机等,卖出的手机,利润分散在不同国家。各国都有工作机会,各国的员工都有薪水买产品。然后因为没有倾销,企业有更多的利润来进行研发。这个时候,科技会进行大爆发。
这是本人认可的解决方向,其实说容易呢是不容易,但是说难呢,也不是做不到。不过,可能整个过程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urc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and Malaysia External Tra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人家统计局还是一样打脸你!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圖用的數據是修正adjust 過的. 笨!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都找到这副图了,没注意到它上面就说中国对大马是逆差吗……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中马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902亿美元,同比下降5.2%。其中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873亿美元,同比下降3.9%,出口下降的主要产品为电子电器、棕榈油及其制品和钢铁产品;自中国进口1028亿美元,同比下降6.3%。
中马经贸
这是中国商务部发表的数据。
本人是这样理解的:
马来西亚出口到中国的数额是873亿美元。
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1028亿美元。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自己说的:
结果:
你一出场就被本人直接KO!
还是回老人院休养啦!好了就不回了。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5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perKedah 于 12-5-2025 09:06 PM 编辑
你用的圖是出自以下這本 :
都你跟你說了....這本書的數據是有經過adjusted 的...
真正DOSM的數據不是這個!
很明顯你是完全大外行
都不明白你總是在那邊裝內行的不停的GGYY....
寫些不入流的童話故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