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5-2018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我的心态不对,始终觉得这里的生活很表面化。
应该是我想要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吧,应该回去了。
真的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8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正視自己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我之前在KL待了兩年,心裏對KL有許多的不喜歡。交通亂糟糟,公共交通也不好,都在講些半鹹不淡的廣東話或者英文,聽到人說華語就說“你們南馬都講話以的hor”,很多都以香蕉人自居(當然對我來說香蕉人不是貶義詞,這跟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從小就是沒有學華語的生活當然是breed香蕉人的),我也覺得KL的東西不好吃,它的福建面(大家叫黑面)用的醬油跟我JB的不同,我們愛吃的甜黑醬油+chillipadi也沒有,都是鹹的口味,覺得人情味淡泊,很多都是其他州來KL找發展的他們都超愛KL,可是我覺得JB更好,人口密度低些,我有很多彼此不講功利好朋友,電台電視台有我喜歡的華語節目等等。那時我幾乎每個星期都回JB。後來我一找到機會就調職回去JB了。現在我的心態是,絕對不要逼自己待在不喜歡的環境生活(除非有很明確的目的)。但是後來我年紀漸長,我也發現,我幾乎很少不喜歡這裡不習慣哪裡。大家都說小時最幸福但我卻不以為然。我覺得老了更淡然,心境更平和。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8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吃鸡饭,任何有人排队的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比马来西亚好吃的多。
鸭饭,潮州卤水鸭。
肉骨茶,我比较喜欢吃老街的。老街是店的名字也有很多分行。有些人会说胡椒粉汤,但是我认为特别下雨天或者冷天的时候去吃够劲。而且肉新鲜跟柔软,可以入口即化,马来西亚的肉都是硬硬的。
Vivo city对面的hawker, 老巴刹,等等都很不错。
一些foodcourt也有不错的煮炒之类的。
餐厅类,
鼎泰丰,乐天还保持水准。翡翠就下降了。如果要吃精致点而且接受福建菜的话可以考虑莆田,米其林一星。
吃白斩鸡可以考虑去三盅两件。
还有一些独自的餐厅我本身就没去过,但是听说过,可以一桌就几千新币。
西餐很少吃,所以不大了解。但是如果喜欢米其林星级食物的话可以apply amex信用卡,时常有活动。
|
|
|
|
|
|
|
|
发表于 26-5-2018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5-2018 12: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ooter 发表于 25-5-2018 10:01 AM
要回来就趁早啊,上了年纪就很难了,太多负担了
现在apply着两份工msia和sg都有,看看哪个找我先就做哪边 |
|
|
|
|
|
|
|
发表于 28-5-201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多块一个人以下的我应该都有吃过可能对外国食物没什么感觉,觉得都是一样的
你说的鸡饭,我也觉得好吃,水准还算好的
但可能在马来西亚有车的关系,比较容易找吃,所以还是觉得那边的食物比较好
|
|
|
|
|
|
|
|
发表于 28-5-2018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Yun 于 28-5-2018 10:00 AM 编辑
我就年纪大了更想回家。。
可能家里的人都不大理解吧。。
我也没有多说。。可能我有我想做的事,不喜欢一直给人安排
很久以前我就有问过自己哪里是吾家,何处是蓬莱。。
最后得到的是,心安即蓬莱,就算吃苦也是香的。。
|
|
|
|
|
|
|
|
发表于 28-5-2018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5-2018 08:1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rankling 发表于 25-5-2018 01:59 PM
我覺得正視自己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我之前在KL待了兩年,心裏對KL有許多的不喜歡。交通亂糟糟,公共交通也不好,都在講些半鹹不淡的廣東話或者英文,聽到人說華語就說“你們南馬都講話以的hor”,很多都以香蕉人自 ...
不是说讲外国的东西不好吃就是层次Low吗?讲自己国家的不好吃就不Low? 是双层标准 还是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
|
|
|
|
|
|
|
发表于 29-5-201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所以我說心態很重要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層次low心態不正確,去到哪裡都會覺得東西不好吃。還好我後來去了很多國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low了。你也要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30-5-2018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去了好几个国家,在几个国家也呆过好几个月。在当地工作,算是一半融入当地生活。然后,逐渐明白这些道理。
我在印度吃过中餐炒饭,在澳洲也吃过中餐炒饭等。
也有中国 朋友说马来西亚食物其实口味很奇怪,很重口味,很辣,很甜。然后,对方也发觉到其实马来西亚人很喜欢。
当然这些是一直观察新马的人不会发现的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30-5-2018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中國好大。不同省份食物口味南轅北轍。我才剛從陝西那一帶回來,待了接近一個月。哪裡的口味可重了呵呵酸,辣,油,但是很少有甜的,也不咸。比如說涼皮(狀似我們的粿條。牛車水那家很多人吃的山東菜餐廳就有涼皮),那邊的涼皮好吃極了,什麼口味的都有,我最喜歡又酸又辣的,肉夾饃,饃外型像台灣掛包狀,但是口感卻紮實,肉也分羊,牛,好吃極了。回民的泡饃也好吃,油了些,但配上刮油的茯茶,真好吃。有一個biangbiang麵的,吃起來像我們的麵粉kuih,有乾有湯的,當然那邊就沒有炒粿條,laksa,雞飯etc了。但是我在那邊可吃的津津有味呵呵。中國現在可發達了,比如西安這個古都,市容很乾淨(比KL還乾淨),做衛生清潔的很多,大街上的公廁好大也很乾淨,服務員也是很有禮貌的,即使是小吃店裡的筷子勺子都是在消毒櫃裡,公共交通很發達搭車也便宜,大陸型的人比較豪邁大氣,說話不扭捏,也不怕人聽,相較之下我們非常含蓄了,也許受日本人影響太多了呵呵。可惜很多人的思維都停留在80年代哪些香蕉人的死腦筋,真是井蛙。話說回來,我們東南亞人真的比較喜歡吃甜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0-5-2018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5-2018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味这种东西真的很个人, 你说的那几样我都觉得不好吃。泡饃和人share 一碗还可以,而且一定要配蒜头, 不然真的很重味道。我去西安的几天没有觉得什么好吃的。
|
|
|
|
|
|
|
|
发表于 30-5-2018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連本地人也都有不喜歡本地食物的,也沒什麼。對了,還有葫蘆雞!蒸了煮了再過油炸的,我也喜歡。還有牛肉麵呢?也是很不錯的。小炒,蓋飯,還有很多不同的食物。也許要待久一點到處去吃也許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5-2018 07: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rankling 发表于 29-5-2018 11:14 PM
是啊。所以我說心態很重要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層次low心態不正確,去到哪裡都會覺得東西不好吃。還好我後來去了很多國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low了。你也要加油。
一开始就说别人说别个国家的食物不好吃 层次就很Low 过不久就自己又说自己国家不好吃 之后又说因为自己出过国层次已经不Low
嗯。。。 看来你的层次好像还不够稳定哦!时Low 时不Low 的。需要再多加努力 去更多的国家见见世面哦!加油吧!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08:4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楼主 发表于 10-4-2018 09:05 AM
今天被新加坡同事问了 两次,有打算成为公民吗
第一次我,拒绝回答。
第二次对方再问,我避免不了,只能说in the progress,application status of pending
变天了,也许不久就看到一些人的后悔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當然啦。我又不是聖人。不過吉隆坡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真是可怕的回憶。你也該回頭了。寄達稻田那麼美你怎麼不回去呢?倒是聽說寄達宗教極端了很多,你不擔心嗎?其實你們可以全家搬去比較開化的城市比如說吉隆坡,應該不錯。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过其实大家来新加坡工作的大家真的有了解过新加坡吗?
比如说社会经济架构,比如说政府主推行业,比如说新加坡如何成为今天的新加坡等 instead of 一对三。
|
|
|
|
|
|
|
|
发表于 31-5-2018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是个不错的国家。
完善基础设施,治安良好,各族和谐相处。
没什么不好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