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8-7-2016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再實習啦?
我在void deck看到的貓都sibek肥
新囯貓真好命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份人 在人生最後的那幾年 就是生病住院
只少數人在piak陸妹時卡陰+馬上風 上天堂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骑电单车过铁路也很危险。。。。
(无论如何,开车/驾巴士的司机,还是得多让路给行人,即使是行人乱过马路也一样;最多让了之后,才开车窗骂他们 )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了孩子, 到頭來也是独居的
華人都是孝順孩子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馬囯老人。。。住kampung逍遙自在,有必要生病看醫生,就坐霸王車去新囯
一個月28天在家悠閒,1-2天去看醫生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cchiew 于 8-7-2016 01:21 PM 编辑
孝顺,也得看经济能力。
这文章用的是2010年的数据,现在可能超过60万了。。。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features/zt9218
独居与否很多时候是现实生活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社会设施有没有让独居老人活跃的条件。(我们俩就在期盼两个孩子搬出去的日子。。。 )
常言道,人生70古來稀;踏入21世紀的今日,生活素質及健康保健的服務早已大大提升,而大馬人民的平均壽命,也早已超過70歲。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模式的改變,鄉村青年都紛紛奔向城市工作;城市人也忙碌于各種社交活動,導緻城中郊外許多銀髮族都獨守「空巢」,紛紛加入獨居老人的行列。
根據2004年國家人口及家庭發展局調查,與2010年國家統計局人口與住家調查兩組數據顯示,我國至少擁有53萬8000名獨居老人,其中以霹靂州最多,即6萬8437人,柔佛及砂拉越緊接在後,至于雪蘭莪則有5萬431人,屈居第4。
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副部長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接受《東方日報》專訪時表示,造成一個州屬出現很多獨居老人的現象,與人口稠密度有直接關係。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風氣也在改變。周美芬認為,一些出現獨居老人的家庭,也有可能是老人自己本身的意願,其實是他們不願跟孩子住。
曾有樂齡人士向她透露,城市生活讓兩老習慣了自由生活,與子女一起住後卻面對一些限制。「我搬去跟孩子住,家裡一切由孩子作主,尤其是孩子也成家後,同住比相處難,難免會起一些衝突。」
鼓勵繼續工作
因此,為避免因作息不一,以緻一些習慣而逼于遷就彼此,有些銀髮族寧可獨居,也不要和孩子同住。當然,以上隻屬于一些比較好動或有經濟能力的銀髮族。
周美芬說,根據國家樂齡行動計劃,政府鼓勵樂齡人士維持活躍生活。政府鼓勵樂齡人士,尤其是獨居老人積極繼續工作、參與非營利團體活動或多運動。利用他們的智慧,繼續為國家社區服務。
「人即使老了,也需要老伴、老友和老茶。如果孩子上班或無法與其同住時,不妨到政府成立的樂齡日間中心。那裡有按摩椅、卡拉ok和下棋等活動,也有老朋友相伴。」
周美芬說,目前,全國擁有45間樂齡日間活動中心,尚有5間在建設中,是免費開放供銀髮族使用。同時,我國也有一些發展商著重于發展退休村,主要是在居住社區裏增加醫療設備和一些友善設施,為行動不便的樂齡一族而設的居住環境。
少子化成趨勢 做好財務規劃反哺
周美芬表示,少子化已成為我國時下必然的趨勢,現今的新生代幾乎都是「三文治族群」,往往都夾在孩子及祖輩之間,經濟負擔壓力皆不小。
她說,尤其是華裔子弟傳統上都非常注重家庭觀念,這無形中形成一個很大的包袱。同樣的,也造成了一些孩子不敢結婚。
她說,有鑑于此,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已不適用于現代人,但作為孩子,反哺之心還是要有的。因此,必要的財務規劃是確保即能做到反哺,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的方式。
趁年輕時存錢
「年輕人應該趁年輕時存錢,並做一些長遠的或較穩定的投資,如政府推薦的公積金投資計劃等。」
她表示,這些錢或許成為這些年輕人的養老金,即使以後成為獨居老人,也不用靠人。當然,在做出任何投資之前,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還是很重要的。
另外,該部也在不久前成立了一個新的專案小組,專門執行樂齡人士行動計劃(Plan Tindakan Warga Emas),主要是研討如何讓民眾在步入樂齡階段前,做好準備。
女樂齡多愁善感 需關心關懷
馬來西亞老齡化人口在1957年時,男性平均壽命是55.8歲,至于女性則是58.2歲;到了2013年的時,大馬人民平均壽命也大幅度提升,分別是男性72.6歲及女性77.2歲,這也意味著女性比男性更長壽。
周美芬說,根據研究,女性平均壽命都比男性長壽約5歲。女性獨居老人普遍上擁有較多的精神困擾,這是因為性格較為多愁善感。
政府設志工組織
「特別是當壯年之際就退休,邁入樂齡行列時,她們猶如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會感到更徬徨,因此需要更多的關注。」
此外,周美芬也說,針對一些獨居老人或者無法自理的老人們,政府也成立了一個志願性特工組織「到家協助」,幫助照顧這些老人的起居飲食。
「每位參與的志願工作者將『領養』3至4名老人,並在每一個禮拜進行探訪或幫忙帶去看醫生。」
「這些志工將在每個月獲得政府50令吉的補助,主要是用來購買一些老人的日常用品及補貼汽油。」
她說,目前該義務性的團體主要是由社會多個非營利組織幫忙協調,而參與志工的人數也有幾千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cchiew 发表于 8-7-2016 01:17 PM
孝顺,也得看经济能力。
这文章用的是2010年的数据,现在可能超过60万了。。。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features/zt9218
独居与否很多时候是现实生活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社会设施有没有让独居老人 ...
700萬人口,60萬很正常。
超過200萬後就是敲警鐘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2: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
看过七八十岁的老人,一个人在超市拿着篮子对着陈列的食物看了又看。。。
一个老人独居,独自逛街,独自生活,就是一种最惨的精神折磨。
跟住在哪里,有什么便利设施,基本上这些硬体建设有是提供了方便,却不会让独居老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或者更幸福。。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3: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livetee 发表于 7-7-2016 06:32 PM
经过这几天的经历。。。越来越觉得小新会比较适合年老后居住。
撇开花费不谈,年老后多数都会行动不便,出入就是一个问题。。太老又不可以驾车或骑电单车。
生病的时候,如果小病还好。万一是大病。。去医院 ...
马国医院的食阁就是马来餐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4: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蛇仔明 发表于 8-7-2016 03:53 PM
你把一个老人放在HDB里面,看电视,看报纸,喝咖啡...
如果可以勃起的还可以去PIAK陆妹,要不然真的会闷死他们。
老女人怎麼辦?
找陸男?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5: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老了,你家人会丢你回jb养老院住,因为便宜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加拉。。。
|
|
|
|
|
|
|
|
|
|
|
发表于 8-7-2016 06: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_chong 发表于 8-7-2016 05:34 PM
孟加拉。。。
也能找硬度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6 11: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cchiew 发表于 8-7-2016 11:53 AM
老人骑电单车过铁路也很危险。。。。
(无论如何,开车/驾巴士的司机,还是得多让路给行人,即使是行人乱过马路也一样;最多让了之后,才开车窗骂他们)
那张照片很奇怪,两边都是野草,没有路,怎么摩多可以行走啊?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16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1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准备先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16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6 09: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夜行者 发表于 8-7-2016 06:04 PM
也能找硬度的
那些在草地野餐的孟加拉和硬肚的女友有些是华人。。。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