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4-6-2015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本来就是喜欢工作,不要呆在家,或喜欢多赚钱来买东西给自己。。。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现在就看死我们一定会住在他的房子咯。。他曾经说过我们不会要去租房。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07: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R就好啦。千万不要入籍。要也宁可去澳洲纽西兰。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理由去租房,要就卖了买新的。。。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真的那么烂?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老了mcD又不能做工,孫子有上中學了,能做什麼?
每天打麻將還是出去被老千吹水?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那些住在landed 的老人他们看不到.....
住3层独立式洋房,三代同堂,儿子孙子都是老板......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7:5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真的很困扰有孩子的pr.
要又不是;不要有不是。。。
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踏步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cchiew 于 15-6-2015 09:13 AM 编辑
对或错,有时是看个人的经济环境。
在大马那些要舒适生活的老人家,还是得要有钱。 若没有的话,就只能窝在一个乡下房子里面,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看青天白云的过后半辈子。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情况只有等孩子过年过节回家团聚,而很多老人的这种“好情况”,会随着孩子有自己的家庭而逐渐减少。
也别以为只有在大马是这种情况,在日本,台湾,新西兰,美国等地,都是如此。城市生活吸引了许多人去工作,而老年人就有意无意之间被“排放”到乡下去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9:1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身A号 发表于 28-1-2015 10:47 AM
不想老了还要和客工外劳挤巴士,有时看到七八十岁还在路边等巴士,上巴士又没位子坐的老人很可怜...
不 ...
華小,獨中,成績普通大學難入,
工作幾年,半工半讀,
不希望孩子還有這樣的煩惱。
是天才,也希望可以做總統,總理,部長。
是普通人,也希望可以安居樂業。
不想老了無法順利開車,
還要等孩子來載。
或者孩子整天在外工作,一年才回幾次。
有空自己去旅行好了。
LZ 為了家人,深思熟慮做的決定,
相信是在這個時候比較好的選擇。
加油!努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很艰难的决定。羡慕搂主能看清和了解自己要走的路。
很多人都是50:50那样,不上不下,有时也蛮辛苦的(我就是一个)。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我朋友在台北工作,她母亲在乡村地区住,不过她有常回去探望。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是,50:50。
现在读书好贵,公民可以省十多千。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想请问大大当初是为了什么理由而转成新加坡公民?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为了孩子,他们需要在个有延续性的教育制度下成长(小学华语中学马来语大专英语,被“当”机会蛮高的);
(二)不想再“寄人篱下”,土著能做什么,非土著能做什么。想要有个能效忠的国家;
(三)当时有笔钱可以让我直接买hdb,不用每个月再做房奴等等各类原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回复。。好奇你们两夫妻都是新加坡公民吗?
小学华语中学马来语大专英语》》感触良深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位朋友,她有个好例子。8年前她跟她姐姐(两家人买间HDB),现在又多买了一间也是两家人SHARE。她两个小孩都带来小新,可是都是PR。我问她为什么不要换CITIZen,她说学费用功点赚,因为她不是高层人员,恐怕会有淘汰的一天。 不知小新的将来不要冒险。至于孩子就看孩子的决定如果长大了她们不要回去,那也是孩子的选择。她说土生土长的地方总比外国好,自由没那么的约束。 |
|
|
|
|
|
|
|
发表于 16-6-2015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为了孩子剪mykad,好伟大的父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