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3-2006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3-2006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3-2006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3-2006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三个都不错。。。
觉得郭嘉早死是因为它泄漏了太多的天机吧。。。
个人见解。。。 |
|
|
|
|
|
|
|
发表于 13-4-2006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看三国志, 不是看三国演义的。
司马懿曾经说过:诸葛亮多谋略,少决断,好用兵,而无权。有大志却看不到时机。他已经堕入我的计划当中。
那时,诸葛亮已经头脑不清醒了。体弱多病,操劳国事,没有好好的静养生息。之前,相人也相错了那个姓马的,令到街亭失守,自降三级。司马懿讲的非常对。
至于郭嘉他就未免太神了吧。曹操要出兵和袁绍对抗,又怕孙策来犯。郭嘉就和曹操说不用担心, 孙策必定给人杀的。是不是,他泄漏天机太多所以早死呢。 |
|
|
|
|
|
|
|
发表于 1-5-2006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嘉厉害就在于他善于捉紧时机,决绝的计划出适当的方针,比如在曹操远征河北时,众人皆劝他不可,深怕刘表和刘备会趁虚攻许都,但郭嘉力劝曹操北上,因为他断言刘表必不听刘备之言,事实果然如此,否则三国鼎立不会形成 |
|
|
|
|
|
|
|
发表于 1-5-2006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确帮了刘备很多,直到刘备成大业为止,之后的北伐,因为对手是司马懿,六次北伐中只有两次的战斗,没办法,只有含恨而终 |
|
|
|
|
|
|
|
发表于 1-5-2006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懿严格来讲是个老奸巨滑的谋略家,诸葛亮整个北伐的行动他了解到运输粮草困难是关键,所以死都不与诸葛亮交锋,企图消耗诸葛亮的军粮,此方针果然筹效,直到铲除曹爽独霸曹家政权,他的奸是我的最爱 |
|
|
|
|
|
|
|
发表于 4-5-2006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mplar 于 1-5-2006 10:39 PM 发表
司马懿严格来讲是个老奸巨滑的谋略家,诸葛亮整个北伐的行动他了解到运输粮草困难是关键,所以死都不与诸葛亮交锋,企图消耗诸葛亮的军粮,此方针果然筹效,直到铲除曹爽独霸曹家政权,他的奸是我的最爱
可惜兒子愈生愈笨......
司馬衷簡直就是笑話........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6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ld_mildred 于 4-5-2006 07:21 PM 发表
可惜兒子愈生愈笨......
司馬衷簡直就是笑話........
所以说一代不如一代lor,亏那些皇帝还想要把自己的基业千秋万载的 传下去....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6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一步三思,司马懿三十步一思。当然是诸葛亮聪明。郭嘉
急于取功,hai。。。。i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6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嘉的先乱天下,后治之,真得令我很佩服
ps:这是火凤燎原里的郭嘉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6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因为他不止精通内政和军事,也懂得天文地理,还是发明家!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6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5-2006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
若投票中的三人真要尊一个智谋最厉害的出来
我始终还是会选郭嘉
先是荀彧推荐郭嘉给曹擦, 致使老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此外面对袁绍大军时, 提出十胜十败之说, 致使曹操信心大增(不排除有恭维的成分, 不过增加了曹操的进取和信心倒是真的)也料到了刘备在讨伐袁术时背叛了曹操, 孙策将死等事情
知己知彼他绝对做到了满分
不过遗计定辽东只是小说家的夸大而已, 料得二袁结局的家伙还是曹操
不过这也是只尊智谋而已, 何况我心目中军师的排名绝对轮不到郭嘉(贾诩绝对排名第一...)
军师不只是要料敌, 也得拥有充分的政治才能, 下能服众, 上能柬言, 对民对政对事对物都能掌握手中的才叫军师...况且郭嘉人品不端, 哪能服众呢? |
|
|
|
|
|
|
|
发表于 2-6-200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sn 于 31-5-2006 07:48 PM 发表
说实在的
若投票中的三人真要尊一个智谋最厉害的出来
我始终还是会选郭嘉
先是荀彧推荐郭嘉给曹擦, 致使老曹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此外面对袁绍大军时, 提出十胜十败之说, 致使曹操信心大 ...
他人品不断??
可以举例马???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ride2004 于 2-6-2006 11:15 AM 发表
他人品不断??
可以举例马???
真的吗?!俺也想知道,快细说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6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51106 于 14-6-2006 09:06 PM 发表
真的吗?!俺也想知道,快细说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三国志·郭嘉传》
只是提到品行不端,但如何不端法,史上应该没记载,或许是放浪形骸吧?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6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孟德新书 于 15-6-2006 06:15 PM 发表
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三国志·郭嘉传》
只是提到品行不端,但如何不端法,史上应该没记载,或许是放浪形骸吧?
也许高人的性格都是酱怪的吧 |
|
|
|
|
|
|
|
发表于 6-8-2006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