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1-2014 05: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05:10 PM
所謂五教歸一,并非如你所說的。
有時間,應該明天再說。
經典是由各宗教高德、聖人等所結論出來的,那麼請問一貫道能把各宗教的經典綜合起來成立,請問這是由哪個聖人、高德所結論的呢?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5: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论坛 发表于 17-1-2014 05:13 PM
經典是由各宗教高德、聖人等所結論出來的,那麼請問一貫道能把各宗教的經典綜合起來成立,請問這是由哪個 ...
一切都有天的旨意在里面。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5:2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05:16 PM
一切都有天的旨意在里面。
喔?那麼以前的高德、聖人都看不出來嗎?請問最早發現的人是誰?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6:3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论坛 发表于 17-1-2014 05:21 PM
喔?那麼以前的高德、聖人都看不出來嗎?請問最早發現的人是誰?
補允,
我所理解了解的是;
從以前,到現在,一切都有天的旨意在里面。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6: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论坛 发表于 17-1-2014 04:51 PM
他如果有你說的能力和修養,就不會與你糾紛。
恐怕你在逃避而已。
我的意思是;
論壇是開放。任何人,任何立場都可參與。
再談經解等的,就會起糾紛。
還是點到即止,適而可止就好。
謝謝。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06:34 PM 
補允,
我所理解了解的是;
你的意思說,除了去一貫道求道以外,那些信仰上天的人都不知道一切是上天的皆意?
那麼你修的經典是從哪裡來的呢?而為何看到其他人所看不到的?
此外,依照你的意思,佛教經典所寫的也是上天的皆意?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06:34 PM 
補允,
我所理解了解的是;
既然一貫道是五教歸一,那麼這也是上天的皆意?而佛教也該信仰上天?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06:34 PM 
補允,
我所理解了解的是;
其實你講的:一切有天的皆意,感覺都很廣,如果五教都是有天的皆意,那麼佛陀不是從以前都教錯給弟子?
可以明確一點嗎?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得出第一论坛网友对于一贯道有许多的不认同。
第一论坛网友提供了很多资料,用意应该是希望海外道亲得知他所知的一切。
这一点,他是存着好心的,他认为他被蒙骗了,他不希望其他人也向他一样被欺瞒。
其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只是,我觉得他始终对一贯道道亲有着很大的敌意。
好好交流,或许能越说越明,这样子。。。难啊难!
叶浮萍网友,你一方面想解释但一方面又要顾及他人感受,
这样下去,你只会处于挨打的情况,真是难为你了。
或许你不介意,但这样下去,你很难说出什么东西来。
呵呵。。。各个宗教都有其‘黑暗’的一面,(或黑暗的一段历史)
若要说出来,嘿嘿。。。。恐怕这里会很“热闹”,
解释出来,未必众人都会接受,所以,不说也罢。
况且,第一论坛网友不喜欢一贯道拿其他宗教来这比喻,
所以啊,叶浮萍网友,算了吧。
大家各取所需吧!
莫忘了,时间是不会为你停留的,
莫蹉跎。
我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
谢谢大家。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0:0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观者清, 跳脱, 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因 困在此山中
不执着 于 字眼, 派系, 宗教之别, 不让其捆绑, 强要辨别于其中 会让你游走 纠结 纠缠 迷惑
我相信 宗旨 是 一致的, 只是强调/处理的方式不同
佛教》主_静,因果轮回 念经
儒教》主_静,思维思想 哲学
道教》主_动,烧香膜拜 祈求
基督》主_动,圣经祈祷 歌颂
回教》主_动,念经祈祷 戒律
各有特色, 各有优缺点, 看那个比较适合自己咯, 没有对与错
物极必反, 不執着 ^^
希望大家找到 适合自己的信仰
小弟 小小分享 ^^
新年快乐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2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long 发表于 17-1-2014 09:59 PM
可以看得出第一论坛网友对于一贯道有许多的不认同。
第一论坛网友提供了很多资料,用意应该是希望海外道亲 ...
不怕,不怕,我臉皮夠厚,耐得打。第一先生打我左臉,我就讓他再打右臉,好了。
越多問題,就越接近答案真相。
他從開始到此刻的問題,我心中都有一定答案。只是要寫很多字,又離主題,只是會越亂。
我倒發覺,他越來越像子路,當時跟隨孔子的经過。開玩笑的說。。。
其它,我只能盡力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11:21 PM 
不怕,不怕,我臉皮夠厚,耐得打。第一先生打我左臉,我就讓他再打右臉,好了。
越多問題,就越接近 ...
既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恐龙也不好说什么咯。。。。。
继续吧。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才能致知呀。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 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11:21 PM 
不怕,不怕,我臉皮夠厚,耐得打。第一先生打我左臉,我就讓他再打右臉,好了。
越多問題,就越接近 ...
当初我接触论语,看得我晕头转向的,终于放弃了。
只知道子路非常豪爽,勇猛,
好像是孔子的十大弟子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论坛 发表于 17-1-2014 07:04 PM
其實你講的:一切有天的皆意,感覺都很廣,如果五教都是有天的皆意,那麼佛陀不是從以前都教錯給弟子?
...
你覺得我#17樓矛盾誤點是?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11:27 PM 
格物才能致知呀。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 ...
格物致知?我有上过这一堂课。
但是,看到这些文言文,我又头晕了。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long 发表于 17-1-2014 11:30 PM
当初我接触论语,看得我晕头转向的,终于放弃了。
只知道子路非常豪爽,勇猛,
好像是孔子的十大弟子之 ...
知道子路拜孔子為師過程嗎?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1-2014 11:33 PM 
知道子路拜孔子為師過程嗎?
老实说,我忘了。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long 发表于 17-1-2014 11:32 PM
格物致知?我有上过这一堂课。
但是,看到这些文言文,我又头晕了。
原來如此。
慢慢來。先從你有興趣或能夠了解的經典開始吧。
看不了時,放下,不要強迫。
即是經典就并非那麼簡單了。
要促漸地提昇自己去了解它。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4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我看到这个教。。。蛮累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