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2-2-2012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ras 于 22-2-2012 05:26 PM 编辑
回复 40# 白千军
言語很難解釋,基本上是他講的應該是六個不同方向的發勁。
而且都是一瞬間的。通常這種情況都是發寸勁,分勁或暗勁。
練久了,每個身體的關節,肌肉都可以這樣發勁。
正是節節相扣,環環相連。
這樣無形中就將破綻減低,而且還能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攻擊對方。
這樣的發勁都是比較高級的訓練。
而太極拳的亂環訣就是周身是勁,每個關節都可發勁。每個關節都是一個環。
還有內環,外環,上環,下環,看下去很凌亂。
不過卻能將對手陷入環里,也可亂對手的環。
我看這易金詠春得手法也有圈和環的動作,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亂環訣】
亂環術中最難通,
上下隨和妙無窮。
陷敵深入亂環內,
四兩能撥千金動。
手腳齊進豎找橫,
掌中亂環落不空。
欲知環內法何在,
發落點對既成功。 |
|
|
|
|
|
|
|
发表于 22-2-2012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练习陈式太极都看到我的教练在发劲时的抖劲,真的是全身动的,这是不是你所说的驚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2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22-2-2012 11:13 PM 编辑
回复 38# 白千军
是說發寸勁像飛機起飛。同時用四或五個機器推動。不是單一個機器推動。所以加速快。也不需長跑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2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22-2-2012 11:26 PM 编辑
回复 41# Tiras
道理差不多。用中無形。中國拳術深一點都會這樣。但詠春和太極有不同的形勢。詠春用中守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2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22-2-2012 11:34 PM 编辑
我所知。紅船正旦易金所傳給曹家的小練頭是分四段的長套。好像今天三套拳合起來一樣長。
拳訣中第一段(合今天之小念頭套路)就引用了單昭陽之名詞。
後來我請教過鶴拳大師剛叔才知道單昭陽在古代福建白鶴的重要地位。
拳訣的另一方用的是峨嵋十二庒的訣。我們也訪過傅偉中掌門。
了解峨嵋十二庄和十二庄中的小字庄。
上面的跡象似乎和蛇鶴傳說合。小練頭是福建白鶴合峨嵋十二庄(蛇行蛹動)而創。
以小字庒的小字命名為小練頭。函意是萬端出小處。
最近看了武林傳奇的白鶴。又發現易金所傳小練頭第三段中一些法與節目中食鶴法一模一樣。
以告知。以便後人可研究。
~~~~~小練頭的「小」源自峨嵋十二庒之小字庄。
小字庄訣:
小字与大字,诀里俱藏庄,反正相辅用,参修莫稍忘。
天地十二式,苦练重小字,凡此用上诀,万端出小处。
地磐脚进退,上三手动止,中三俯仰侧,无须悟彻此。
小庄动静参,气脉表里间,外用以降魔,敌伤不觉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2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light2010 于 23-2-2012 02:11 AM 编辑
所謂實戰者乘勢破勢為主。內功為補助。不的根枝不明。主僕不分。
勢法貴在全面性一氣呵。勢中遠黏打,近肘發,貼身纒抱。連環相扣。
所謂用力者。接觸處為負荷點。是接合點而非抗拒點。可接合才能為我所用。一腳是支點。一腳是力點。發在力點。而負荷點需接實。
發驚彈者胯下如弓。用力點在一腳先撐離加速一腳後墜殺而發。故用力發勁胯膝腳不鬆活者不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詠春拳勢法淺說
直取子午勢,
利我居主位,
是說直奪中線中門內。截其陰陽雙魚之中破其內勁變化之機。佔據住中門內逼其在外門來搶救。我以逸代勞。致人而不致於人。他需長途反攻而我居主位只需移分寸行生勊制化之。縦他內功深厚以勢破之。
勿当冲马劲,
横锁刁牛蹩,
封闭借来法,
是說用其一鼔作氣之攻勢橫欄其主力。表面上避讓實借其人之力封其人之路。不花一力鎖之以靠近直到中門內。
鶴頂六弓勁,
蛇纏困節行,
用中本無形。
是說用身上六弓之勁分合化走驚彈。蛇行蛹動之功粘貼纒挷困。造其勢不執於形。故曰。來留去送。以靜制動。脫手直冲。剛柔並用。
所謂:
激 水 之 疾 , 至 于 漂 石 者 , 勢 也 。 鷙 鳥 之 擊 , 至 于 毀 折 者 , 節 也 。 是 故 善 戰 者 , 其 勢 險 , 其 節 短 , 勢 如 張 弩 , 節 如 機 發。
故 善 戰 者 , 求 之 于 勢 , 不 責 于 人 , 故 能 擇 人 任 勢; 任 勢 者 , 其 戰 人 也 , 如 轉 木 石 , 木 石 之 性 , 安 則 靜 , 危 則 動 , 方 則 止 , 圓 則 行 。 故 善 戰 人 之 勢 , 如 轉 圓 石 于 千 仞 之 山 者 , 勢 也 。
然,此太平天囯起義時一段亊
水的波光。劍的影子
只是過往的是過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D0ChIdUqaE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ras 于 23-2-2012 11:28 AM 编辑
回复 48# delight2010
不錯的分享,謝了。
這些應該都是基本實戰需求。
朝這方向練習就對了。
好過一些人只學了一些皮毛基本功就大大宣傳如何了得。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Tiras
不錯的分享,謝了。
這些應該都是基本實戰需求。
朝這方向練習就對了。
好過一些人只學了一些皮毛基本功就大大宣傳如何了得。
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而已,你想要教会别人,就得让人家懂得你所说的。可能你听得懂那些什么x-x,y-y的什么力向学、物理学,
但是很抱歉地说一句,我真的听不懂。不是我没有尝试去了解,而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去搞清楚这些是什么状况。举个例:化学和物理这种科系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会的人就很厉害,分分钟当了物理学家或者化学专家;不会的人就永远搞不懂这2科系究竟在讲些什么东西(我到现在也搞不懂)。某些前辈在解释一些咏春理论的时候,就像我举的例子一样。什么力向、六面力、x-x、y-y的......对不起,听得懂的没几个人存在,听不懂的大有人在。举一些简单点,适合我们这些当不成物理学家和化学专家去消化的例子不好吗?难道没有察觉到,能够当得成物理学家和化学专家只有少部分之中的少部分,剩下的那些就是像我们当不成物理和化学专家的平凡人吗?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delight2010
是說發寸勁像飛機起飛。同時用四或五個機器推動。不是單一個機器推動。所以加速快。也不需長跑道
飞机起飞那句我勉强能够理解,但是用4~5个机器去推动是什么意思?还是你在举例要多方运用身体的部位,而不是单一部位?如果是这样的话,身体的哪些部位就是你以上所提到的4~5个的“机器”?对不起,本人天资愚钝,在这方面很明显是迟钝了。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白千军
4-5個機器的意思是比如說:
普通的出一個右拳可能用到的是手臂和右胸的肌肉和力量。
不過如果是結合手臂,右胸,腰,腿,腳的肌肉和力量,出拳的時候就有幾倍的力量。
而且還要加上自身的體重,這時的力量就會很重。
這就是4-5個機器一起運作。而且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完成。
就如你的一個front stepping kick,如果只是用小腿和大腿力量就不大。
不過如果加上臀部,腰,後腳,衝力的話,力量就會加倍。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白千军
要講解最好的就是示範,光文字上的講解是比較困難明白。
不錯,不是每個人都明白。不過當看過示範后就明白了,原來只是這麼簡單。
有機會將來大家可以研究研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白千军
古人讀萬卷書。還不通就要走萬里路求明師益友指導。每個人不一樣。弄通文問是己任。別人也只能指點入門。
詠春寸勁不是幾個月的事。有些人窮一生也練不到。看看就連電影葉問都沒有詮釋就知道不是三言兩語可說清楚。
所以。知道有如此一件事就好了。有緣再學習。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白千军
不是你所想的那樣。是個不同平台。好像腳車和騎馬不是一樣平台。有基礎會知道。初學要去拜師學才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2012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易金1850詠春拳小練頭拳訣分成五部架構的原因是:
中國文化自1850變化太多。技術層面涉及太廣。不是現代人有足夠常識和邏輯去了解。現在標出五部架構以便習者可以的見全貌。
五部架構為:身。心。呼吸。勁勢。氣脈。
雖說分為五部。但是五部同時並存。互相影響。每一動皆五部倶全。
身部在說明:身體的運作。比如。鬆身。關節。六合。
心部在說明:心,念,意,神,覺知。的不同。
呼吸部在說明: 腹部呼吸増加呼吸量。順腹部呼吸的養氣。和逆腹部呼吸的減少體內淤血。
勁勢部在說明:各種不同的勁力與勢法。
氣脈部在說明:養真氣。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動作的關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2012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2012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詠春拳小練頭伏手之法:
手成伏手形. 五指放鬆軽合成半月形。大指軽依食指。手中如軽抓一乒乓球。此球須比乒乓還軽。
手掌手背手腕如美人手。任自然直而軽鬆。手指到肩軽鬆。肘鬆墜。
吐氣時。掌中球軽軽向前帶領手臂手肘向前伸。一感覺肘肩緊則停。伏手畢。
此式隨伸手吐氣通手三陰之脈。手三陰吐氣由胸走手。勁以手三陰為本顕於掌背。為陽中之陰式。
若腕曲則勁殭于腕。若強行墜肘則勁殭手三陰脈滯而不得舒暢。久習之必至心胸內傷之病。
出手若不以掌中領而肘肩推。勁殭力死節上。氣脈滯而勁難融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12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3-2012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delight2010
此心法果然高深莫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