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renee9

刚刚读了purpose of driven....标杆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9-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freeman_long


   世上没有义人,基督教的信仰是因信称义,孔子没有信,按孔子的行为肯定达不到神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9-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小Chi


   
再看最后一章, 总结整本书所要带出来的 成功与丰盛神学:


人生的五个最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我生命的中心?
  这是敬拜的问题。你要为谁而活?你的生命以什么为中心来建造?你可以将你
的生命以职业、家庭、嗜好、金钱、享乐或其他活动来建造。这些都是好的,但不
是你生命的中心。当生命遭遇巨变时,这些事物都不能强壮到足以支撑你。你需要
一个永不动摇的中心支柱。

什么是我生命的品格?
  这是门徒训练的问题。你将会是个怎能样的人?神关心你是怎样的人多过于你
做什么。请记住,你不能带着你的职业上天堂,但你却要带着你的品格进入永恒。
写下你希望可以培养的品格特质。你或许可以考虑从'圣灵的果子'或登山宝训的'八
福'品德开始。


请问有谁 不接受 这里所谓的 成功与丰盛神学?
最可恶的, 是本身读过这本书的人, 还能够把这本书称为负面的 成功与丰盛神学.
基督徒独立思考分辨的能力在哪里?

如果有人认为不可能带着你的品格上天堂,但你却要带着你的职业进入永恒. 那么
, 就请继续拥抱你的贫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mse


     不信耶稣不能得救(除了夭折的婴孩)  人不能凭着良心行善得救对吧,人活着不能不犯罪,例如孔子也不能得救,

看看你自己写什么吧. 整个句子是在一个句子里, 只有一个句号. 你还想强词夺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freeman_long


   世上没有义人,基督教的信仰是因信称义,孔子没有信,按孔子的行为肯定达不到神的标准。
mse 发表于 21-9-2011 01:35 PM


其實,沒有一個人可以憑着自己達到神的標準。馬太五、六、七章的要求是高的,甚至比舊約裡的十條誡命要求更高!連舊約裡的律法與誡命沒有一個人能守得完全,更何況是馬太五、六、七章的『登山寶訓』?既然這樣(沒有人能達到神的標準),那麼,主耶穌為何還給人頒下這『登山寶訓』?退一步再想想看:神給以色例人賜下律法與誡命的用意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Chi

再看最后一章, 总结整本书所要带出来的 成功与丰盛神学:

PeterTan 发表于 21-9-2011 01:35 PM


受不了你样不讲道理的人身攻击
更不想跟不讲道理的人讨论

都说了, 如果你觉得Okie 就继续吧...
不需要在这里咒诅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小Chi

如果你讲道理, 请拿出实据论证 标杆人生怎样算是 丰盛神学?

只因为作者提议以一个 40天的读书计划,而无视整本书的整体积极信息, 就对这
本书下定论为  丰盛神学, 实为不讲道理。

我可以轻易的指出 40天, 所教导的道理都是符合圣经, 激励人不要追求物质的丰
盛而已, 而是要以神为中心。这样的书, 还被你诬赖为丰盛神学, 你讲道理吗?

如果你讲道理, 我们可以从这40天每一天他所教导的道理,逐一分析。 你能够提
出一个, 算是一个不符合圣经的道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9-2011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freeman_long

   世上没有义人,基督教的信仰是因信称义,孔子没有,按孔子的行为肯定达不到神的标准。
mse 发表于 21-9-2011 01:35 PM


神對待人的方式,是有時代性的。不同的時代,神待人的方式(稱人為義的方式)就不一樣:

(1) 在亞伯拉罕的時代,神是以信稱人為義(加3:06,羅4:03,羅4:09,羅4:13);
(2) 到了摩西時代,神就稱那些遵守主的一切誡命、典章的人為義(路一06,羅2:13);
(3) 到了施洗約翰出來盡職事,新舊約交替之過渡時期的時候,神以受洗與否來叫人盡全般的義(太3:15);
(4) 到了主耶穌從死裡復活,賜下聖靈給信之人的時候,神就以信入主耶穌為稱義的路(羅1:17,羅3:22,羅3:24,羅3:26,羅3:28,羅4:05,羅5:01,羅9:30,羅10:04,羅10:10);
(5) 然而,到了主再來的時候,神待世人(不信者)的方式又回到了舊約,是憑行為使人得稱為義人,並不是以『』(太25:37,太25:46,啟14:06~07,啟2:27,啟12:05,啟19:15)。(舊約時代是憑行為得稱義,新約恩典時代是憑信得稱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Chi

如果你讲道理, 请拿出实据论证 标杆人生怎样算是 丰盛神学?

只因为作者提议以一个 40 ...
PeterTan 发表于 21-9-2011 03:08 PM


58頁所陳述的華理克版本的福音令人深切的苦惱。第一至第六日似乎是為第七日的信息舖排,並假設那些仍未信主的讀者已經預備好邀請耶穌進入他們的心。他接著給予他們一個禱文邀禱告去「接受救恩」。這個禱文就是「耶穌,我相信你,我接受你。」之後他補充說:「假如你剛才誠意禱告,恭喜你!歡迎你加入神的大家庭!」我們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何,但我的心卻是因這假福音極為憂傷,它根不是福音!

 

悔改在哪裏?最偉大的傳福音使者耶穌傳悔改之道。(4:17)。彼得傳悔改之道。(2:38)。保羅也是傳悔改之道。(20:21)

認罪在哪裏?(約壹1:9)

十字架在哪裏?(林前2:2)

被釘的神子在哪裏?(2:36)

洗淨我們一切罪的血在哪裏?(彼前1:18-19;啟1:5)

復活的主在哪裏?(提後2:8;路24:6)


这本书, 有很多出发点是好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也有很多误导的成份, 这是我的立场. 请尊重

已经说过, 我不能跟一个很hostile又咒诅别人的人讨论, 也没有意愿要引起任何争端 ^^

你认为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了嘛! 不需要我的认同的 ^^ 这贴我就回复到这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9-2011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21-9-2011 05:05 PM 编辑

回复 48# 小Chi

老实说,我并不介意你是否回帖,我对 事不对人。我介意的是真理被歪曲。

为什么基督徒不能够先自省?
自己先很hostile又咒诅别人拥抱丰盛神学, 但别人回敬一句拥抱贫困神学, 又受不了?

请不要逃避你先引起的争论。我尊重你的看法, 如果你拿出合理的论证。
现在你拿不出论证, 而选择以下来回答。

第58页所陈述的华理克版本的福音令人深切的苦恼。...
悔改在哪里?

请你凭心而论, 就算华理克牧师没提出悔改, 你可以称标杆人生为 丰盛神学 吗?
我迟些回应你悔改的问题。 现在谈的是标杆人生是否提倡具贬义的 丰盛神学?

首先,请看 第22天的文章:

人生目的:3.你被造是为了像基督

神为你所订的人生终极目标不是安逸享乐,而是品格的塑造。

  他要你的灵命不断成长,成为像基督。「像基督」不表示失去自己的个性,成
为毫无个性的「复制人」。神造你是如此特别,他必不愿破坏他的创造。像基督乃
是品格不断蜕变更新,而不是个性改变。

  神要你培育出的品格,就记载在耶稣的山上宝训、圣灵所结的果子、保罗那伟
大的爱的篇章,以及彼得所列有果效结果子的生命的特点。每当你忘记品格是神给
你的人生目的时,你就会不满你的境遇,甚至质疑神说:「为什么这事会发生在我
身上?为什么我遭遇这么大的难关?有一个答案是人生本来就是艰苦的!因为苦难
能帮助我们成长。记得,此乃人间,而非天堂。

   很多基督徒误解耶稣应许的「丰盛的生命」为健康无恙、生活舒适、常常快乐、
梦想成真、借着信心与祷告,困难立刻解决。换句话说,他们期待基督徒的生活轻
省容易,他们期待地上如天堂。

  这种自以为是的见解,把神当作随时随地满足个人私欲、听候使唤的阿拉丁神
灯。但神不是你的奴仆。假如你掉入这种思想的泥沼,以为人生是轻松容易的,就
会因幻想破灭而大受打击,甚至活在拒绝现实当中。

  绝不要忘了生命的中心不是你自己!你乃是为神的目的而存在,不要本末倒置
了。既然神已经为你在永恒里预备了真实的一切,他怎么会将天堂供应在地上呢?
神给我们在世上的时间,是用来建造增强我们的品格,准备过天堂的生活。


把反对“具贬义的 丰盛神学”的标杆人生, 说成是 丰盛神学, 证明你没读懂 Rick
Warren 牧师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禱文就是「耶穌,我相信你,我接受你。」之後他補充說:「假如你剛才誠意禱告,恭喜你!歡迎你加入神的大家庭!」
小Chi 发表于 21-9-2011 04:12 PM

製造挂名基督徒。
福音有叫人認罪、有心悔改,還有説出耶穌身份的重點(童女生子、復活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小Chi


被罪咎驾驭的人

  这些人一辈子不停地后悔并隐藏他们的羞耻感;被罪咎驾驭的人受回忆的掌控,
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以破坏自己的成功来自我惩罚。当该隐犯了罪,他的罪咎使他与
神隔绝,神对他说:“你必四处漂泊,在地上流浪。”这正是今日许多人的写照,
漫无目的四处漂泊流浪。

  我们都是过往的产物,却不一定要成为过往的囚徒。神对你的目的不会受制于
你的过往。他曾使杀人犯摩西变成领袖,也曾把懦夫基甸变为勇敢的英雄,他当然
也可以在你的余生中成就奇妙的事。神常给人重新开始的机会。圣经说:“蒙主赦
罪的人多么有福啊!......心里没有诡诈,上帝又算他为无罪的人是多么有
福!"



从华理克牧师的写作手法, 他针对的是
第三天 什么在主导你的人生?被罪咎驾驭的人。
"这些人一辈子不停地后悔并隐藏他们的羞耻感;被罪咎驾驭的人受回忆的掌控,
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以破坏自己的成功来自我惩罚。"

他不是认为人不需悔改而信主, 而是劝这些悔改的人信主。

你可以说华理克牧师假设每个人都会有被罪咎驾驭, 但不能说他
讲的是假福音悔,没有劝人悔改。 因为他讲述的全是信主后学习基督的道理, 而
不是信主后, 就预定永生,可继续胡作非为,也不会失去救恩的预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胡作非为,也不会失去救恩
PeterTan 发表于 21-9-2011 05:30 PM

會繼續胡作非爲,代表那個人從來都還沒得到救恩,還不是基督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努力悔改我们的罪,纵使有困难或跌到,但还是不要放弃直到把嘴的习惯完全改了为止,上帝的恩典够我们用,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freeman_long


   舊約時代是憑行為得稱義,新約恩典時代是憑信得稱義。


错,旧约也是因信称义。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该隐不凭着信心献祭,所以不蒙悦纳




旧约的都是因着信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应许永遠的產业。


旧约新约都有教导,爱神,爱人如己,旧约和新约不会有矛盾的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se 于 21-9-2011 07:08 PM 编辑
回复  mse


     不信耶稣不能得救(除了夭折的婴孩)  人不能凭着良心行善得救对吧,人活着不能不犯罪 ...
PeterTan 发表于 21-9-2011 01:40 PM



   不知谁在狡辩,孔子信耶稣,亏你也想得出来,我说夭折婴孩只有原罪,所以死了,但没有行出来的罪,上帝是审判人行出来的罪。
众人知晓,不信耶稣不能得救,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因信称义,非因行称义,如果孔子能得救,耶稣的保血是白流了,也不用那么辛苦去钉十字架

你连基本救恩论的知识都没有,更别提预定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21-9-2011 07:21 PM 编辑
不知谁在狡辩,孔子信耶稣,亏你也想得出来,我说夭折婴孩只有原罪,所以死了,但没有行出来的罪, ...
mse 发表于 21-9-2011 07:06 PM


自己看看你在#29写什么?
上帝是审判人的罪恶,孔子不能完全不犯罪,他的善行也达不到神的标准,孔子不信耶稣,当然不得救啦,圣经是圣灵默示,上帝不能违背自己吧。

孔子不信耶稣,当然不得救啦
这句话就是我要问你的。 孔子怎样信耶稣?
孔子不信耶稣不得救合理吗? 还是你所信的上帝不讲理的?

我没审判孔子得救不得救, 我是讲孔子不信耶稣不得救不合理。
你讲理的吗?

圣经说 Noah 为什么得救?
难道你认为他完全不犯罪?
难道你认为他的善行达到神的标准?
还是因为 Noah 信耶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9-2011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freeman_long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义。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因信称义仍然没废除律法,还是要凭着恩典追求圣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PeterTan


   挪亚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应许永遠的產业。





孔子没有因着信,不能靠行为得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21-9-2011 07:53 PM 编辑
回复 47# freeman_long

   舊約時代是憑行為得稱義,新約恩典時代是憑信得稱義。

错,旧约也是因信称义。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该隐不凭着信心献祭,所以不蒙悦纳

旧约的都是因着信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应许永遠的產业。
mse 发表于 21-9-2011 06:56 PM


這就要看舊約時代是指什麼時候了。

我說的舊約時代,是指神藉摩西頒賜律法與誡命的時候開始,直到施洗約翰為止(太11:13)。摩西之前的時代(如亞伯拉罕的時代),稱為列祖時代-是從亞當到摩西為止(包括亞伯拉罕)。你所說的,是亞伯拉罕的列祖時代,那時,是以信為本,因信稱義(加3:06,羅4:03,羅4:09,羅4:13)。只是後來因着以色例人的不信,並且很有自信的大聲向神誇口說:『凡神所吩咐的,我們必遵行!』他們實在不了解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根本不能憑着行為蒙神稱義(唯有憑着信),因此,神才給他們賜下律法與誡命,讓他們行一行,看他們能否真的可以遵守。果然,接下來的故事即完全暴露了這件事實:他們根本就不能守。不只不能守,反之,還只會犯。神給他們頒賜律法與誡命的目的,就是要暴露他們根本不能憑行為討神的喜悅並蒙神稱義,唯有憑着信。

神對待人的方式,是有時代性的。不同的時代,神待人的方式(稱人為義的方式)就不一樣:

(1) 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即列祖時代),神是以信稱人為義(加3:06,羅4:03,羅4:09,羅4:13);
(2) 到了摩西時代,神就稱那些遵守主的一切誡命、典章的人為義(路一06,羅2:13)-(此為舊約時代的開始)
(3) 到了施洗約翰出來盡職事,新舊約交替之過渡時期的時候,神以受洗與否來叫人盡全般的義(太3:15);
(4) 到了主耶穌從死裡復活,賜下聖靈給信之人的時候,神就以信入主耶穌為稱義的路(羅1:17,羅3:22,羅3:24,羅3:26,羅3:28,羅4:05,羅5:01,羅9:30,羅10:04,羅10:10)-(此為舊約時代的結束,帶進新約恩典時代)
(5) 然而,到了主再來的時候,神待世人(不信者)的方式又回到了舊約,是憑行為使人得稱為義人,並不是以『信』(太25:37,太25:46,啟14:06~07,啟2:27,啟12:05,啟19:15)。(舊約時代是憑行為得稱義,新約恩典時代是憑信得稱義。)
  

旧约新约都有教导,爱神,爱人如己,旧约和新约不会有矛盾的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mse 发表于 21-9-2011 06:56 PM


主耶穌說,這是最大的誡命,在舊約裡是要求人憑行為去愛神與愛人。然而,人是無法憑自己來愛神、去愛人的,唯有憑接受神進到我裡面(神是愛),叫祂從我們裡面活出來,這樣,我們才能把神的愛活出來,叫我們能愛神,並且去愛人,且愛人如己;否則,我們的愛就經不起考驗-多少的人在戀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到頭來竟成為怨偶-為何?因為他們憑自己的愛去愛。但感謝主!在新約裡,祂(主基督)進到我們裡面,叫我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祂在我們裡面活着,並把祂活出來(加2:20),叫我們有能力去愛,可以愛神,並且愛人。這樣,舊約的這個最大的誡命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憑行為,而是憑着信把愛給活出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1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21-9-2011 08:19 PM 编辑
回复 44# freeman_long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义。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因信称义仍然没废除律法,还是要凭着恩典追求圣洁。
mse 发表于 21-9-2011 07:19 PM


主耶穌所說的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是指祂已經為我們成全了律法的要求-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能憑自己遵守神的律法,只有主耶穌才能遵守。因着律法是祂給摩西頒賜的,也唯有祂自己才能守。因着祂守住了所有律法的要求,因此,祂也就為我們成全了律法的要求。既然祂滿足了律法的全部要求,(並且律法也是祂在當時頒給摩西的),這樣,祂就有權力把律法給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因信稱義的恩典。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义』-律法的總結,意思是律法的結束。因着基督能完全遵守律法,並滿足律法的要求,因此,律法到基督的時候就到了總結,也就律法被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美之約-新約,是憑信而得着稱義,並且是憑那活在我裡面的基督;而不是有瑕疵的舊約,是憑行為得稱義,就是憑外面自己的行為。

因此,我們這些新約的信徒不再需要守舊約的律法。這樣,這舊約的律法由誰來守?根據聖經,是由那些得着復興、在千年國度裡作萬民的外邦人來守,是經過大災難之後剩下來的猶太人教導他們如何守,並且是用鐵杖叫他們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7-2025 11:33 AM , Processed in 0.12597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