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Vajira

上篇《您认识佛教吗?》+ 下篇《佛陀如是说》-- Mahinda Bhikkhu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9-2009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绑刀氏之子经 (Asibandhakaputtasuttaü)

本经译自《相应部•六处品》第六相应第6经。

有一天,村长绑刀氏之子(Asibandhakaputta)前往谒见世尊,谈到了当时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习俗: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祭司据称能够超度亡灵,使死者往生天界;佛陀是阿拉汉、全自觉者,如果希望的话,必定也能超度整个世界的人往生到天界。

佛陀当然不会相信所谓的“超度亡灵”。佛陀回答说:一个为非作歹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能往生天界,但他死后仍然会堕落到苦界、恶趣。就像把一块大石头沉入水中,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大石仍然不会浮上水面。

一个行善积德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将堕落恶趣,但他死后仍然会往生到善趣、天界。就像在水中打破油瓶,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油仍然还是会浮上水面来。

透过本经,我们知道所谓的“超度亡灵”其实是古代婆罗门教(外道)的信仰。佛陀并不承认他能够“超度亡灵”,甚至还用譬喻来揶揄这种迷信的荒诞不经!佛陀否定神权,也否定迷信!佛陀不是救世主,也不能主宰他人的命运。唯有人们自己所造作的业,才能决定自己未来生命的升沉——善业能导致往生到善趣,恶业导致堕落到恶趣。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真正的佛弟子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拱手给神佛菩萨,不应该将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唱念祈祷。未来的幸福快乐取决于自己现在所做的身语意善业,而跟自我麻醉式的祭祀、斋醮或仪式无关。

在整套巴利三藏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佛陀或圣弟子为他人“超度亡灵”的例子。《长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在佛陀即将般涅槃之前,他甚至不要弟子们为处理他的后事以及供奉佛舍利操心。当时,侍者阿难尊者问:“我们要如何处理如来的遗体呢?”佛陀回答说:“阿难,你们不要操心如何供奉如来的遗体,你们只应专心禅修、精进不放逸。阿难,有些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之智者对如来有信心,他们将会供奉如来的遗体(舍利)。”

=======================================

绑刀氏之子经 (Asibandhakaputtasuttaü)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那兰达的巴瓦利咖芒果林。

当时,村长绑刀氏之子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村长绑刀氏之子对世尊这样说:

“尊者,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带上]水罐、[佩戴]水草鬘、浸入水中,奉祀圣火。他们被称为能使死者、命终者上生者,称为能指引、进入天界者。尊者,世尊是阿拉汉、全自觉者,若希望的话应该能使一切世间的身坏命终者往生善趣、天界吧?”

“村长,我就这个问题反问你,请按你的意思回答。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个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他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善趣、天界呢?”

“这不可能!尊者。”

“村长,就好像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投入深湖中,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浮出来吧!亲爱的石头。浮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浮到陆地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村长,你认为如何,这块石头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就能浮出来、浮上来、浮到陆地上来呢?”

“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即使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个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他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呢?”

“这不可能!尊者。”

“村长,就好像有人将酥油瓶或油瓶沉入深湖后打破,其中若有沙子或小石则向下沉,但是酥油或油却会向上浮。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沉下去吧!亲爱的酥油、油。沉没吧!亲爱的酥油、油。向下落吧!亲爱的酥油、油。’村长,你认为如何,这酥油、油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就能沉下去、沉没、向下落呢?”

“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即使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善趣、天界。”

说了这些,绑刀氏之子对世尊这样说:

“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扶起跌倒的东西,显露遮蔽的东西,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让明眼人能够看见颜色。正是如此,世尊用种种方式开示法。尊者,我归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世尊接受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直至命终都归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9-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7月法会泛滥的佛教现象,我们有必要正视佛陀在这部经中的教导。

如果超度亡魂是正确的佛法,那有钱人做法会的大护法,功德很大,那他的亲人就可以得救了。反观,没有钱人没法参与法会,他们的祖先不是该死吗?

目前的法会,不止渲染了迷信,而且还劳民伤财。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造的业负责,下一世的好坏,不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是我们自己。

愿与大家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9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Vajira 的帖子

佛教无分南北.theravada 更不只是在南传.mahayan南传多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9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kenzo_ryoshi 的帖子

为何如此说呢?
可分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9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cks123 的帖子

mahayan 意指为大乘.所以楼主开头就把南传归类为theravada是有问题的.我们往往认为大乘就是北传.可是大家似乎忘记了.这个大乘是由小乘来的.所以小可以包容大.也不会很小.你如果要问我的重点.那么试问是济公喝酒吃肉疯癫呢?还是明义法师花数百千买名牌,驾驶名车住百万豪宅疯癫?

南传不是不度众生.北传不是全度众生.佛更没有规定所有出家戒律一定要度众生.菩萨道是希望比丘僧团慈悲.并不强迫.可是不能因为不了解南传国家而就以一本书来定论或传播.
学习应有的态度「十不依」
1.不可因他人的口传,就信以为真
2.不可因奉行习俗传统,就信以为真
3.不可因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4.不可因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5.不可因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6.不可因根据哲理、推理就信以为真
7.不可因符合常识、外表的观察,就信以为真
8.不可因深思所成的观点、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9. 不可因教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10. 不可因出家沙门是我的导师,就信以为真
当你经过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事物与原则一致,并有助于个人和大家的善行与利益,才接受和实行

所以南传里有菩萨.北传里也有独行辟支僧.只是这样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9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能三言两语?经律是佛对弟子一切众生所说.论是僧团们对佛法的观点和对佛法的议论数据
原帖由 Vajira 于 4-9-2009 11:32 AM 发表


我也觉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sadhu sadhu sadhu



这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个清楚的。
如果想知道上座部佛教对论藏的看法,可以参阅这里
http://sss2002.51.net/books/mahinda/mxd-buddhism%20histr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9-2009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zo_ryoshi 于 7-9-2009 04:18 PM 发表
mahayan意指为大乘.所以楼主开头就把南传归类为theravada是有问题的.我们往往认为大乘就是北传.可是大家似乎忘记了.这个大乘是由小乘来的.所以小可以包容大.也不会很小.


如果有时间,我介绍这个网站,里头有详细解说上座部佛教。
你可以看看,这样对整个佛教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http://www.bhagavan.com.my/content.html?=2.html&

还有这里也有很多关于上座部佛教的文章
http://www.dhamma.net.cn/index1.htm


如果你对佛教史有兴趣,可以点击下载。
《印度佛教史》 〖(英)渥德尔 著 王世安 译〗


所以南传里有菩萨.北传里也有独行辟支僧.只是这样而已

你这句说得一点都没错。南传上座部的确有菩萨道。你看看下面的文章。

南传菩萨道的解说,点击链接可以阅读。
《上座部佛教菩萨道》 〖缅甸 明昆 三藏持者 大长老 著〗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downloads/ncpsd.zip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 http://www.dhamma.net.cn/books/mxd-ncfjdpsdsx.html


南传不是不度众生.北传不是全度众生.佛更没有规定所有出家戒律一定要度众生.菩萨道是希望比丘僧团慈悲.并不强迫.可是不能因为不了解南传国家而就以一本书来定论或传播.
学习应有的态度「十不依」


你说的学习“十不依”,其实在南传经典里头叫Kalama Sutta.
有关经文你可以点击链接看看:
http://www.dhamma.net.cn/books/KALAMA_SUTTA.htm


希望你阅读愉快~

[ 本帖最后由 Vajira 于 8-9-2009 10: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09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Vajira 的帖子

先谢谢了.但是我所知道的南传是先要丢弃一切佛教书籍网站的.因为我们自己一本那么厚的心经.若是认真观察.已经足够了.

网站的对错.都是人传人写的不是吗?小心提防自己陷入不知的文字.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才来观察大自然的法...你连自己都还不认识自己,怎样可以清明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呢?其实众生具备跟佛一样的身心.一切本来早己圆满具足.何必再执着于外道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9-2009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zo_ryoshi 于 8-9-2009 11:35 AM 发表
先谢谢了.但是我所知道的南传是先要丢弃一切佛教书籍网站的.因为我们自己一本那么厚的心经.若是认真观察.已经足够了.

你说的没错,如果能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就已经很足够了。
但是问题在于要如何去认真仔细的去观察自己的心?
那就要通过禅修的训练。
要如何学习禅修呢?
那就要通过阅读学习,通过禅修业处尊者的教导,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

网站的对错.都是人传人写的不是吗?小心提防自己陷入不知的文字.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才来观察大自然的法...你连自己都还不认识自己,怎样可以清明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呢?其实众生具备跟佛一样的身心.一切本来早己圆满具足.何必再执着于外道法?


说得没错,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佛陀在《Kalama Sutta》中的教导。
同时贯穿南传上座部的学佛三部曲:

Pariyatti - 学习(通过文字阅读或听闻学习)、
Patipatti - 实践(通过身体力行去实践)、
Pativedha - 体证(亲身体验佛法的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09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这么笼统.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怎样去验证?你知道你现在过5分钟不会无常的死亡吗?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让你这样不把握当下的去action.only do it .不论你是禅修或是念佛..其实先决条件不是什么要如何学习禅修呢?还有什么要通过阅读学习,通过禅修业处尊者的教导,通过自己之类的心态之类.而是你必须正确了解和感受到苦和无常.如果不是.给你什么书籍都是没有用的.
原帖由 Vajira 于 8-9-2009 12:19 PM 发表

你说的没错,如果能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就已经很足够了。
但是问题在于要如何去认真仔细的去观察自己的心?
那就要通过禅修的训练。
要如何学习禅修呢?
那就要通过阅读学习,通过禅修业处尊者的教导,通过自己 ...

[ 本帖最后由 kenzo_ryoshi 于 8-9-2009 02: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09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nzo_ryoshi您好!

这是善意的提醒 。我们希望大家在论坛探讨佛法真谛时,须始终保持内心清净,不应有讽刺、挖苦、诽谤等发言的出现,而使用尊重、礼貌的语气和文雅的字句。
佛陀曾说,在举发他人过失之前应当让自己的心安于以五个条件:
  一、要有事实根据,不是虚假不实。
  二、适当的时机而不是不合时宜。
  三、有意义而且能产生利益,不是无意义又无利益。
  四、应当用柔软的态度相待而不是粗暴。
  五、应当生起慈心而不是嗔恨。
                ——摘自《杂阿含》497经

以清净之心言语,可解说法之真实意。
Sadhu! X 3

咖啡豆 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09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Vajira 的帖子

18)有人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叫做“内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传统的禅法,修观的对象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但培育正念的对象则既可以是究竟法,也可以是概念法,而且在要求上也没有修观那么严格。在这里介绍的是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

请问有何经典的依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09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咖啡豆 的帖子

版主的提醒是值得赞取的
但给我的感觉是双重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09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cks123 的帖子

不只是双重标准.只能有咖啡豆认同的才是温和.拜托.你不是我.又怎能确实知道我是否是讽刺还是诽谤还是请你告知我们哪里有不尊重了..你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处理了.再这样只能投诉你了.因为你不是中道思想的.你认为是就是,你认为不是就不是.那样就是你认为的佛法标准对吗?如果不想让人误会,请不要再犯同样错误了.就算佛对为非作歹的弟子也还是选择慈悲的.可是你的做法是奇怪的.

比如第一天我提醒他下次去禅修应该把时间花在大众共修上.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否告知?难得见到法师尤其是南传比丘.应该不是在那里东拍西拍.需知偷盗戒包括盗取滥用法师们的时间.还有另外一篇.他们到处介绍什么芽蔡鸡之类的.你是去修行还是去杀生?这里拜佛,那里杀生.我只能说你还是不要去好了.因为你让那位法师间接的害死那几只鸡..不认同就去问你的老师才来定夺发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09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zo_ryoshi 于 8-9-2009 02:49 PM 发表
说的这么笼统.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怎样去验证?你知道你现在过5分钟不会无常的死亡吗?

恕我表达能力不足,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
验证是无法清楚表达的,要自己亲身体验。所以佛陀要我们Ehipassiko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让你这样不把握当下的去action.only do it.不论你是禅修或是念佛..其实先决条件不是什么要如何学习禅修呢?还有什么要通过阅读学习,通过禅修业处尊者的教导,通过自己之类的心态之类.而是你必须正确了解和感受到苦和无常.如果不是.给你什么书籍都是没有用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定禅力量,要观苦、无常和无我是很困难的,
而且通常只是能观到表面的苦、无常和无我。

如果有强有力的禅定力量为基础,那么内观的力量也会很强。通过观看自己色聚的生灭,
就能真正的透视苦、无常和无我。

其实南传上座部也是注重佛法的学习,所以我才会说学佛的三部曲:学习、实践、体证。
可能你误会南传佛教吧~所以你才认为书籍和历史没有用处。其实我们这里每一个人学佛开始不是都通过文字和语言吗?

看你注册时间,你应该是刚来佳礼佛教法音的朋友吧?(或是某人马甲?
这里有大乘佛法和上座部佛法。这也难怪你会对这里的论坛的内容有意见。

我分享的是南传上座部的佛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09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s123 于 8-9-2009 03:14 PM 发表
18)有人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叫做“内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传统的禅法,修观的对象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但培育正念的对象则既可以是究竟法,也可以是概念法,而且在要求上也没有修观那么严格。在这里介绍的是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

请问有何经典的依据吗?



这问题应该不是我来回答,因为我只是转帖。
文章是Mahinda尊者写的,如果改次尊者来马来西亚,有机会我们才向他请教如何?

不过,如果你问我自己的看法,那我觉得在《清净道论》可能有这样的教法。
或许你可以去查证一下,然后来和大家分享。
这里有在线阅读的链接:http://www.dhamma.net.cn/books/qjdl/qjdl-00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9-2009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分享《佛陀如是说》

愚人经 (Bàlasuttaü)

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

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不改者这两种人都叫做愚人。反之则称为智者。

不知错的人是可怜的。同样的,知错不改,不肯接受劝告批评,反而找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的人也是可怜的。

善恶分明者以及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者才是有智慧的人。

“诸比库,有两种愚人。哪两种呢?对错误不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但却不肯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愚人。

诸比库,有两种智者。哪两种呢?对错误认为错误者,以及知道错误能如法接受者。诸比库,有这两种智者。”

[ 本帖最后由 Vajira 于 9-9-2009 10: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09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Vajira 的帖子

让人放下所有书籍的僧侣是ajahn 查.除非你认为他不是南传.那么也恭喜你成功分割南传教派.

因为ajahn 查的老师是ajahn 曼.是出名的禅定僧侣.观察并不困难.只是你不认清现实.你谈的太多了.当你确实了解苦的定义之后.你必定不会浪费时间而是直接去找解脱道路.然后不管哪一个宗教然后依教奉行.可是我所为的依教不是依据一堆文字.往外求法就是外道所为了.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我说的....简单.放下你的思想.先想像为什么你会在这里.死亡之后到哪里去.出生之前从哪里来.这是最基本不管是不是佛教都应该会想的问题.

而且重点不是打击你想弘法的大愿.而是希望你确认清楚立场.不是人云亦云.没有验证过.那么你如何判断那位比丘是对还是错?或许他只是文字上的专家?如果100个尊者讲的都不同你又要听哪一位?如果下次你发现更好的又会摈弃这位而刊登新的一位比丘的文章.所以其实佛法(大自然法则)是无分南北无分国界的.人写的会有自我的想法因素.真理则不会.这就是为什么佛法不管到任何种族,国家.都可以让人收益.

[ 本帖最后由 kenzo_ryoshi 于 9-9-2009 12: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09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kenzo_ryoshi 的帖子

vajira 师兄只不过介绍当地的名食吧了,又关杀生何事呢?
未免太断章取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09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kenzo_ryoshi 的帖子

Ajhan Chah的弟子也为他出版了很多书籍。

在这里了分享文章,没有人说不能怀疑,或必须全单照收。
所以我才强调要学习后去实践才能体证真假。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在这里真的是空谈太多了。
我们写的都是一些自己的看法
大家好好看顾自己的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2:44 AM , Processed in 0.1179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