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6-2008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谓超低级、血腥、白痴的B级丧尸片是我喜欢的超低级、血腥、白痴的B级丧尸片
我不是超低级、血腥、白痴...我不是,,,,, |
|
|
|
|
|
|
|
发表于 17-6-2008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6-2008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如何投票,不过一般来说大马人除了类型电影之外,能够接受其他类型电影的人是很少。原因不谈。
选择少得可怜,唯有下载才有稍微多的选择。
我楼主开这帖子,没有搞圈子分派系的意图。生气的人别敏感。
不过可以思考下康城影展和奥斯卡颁奖礼的分别。
世界各地的电影文化的确存有很大的差距。影迷也何尝不是。
如果一个人敢称自己是电影发烧友,却只爱看香港好莱坞制作,那就有点可惜了。
相信楼主和我一样也有可惜的想法吧。
[ 本帖最后由 qazz1947 于 17-6-2008 10:5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7-6-2008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人不是不要接受比较非主流的电影。而是环境所成。
其他的国家自从有电视以来,就不断的制造出不同的电影,戏剧。大部分的人都会看过听过,因此接受不同的电影,是因为之前接受的东西多了,渐渐的人们也要求另类的。
相反的,本地除了以前马来戏剧之外,你看过什么黑白片的本地中文片子?
也因为马来人的脚步比其他人快,所以他们现在你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戏剧,电影。相反的华人就直接越级去拍些有的没的艺术片。试问谁接受得到呢?(好怀念以前Hvd,要是当初不停的发展,估计也不会如此了)
音乐和电影从来就需要一步一脚印的慢慢前进。没有所谓的一步登天。
在目前的环境之下,要提升马来西亚人的接受能力,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长的一条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08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個人都接受程度不一樣這個很正常,畢竟品味不一。
我比較在意的是在接受能力,鑒賞程度不同,所延伸到的---評價能力。
所謂評價,不是說要動不動就學影評人幾千字來評論,而是能用簡單的詞匯說出自己對電影的看法。
我在外國的一段日子,他們對電影的口味不一定差異比我們還大,某些人痛恨好萊塢電影破壞電影應有的元素,有些人則喜愛獨立制作所帶來的另類沖擊。
遇到他們愛看的戲,他們可以告訴你為什么他們喜歡,從角色性格分析到電影所帶來的含義。而不喜歡的電影,即使自己怎么不喜歡,他們也會用一句“ 不會欣賞” “不是我那杯茶” 等來表達自己對電影的不喜歡。
而我國呢?大部分人說一套電影好看,我聽到最多的不外是 “很爽” “很勁” “很厲害” “很刺激” ”一流“。
至于不好看的就更離譜,來來去去都是一個字 “爛” !
從“ 對白太多,講多過做” “不知道在講什么,爛戲” “很顯很悶” “浪費錢(如果是在戲院看的話) ”
我們,除了應該學會提升自己的接受程度,嘗試接受多元化的作品,還是不是應該學會如何尊重一套電影,不管多么不喜歡,也保持原有的風度,給予在背后努力付出的電影工作者一個最基本的尊重呢?
[ 本帖最后由 kitkatlow 于 17-6-2008 11:5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电影不一定只是看大制作、搞特效或爆破而已。
偶尔,去注意以下电影导演所呈现的电影语言;还有灯光、美术、构图种种,都可以让自己赏心悦目。
给了11块钱,如果只是注意爆破或动作场面,那有点可惜。
好像《少林足球》的最后那场比赛,进场的主角纷纷把目光朝向冠军杯,谢贤从旁边走出来挡着他们的视线,意味着他们要取得冠军,就必须打倒阻挡他们的大坏蛋。
就只是一个简单的镜头,却充分的把人物间的想法、关系、张力等等表现出来。
这些都是我欣赏的电影手法。
还有王家卫电影中所呈现的空间感,你不需要去了解他的剧情讲些什么,就只是看剧中角色与空间、色彩的配搭,都已经值回票价了。
Micheal Bay的电影常常给影评人批到一文不值,可是他的作品却能呈现出动感与震撼。不是那些拍文艺片或拿奖的导演可以拍出来的,那也需要超强的想象力、庞大的制作队伍、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节奏感、熟练的剪接才能达成的。
这些都是值得欣赏的。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那种大牌制作电影,拍出来的烂片,结果不会看的人也要硬硬说好看,
比如乱摇镜头的怪兽片,不好看还要瓣专家好看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tkatlow 于 17-6-2008 11:51 PM 发表 
每個人都接受程度不一樣這個很正常,畢竟品味不一。
我比較在意的是在接受能力,鑒賞程度不同,所延伸到的---評價能力。
所謂評價,不是說要動不動就學影評人幾千字來評論,而是能用簡單的詞匯說出自己對電影的看 ...
本地人不愛看書,不愛看報紙,最重要的是懶惰思考,理所當然的評價能力不高,沒有吸收資訊,就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就沒有評價能力。就像有人說到:看電影就看電影啦,談什麼鑑賞能力 就是一大證明。
人民思考成熟,有自己的意見,就不會常常人雲亦雲,其實不只在看電影上,很多人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評價能力,例如旅行,你問他去xx地旅行后的感覺,他會說:好玩/很顯下咯/ oklah。。。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太多浪费时间
先看这个礼拜的Get Smart
然后七月的Hancock 和Dark Knight, EOS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08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nta_fe 于 18-6-2008 11:18 AM 发表 
本地人不愛看書,不愛看報紙,最重要的是懶惰思考,理所當然的評價能力不高,沒有吸收資訊,就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就沒有評價能力。就像有人說到:看電影就看電影啦,談什麼鑑賞能力 就是一大 ...
《看電影就看電影啦,談什麼鑑賞能力》
这句话令我想起去年某个动画,一只厨艺天分极高的小老鼠,面对同伴跟他说 “吃就吃啦,谈什么品尝能力。。。”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支持一下。
其实,对于电影鉴赏的高低能力,是存在的。所谓的鉴赏能力,并不是说看过最多电影的量来区别,这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而已。而是决定于你能不能够客观地以各角度分析电影。或者说能够以各种角度来解读电影。而这种能够分析解读的能力,则在于你对于电影成分的了解和认知度有多少。所谓成分,是上世纪所说的第八艺术之说,其集合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当然今天还不止这一些,还有人从哲学、社会学、电影制作技术等其他专业来解读电影。有这一方面知识的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电影鉴赏能力。当年《你那边几点》就在大专和大学巡回演讲了70多场,为什么是高等学府而不是购物商场,因为其观众群主要在高等学府中。有人说看那些看不懂的电影的人是扮清高,我想这是对他人的不解所造成的。各人的背景的确不相同。
举例说明下。一部《唐山大兄》,看得懂的人绝对跨越各年龄层、国界、文化、教育水平、宗教。(这不是说这电影不高尚,而是电影的口味、定位在此,阖家共赏。电影没人观赏才是悲哀。)但为什么那天在GSC的《精疲力竭》很多人看了10分钟就离场。看《发条橙》只看到坏人被捉被陷害到被折磨和跟警方合作逃离迫害而已。为何看《红色情深》就只看到一连串的谈话而已?(这些很多都是我的电影经历)这就关系到所谓的电影鉴赏能力了
胡金铨的武侠电影不飞天遁地,侠客反而独行于荒山,来去孤独。其武侠动作不刚阳,却被誉为舞蹈般的打斗,后无来者。爱好文学的人可以很轻松看得出《四月物语》的散文式结构,而不是没有结局的叙事电影。看The Hour时你知道这是讲述英国意识流和女权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故事。而电影的意识流表现手法也不会造成电影欣赏的阻碍了。也有人可以从kieslowski的《红蓝白》三部曲的原声音乐诠释出宿命、反讽、伤痛的三种人生体验。这需要一定的电影和音乐的造诣。而《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的配乐如何经典。掌握电影各成分领域的知识,就决定了你更多的电影鉴赏能力。从王晶到严浩,从伯格曼到阿莫多瓦,从史比堡到科普拉。就像歌唱大赛的评判说,某某的音域很广,从低音到飙高音,来去自如。我想现在的电影讨论处、媒体工作者、电影爱好者等应该多从这些方面来赏析
电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谈论起电影只有闷、刺激、视觉、烂这样的说法,讨论电影永远只是停留在剧情、内容、演技、历史等的角度。反而希望有更多的角度去欣赏电影,也顺便提高我们的电影鉴赏水平。
有些讨厌的学院派,往往在解读电影时候总爱用到这样的字眼:伊底帕斯、空间、主体客体、叙事、符号,或一连串的哲学术语:拉康、康德、二元论、萨特等。这是学院派的钻牛角尖电影研究方式。文章看了令人想睡,当然也有很多平易近人的评论。但是若可以了解别人的解读角度,相信可以提升鉴赏能力,也可以找出以前看到会睡觉的电影的精彩之处。
我们不是专业的电影人,只是一般的电影爱好者或影迷,因为种种环境背景原因,限制了我们从更多角度分析电影的角度和知识,唯有多阅读、讨论,才能得到更大的电影欣赏范围。最后,欣赏电影是自由的,喜欢埋头研究的可以研究,单纯的影迷可以单纯地欣赏光影流动的愉快。但别不解别人就说什么看电影扮高尚的话语。
[ 本帖最后由 qazz1947 于 18-6-2008 12:4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省一下口水, 既然大家这么有雅兴, 我也只好继续吹水一番。
所謂評價,不是說要動不動就學影評人幾千字來評論,而是能用簡單的詞匯說出自己對電影的看法。
我在外國的一段日子,他們對電影的口味不一定差異比我們還大,某些人痛恨好萊塢電影破壞電影應有的元素,有些人則喜愛獨立制作所帶來的另類沖擊。
可能我认识的外国人和你不同, 我只知道他们喜欢就赞, 不喜欢就骂。 在于我们亚洲人来说可能这是很不给面子, 但是他们就是喜欢直言。
而我國呢?大部分人說一套電影好看,我聽到最多的不外是 “很爽” “很勁” “很厲害” “很刺激” ”一流“。
至于不好看的就更離譜,來來去去都是一個字 “爛” !
從“ 對白太多,講多過做” “不知道在講什么,爛戲” “很顯很悶” “浪費錢(如果是在戲院看的話) ”
直言有直言的好处, 举个例子: The Hulk在一般人口中是差!连佳礼这里我也看到有人写:A)Hulk打架时间太少 B)有着伸缩性一流的牛仔裤。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外国人也是一样批评。 结果你可以看到新的Hulk A) 打架打到饱 B)纠正牛仔裤的漏洞, 还自己取笑自己的裤子。 有批评就有改进。
遇到他們愛看的戲,他們可以告訴你為什么他們喜歡,從角色性格分析到電影所帶來的含義。而不喜歡的電影,即使自己怎么不喜歡,他們也會用一句“ 不會欣賞” “不是我那杯茶” 等來表達自己對電影的不喜歡。
所以我才说“从商业角度看商业片, 从文艺角度看文艺片, 才没那么大的偏差
不然从商业角度看为文艺片, 还是从文艺角度看商业片, 你都知道将会得到什么评价”“爱研究的就去研究, 爱爽的就去找爽, 各花入各眼” 不喜欢看文艺戏, 最多不要看。 如果看了觉得不好看, 就说不好看。 如果各位觉得不同意, 就请把各位的高见放上来, 看他人同不同意。 商业片和文艺片最大的分别, 就是商业片如果被批评, 它可以改进。 文艺片如果被批评, 就会被人说你不懂艺术。
艺术这东西, 抽象又看不见, 就像梵高的画般, 生前像垃圾, 死后像宝藏。 你也不懂是不是因为卖画者接着梵高的死来赚取金钱。 但是人各有好, 你爱梵高你便去收集, 难道因为你看不懂梵高的话, 然后我就说你, 没水准, 水平低吗?!还是大家各有所好, 你爱梵高, 我爱达尔文其, 大家互相鉴赏, 不一样的意见提出来就是, 何必那么多限制?
如果不可以说他人的电影不好看,因为没有尊敬。 那么我奉劝以后以后各大报章和媒体不用再写影评了, 写影屁好一点(专拍电影的马屁, 只死命赞到地下无天山有就够了, 电影公司一定很开心 ), 觉得不好看的就不要写, 因为“不懂欣赏”, 怎么骗稿费?
鉴赏能力是很主观的东西, 就跟你喜欢听Jazz的懂不懂听Heavy Rock般。 难道我就因为你不懂(还是不爱听Heavy Rock) 就说你没水平吗?!如果你真的有建设性的, 有人说不好看, 你不妨放更多资料例子来支持你的评论, 虽然别人不一定认同。但至少看到你有用心跟建设性。
如果是因为他人不认同你就一昧说他人没水准的话, 那么我也只能说这就是你们的水准了:p
最后还是老话一句“爱研究的就去研究, 爱爽的就去找爽, 各花入各眼”
[ 本帖最后由 tcguanz 于 18-6-2008 03:0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cguanz 于 18-6-2008 02:58 PM 发表 
本来想省一下口水, 既然大家这么有雅兴, 我也只好继续吹水一番。
可能我认识的外国人和你不同, 我只知道他们喜欢就赞, 不喜欢就骂。 在于我们亚洲人来说可能这是很不给面子, 但是他们就是喜欢直言。
直 ...
所以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against这个电影鉴赏的论题.
没有冲突不是吗?
只要看到爽就很爽的人难道还会介意自己的电影鉴赏水平吗?
提升电影鉴赏水平间接性提高电影产业素质, 会吗?
我看scary movie时也不会介意朋友问我为什么去看那片子啊! 是很爽啊. 然而麻木不仁也不是办法呐.
[ 本帖最后由 Scaredcloud 于 18-6-2008 03:0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08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看不得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人
只要看到爽就很爽的人难道还会介意自己的电影鉴赏水平吗?
提升电影鉴赏水平间接性提高电影产业素质, 会吗?
我看到最好的一片Forrest Gump, 可以雅俗共赏。
但如果要以他的角度来看, 很多好的电影好的导演相比之下根本连影子都比不到。
是Forrest这部电影太好呢? 还是戏的种类太多种,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最好还是百花齐放, 任君品尝
[ 本帖最后由 tcguanz 于 18-6-2008 03:36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08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cguanz,
补充一下,或许我说的不清楚。
外国人的确是实话实说不虚伪,没错。
比如看到东西不好吃,他们会直接说不好吃,比如太淡太咸等。
但遇到本来就不是他们口味的,他们清楚知道不是不好吃,而是不合自己口味。他们会直接说不合口味,说自己比较喜欢什么食物。
换作一些教养比较差的人,或许会动不动就一句: 烂东西,烂厨师,垃圾!
同样的,当年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外国朋友,都能大概说出为什么这电影不好,什么地方不足。但遇到他们口味以外的电影,他们就只是一句“ well,i am not into this "
绝对不会” fxck dxmn rubbish movie wasting off my time“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