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尊敬的刘素云老师  第二次复讲《 无量寿经 》2020年11月21日
  
[复制链接]
 | 
 
 
 | 
 | 
 
 
 楼主 |
发表于 10-4-2021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4-2021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下面经文: 
 
 【   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  】 
 
 
这是请老师为他开示。因为要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就要具备消除众生种种身心疾苦的能力,所以请佛大开方便为我广说经法。这是法藏比丘向世间自在王佛请法。 
 
老师的开示很重要。 
 
“ 开示 ” 这两个字是佛门术语。“ 开 ” 是开启, “ 示 ” 是指示。 
 
凡夫愚昧,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佛菩萨慈悲,引导他入门,叫悟入。 
 
他虽然入了门,但入门后不识货,就好像我们看故宫博物院,里面收藏的文物,我们看不懂,得有人给我们讲解,讲解叫 “ 开 ” 。 
 
不但讲解,还要指示,指给他看,他明白了,这叫示,开示。 
 
开示里包含着身行言教,身行是 “ 示 ” ,言教是 “ 开 ” ,开启。 
 
所以帮助众生的方法是破迷开悟,手段是教学。 
 
不但释迦牟尼佛用这个方法,佛告诉我们,佛佛道同,一切诸佛如来、菩萨、罗汉在六道里教化众生,统统用这个方法。 
 
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教学。 
 
你看世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今现在说法。 
 
地球上所有的宗教,最初创始的那个人——教主,都是用教学作手段,没有一个不是的。 
 
如果不用教学,用祈祷,那是巫术,也算是宗教一类,低级宗教,它是会被淘汰的。高级宗教全是教育。 
 
释迦牟尼佛是所有宗教里教学时间最长的,他教学四十九年 ; 摩西教学有二三十年 ; 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 ; 耶稣只教学三年,被人害死了。如果他不被人害死,相信他一生都是从事教学。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4-2021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21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下面经文: 
 
 【   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 
 
 
 “ 勤苦 ” 有两种解释: 
 
(一) “ 勤 ” 是劳,“ 苦 ” 是忧的意思,“ 勤苦 ” 就是劳苦、忧苦、苦苦( 苦中极苦 )的意思。 
 
(二) “ 生死极苦,又无休歇 ” 叫做勤苦。 
 
这是法藏比丘说出请佛广宣经法的目的,是为了拔掉众生极苦的生死根本。 
 
勤苦里面就是贪嗔痴慢疑。要断得干干净净,恢复你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 
 
众生不明本来是佛,枉受轮回,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没有出离的日子。 
 
今愿彻底救度,就是要拔掉他们的生死根本,那就是无明爱欲。 
 
破除了众生的妄想执著,恢复众生的本明,所以 “ 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 速成 ” ,这句经文里这两个字最重要。请大家对比一下下面两句话: 
 
八万四千法门能成无上正等正觉; 
 
念佛法门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一个是“ 能成 ”,一个是 “ 速成 ” 。 
 
八万四千法门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但不能速成 ;能速成无上正等正觉的唯有念佛法门。这句话很重要。请同修们细细品味。 
 
上品经文里有 “ 速生我刹受安乐 ” 一句,文中有个 “ 速 ” 字 ;本品经文有 “ 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 一句,文中也有个 “ 速 ” 字,这两个 “ 速 ” 字 “ 同显一心 ” 。 
 
怎么修?一心,一心专念,这两个 “ 速 ” 你都达到了。 
 
“ 盖法藏菩萨度生心切 ” ,为什么要赶快成佛?众生太苦,我要赶快帮助他。“ 故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前面讲的,这个地方来证明,到极乐世界成佛快,快速到让你无法想象。 
 
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成佛,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真的成佛了。 
 
成佛干什么?终极目标是度众生。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21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下面经文: 
 
 【  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  】 
 
这几句经文是说依报妙、正报妙。 
 
 
我们为了无量众生脱离生死,速成正觉,所以愿望:当我成佛时,自己的智慧光明(正报),所居国土(依报)、我的教授(教化)、名字(佛号),都是闻名十方。 
 
“ 教授 ” 是谁?阿弥陀佛,名字就是阿弥陀佛。 
 
法藏菩萨首先提出 “ 智慧 ” ,因为以下光明国土、教授、名字,都是智慧所生。 
 
其次是 “ 光明 ” ,《 观经 》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礼赞 》说:“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为了众生无边,所以光明无边。 
 
“ 国土 ” 是众生来生之处,首先要众生都知了这样一个胜妙国土,并且这个奇特突出超越十方,大家才愿来。 
 
更重要的,这个国土给予众生的真实利最多、最大、最彻底。这就须自己的 “ 教授名字 ” 都胜其他佛国。 
 
“ 教授 ” 是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的意思,也就是弘化、教化( 这样的善知识叫做教授善知识 )。 
 
极乐国中凡夫往生,往生就登补处,同于兜率内院的弥勒大士,正因殊胜教化之力。 
 
凡夫能够往生,往生就登补位,主要是凭一句名号的功德,万类众生但愿信愿持名,没有不能往生的。 
 
为了众生能持名,所以愿求自己名闻十方。 
 
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佛去度父亲,教父亲念佛,父亲就说,诸佛的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谛为什么不让弟子修呢?佛的父亲在佛面前也自称弟子。 
 
佛说那个不是不好,“ 非是凡夫所行境界 ” ,凡夫做不到。劝父亲行念佛三昧。 
 
佛给父亲打了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很大的臭树林子,树大深幽,闻着都生病。里头只要长出一棵旃檀,整个这一百多里的林子里都变成香的了。 
 
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如此,就像这棵旃檀,种种烦恼就像这个大臭树林子,但你只要念佛,他就转变了。 
 
这是释迦牟尼佛度父亲时讲的故事。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下面经文: 
 
【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 
 
法藏菩萨发如此大悲之愿,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遇到这样的学生,当然会非常珍惜,绝对不会让学生失望的。 
 
世间自在王佛就对法藏菩萨开示经义说:比如大海深广无比,一个人用斗来量大海,一斗一斗地把海水取走,经历了多劫的时间,尚且可以让海露底;若有人坚定志愿,至心求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精进不懈,没有中止,决定可以圆满大愿。 
 
下面重点说说三个 “ 自 ” :“ 汝自思惟 ” “ 汝自当知 ” “ 汝应自摄 ” 。 
 
世间自在王佛首先肯定了至心求道,何愿不得?这是对学生的鼓励。 
 
然后一口气连下三个 “ 自 ” 字,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精妙绝伦。 
 
三个 “ 自 ” 让我们深思,用现代话来说,这是世间自在王佛高明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 
 
《 法华经 》中,大众三度请佛演说实法,世尊都回答:“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三次止止同此处的三个 “ 自 ” 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 “ 不须说 ” ?就因为 “ 妙难思 ” 。 
 
哎呀呀,太有味道了。这法本不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唯当默契、自知。 
所以 《 法华经 》 的 “ 止止 ” ,同样是指出这个 “ 自 ” 字。 
 
 
所以这三个 “ 自 ” ,我们可以从禅宗公案去体会。 
 
六祖答话就说:“ 密在汝边 ” ,就是说密在问话者那一边,就是说你有全部如来密藏还来问我做什么?也是直指问话者自己。 
 
比如,古时禅人答问,说 “ 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 这都是最好的开示。 
 
还有更直显的,如 “ 即汝是佛 ” (你就是佛)、“ 清潭对面 ” (人问:什么是佛?答:清潭对面的是佛。清潭对面不正是自己嘛)。临济说听法的人是佛。 
 
世间自在王佛一连三个 “ 自 ” 字,正跟禅宗一样。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禅宗,我们上面提到的 “ 密在汝边 ” 就是《坛经》里所讲的一段公案: 
 
五祖把衣钵传给了惠能,众僧不服,追赶惠能要夺回衣钵。 
 
惠明法师追赶惠能,快要追上的时候,惠能想,他要的是衣钵,于是他把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藏了起来。 
 
惠明看见衣钵了,但他拿不动,他忏悔了。 
 
他出家之前是四品将军,练武之人,拿不动一个小布包,那怎么可能?他知道那是护法神在看着。 
 
他念头一转,请惠能大师出来见面:我是为法来的,不是为衣钵来的,是来向你求法的。 
 
惠能大师就出来见了面。 
他诚心诚意地向大师请法,惠能大师就告诉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放下万缘,不要想善,也不要想恶,一切都不想,让心里达到清净,一念不生。 
 
在这个时候提醒他一句: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在这一句之下,因为他的心是真心,杂念没有了,一下子就开悟了。 
 
所以惠能大师第一个度的是惠明。在他手下,有四十多个开悟的,这是第一个。 
 
惠明警醒了,开悟之后,第二句问的是还有没有密意?  
 
 
六祖就回答他:“ 密在汝边。” 在你不在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案说完了,我们再说说这三个 “ 自 ” 字: 
 
 “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 这是第一个 “ 自 ” 。 
 
 “ 汝自思惟 ” ,意思是你自己仔细地想一想,修什么样的方便法门,才能成就佛刹的种种庄严。 
 
 “ 如所修行。汝自当知。” 这是第二个 “ 自 ” 字,意思是说,要怎样如法修行,你自己应当知道。 
  
 “ 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这是第三个 “ 自 ” 字,意思是说,怎样建立清净佛国,你应该自己去选择、决定。 
 
对于法藏菩萨的请法,世间自在王佛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反过来问法藏菩萨,让他自己去想一想,要怎样修,才能成就佛土的庄严。 
 
佛道是怎样成就的?是你自修、自悟、自证的,不是别人给你的。 
 
这三个 “ 自 ” 直指人心,意义非常深广。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老对这三个  “  自  ”  字有这样的解释: 
 
世间自在王佛连拈三个 “ 自 ” 字,教导行人尊自己本有的灵性,教中叫作 “ 内重己灵。” 
 
念老在注解里引用 “ 峻谛师(继曰),此含三义 ” ,就是说这三个 “ 自 ” 里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 法藏菩萨宿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 “ 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就告诉我们,法藏菩萨是来表法的。就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世间现身说法一样。 
 
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在我们地球上修行证道的?不是,早就成佛了。 
 
这一次来,《梵网经》上说是第八千次,他到这个地球上来了八千次了,我们凡夫不认识,早就成佛了。 
 
于是我们就想到,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有多久?十劫。 
 
在无量劫的时间里,十劫是很短,可以说他是西方建立一个点,成立没多久。 
 
目的何在?接引众生,接引这一方的众生,有没有功德圆满的时候?有,功德圆满他就灭度了。 
 
但是他的世界不会消失,观世音菩萨接着成佛。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他成佛之后的国土不比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差,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庄严。 
 
所以法藏久已成佛,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说白了,就是法藏菩萨用三业身口意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的善知识,为一切众生的好老师。这个意思是密义。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意思:“ 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何必用佛指示?你接触大众、教化大众,你全都知道,用不着向佛请教,你自己有这个能力。 
 
 
第三个意思:“ 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凡于净土有报身、有化身、法身。报身高,那是为法身菩萨示现的,不是法身菩萨他没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 
 
这就像教学一样,世尊教学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讲阿含,相当于小学,十二年; 
 
第二阶段方等,相当于中学,八年; 
 
第三阶段好比大学,讲般若,二十二年; 
 
最后八年好像办研究所,完全说一乘法,会三归一,把前面所说的二乘、三乘,最后统统归一乘法,这才究竟圆满。 
 
这就是摄取,摄受不同。 
 
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有实报庄严土,还有常寂光净土。 
 
常寂光跟实报土高妙,但是它的方便土跟同居土有其名,实际上这两土的菩萨他们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实报土没有两样,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特别之处。 
 
法藏菩萨的愿心不可思议,确确实实一般人在因地都没有想到,他想的那么周密,帮助这些业障深重的苦难众生,造五逆十恶的众生要堕阿鼻地狱了,他都能帮助他在临终一念、十念成佛,这还得了! 
 
所以诸佛如来称他 “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21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21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5-2021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gif)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