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11-2008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檀:购买美国国债是把眼前损失放到今后
2008年11月20日 10:31每日经济新闻【大 中 小】 【打印】
◆叶檀 评论员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但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最大债权国。
根据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数据,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超过8年来始终占据首位的日本,9月中国增持幅度近436亿美元,刷新了年内增持最高值。
这个结果显然不让人放心,被很多人认为是“救美”之举,是中国尽责的表现。当然,另一种解释是中国目前的外汇结构已经决定中国被绑在美元的战车上,不救美元,中国外汇储备损失惨重。购买美国国债的理由似乎很充分:首先,在全球经济下行时,美元汇率上行,显示出避风港作用;第二,中国经济虽然下行,但由于进口减少,导致每个月的外汇储备还在急升;第三,由于此前中投公司的主动型投资损失惨重,因此,退回以买国债为主的被动型投资是合理的选择。
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后果不问可知,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依存度更高,与美元更难分离。我们如果不愿意放弃目前的小利,那么,在日后美元下挫之时,我们依然会饱尝美元缩水之苦。
美元一定会下挫,现在买美国国债,已经到了美元的高峰期,而发行的收益已到低谷,美元并不是好的投资品种。总而言之,现在买太晚了。除非有关决策者认为,未来人民币的风险更大,必须储备足够多的美元以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
未来美元收益率一定下降,美国政府在不惜一切救市,只有两个办法解决美国捉襟见肘的财政危机:一是印钞;二是借债。不论哪种方法,都会导致美元与美债收益下降。近日,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指出,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可能会达到近乎天量的1.8万亿美元。那么,美元、美债何时下挫?等到全球经济企稳,其他债券如公司债、市政债有市场之时,就是美元、美债下挫之日。
难道中国只有投资黑石与购买美国国债这两种选择吗?显然不是。中国外汇储备即便不进行主动型投资,还有购买黄金、石油、大宗商品等选择。从持有成本来说,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来说,购买金融资产的成本与持有成本要比购买大宗商品高得多。因此,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可以实行一时,而绝不能成为我国外汇投资的主流。
但是,且慢,有人振振有辞对购买大宗商品大泼冷水,看看黄金吧,自雷曼兄弟9月破产以来,金价已累计下跌5%;还有大宗商品,油价已经跌到每桶60 美元以下,中国国有集团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中国商业会议上表示,全球国有石油公司都预计油价将继续下跌,但没人知道油价将跌至何种水平,多数人表示在40美元左右。谁知道呢?上世纪90年代还在二三十美元徘徊呢。所以,现在不必急着买大宗商品。
这些建议者从来缺乏远见,总是在美元的牛市末期买美元,而在大宗商品的牛市高峰期进行大宗商品的战略与商品储备。中投在投资基金末日的投资,就来自于这样的末流建议。如果按照他们的方式去操盘,非输光了家底不可。
在目前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我们绝不能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在G20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四条建议,其中包括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是非常及时而深刻的建议。
以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两只眼睛都盯着发展中国家的赤字与资源配置,恰恰忘记拥有铸币权的国家才最需要监管,当他们把食指指向发展中国国家的时候,其实把另外4只手指指向了自己。
在特殊情况下,中国可以增持美国国债,但绝不能放弃要求债务国改善财务状况、实施严格的赤字管理的主张,这些主张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美国及其主导的IMF向亚洲金融危机国提出的主张。目前我国提出主张正是大好时机,不仅有利于中国、日本这样的债权国,也有利于美国这样的债务国。
增持可以,弃权不行。如果只购买美国国债,而不提自己的主张,那么,丧失的不仅是长期的收益,造成外汇储备的巨额损失,还会错失督促美国及IMF进行根本制度变革的良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5-11-2008 08:40 AM 发表 
不减不减最后还是要减。。。
国家银行减息绝不是好消息,特别是这个时候。问题并不是高利息所导致,所以减息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只是显示国家银行解决问题的诚意吧了。
Embargo: Not for publication or broa ...
快过预期。原本猜测,这次会保留 3.50%,下一轮才减 0.25。
因为通膨才略为受到控制。一直希望政府会坦诚,他们只是一直通过媒体说“安啦!安啦!”。
原来情况有点刻不容缓。
这也传达了一个讯息,国家经济,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一些。
这也说明了,国家公布的明年预测 GDP,要稍微再调降一点。
国家银行预测 09 年是 5%以上。
Economist 调整至 4.6%。
国家经济研究院 MIER 预测 3.4%。
另一个本地独立机构 MARC 预测 3.5%。
其他本地分析银行的数据偏差比较大,如 rhb 预测 1.5% 也有。这个有点偏离平均数据吧?单是财政预算案的国家基建,能贡献超过这个数据了吧?
这样也好,即使政府一直叫百姓安啦,只要我们清醒一些,靠自己预测。如果测得准,满足感更大一些。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8# Mr.Business 的帖子
大哥, 减息有什么不好呢? 个人浅见 可以帮助商家减低成本 免付更多得利息。 可以“逼“群众消费 如买产业,消费, 买基金, 汽车等
你不是要等低利息 买车吗?
请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3# 江湖 的帖子
没说减息有什么不好,我只是认为减息不能解决问题吧了。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4# Mr.Business 的帖子
哦, 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但至少有点动作, 好过坐视不管。
问题不是该一步一步的, 逐渐的调整药量来达到适当的程度吗?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股市跌了0.30%。。。
不知道马股会跟吗???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息本来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市场,不是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08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息是货币放宽。对银行信贷紧缩有暂时舒一口气的作用。
好像跌伤了,擦药膏那样。
如果伤口太深,涂一层药膏没有用。再涂。
没有用,再涂。
涂到药膏用完,伤口还在,唯有等它自我复原了。时间很长。
但是,如果药膏时间涂得适当,也许可以缩短时间。
对“正在下跌”的股市来说,有暂时舒缓的作用,短暂股市可以上升,或至少缓和下跌幅度。
但最近的减息,作用消化得太快。
药膏一涂,伤口马上恶化。
证明问题很严重。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金融工具如何使用。
减息的确不可以解决问题。
我国的问题,不是金融课题。不像新加坡、美国或欧洲。
我们的问题在于经济资源的分配。
大家尝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收入2000,被征税RM1000,而这RM1000 只有RM100 用在经济基础的建设或重复投资上。
那么你的收入有什么意义?
大马的问题,是贪污和经济资源被支配了。
你看国际油价大跌,我们依然要津贴政府,那些钱到底去了哪里?
国油的税收和盈利,又去了哪里?
国家经济沉疴不起,完全是经济资源被捞干了。
幸运的是,国家的天然资源还丰富。不过持续下去,后果大家也知道。
基于这些原因,不管我们的金融市场进行任何宏观调控,人们的生活还是越见越苦。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族和宗教政治一天不消灭国家经济一天不繁荣。等石油用完后我国可能发生暴乱。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1-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沖基金可能售2000億資產
即時新聞 國際財經 2008-11-25 15:19
(美國‧紐約)一項對沖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對沖基金可能仍再出售約2000億美元(約7246億令吉)資產。
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調查顯示,63%的對沖基金經理認為,拋售資產、降低槓桿的工作至少已完成一半,23%稱這個部份已完成約四分三。
對沖基金通常融資以增加交易獲利,如今已被迫拋售資產滿足客戶贖回潮,同時緊縮放款條件,因而加大股債市跌勢。
根據對沖基金研究機構,今年至10月止,標普500指數跌38%,對沖基金平均虧損約16%。
貝爾斯登分析員柏加在21日致客戶報告中指出,預估還將解除約2000億美元部位。這項調查在11月前兩週進行,調查逾65家對沖基金、管理總計1000億美元的經理人。
星洲互動‧2008.11.2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08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n81 于 25-11-2008 12:42 PM 发表 
大马的问题,是贪污和经济资源被支配了。
tan81 兄弟,我开门见山说了。
你说的这两个“小问题”,是我国独立51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的问题。
不是导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
无论如何贪污,也不会导致经济衰退。
无论经济蛋糕不均匀的被分配,也不会导致经济衰退。
我大胆假设,如果并非全球金融问题,即使再贪污十倍,也不会导致经济问题。顶多是贫富悬殊,加倍严重。
如今我国面对几十、或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各类经济问题,我们随便拿一个小问题来说好了。
冷气机出口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冷气出口商之一。(其中一个生产商是 OYL,曾经在股市非常出名,你应该听过这个公司吧?)
如今,这些厂,要把做好的冷气机,往哪里出口?
如果我们全国家家户户都装3、4台冷气,应该还满足不了这个出口额。况且,就算解决得了部分冷气生产商的出口问题,这种家家户户装冷气的做法,也不能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
要是冷气机生产商减产,那些冷气机的配备生产、服务支援的小公司,这些许许多多的小型公司,又如何生存?
当中牵涉了多少个人的收入?
我说的这个,也许只是不到 1% 的问题。
贪污、资源分配,只是把赚到的钱,不公平的分去不同的地方。
经济衰退,各行业只是挣扎求存,很难有多余钱去担心贪污或资源分配的。
打击贪污只是政治家喊道口号。喊的当儿,国家在赚钱,各行各业的商家,一边骂、一边捞鱼翅。因为,国家有钱赚,才会发生大量的贪污。
[ 本帖最后由 过路客 于 25-11-2008 05:3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8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国的问题是不懂得经济规划,坐吃山空。就好比那里有资源,就拼命冲去拿。根本没人会去思考该怎么循环去用。大伙一窝蜂的去把资源变成各自虚拟中的零。过后还把零带出这个国家。
日本可以留下大片原始森林给后人,他们的鱼夫努力的在公海捕鱼。大量的先进科技等待引进市场。
我们呢?原始森林被大量开发,而当官的还需花数亿来建植物公园。鱼夫拿着津贴在家洒鱼网。街上的推销员还多过科研人员。而剩有的科研人员只对宗教和政治有兴趣。曾几何时提倡的向东学习跑去那了?
看看前人留下的都快要用完了,那么看看我们可留些什么给后人吧。
虚拟中的零,没人烟的走廊,垃圾,一大堆发展后没人住的死城,进口工业废料,污染的海岛还是仇恨文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1-2008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nghiss 于 26-11-2008 08:04 AM 发表 
马国的问题是不懂得经济规划,坐吃山空。就好比那里有资源,就拼命冲去拿。根本没人会去思考该怎么循环去用。大伙一窝蜂的去把资源变成各自虚拟中的零。过后还把零带出这个国家。
日本可以留下大片原始森林给后人 ...
你是新加坡人,或在新加坡工作吗?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8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客
请教在通膨、经济不景的情况下有什么方法比买股票更能保持价值的?
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1-2008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yon 于 26-11-2008 10:12 AM 发表 
过路客
请教在通膨、经济不景的情况下有什么方法比买股票更能保持价值的?
bryon 兄弟,不敢当。我实在没资格给什么意见。
大家一起分享,目的是集思广益,探讨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不如这样,我把经济学家的话综合起来,给个简单的总结。针对未来一年的短期趋势。
目前经济学家分成很多派,必须剔除其中最大的那派,投资股市派。虽然这派的人马占大半以上,但这几年来,他们的预测大多都是错误的。所以,这派的建议,暂时不说。
有一派,建议投资黄金、能源等。被冠上末日博士的,建议几乎都是这个。
有一派,建议保留现金。其实这派是主张抛弃美元,转投亚洲货币。因为我们已经是手抓着亚洲货币,所以,保留现金也可以。但这派经济学家说,要小心注意未来通膨的趋势。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8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客兄,
我不是新加坡人,也不在新加坡工作。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8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Zeti: Full effects of global crisis could be felt next year
By YVONNE TAN
PETALING JAYA: The full eff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could be felt on emerging economies in the first half of next year, Bank Negara governor Tan Sri Dr Zeti Akhtar Aziz said.
“We are monitoring growth in the fourth quarter very closely and the first half of next year when probably, the full effects of the crisis taking plac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have an effect on the emerging economies,” she said.
“Right now, even in the third quarter, we have already seen the effects on our export sector,” she told reporters after the launch of HSBC Amanah Malaysia Bhd yesterday.
She said given Malaysia’s strong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it was very likely that the growth for the full year would be between 5% and 5.5%.
Tan Sri Dato' Sri Dr. Zeti Akhtar Aziz (centre) at the launch of HSBC Amanah Malaysia Berhad on Tuesday.
“What has been driving our economy so far, for quite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is domestic demand. That is why we want to see most of the measures support domestic demand.
“That is the opportunity to sustain our economy,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domestic demand in this very challe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Zeti said.
She said the ringgit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against other currencies. “The depreciation has mainly been against the US dollar, it is relatively stable against other currencies including regional currencies,” she said.
On the central bank’s announcement to cut its benchmark overnight policy rate by 25 basis points to 3.25% from 3.50% on Monday, Zeti said:”We assessed the environment and our interest rates were already low and supportive of economic activity. This adjustment is intended to give further support.”
Zeti said the central bank would review the conditions and make assessments, moving forward. “We have the flexibility to undertake further measures,” she said.
Bank Negara also announced on Monday the reduction of the statutory reserve requirement (SRR) to 3.5% from 4% with effect from Dec 1. Zeti said it was not aimed at providing more liquidity as the system had “ample liquidity”.
“It is more to reduce the cost of intermediation for the banking system,” she said.
Earlier in her speech, Zeti sai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was expected to be very challenging with several major economies in recession and continued uncertain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In this challeng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it is encouraging that Islamic finance has continued to demonstrate its evolution and strong growth,” she said.
Zeti said Islamic finance had become a new vehicle contributing to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linkages not only within Asia but also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reby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allocation of capital globally.
Islamic banking assets had expanded by 23% to RM234.9bil compared with a year ago, she said, adding that Islamic banking now accounted for 16.7% of total assets in the industry.
Zeti also said the Malaysian sukuk market had expanded significantly 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22% since 2001. “Malaysia has acquired a unique market space for driving syariah-based innovation by combining the depth of knowledge with the drive for innovation,” she said.
On the potential role of foreign Islamic subsidiaries, Zeti said they were well positioned to engage in innov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 more cost effective manner by leveraging on global networks available.
The subsidiaries also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linkages of the Islamic finance industry reg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she added.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