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羽球消息]#2385 张宁忆与张海丽恩恩怨怨 “不想混冠军”显一姐风范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4-7-200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0 hihaboy 的帖子
可能她们是奥运金牌组合啦!!
感觉他们比较合拍和有默契!!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7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0 hihaboy 的帖子
赵婷婷以前是和谁搭档了?
为什么会拆档的?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7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未來主力落花流水
中國軍團斷層?
(中國‧北京25日綜合電)2007年菲律賓羽球公開賽,中國軍團極為罕見地顆粒無收,2008年在即,中國當然還有可能在奧運保住金牌,但之后呢?中國羽球的未來在哪里?明日之星又在哪里?
上周總獎金達12萬美元的國際羽聯4星級賽事──菲律賓公開賽各項冠軍產生。
中國軍團在決賽遭遇沉重打擊,單飛的老將陳宏不敵馬來西亞好手李宗偉,憾失男單冠軍﹔小將朱晶晶也在與老大姐周蜜的比拼敗陣,無緣桂冠﹔而由于在決中碰面的都是賽會頭號種子,男女雙組合郭振東與謝中博和田卿與潘攀,也沒拿出絕對的實力,最終也只能雙雙屈居亞軍,中國軍團極為罕見地在羽球公開賽顆粒無收。
女雙重大挫折
菲律賓媒體的報導把“罕見”兩字寫在大大的標題,確實擺在面前的成績放在08大環境,依然是不可饒恕的“罪狀”,尤為關鍵的是,這一石破天驚的成績讓人對8月12日就將舉行的世錦賽第一次產生擔憂。
首先,女雙楊維與趙婷婷接連在中國大師賽與菲律賓公開賽兩度敗陣,如此潰敗,使人對最為穩妥的女雙心生懷疑。
被迫與楊維拆檔的張潔雯能否因此而回到主力陣容,亦引起關注。曾經所向披靡的中國女雙,到底使用怎樣的組合才能產生最優化的效果,在2008北京奧運前,吉隆坡世錦賽是最好也是僅有的試驗。
其次,中國單打到底有几個“保險”?扳起指頭數數,除了林丹,還有鮑春來、陳金與陳郁几大好手,但上了國際賽場,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把期望壓在林丹一人身上。
外界的壓力,加上林丹本身就有些沖動的性格,兩者擠壓的后果讓人無法想像。
在女單,謝杏芳張寧兩大主角的長期“壟斷”,也讓人對08之后的未來擔憂。
儘管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在這次失利后表示,這次的成績“并不能完全顯示中國隊的真正水平”,在吉隆坡世錦賽,中國隊勢必派上最強大陣容。
明年出現危機
但即使8月份中國軍團拿了所有金牌,這樣的結果就皆大歡喜嗎?
這次菲律賓的准主力陣容,很有可能在2008年之后主宰世界羽壇的舞台,一金未得的現實已提前拉響警報,2008年之后人才斷層的危險已來,就算08奧運當前,也不可能更不可視而不見。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7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新鹏谈亚青赛:谌龙收获不只金牌 女双敲警钟
2007-07-25 20:13:00
7月25日北京电(记者 李旭)坐在天坛公寓前的花坛餐厅聊了不到半个小时,吉新鹏忽然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手机,“不行,我得赶紧走了,待会还有训练。”带队结束亚青赛回国的第二天,吉新鹏便进入了日常的训练生活轨迹之中。
“做运动员十几年,退役了却要选择当教练,选择继续三点一线的生活,不会觉得单调无聊吗?”记者问道。
“有时当然也会无聊。不过,当教练有当教练的快乐。”
“什么时候感觉快乐呢?”
“训练当中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不过最开心的时候当然是自己带的队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谌龙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冠军”
作为国家二队男单组主教练,吉新鹏麾下弟子谌龙夺得了本月23日落幕的07年亚洲U19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单桂冠。不过,吉新鹏坦言,相比于冠军,他更看重的是小将在这次比赛中的经历。
一路过关斩的谌龙,在决赛中的对手是马来西亚的阿里夫(Arif)。单项赛之前的团体赛,中国0-3不敌马来西亚屈居亚军,其中第三场男单,阿里夫2-1战胜谌龙,为主队锁定胜局。
“由于是本土作战,比赛的场馆就是马来西亚队平时训练的场馆,因此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对手肯定占有绝对的优势;再加上虽然年龄相仿,但对手参加的一年参加的国际比赛要比谌龙多出好多辈,所以经验上谌龙也是处于下风;此外团体赛里,输了还输给了对手,谌龙上场之前压力是非常大的。”
吉新鹏最满意的——便是弟子顶住了这种压力。“第一局谌龙输了,第二局赢了回来,打到第三局谌龙一度以5-10落后。最后能够把比赛咬回来,很不容易。”
“三枚金牌还远远不够”
在本次亚洲U19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中国队总共囊括了男单、女单以及男双的金牌,而在混合团体赛中虽然进入决赛,却不敌东道主马来西亚屈居亚军。所取得的金牌数和上届亚青赛持平。
不过在肯定队员的整体表现之后,吉新鹏也表示了教练组的担忧。
“从这次比赛来看,在后备力量上我们出现了一点问题。我们不仅要看最后的冠军属于谁,还要看在四强、八强中我们占据了几个席位。尤其是这次女双,我们没有一对选手进入到四强,这确实有些超出教练组的预料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女双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强项,近来的国际大赛中不是在两对中国选手间进行的决赛都比较罕见。不过最近的成都大师赛以及菲律宾公开赛,中国女双都遭遇了“滑铁卢”。
“比赛更能教育队员”
这是吉新鹏做教练以来第三次带队出征国际比赛,“其实羽毛球很多都是共通的,现在虽然中国队成绩很好,但是国外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作为一个教练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次比赛便给吉新鹏出了一道难题。还是男单决赛,不仅谌龙有压力,作为他的教练,吉新鹏何尝又不是。“在赛前,我就帮他做了专门的准备。比赛的时候,对于毕竟经历阅历都还稚嫩,所以一些问题他自己当时看不到,都需要教练及时发现,并且提醒他。”
不过,吉新鹏觉得比赛还是最能帮助一个年轻球员成长的。
“年轻队员在技战术上存在的漏洞非常多,有时教练员提醒了,但他们未必能够真正认识到。到了比赛之中,当他们的缺点暴露给对手并因为这个原因而输掉了比赛时,对于他们的触动就不一样了。”
“他们看到了问题,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去提高,这就是我们教练员的工作。”吉新鹏看了一眼桌上的手机,“要走了,待会球队还有训练。”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7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新鹏谈亚青赛:谌龙收获不只金牌 女双敲警钟
2007-07-25 20:13:00
7月25日北京电(记者 李旭)坐在天坛公寓前的花坛餐厅聊了不到半个小时,吉新鹏忽然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手机,“不行,我得赶紧走了,待会还有训练。”带队结束亚青赛回国的第二天,吉新鹏便进入了日常的训练生活轨迹之中。
“做运动员十几年,退役了却要选择当教练,选择继续三点一线的生活,不会觉得单调无聊吗?”记者问道。
“有时当然也会无聊。不过,当教练有当教练的快乐。”
“什么时候感觉快乐呢?”
“训练当中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不过最开心的时候当然是自己带的队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谌龙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冠军”
作为国家二队男单组主教练,吉新鹏麾下弟子谌龙夺得了本月23日落幕的07年亚洲U19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单桂冠。不过,吉新鹏坦言,相比于冠军,他更看重的是小将在这次比赛中的经历。
一路过关斩的谌龙,在决赛中的对手是马来西亚的阿里夫(Arif)。单项赛之前的团体赛,中国0-3不敌马来西亚屈居亚军,其中第三场男单,阿里夫2-1战胜谌龙,为主队锁定胜局。
“由于是本土作战,比赛的场馆就是马来西亚队平时训练的场馆,因此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对手肯定占有绝对的优势;再加上虽然年龄相仿,但对手参加的一年参加的国际比赛要比谌龙多出好多辈,所以经验上谌龙也是处于下风;此外团体赛里,输了还输给了对手,谌龙上场之前压力是非常大的。”
吉新鹏最满意的——便是弟子顶住了这种压力。“第一局谌龙输了,第二局赢了回来,打到第三局谌龙一度以5-10落后。最后能够把比赛咬回来,很不容易。”
“三枚金牌还远远不够”
在本次亚洲U19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中国队总共囊括了男单、女单以及男双的金牌,而在混合团体赛中虽然进入决赛,却不敌东道主马来西亚屈居亚军。所取得的金牌数和上届亚青赛持平。
不过在肯定队员的整体表现之后,吉新鹏也表示了教练组的担忧。
“从这次比赛来看,在后备力量上我们出现了一点问题。我们不仅要看最后的冠军属于谁,还要看在四强、八强中我们占据了几个席位。尤其是这次女双,我们没有一对选手进入到四强,这确实有些超出教练组的预料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女双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强项,近来的国际大赛中不是在两对中国选手间进行的决赛都比较罕见。不过最近的成都大师赛以及菲律宾公开赛,中国女双都遭遇了“滑铁卢”。
“比赛更能教育队员”
这是吉新鹏做教练以来第三次带队出征国际比赛,“其实羽毛球很多都是共通的,现在虽然中国队成绩很好,但是国外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借鉴。作为一个教练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次比赛便给吉新鹏出了一道难题。还是男单决赛,不仅谌龙有压力,作为他的教练,吉新鹏何尝又不是。“在赛前,我就帮他做了专门的准备。比赛的时候,对于毕竟经历阅历都还稚嫩,所以一些问题他自己当时看不到,都需要教练及时发现,并且提醒他。”
不过,吉新鹏觉得比赛还是最能帮助一个年轻球员成长的。
“年轻队员在技战术上存在的漏洞非常多,有时教练员提醒了,但他们未必能够真正认识到。到了比赛之中,当他们的缺点暴露给对手并因为这个原因而输掉了比赛时,对于他们的触动就不一样了。”
“他们看到了问题,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去提高,这就是我们教练员的工作。”吉新鹏看了一眼桌上的手机,“要走了,待会球队还有训练。”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7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探营中国羽毛球队 国青一代需警惕亚洲对手
2007年07月25日20:33
就在8月的马来西亚世锦赛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在马来西亚率先举行了另一项羽毛球赛事——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由吉新鹏领军的中国队在团体和单打的比赛中,均受到马来西亚队的强劲挑战。
7月25日上午,搜狐体育探营中国羽毛球队,由吉新鹏带领的中国青年队,与国家队一队同层训练,带队参加亚青赛的正是吉新鹏,训练结束后他对亚青赛进行了点评。
在率先进行的团体中,中国队连输三场,最终以0比3丢掉冠军。在比赛结束后,吉新鹏就在自己的搜狐博客中对失利表示 了遗憾,在今天接受采访时,吉指导透露征战亚锦赛前就已经对意外情况的出现做了准备,“有很多情况影响队员的发挥,比如说队员状态不太好等,其实在走以前,男单都做了出现意外的情况的准备。”然而,在团体比赛中,正是男单输掉了最后一 分,中国队以0比3完败。
在团体赛中代表马来西亚出战男单的是阿里夫,他以2比0战胜中国选手谌龙。在随后的单项比赛中,两位选手第二次遭遇 ,这一次谌龙以2比1报了一剑之仇。中马两国的年轻选手在亚青赛中战成平手,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新生代选手受到冲击了呢? 吉指导并不否认大马近来涌现了优秀选手,他说:“男单的阿里夫、女单的莉莉亚,包括男双项目,在这一年涌现出来的选手 都不错,这一批选手可以说是比较整齐的。”吉指导特别提到阿里夫,他在去年就已经参加过亚青赛,在经验上超过了中国选手。另外,由于大马体制的不同,为运动员提供了的参赛机会也多于中国选手。
如果说男单中马选手处于伯仲之间的话,在混双项目上,马来西亚的实力也明显高出一筹,用吉指导的话说算是“比较突出的”。“像陈伟强/温可微已经在汤姆斯杯和苏迪曼杯等比赛中已经打过主力,在年轻一代中相对比较突出。”正是这对大马组合以大热门的姿态夺取冠军,而中国组合则被挡在决赛之外。
在全部五项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了男单、女单和男双三项冠军,混双和女双的冠军分别由马来西亚和印尼选手夺得。在未来年轻一代的较量中,中国要多加小心了。(搜狐体育 陈书佳)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7: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球全锦赛名单引两变化 十运冠军无缘08奥运?
2007-07-26 12:01:00

羽球亚锦赛 蒋燕皎夺冠欢呼 一个月后他就进行了手术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中国羽协在其官网公布了一份下个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的报名事宜的通知,由于要备战奥运,国家队将不会参加这一赛事,在羽协公布的不参加比赛的国手“保护”名单中,张洁雯榜上有名,而江苏籍的八一小将蒋燕皎却“芳踪难觅”。
广东球员张洁雯和杨维曾经是中国女双的黄金搭档,自从02年亚运会后走向国际赛场后,获得了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多项冠军,但由于21分制的实行,面对新赛制,张洁雯显得非常不适应,状态成绩都有所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3月瑞士公开赛,张洁雯、杨维被拆对,杨维改与赵婷婷配对,张洁雯至今在国家队内形单影只,没有固定的搭档。
在距离奥运会开幕仅余一年的情况下,张洁雯的奥运梦想变得渺茫,在心灰意冷下作出了退役决定。不过,刚提出退役的张洁雯马上受到了国家队的挽留,答复是国家体育总局不同意张洁雯退役。
与张洁雯的峰回路转不同,女单小花的蒋燕皎的“消失”却发人深省,21岁的江苏常州籍小花蒋燕皎成名于两年前的江苏十运会,在那次在家门口举办的比赛上,蒋燕皎连克龚智超、王晨和龚睿娜三员大将,出人意料的获得了女单冠军,也在一队获得了一席之地,2006年5月,她又顺利的入选尤伯杯的阵容,并最终成为最年轻的冠军,到了年末,她又获得了丹麦羽球公开赛冠军——她的首个公开赛冠军,2007年开始后,蒋燕皎的状态仍然呈上升趋势,在4月的羽球亚锦赛上她击败了队友卢兰,获得了亚洲冠军,但那之后,蒋燕皎就消失了,5月份开始的奥运积分赛她一站都没有参赛,6月份的苏迪曼杯她也缺席,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蒋燕皎的名字在国家队突然消失了。
从小就是一名军旅球员的蒋燕皎在生活作风上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而且这名从小以代表国家征战世界赛场为梦想的羽球小花绝不会不珍惜国家队的荣誉,那么她干什么去了呢?是伤病,严重的伤病使得她暂时挥别了赛场。
由于从小就练习羽毛球,蒋燕皎久而久之身上就积累下了多处伤病,特别是羽毛球运动员常有的腰伤和脚伤等毛病,今年年初开始蒋燕皎的右脚踝关节伤势日益严重,5月14日,她在北医三院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医生从她的踝关节中取出了两块黄豆大小的游离体,但医生同时又表示蒋燕皎的关节简直比60岁的老人磨损还严重,可见伤病对这名年轻小将伤害之深。
蒋燕皎现在的排名已经滑落到了第10位,将无缘参加今年8月的世锦赛,如果继续缺席比赛的话,她的排名将继续下滑,由于奥运会一个协会一个项目至多三位或者三队选手参赛,如果这样情况继续的话,她将很难和世界排名稳居前三的张宁、谢杏芳和朱琳竞争,甚至和排名第七的卢兰相比也没有多大优势,不过蒋燕皎的心态还是很平和的,她说:“还是得等伤恢复的差不多才能打,能追就追吧,这个我也没法控制,只能是尽快养伤尽自己能力打好之后的比赛。”
衷心祝愿无论是张洁雯还是蒋燕皎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最高水平的赛场为国争光。
作者:斯汤达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丹问鼎世锦赛存几多障碍 避开一劲敌却遇搅局人
本报记者 邹晔
北京时间昨天,国际羽联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国队继续占据各单项世界第一。菲律宾公开赛后,国际羽坛目前进入短暂的休战期,领先的排名将为国手在即将到来的世锦赛上赢得有利的种子位置。马来西亚似乎从来不是中国队的福地,但人们还是期待,林丹与谢杏芳能在吉隆坡连续第二次携手问鼎世锦赛冠军。
根据国际羽联规定,截止到5月3日,各协会在世界前8中占据4席者,将有4名(对)运动员入围世锦赛名单;有3人跻身前24位的,将有3人 (对)获得参赛资格。而纷纷实现包揽前四壮举的中国男女单,将在8月13日开幕的世锦赛上以满额4人参赛。其余,男双、女双、混双均将派出3对组合应战。
在昨天公布的这份最新榜单上,林丹、陈宏、李宗伟依然高居男单世界前三强。但失去国家队身份的陈宏,将遗憾地无缘此次世锦赛。
此番本土作战,李宗伟也成为夺冠呼声最高的男单人选之一。毕竟,从2004年至2006年三年间,这位大马头号男单保持了
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三连冠,创下了国际羽坛的一项骄人纪录。由于陈宏的缺席,李宗伟将顶替他成为赛会二号种子。这也意味着,在决赛之前,李宗伟将不会与林丹相遇。
而陶菲克将是扮演搅局角色的最佳人选。虽然印尼羽总希望陶菲克能前往马来西亚,但显然在这场角力大战中,待产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更能赢得陶菲克的心。排名第十的陶菲克,将通过抽签决定落入林丹所在的上半区,或李宗伟把守的下半区。
相比男单的群雄逐鹿,谢杏芳的卫冕之路将清晰很多。若能在马来西亚第三次登上后座,谢杏芳的三连冠将创造世界羽坛的一项新纪录。
中国女单将以四人满额参赛。谢杏芳目前紧随张宁之后列世界第二,她将被列为世锦赛二号种子。在此前的成都
大师杯上,谢杏芳把握三个赛点2比1艰难战胜张宁,与林丹双双夺冠。那一战,谢杏芳得到的评价是,比任何时候都顽强。越发顽强的谢杏芳,在这站比赛中剪掉了留了很长时间的长发,开始以短发形象出现。这是她不顾林丹反对,很少为自己做的一个决定。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7 hihaboy 的帖子
中国女单竞争太激烈啦!!!
前面已经老大姐-张宁和小谢!!!
奥运只剩一席门票!!
现在!!
朱琳应该最有机会拿下!!
但卢兰也要奋力直追啊!!
希望蒋燕皎养伤后!!
为羽球迷继续呈献精彩绝伦的羽球!!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冉冉升起的羽球双子星 王晓理/赵芸蕾渐成焦点
2007年07月27日08:43
(记者熊源王慧芳)今年6月17日,历时7天的2007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单项比赛在辽宁省辽阳市落幕,女双世界冠军组合杜婧/于洋在决赛中爆冷失利仅获亚军,一时间,这个冷门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而创造这个冷门的搭档就是来自湖北的王晓理/赵芸蕾。
此前在秦皇岛举行的全国羽毛球冠军赛上,王晓理/赵芸蕾同样捧得女双冠军。这两项比赛,汇聚了国家羽毛球二队的所有选手,用省乒羽中心主任石伟的话说:“伦敦奥运会的班底全都到齐了,但最后赢的是我们。”在汇聚了国家羽毛球队所有二线顶尖队员的比赛中,王晓理/赵芸蕾证明了她们的胜利并非偶然。
10月14日至20日,这一批“伦敦奥运会的班底”将在武汉的城运会舞台上一决高下,而王晓理/赵芸蕾也成为了整个武汉代表团的希望所在,谈及武汉队在本届城运会羽毛球比赛中的目标任务,石伟从容地说道:“一枚金牌。”很显然,这一金直指这对组合。
目前,王晓理和赵芸蕾尚在国家队训练,尽管她们在国家二队中都有各自的配对,但石伟表示,为保证她们两人的配合发挥,省乒羽中心已同国家队相关领导及教练进行了协商,希望她俩尽可能多地磨合。从今年9月开始,国家羽毛球二队和青年队的选手将被集中起来,离开北京进行日常训练,以保证国家一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最大供给,所以,省乒羽中心也希望借此空当,让这对希望之星尽早进入城运备战状态。“我们当然也会借东道主之便,与国家队商量,让她们尽早回汉适应比赛场地,希望能让她们以最佳的竞技状态为武汉代表团立功。”石伟说。 |
|
|
|
|
|
|
|
发表于 27-7-2007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8无望退役亦难行 中国羽毛球队老将烦心多
--------------------------------------------------------------------------------
2007年07?7日 07时31分
特约记者沈霆报道
与丹麦、英格兰、印尼等羽球劲旅求才若渴相比,中国羽毛球队人才相对“过剩”。当打的有雄踞世界单项排名前矛的林丹、谢杏芳、张宁、蔡赟/付海峰、高崚/黄穗、郑波/高崚,小将中也不乏可担大任的陈金、朱琳、谢中博/张亚雯。于是,曾经在上一个奥运周期担当主力的一些老将,逐渐被挤出了一线的行列,他们当中,有些成功寻觅到第二春
,有些却迫于不同的原因留在队中,处境尴尬。
被“闲置”的冠军
张洁雯并不是第一位惨遭“棒打”的奥运冠军,在她之前,是两届奥运混双冠军张军。如今,他们两人均处于尴尬的位置,既不能退役,却也无法确定能否参加北京奥运会。
张军为中国羽毛球队立下汗马功劳,曾经在2000年和2004年蝉联奥运混双冠军。但是,张军在雅典奥运后状态开始大幅下滑,勉强与高崚配对了一年多,始终未见起色。中国队教练组开始为高崚物色新搭档。从2006年多哈亚运起,高崚正式与郑波搭档混双,而她与张军的时代就此终结。张军很快与另外一名女双队员赵婷婷组对,可是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成都举行的大师赛上,张军因为意外扭伤而提前告别赛场。现在张军的伤病初步诊断为右腿内侧十字韧带撕裂,目前正在队中养伤。而且没有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的张军,在中国队下月征战吉隆坡时也只能留在国内训练。
与张军一样未能参加世锦赛的还有张洁雯。张洁雯与杨维夺得奥运冠军后,更在2005年连夺世锦赛和世界杯女双冠军而成就大满贯。不过,张洁雯在2006年的表现欠佳,甚至在公开赛上输给了日本组合,结果导致教练组忍痛拆对。在拆对之后,张洁雯一直“单飞”,而杨维很快便与赵婷婷配成一对。杨维/赵婷婷发挥理想,参加国际比赛以来只输给过队友。于是,张洁雯就有了退役的想法。
尽管张洁雯退意已决,但她仍被国家队及至国家体育总局挽留,最终退役之事不了了之。不过,张洁雯本身也心知独明,即使杨维/赵婷婷输球,她也很难与杨维“再续前缘”。现在的张洁雯虽然已经收回了退役申请,但是教练组并没有给她安排新的搭档和训练计划,也没有给她放假。在不能影响奥运备战的大背景下,张洁雯也暂时处于“闲置”状态。
出走迎来“第二春”
在国家队里,曾经与张军、张洁雯有过类似经历的是周蜜和陈宏。在类似的困境前,周蜜与陈宏选择了离开国家队。周蜜在沉寂大半年之后突然成为新闻人物,因为她受到前中国男队教练李矛之邀到马来西亚队担任陪练。尽管最终未能加盟马来西亚队,不过她成功过档中国香港队,并在今年以来先后夺得了两项公开赛女单冠军,世界排名也回升至40位之内。按照周蜜目前的发展态势,她要争夺北京奥运入场券并非不可能。
陈宏在退出国家队不到两个月便宣布以个人身份参加国际比赛,成功获得企业赞助的他可以随意参加除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以外的任何国际比赛。因此,他几乎没有缺席奥运积分赛,也把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二位。现在,陈宏与周蜜的见报率激增,二人也变成了中国队在外的主要对手之一,陈宏有能力击败任何一名中国队男单主力,而周蜜最近则挫败朱晶晶等中国后起之秀。
与陈、周二人风光无限的“第二春”相比,两名双打奥运冠军张洁雯与张军却选择了继续尴尬地留在国家队中。据了解,这并非全部为二人的意愿,而是国家队与国家体育总局出面全力挽留的结果,有关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两人现在退役,将对国家队的备战构成影响,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奥运冠军。现在,人都留下了,而他们也答应坚持到2008年北京奥运后,但是,如何物尽其用地让两名奥运冠军发挥他们的余热,仍然是个问号。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7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波:高崚姐等于安全感 奥运混双都是黑马夺冠
《劲体育》:08年是你第二次参加奥运会吧。
郑波:嗯。……不过现在还不能确定我能不能参加奥运会呢。
那现在先以这个为前提,你对于奥运会会不会很期待呢?毕竟现在你的搭档是两届奥运会的冠军,而你们现在的成绩又这么好。
嗯,我和高崚姐配对到现在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奥运会还有一年才开幕,我们还需要继续准备。
08年奥运会,显然要比04年奥运会更有机会冲击金牌吧,会不会有压力?
04年是打男双,那个时候的确想得比较少,不过现在就怕自己想的多,心态出了问题,反而会发挥的不好。因为心态摆不正,你可能连50%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那就基本不用打了。
不过你们现在一直赢着球,状态也很好,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其实每届奥运会,尤其混双,都不是当年一直赢一直赢的人最后夺得冠军,都是杀出来的黑马。像04年的金东文/罗景民,基本上没有谁能拦得住他们,但是到了奥运会,反而连决赛都没进。所以现在输球也不是坏事,因为输球才能发现问题,要不就可能都忽略掉了。
和高崚配对以来,感觉自己最大的进步是哪里呢?
应该还是心态上吧,之前可能还是更保守一些,但是现在应该变得积极一点了。
其实和高崚配对会不会更有压力,因为她毕竟是两届奥运会的冠军。
其实怎么说呢,高崚姐真的是能力很强,站在她旁边打球我很放松,因为有她在真的很踏实。而她对我要求那么多,也只是为了我能打的更好,虽然你们看起来可能高崚是在凶我,但其实都是为了球,也是为了我好。
那平时有什么舒缓比赛压力的方法?
就是慢慢热身,放松下来。
具体些呢?
那就是早点吃饭,空出消化的时间。比如下午两三点比赛,就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活动一下,然后睡个午觉,就到赛场了。我是不能空着肚子比赛的人,而且那样对身体也不好。而且男孩子杀球对身体要求很高,不吃饭打球肯定会没力。
有没有什么一定要在比赛前做的事么?
没有吧,通常也就是会再想一下之前的准备和布置,然后就上场比赛了。
那现在离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
应该是有些变化吧,因为心态变化往往是发生在那些有机会拿到成绩的运动员身上的,没有希望的人反而不会想太多。所以越临近奥运会,心态方面的问题就更需要注意,因为要战胜自己也是很困难的。而且奥运会比赛或是什么大赛,比的其实就不是水平,就是心态,因为不会有什么新面孔,打的都还是那些老人,彼此肯定都很熟悉。所以说平常输球也没什么坏处,总比在奥运会上输球好啊,参加奥运会肯定都还是想拿冠军啊。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7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羽球赛女双爆冷夺冠 希望之星进入城运备战状态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熊源王慧芳)今年6月17日,历时7天的2007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单项比赛在辽宁省辽阳市落幕,女双世界冠军组合杜婧/于洋在决赛中爆冷失利仅获亚军,一时间,这个冷门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而创造这个冷门的搭档就是来自湖北的王晓理/赵芸蕾。
此前在秦皇岛举行的全国羽毛球冠军赛上,王晓理/赵芸蕾同样捧得女双冠军。这两项比赛,汇聚了国家羽毛球二队的所有选手,用省乒羽中心主任石伟的话说:“伦敦奥运会的班底全都到齐了,但最后赢的是我们。”在汇聚了国家羽毛球队所有二线顶尖队员的比赛中,王晓理/赵芸蕾证明了她们的胜利并非偶然。
10月14日至20日,这一批“伦敦奥运会的班底”将在武汉的城运会舞台上一决高下,而王晓理/赵芸蕾也成为了整个武汉代表团的希望所在,谈及
武汉队在本届城运会羽毛球比赛中的目标任务,石伟从容地说道:“一枚金牌。”很显然,这一金直指这对组合。
目前,王晓理和赵芸蕾尚在国家队训练,尽管她们在国家二队中都有各自的配对,但石伟表示,为保证她们两人的配合发挥,省乒羽中心已同国家队相关领导及教练进行了协商,希望她俩尽可能多地磨合。从今年9月开始,国家羽毛球二队和青年队的选手将被集中起来,离开北京进行日常训练,以保证国家一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最大供给,所以,省乒羽中心也希望借此空当,让这对希望之星尽早进入城运备战状态。“我们当然也会借东道主之便,与国家队商量,让她们尽早回汉适应比赛场地,希望能让她们以最佳的竞技状态为武汉代表团立功。”石伟说。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7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晓理/赵芸蕾是中国下一支可以期待的组合!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7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葛菲的“二俊” 冠军之子想做奥运小记者
--------------------------------------------------------------------------------
2007年07月25日 07时59分

作为运动员,我获得了两届奥运会的冠军。没想到,我儿子竟然也和奥运搭上了边,因为他想当一个“奥运小记者。”
儿子孙文俊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儿子很调皮,这点上他更像孙俊,因为当年孙俊的外号就是“猴子”。4岁的文俊很机灵,有记者带着相机给他拍照时,他又是做鬼脸,又是摆造型,每拍完一张,还要到相机回放里审核一下,看看自己有多帅。看完后,还给了评价说:这次拍得不错。现在,和儿子在一起是我和孙俊最有乐趣的事。
不过因为平时我和孙俊工作都太忙,很少在家,文俊都是外婆带着。所以当人问文俊: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时,小家伙思忖了半天,冒出两个字:外婆。
儿子就读幼儿园的同学当中,有两个孩子参加了报社组织的小记者团。得知这个消息,儿子闹着也要报名参加。结果,两个小记者和两个大记者闻讯登门了,我和儿子都成了“新闻人物”。如今,报社组织了奥运小记者团,到北京采访、观看奥运场馆和一些奥运组委会办事机构,儿子就这样和奥运悄悄结了缘。
不过,儿子并不知道我是 “奥运冠军”,因为他压根就不懂“奥运冠军”是什么意思。十运会的时候,儿子看到我点燃了火炬,于是幼儿园老师问他,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儿子回答:“我妈妈是点火炬的。”儿子有时候还会拿着家里的金牌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我就说,“这是冠军,冠军就是第一名。”平时我常常对儿子说,吃饭要快,要争第一,第一名就有奖牌。
真是奇妙的缘分。我的生活中,似乎注定离不开“俊”。当运动员那会,我的身边就有“二俊”,恋人孙俊和搭档顾俊。如今,同我最亲密的人也是“二俊”——丈夫孙俊和儿子孙文俊。
我并没考虑让儿子继承我俩的羽毛球事业,这要看孩子自己的爱好。不过文俊从小确实很有体育天赋,两岁学打网球就有模有样了。一切还是随缘吧,看孩子将来的天分!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7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绝配之交淡如水 黄金组合葛菲顾俊百场不败
--------------------------------------------------------------------------------
2007年07月25日 07时52分

特约记者木子、小路报道 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里,1992年的巴塞罗那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走过一百多年的该项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1996年的亚特兰大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江苏南通姑娘葛菲和无锡姑娘顾俊拿到女双金牌,实现了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随后的2000年
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开始在这个最强的竞技舞台上扮演主角。
在世界羽坛上,葛菲、顾俊的名字是永远被连在一起的。她们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在女子双打项目上几乎囊括了所有比赛的金牌,联手创造了长达四年、高达百余场的不败纪录。
虽然说两个人的特长和球风都不一样,但葛菲与顾俊都是全面、优秀的运动员,特别是她们之间默契的配合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葛菲和顾俊开创的羽毛球女双时代令后人难以逾越。“其实,我们那个时候只是想着一场比赛一场比赛的打,从来没有去想过什么时间是不是会输球。或许正是因为没有去想过输球,没有害怕过输球,我们反而一直能赢。”回忆那段时间的辉煌,如今已经宠辱不惊的葛菲说。
事实上,恬静腼腆、平和内敛是葛菲一贯的性格。甚至因为她的这种性格和搭档顾俊不对等,这对曾经被世界羽坛称为“无敌双打”的组合,赛场下竟然形同陌路,交往甚少。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很纳闷,葛菲和顾俊开创的羽毛球女双时代如此辉煌。但赛场上,她们相互之间为何最多只是挥起球拍轻轻敲打对方示意,几乎从来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我和顾俊之间的事,说来就话长了……”这么些年来,无论是葛菲还是顾俊,都不太愿意提及这个话题。“我们两个都是1975年出生;双双在1993年进入国家队;从小一起配对双打,一打就是15年;甚至连血型也相同,都是A型血。但是,我们的性格差异很大,这或许是产生一些分歧的主要原因吧。”葛菲说。
的确,了解葛菲和顾俊的人都说:葛菲恬静腼腆、平和内敛,性格上更加稳重;而顾俊则活泼外向、争强好胜,做事相对冲动。“或许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小吧,都比较固执。在一些配对问题的沟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希望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时间长了,相互之间就不是那么亲密了。”所幸,这个时候有教练调和矛盾。
“1993年,从江苏省队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教练就发现我和顾俊关系似乎不那么密切。不过,教练并没有刻意去帮助我们缓和关系,而是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平常训练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叫到一起进行指导。但私下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比赛,教练都安排我们住在不同的房间。整整七年的国家队光阴,教练始终这么安排,而我们的成绩也一直很好,最终接连拿了两届奥运会女双的冠军。”葛菲说。
“两个女孩子天天在一起,再好也难免有矛盾,而且女孩子没有男孩子那么豁达,容易把生活中的矛盾带到训练和比赛中去。我和顾俊最初有一些观念上不统一,后来索性生活中根本没有交往,反而不会影响到比赛。”葛菲说,“我只能这么解释和顾俊之间的故事和运动成绩。”于是,世界羽坛上纵横无敌的双打组合,生活中彼此是如此的淡漠。
“在我的印象中,我和顾俊在国家队期间,最‘亲密’的接触就是一起吃过一顿饭。平常,无论是逛街还是休假、娱乐,甚至从国家队回江苏省队,我们都是自己走自己的。时间长了,彼此之间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葛菲回忆说,至于那次两个人坐到一张桌子上的共餐,“是因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我们突然由从来不输球开始品尝到失败的滋味了。于是,教练把我们约了出来,一起谈谈,找找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
悉尼奥运会结束后,觉得体能和心理上太累的葛菲选择退役。顾俊当时还想继续拼搏一届奥运会,但因为葛菲退役后找不到合适的新搭档,也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羽毛球国家队生涯。一对羽毛球女子双打名将,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交往,在赛场上却战无不胜的故事就此流传开来,至今仍旧为大家津津乐道。
当然,随着时间的退役,葛菲和顾俊之间的关系如今更加淡泊,同时也更加平和。就在前几天,两人还一起出现在“香港回归杯”的一场足球友谊比赛当中。
2001年广东九运会,葛菲和孙俊临时配对搭档混双,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杀进决赛,并最终拿到了金牌。赛后,葛菲和孙俊紧紧拥抱的一幕,六年后仍深深印刻在记者的脑海里。时至今日,葛菲说:“当时我们真的是开心极了,因为配对混双参加这个比赛就是一句玩笑话促成的,没想到真的拿到了冠军。我记得当时,他把我抱得太紧了,我都差点喘不过气来。”
其实,葛菲在国家队的时候,还真的是身兼女双和混双的。不过,她的混双搭档是另一名来自江苏的选手刘永。有趣的是,刘永的妻子是曾经的中国女单选手戴蕴。由此看来,双打的情侣,都不喜欢找自己的配对,而是更加和单打选手投缘。
2001年九运会结束后,葛菲正式退役,进入南京大学读书,攻读新闻。2002年5月8日,葛菲与孙俊结婚。如今,孙俊是江苏省羽毛球队的教练,葛菲挂职南京市体育局,任局长助理。 孙俊经常笑称,在工作中,葛菲是自己的“领导”。
谈到和孙俊恋爱的过程,葛菲笑称是“吃出来的”。1993年,葛菲和顾俊双双入选国家队,当时江苏队一共有三人被召进北京,另一个正是被称为“孙猴子”的孙俊。同一年从省队入选国家队,又来自同一个省份,这让葛菲和孙俊之间拉近了距离。随后,在国家队的日子里,因为有了“老乡”的幌子,孙俊经常和葛菲一起吃饭,吃多了就吃出了感情。
2000年悉尼奥运会,葛菲和孙俊双双参赛,约定一起用金牌告别国家队生涯,而他们的恋情也正式曝光。遗憾的是,葛菲卫冕了,但孙俊却因伤早早出局,饮恨运动员生涯最重要的一次比赛。
葛菲说,如今和孙俊过日子,最困难的就是做饭。由于两人长年吃食堂,都不会做饭,经常闹出笑话。有一次,夫妻俩在家尝试着做碗面条,结果两个人为了先放哪个调料而争吵起来,谁都不服谁,声音还很大,被对面一户人家的保姆看到了,朝他们笑开了。两人顿时觉得好丢脸,葛菲连忙示意,轻点轻点,关上窗子。
自从和葛菲谈恋爱起,孙俊有一项“光荣传统”:那就是每逢节日都不忘给老婆送花、送礼物。葛菲20岁生日那天,孙俊送给她第一份礼物——一只长了很多脚的丑丑的毛毛虫玩具如今还保留着,之后的十几年里,孙俊常常因为不知道送什么而发愁。“能想到的创意他都用光了。”葛菲说。
对于中国羽毛球队多情侣这个话题,葛菲笑着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好像中国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中,羽毛球出的情侣最多,都成了传统了。相比其他项目,羽毛球队这方面的限制的确不是很多,教练认为运动成绩是第一位的,我觉得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葛菲说,她和孙俊的恋爱,相比如今的林丹和谢杏芳等人要含蓄得多。他们那个时候恋爱,要悄悄的,绝对不敢大张旗鼓。平常训练和比赛各忙各的,放假了才能碰到一起吃吃饭、说说话。“当然,时代不同了,观点也不同了,现在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既然是事实,明了了也没什么。”
(责编:高扬)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7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羽球后继有人 小将谌龙亚青赛夺男子单打冠军
2007年07月25日14:58
17岁的厦门羽球男单小将谌龙,在刚刚于马来西亚结束的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力压群雄,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表明厦门羽毛球后继有人。
据厦门伟士羽毛球队介绍,谌龙是在走出团体决赛失利的阴影后夺得单打冠军的。在此前进行的混合团体比赛中,谌龙领军的中国队一路过关打进了决赛,与东道主马来西亚队争夺团体冠军。结果中国队在前两盘混双和女单比赛中都意外输给了对手,谌龙上场时,中国队以0比2落后。结果谌龙没有调整好压力,尽管曾在落后9分的情况下将比分追成19平,但还是以19比21,20比22的接近比分输给了马来西亚的阿里夫,使得中国队在团体决赛中以0比3告负。
据厦门队介绍,谌龙在单打比赛中调整了状态,谌龙首轮战胜李云南;第二轮胜日本的园田启五;第三轮胜澳门的赖杰汉;第四轮胜新加坡的王梓良闯进四强,也成为惟一进入男单四强的中国选手。半决赛谌龙胜马来西亚的林方阳,这几轮比赛谌龙全部都是以2比0获胜。决赛的对手是团体赛中胜过自己的阿里夫,在双方各以21比18胜下一局后,谌龙决胜局曾以5比10落后,但顽强地将比分追成17平,并以22比20险胜,夺走了冠军。
据带队参加比赛的厦门奥运冠军吉新鹏介绍,厦门小将谌龙是名优秀的选手,就是现场把握上还不够老到。在这次男单决赛上,他有不小的进步。谌龙这次决赛的对手在比赛经验上更加丰富。谌龙在丢了第一局之后,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候,吉新鹏更多地鼓励发谌龙的士气,后面的比赛谌龙打得非常精彩,调整、稳定好场上的心态,是谌龙赢得比赛的关键。
谌龙在今年初曾夺得澳大利亚青年体育节羽毛球赛男单冠军,在今年的全国冠军赛上获得男单亚军,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男单选手。
另一名厦门选手林 也参加了本次比赛。由于年龄小,作为单打选手的林 只参加了女双和混双比赛,结果获得女双第五和混双第三,不过这两项成绩都是中国女选手在双打中的最好成绩。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7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他也有今天...
国羽菲律宾爆冷一金未得 李永波关机避开记者
2007年07月23日10:27
本报讯7月22日,2007年菲律宾羽毛球公开赛全部结束,中国国家队派出的选手在五个单项中一金未得,爆出不小的冷门。
在率先结束的男单决赛中,以个人名义参赛的中国虎将陈宏未能挡住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的强劲攻势,0比2不敌对手。女单决赛中,朱晶晶与中国香港选手周蜜对垒,同样以0比2落败。中国年轻的女双组合田卿/潘攀苦战两局0比2不敌中国台北组合简毓瑾/程文欣,与冠军无缘。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郭振东/谢中博在两度领先的大好局面下,以0比2不敌马来西亚组合古健杰/陈文宏,两局的比分分别为8比21和24比26。
印尼混双组合维迪安托/纳西尔在决赛中2比0力克韩国组合韩相训/黄游美。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队自2004年日本公开赛以来第一次在公开赛上颗粒无收。主要原因是中国未派强力阵容参赛,仅有男单名将鲍春来、女双组合杨维/赵婷婷等一线队员。但鲍春来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新加坡选手苏西洛,而杨维/赵婷婷则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0比2不敌印尼组合波莉/诺维塔,这也是杨维/赵婷婷继中国大师赛决赛惜败于纳西尔/马莉萨后,在一周内连负这对印尼组合。
比赛结束后,记者试图电话采访国家队总教练李永波,但他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记者电话联系到在马来西亚出差的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他表示,由于不了解比赛情况,因此不好评说。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