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斗鱼

您今天看了什么戏?~《看电影日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05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好啦有薄荷糖吃,我也要~

薛景求演技很棒吧~
我看了“绿洲”后再去看“实尾岛”,
觉得他演什么象什么,而且在每一部电影的演绎方式也完全不同。
难怪李导演会选他当了两部片的主角。
就象金基德和曹在显的屡次合作一样。


也顺便转载介绍李沧东导演的名作“绿洲”~


等待一种希望--评韩国影片《绿洲》

导演:李沧东
演员:薛景求—饰 洪中都
文素利—饰 韩恭洙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上,韩国新锐导演李沧东的《绿洲》获评委好评,轻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奖,这也是韩国导演继戛纳之后,一年内在国际重大电影节连续获得的第二个荣誉。
  
    此次获奖标志着李沧东已经成为代表韩国电影的重要导演。这标志着在世界电影圈里韩国电影不再只是以“乡土情趣”吸引人,而是真正依靠艺术本身得到承认。
  
    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李沧东的获奖不仅是林权泽在戛纳获奖的继续,而且具有超过获奖本身的象征意义。

韩国电影看得多了,写关于电影的文字,似乎也总是离不开韩国电影。其实我也不是只看韩国电影,只是可能这个阶段对韩国电影比较感兴趣吧,既然没想过要写什么专业影评,而只是想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看电影的一些感受,那么,何不从自己感兴趣的影片开始写起?

  喜欢韩国电影,最重要的是因为喜欢那些爱情文艺片小资和细腻的调调。我一直觉得,因为目前最活跃的韩国电影导演大都有留学法国的电影学院的背景,因此韩国电影中十分
有机地融合了法国/欧洲电影的精髓,同时又糅进了东方人的儒家思想、佛学经义和含蓄情怀,比较容易被同是东方人的中国人接受。而我个人最喜欢的韩国导演李沧东(LEE Chang-dong),却是韩国影坛成功导演中较少的未曾留法的“异类分子”之一。李沧东仅凭三部电影作品《绿鱼》(1998)、《薄荷糖》(2000)、《绿洲》(2002),就已跻身世界级名导之列,可以说是有点传奇色彩。在做电影导演之前,李沧东的正式职业是大学教师和作家,他的小说被选进了韩国的大学教材,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拍电影成名后,李沧东仍继续担任着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电影学院的教授,是一位典型的作家导演。李沧东的三部作品,男主角分别是韩石圭(《绿鱼》)和薛景求(《薄荷糖》、《绿洲》),两人都是那种仅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喻示某种情节的好演员。而从这三部影片中抽离出李沧东的电影哲学,就是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

  李沧东2002年推出的《绿洲》(Oasis)这部影片,在批判现实主义之外,加入了爱情的主题——或者称之为主线——使得影片中现实批判的锋芒更加锐利,同时也更加悲怆、更加压抑。《绿洲》一片讲述了因酒后驾车撞死人的洪中都(薛景求饰)在出狱后到死者家中探望,看到了死者的女儿韩恭洙(文素利饰),尽管韩恭洙是患有中度脑瘫的残疾人,但洪中都仍被她深深吸引,将她强奸后离去。很快洪中都来给韩恭洙送花,韩恭洙也等待着洪中都的到来,他们就是这样开始了肉体和爱情上的关系。某次当两人正在发生关系时,竟被韩恭洙的哥嫂当场撞到,洪中都被判强奸罪入狱,而韩恭洙看着墙上的一张以“绿洲”为主题的挂毯,等待着洪中都的再次到来,犹如等待着她的希望——对于生、对于梦、对于爱情、对于未来的希望……

  《绿洲》这个边缘人与残疾人的爱情故事,是很难为常人所理解的。就像洪中都被抓捕到警察局后,警察的第一反应就是“你这个变态”;而当洪中都逃出警察局,只是为了跑到韩恭洙家楼下,把韩家窗口的树杈锯掉,只是为了能让韩躺在床上不会再因为看到墙上“绿洲”那张挂毯上的树影而难以入睡时,在场所有人都说他“是个神经病”。只能说洪与韩的爱情太迥异于常人、太超越于现实了,也因此而让人无法理解。——我想李沧东大概是想阐释这样一种情绪:处在爱情中的人本身就有某种“变态”倾向,《绿洲》无非是将这种“变态”通过略显夸张的手法放大出来,同时借助洪-韩爱情主线之外所连带出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于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批判。不知道别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有什么感想,我只是感觉特别压抑,这种压抑,压得我有种透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周华健在“忘忧草”里唱道:“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伤痕累累的天真的灵魂/早已不承认还有什么神……”,让人唏嘘不已。我一个朋友在失恋以后听到这首歌,竟然忍不住当场痛哭。其实现实就是这样残酷,生活就像被强奸一样,如果你真的无力反抗,也许只能被动接受——这话可能显得有点“糙”,但是,事实如此。只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关隘,就像张楚唱的那样“我得穿过而且潇洒”,并且,在心底处,应该留一片喻示希望的绿洲。文/王磊[原载于《音像世界》/2003]

李沧东执导作品:《想去那个岛》(1993)、《好青年全太日》(1995)、《绿鱼》(1997)、《薄荷糖》(1999)、《绿洲》(2002)

  薛景求出演作品:《Love Story》(1996)、《幽灵》(1999)、《薄荷糖》(1999)、《银杏树之床2》(2000)、《公共之敌》(2002)《光复节特赦》(2002)、《实尾岛》(2003)、《力道山》(2004)

  文素利:《薄荷糖》(1999)、《外界的第19号计划》(2001)、《绿洲》(2002)、《风流家族》(2003)、《孝子洞理发师》(2004)


《绿洲》,个人十分喜欢的电影。
喜欢它的封面,两位主角相拥亲吻,
身边有一位印度女性,孩童和一只小象,异国风味之余也带点诡异。
就因为喜欢这封面和似曾相识的片名(印象中某杂志看过影评)所以买了这部片子。

片中两位社会弱势主角的处境满让人难过的,
难得两人可以真心相爱,无奈却遭到俗世的狭隘观念和命运的玩弄,
虽然导演在最后留下伏笔,
但我想,两人在一起的机会却十分渺茫。
不多说,推荐你自己去看~

[ 本帖最后由 迷幻 于 6-10-2005 11: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05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看了童梦奇缘的半夜场。。

故事是不错。。但我想可以拍的更好。。
结尾太草率了。。

可能我一直会期望冯小刚会有解药救华仔。。

可是结果还是无药可救。。

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而且比较劲爆的事。。是我一直认为莫文尉是小老婆的同时。。
原来华仔的妈才是小的。。
这是我没预计到的。。

化妆效果不错。。
杜汶泽跟田蕊妮这对小情侣很好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看了童梦奇缘
不错,一部很有意思的影片
不会显。
但烂臭GSC mid velley,room=3,看到一半,当刘德华在大熊家住时,前面的音响“沙沙声……”维持整半小时。他X的!竟然没有人呱呱叫!

但我email投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5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熏 于 9-10-2005 01:22 PM 发表
可能我一直会期望冯小刚会有解药救华仔。。

可是结果还是无药可救。。


华仔死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05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鹰 于 3-10-2005 08:42 AM 发表

Flight Plan, 刚开始觉得有点闷.. 类似这样的题材以前好像有部电影是母亲失去了儿子, 结果是因为儿子被外星捉去 ...


你说的是<<The Forgotten>>...
我看了这出戏后, 真的觉的好废...结果竟然是儿子被外星人捉去...太扯了吧...

相比The Forgotten, Flight Plan比较写实... 虽然有点不太LOGIC, 但总算有头有尾...只能说如果不是JULIA FOSTER来演, 我相信很难将整部戏带出来...

前半场, 非常紧张, 说这JUDIE FOSTER如何歇斯底里, 甚至于最后我都怀疑倒底她是不是精神分裂 (我看了PREVIEW的, 知道JUDIE FOSTER真的有个女儿)... 每个人都站出来证明她的女儿已经去世了... 可惜故事一直围绕在描述JUDIE FOSTER的情绪... 太长了, 故事很难说下去, 最后坏人被迫一定要现身... 酱一来,一切就失去紧张感了...

还有... Flight Plan一切都太巧合了...坏人辛苦了, 搞酱多东西; 又要杀她老公, 还要刚巧和她搭同班机, 还要刚巧她是这架飞机的设计师... 有点mission impossible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10月13日~顾长卫导演《孔雀》

这是柏林电影节的得奖电影,里头写着青春,尊严和梦想。

顾长卫说,希望电影最好是让眼泪在眼眶中,但不掉下来。

他达到了。

故事以一家五口为中心,用五口一起吃晚饭的镜头,分割出性格烈的姐姐,轻微弱智的哥哥和内心丰富却懦弱懒惰的弟弟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偏偏在电影里的这个年代,两者都容易破灭,让人刹那间失去骄傲和自信的力量。

要嘛像姐姐一样,发现自己一直以为会爱着自己的男人竟然说不出自己的名字,蹲在番茄摊位中失声痛哭,
要嘛像弟弟一样,失去了右手指节,不愿意面对生活,最后选择当一个小白脸,
要嘛像哥哥一样,有些笨娶了一个瘸子,两个人倒能努力经营,反而是三个人中生活渐入佳境的。

孔雀在片尾开屏,但在开屏前,展现的是未曾开屏的鸟样,即使开屏后,也先看见丑陋的屁股,让看到正面开屏时,不免微微觉得刺眼,是什么样的代价呢?


好一个顾长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0-2005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记得forest gump吗?

片中thomp hanks 说的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的说法,到现在还是对生命充满希望的写照。

forest gump 对爱情的坚持不懈及他的马拉松跑曾经给我好些启发。

一个小人物的大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0-2005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去看了GOAL!
跟想象中一样, 是一套令足球迷们雀跃万分的电影, 到现在我体内的热血还不能平息(等下踢futsal发泄).
但是不要对广告中的Beckham, Raul, Zidane等客串演出那么期待, 基本上他们出现不到一分钟...
奇怪的是... 为什么没有GOAL的讨论专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0-2005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的,這里沒什么足球迷,而我還沒有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0-2005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ggsy_girl 于 18-10-2005 08:51 AM 发表
樓上的,這里沒什么足球迷,而我還沒有去看......

没关系, Giggs夫人... 我自己开一个专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v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9-10-2005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agnolia《心靈角落》

願你我的人生,永遠不必沾染這些人間醜惡。

《 Magnolia 》這個片名是從電影裡的一條街名而來。我猜想可能有很多角色都住在這條街上,但為什麼 Anderson 要叫它 Magnolia 呢?回想一下片名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你看到什麼----一朵 magnolia 從中心綻放開來。我們的眾位角色們就是綻放的花瓣,一人一片,花開得愈盛,花瓣之間就愈是分離。你有沒有看過一部令人迷惑、混亂而難過的好電影,讓你對於下筆寫下感想感到恐懼?《心靈角落》就是這樣的電影。

一個盡忠職守,想當好人的警察在調查妨礙安寧的勤務時遇見令他一見傾心的女子。這個喜歡把音響開到震破耳膜的瞌藥女子才剛把她的老爸吼出去。被吼出去的老爸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回想起他摯愛卻背叛的妻子,體力不支在他主持超過三十年的機智問答電視節目上昏倒。在機智問答節目上光彩奪目的天才兒童卻對用他做賺錢工具的老爸相當不滿,而前一代已經長大成人的天才兒童則面臨失業危機跟同性戀傾向的雙重壓力。另一方面,臨死的老人拜託很有愛心的看護找尋多年前被他拋棄的兒子,然而身為男性沙文主義教父的兒子卻在是否要原諒他那不負責任的父親的情感漩渦裡掙扎,而老父的年輕妻子到處潑婦罵街,無法承受當初為了錢跟他結婚而即將繼承一筆大遺產的事實,因為她愛上了他...

如果這個簡介你看到昏頭,試試這個:「一群困頓在現代主義中的男女老少掙扎於社會的殖民之中,尋求個人的救贖與解放。」我比較喜歡這個,精簡扼要,但一定一堆人看不懂。

電影的開頭用幾個誇張到極點的故事說明這個世界上的機會與巧合 (chance and coincidence) 。 29 歲的年輕導演P. T. Anderson (他喜歡別人這樣叫他)用夾心餅乾的方式在尾巴很簡短地重播片頭,提醒我們注意中間將近三個小時的故事是由許多的機會與巧合交織而成的。但是我們能夠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推給機會跟巧合嗎?

舉例,那個從九樓摔下去的人想摔死可是沒有摔死,因為一樓的店家剛好在前一天鋪設了安全網,這是他的機會;他沒有摔死而在墜到六樓時被一槍打穿腹部而死,開槍的是正在跟他父親吵架的母親,這是巧合。但這不是純然的巧合,因為他的父母吵架拿著槍指著對方時裡面從來不裝子彈:子彈是他六天前偷偷裝進去的,他希望他的父母彼此把對方打死。這個故事在中國會被解釋成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要存歹心做壞事,最後會報應到自己身上,但這個說法對我欠缺說服力。所以我想到存在主義 (Existentialism) ,它宣稱你不但在為你自己做決定,同時也在為別人做決定。用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可能還有點遷強,但是你肯定找不到更好的理論來解釋接下來發生的種種事情了。

我們看到很多電視節目以劇中劇的形式出現在電影裡,表達出現代人的價值觀受到電視傳播的影響很大。相同的觀念在《怒犯天條》(Dogma) 裡也有提到,不過只有一句臺詞(「電視沒演的妳就不知道?」)。在這部電影裡,你不但看到許多一閃而過的電視畫面,它甚至把鏡頭擺在電視臺裡超過一個小時,讓你清楚地看到一個電視節目的製做是什麼樣子的。這裡隱約影射了現代人的思想受電視宰制的問題。人不再有自己的思想,而只是一堆電視裡的人傳遞給你的綜合體而已:當電視不斷告訴你要享受物質便利,你就會覺得手機跟 mp3 player 是必需品;當電視不斷告訴你為了要享受物質便利要賺大錢時,你就會放棄做人的尊嚴為五斗米折腰;當電視不斷告訴你聰明的人都會成功,你就會想從小聰明到大。

於是所有的人都成為存在主義眼中的受害者:本質先於存在 (Essence precedes existence)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本質先於存在的。你要寫字,寫字需要工具,所以你的腦中浮現出鉛筆的形象,用木頭包住木炭的一隻小棍子,你動手把它做出來。對鉛筆來說,它的本質先於存在,寫字的需要是本質,然後才有鉛筆的存在。人不可以這個樣子。人必須先認清楚自己是什麼 (what you are) ,然後才有能力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負責任,不把事情推給上帝。在人的存在之前,沒有也不可以有本質這一回事。你就是你,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先決定了你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部電影裡有的是迷失的人,而這些人的根本問題就是他們從來沒回頭先搞清楚自己的存在。在他們身邊永遠環繞著數不清的訊息,急著訴說著你是誰,你要什麼,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懶惰的人----人都有懶惰的慣性----不加思考就接受。在存在主義看來,這就是人間悲慘的源頭。人放下了自由意志跟做決定的權力,隨波逐流。

於是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我們看到一連串很難令人高興的事:長大成人的天才兒童 Donnie 應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諺語,要炒他魷魚的老闆滿口的錢錢錢,「I pay you! And your sales suck! 」他有滿腔愛人的心卻不知道要擺在那裡;他愛上了戴牙套的酒保,認為自己也戴牙套就有機會給出愛心。長大後的世界對他而言是殘酷的,使得他不得不發出一聲感嘆,「小孩子永遠都是天使」。然後我們看到小孩也被毒化了。跟現任天才兒童Stanley 同一組的另外兩個小孩市儈的嘴臉看起來簡直跟大人一樣醜陋,很乾脆地放棄學校的教育不顧只想撈錢滿足物慾跟虛榮。

Stanley 的父親利用他做為名利雙收的工具,命令他做這個做那個,卻很假仙地對他說「 I love you. 」跟麥當勞總是愛說「麥當勞都是為你」一樣,都是為了你的錢。

父親對兒子是這樣,妻子對先生也是這樣。 Linda 嫁給 Earl 一開始也只是為了他的錢,我們可以想見她對他說過多少句「 I love you. 」然而在 Earl 臥病在床,朝不保夕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真的愛上了他,然後對於自己將從他的死亡中獲得巨大利益感到可恥與羞愧。她為了這份內心的煎熬在電影裡數度情緒崩潰,並且試圖自殺未遂。

Earl 在病床上回顧自己的一生,不知道他的人生價值究竟在那裡。他曾經不負責任地丟下患病在床的妻子,讓兒子獨自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這樣的父親讓兒子Frank 恥於承認,所以在他發展他的男性沙文主義演講事業(這個角色非常容易讓你想起《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裡的 Tyler Durden )的時候,不惜編造過去抹煞這段父子關係,卻被不識相的女記者挖出來在訪談中質疑他。你可以說女記者只是職責所在,有追究真相的執著,但這對Frank 來說又何嘗不是在揭他最不想碰觸的瘡疤?

每個人都有他不想披露在陽光下的隱私,但每個人也同時在揭露別人的隱私,有意或者無意的。女記者是有意的,藥店的夥計則是無意的,只是想表現得友善健談。 Frank 選擇沉默地批判女記者,而 Linda 則客串演出南方四賤客,情緒失控滿口髒話地控訴刺探隱私的行為。

就算把私密的需求告訴別人,換來的卻是不體諒。 Stanley 想上廁所,但因為節目是 live 的製作人不準他去上廁所,搞到最後尿褲子。他的人性尊嚴被放到那去了?節目主持人 Gator 剛被女兒用大吼大叫趕出她的公寓,癌症末期的他承受不了身心煎熬在主持節目時昏倒,他的人性尊嚴又被放到那裡去了?

還有很多我沒有提到,不過這些就夠嗆的了。我在這裡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欺騙、偽善、遺棄、掩蓋、刺探、貪婪、自我中心、不體諒、茫然、背叛,而這些東西引導出恨意、苦澀、罪惡感、失落、懊悔、憤怒。世間醜陋盡皆於此,毫不誇張地呈現在你的眼前糾葛在一起。Victor Hugo 的《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 應該換個名字。這才叫做悲慘世界。

你不禁要捫心自問,為什麼這些人要這麼勤勞地製造醜陋?他們追求自己的欲望,卻堅持那只是基本的需求;為了滿足這些在我看來可以不要的欲望,他們對別人說謊,同時也欺騙自己,做出種種醜陋的事。而Tom Cruise 飾演的 Frank 兀自大言不慚地吶喊著:「 I do not apologize for what I want! I do not apologize for what I need! 」然後他請眾沙豬們打開白色小本子第二十三頁,看看「如何假裝自己是個體貼的男人」。噢!各位女性主義的沙豬們請別急著開火,妳們也一樣。這不只是個男人欺騙女人的世界。這也是女人欺騙男人的世界、父親欺騙小孩的世界、朋友欺騙朋友的世界、妻子欺騙丈夫的世界。每個人都在欺騙別人也被別人欺騙。

在電視臺的場景裡, Anderson 用追蹤式的長鏡頭跟著某人的後面拍攝。被跟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換,但鏡頭始終沒有斷掉。我想起在 Mulder 跟 Scully 第一次接吻的那一集裡,有一個長達七八分鐘的長鏡頭跟著 Scully 在 FBI 大樓裡東奔西跑,為了得到 Mulder 的下落周旋在草木皆兵的環境裡。巧的是在那個長鏡頭裡,我們看到的又是一堆人勾心鬥角騙來騙去。

這些人開始尋求他們的救贖之道。對不起, Anderson 並不想讓你們好過,在做了幾十年的加害者跟受害者以後,企求立即的救贖?救贖不可以那麼廉價。我們看到在將近片尾的地方,所有的角色不論死的活的都唱著同一首歌,一個接著一個地唱著,像《明天會更好》一樣接龍式地唱著。再一個巧合,他們唱的這首歌壓根就是《明天會更好》的反函數。「痛苦不會停止...痛苦不會停止...痛苦不會停止...所以就放棄吧...」即使在合唱,每個人看起來都那麼孤獨,那麼淒涼。而你注意到了嗎?那個一直貫穿全場的背景音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這首歌。他們透過 Aimee Mann 的《 Wise Up 》這首歌吟唱著自我救贖的意圖。

於是 Anderson 象徵性地讓世界毀滅一次。在數次的豪雨特報之後,從天而降的卻是傾盆大蛙,出自聖經中的《出埃及記》 (Exodus 8:2) 。這個超現實的手法象徵著這些人的決定與選擇到最後終會以難以抗衡的形式壓碎他們的存在。

這些人,當然他們代表著包括你的云云眾生,齊心合力地在這個世界裡製造悲慘與醜惡,然後又那麼孤立地必須獨自承受痛苦。 Sartre 說「別人是地獄」,他對得可怕。

所以這是一部全然悲觀的電影囉?如果你這麼認為,你就跟那些把存在主義認定是悲觀主義的人一樣犯了大錯。 Anderson 揭露世間偽善的醜惡面,表現出人在這樣的大環境裡的孤立、無助與痛苦;救贖之道並不容易,就好像片裡有個小男孩對當警察的Jim 唱首繞舌歌提示他罪犯是誰, Jim 卻眨了眨眼視若無睹地讓線索從他眼前溜過。有的時候答案是那麼明顯地擺在你面前,你卻怎麼樣也不肯把眼光聚焦在那裡。我不認為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是不應該的、不對的、不道德的,可是他們持續這樣做,並且總認為自己有把靈魂出賣給 Mephistopheles 的好理由。

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而你如果看完這部電影,也眨了眨眼視若無睹,你遲早也要付出代價。

那 Anderson 到底把希望擺在那裡?注意到我幾乎沒提到 Jim 嗎?他是這部電影的道德主角,他一心想做一個正直的好警察,想要做一些好事,幫助其他人。當他陷入對 Claudia 莫名的迷戀時,還不知道她自己有一籮筐的問題,包括緊張而疏離的父女關係、離家出走、吸毒以及情緒容易失控。他就是迷戀她,而她是那些「受害者」裡最勇於突破的角色。在他們的第一次約會----在他們結識不到半天後---- Claudia 跟 Jim 約定彼此不要說謊話,不要試圖欺騙或隱瞞,真誠地對待彼此。他們確實做到了,所以他們找到了救贖之道: Claudia終於得已脫離在整部電影裡圍困每一個人的孤立感,找到她情感上的依靠; Jim 也神奇地揀回丟失的槍,即使這把槍從天而降太不合理。

《心靈角落》這部電影不是會讓你覺得無聊透頂就是會讓你感到痛不欲生。你必須感覺到後者,這部電影才對你有意義。我非常努力地將自己從電影裡抽離出來,儘量保持客觀的觀影角度,但還是有一部份的我被捲進它的情感漩渦裡,分享眾多角色的深沉痛苦。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我也在欺騙別人,跟隨著別人的意志行動。但至少我在努力尋找自我的存在,而不是盲目地跟隨著上帝或是任何人為我介定的本質。這部電影非常的深沉而痛苦,一直到最後一幕才把希望丟給你。但畢竟還是有希望的,不是嗎?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二十一歲。我不認為腦智急速退化的大學生會普遍喜愛這種痛到心底的電影,但相信我,過個十年二十年,他們會轉變態度的。這部電影將會跟Dostoevsky 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The Brothers Karamazov) 一樣,被認定是三十五歲以後再看才會有感覺的絕佳作品。人生經驗愈豐富的人,愈會發現這些洗練的作品所描繪的世界是多麼的貼切;然後想到自己的生命,幾乎都會讓人痛哭失聲。

(轉載自:Beka's Parthen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05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llions



九歲的安東尼和七歲的達米安是一對兄弟,
和英國每一位孩子一樣,他們每天上課下課、出去玩耍,
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某一天在路上,他們撿到了一隻帆布背包。

這是在一場銀行搶劫槍戰中掉落的背包,
裡面足足裝有237000英鎊,但問題是,
當時正直英鎊統一換成歐元的特殊時期,
所以這些英鎊必須在一個星期之內花完。

兄弟倆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包的價值,他們商定,
在沒有決定怎麼處理這筆錢之前,絕對不能告訴父親。

達米安是一個教徒,曾經得到過聖人的指點,
常常把時間花費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聖徒上。

他覺得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質上的受用更加有意義。

而哥哥安東尼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實踐派,
像每一個熱血的資本家一樣,
他甚至已經開始為這筆錢開始考慮匯率、
通貨膨脹和成本方面的問題了,
還學會了用金錢去買新同學的友誼。

一個認為錢是上帝的恩惠,所以應該用它救濟有需要的人,
而另一個希望用它來享受人生,兄弟倆懷著不同的目的,
開始為說服對方而努力……

--

非常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05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了一部韩国鬼片,粉红色的高跟鞋,有点不懂他在讲什么,好像是有点关系到那个女主角有精神分裂症吧,不过也几吓人下。。。还我昨天晚上不能入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05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了正版"七剑"回来看,之前听说过回有什么完整四小时版的,
但这个我买的却没有,倒是戏院cut了的它还保留着总算安慰。
还是很喜欢看里面的七把剑的设计和大斗,
很正点,但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05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了虫不知,前面几好笑下,出现很多那种网络流传的无聊物品,后面后面那边就有点沉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5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莱坞电影《into the blue》

就是嘛好莱坞电影,唉~

喜欢俊男美女就看吧,这部电影典型的没有再典型,坏人到最后一定死,美女身旁一定有陪衬和早死的蠢女,男配角一定丑过男主角而且和女配角一样蠢,男女主角一定正直不阿外形出色到漏汁有情人终成眷属,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0-2005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用着所剩无几的体力
去看了“外出”

该部戏的内心戏很棒
可以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被欺骗的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5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两部戏,GOAL 和 THE SOUND OF THUND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10-2005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
请问看了goal,有何感想.
我正想去看,却不知道值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05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进货了,这次买的是 "2046",
本身对王家卫的电影没什么向往,但也不排斥,
想看看这一部用上三年、群星聚集的电影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果然,不让我失望哦。

虽然拍摄手法不是很主流,可是却很有味道,
梁朝伟的演技自然不用讲,其他演员也演得很不错,
个人喜欢章子怡演的角色,虽然这个角色有点可悲。
故事一开始虽然不会很明白,但其实看到最后整个故事干线很简单而已,
所谓的未来世界2046其实只不过梁朝伟笔下的幻想世界。

非常喜欢他说火车经过1224和1225区域的时候会很寒冷,
需要和其他乘客拥抱来取暖,
其实1224和1225只不过是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符号,
因为他在这个日子特别需要有个人在身边,给予他温暖让他不孤独。
至于木村,也演得不错,只不过这角色似乎可有可无......
王菲没意见,觉得她似乎在演着自己,没舍特别。
张震和董洁......出现那一下下而已,可惜。
对,还有蛩利,也有很不错的表现,但是......好像老了。

结论,相当喜欢这部电影,
而且还看到梁朝伟的屁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8-2025 09:14 PM , Processed in 0.37236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