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ellyfish_8

问马劳新劳你们同意报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2016 11:2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11:16 AM
7平方尺 = 0.6 psm
这样的尺寸可以站两个人。

问问马劳,你坐公交时是不是还有空间拿着报纸看?

事实就是 繁忙时段,大家都是人挤人 3平方尺。。。 自己体验下。

怀疑你没读我写的东西,是平均数,包括非繁忙时间。从第一趟车子开始计算到最后一趟,平均数,average, sama rata, 明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16 11:2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华$发達 发表于 2-8-2016 11:10 AM
公交不斷完善是騙人的當然還是很方便,只是有能力的話,誰會不想擁有自己的車呢。。。

如果我是新加坡公民,我个人就不会想着买车,新加坡买车还要多一样拥车证,也是要钱!还好马来西亚不必什么拥车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11: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llyfish_8 于 2-8-2016 11:28 AM 编辑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11:22 AM
怀疑你没读我写的东西,是平均数,包括非繁忙时间。从第一趟车子开始计算到最后一趟,平均数,average, sama rata, 明白吗?


问题是在繁忙时段,非繁忙时段从来就不是问题。

把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的数据平均起来就是有问题的思考方式。

比如说你超速120km/h,对阿Sir说:我其实很慢了,早上到现在的平均车速才 60km/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1:18 AM
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在过去帮助了波人有自己的家。

不过你的逻辑有问题,买了BTO卖,所谓的赚100k,难道不用买多一间付更高的价钱来当住屋吗?

每次交易,除非是 downgrade 可能有些零花钱,基本上升级换大房的 ...

5年里面只有他的屋子起价,其他不起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华$发達 发表于 2-8-2016 02:59 AM
如果沒車又住鳥籠就算了。。。有地屋又有車,坡小就真的是天堂

如果钱不是问题,新加坡是很好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11:3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11:25 AM
问题是在繁忙时段,非繁忙时段从来就不是问题。

把繁忙时段和非繁忙时段的数据平均起来就是有问题的思考方式。

不是思考方式的问题,这是数据的平均值。因为不同国家的繁忙时间有所偏差,不能拿特定时段作为比较,所以总体的平均值是最好的比较。
人们都说日本铁路世界最佳,但起平均值是新加坡的一半,这说明什么呢?难道说日本就没有非繁忙时间?不是的,事实上日本有的路线在某个阶段根本就没人乘搭,所以平均值还被这些路线提高了。这证明在繁忙时间,日本的拥挤程度比新加坡更高一倍甚至以上。
这也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平均值一样包括它们的非繁忙时间。7平方尺的空间不是让你看繁忙时间的个人空间,是个让人比较不同国家地铁的拥挤度,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2016 11:3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11:32 AM
不是思考方式的问题,这是数据的平均值。因为不同国家的繁忙时间有所偏差,不能拿特定时段作为比较,所以总体的平均值是最好的比较。
人们都说日本铁路世界最佳,但起平均值是新加坡的一半,这说明什么呢?难道说 ...

但最重要的差别是,日本人即使情况比新加坡糟糕一倍,他们也不埋怨,所以看起来日本地铁似乎比其他地方都好。
相比之下,新加坡香港台湾鸡毛小事就网传投诉埋怨,各自比差,所以日本地图世界第一不见得是技术及科技上的第一,而是其国民忍受度的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9:18 AM
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在过去帮助了波人有自己的家。

不过你的逻辑有问题,买了BTO卖,所谓的赚100k,难道不用买多一间付更高的价钱来当住屋吗?

每次交易,除非是 downgrade 可能有些零花钱,基本上升级换大房的 ...

你有买卖房子的话,你就懂了
3房式,2手价大概400K,新房是300K
以240k loan,借20年,利息3%,5年后settlement要225k
卖了屋,得到400k-(225K+agent fee++)=150k
你可以得到170k最少

5房EC大概在700K,头期140k
别忘了你可以拿CPF还头期,基本上2公婆薪金10k,5年CPF已经可以settle掉头期了


你以为为什么新加坡COE这几年居高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16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值得买SG 住小间的屋子吗?还是回去大马享受大间的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12: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llyfish_8 于 2-8-2016 01:27 PM 编辑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11:32 AM
不是思考方式的问题,这是数据的平均值。因为不同国家的繁忙时间有所偏差,不能拿特定时段作为比较,所以总体的平均值是最好的比较。
人们都说日本铁路世界最佳,但起平均值是新加坡的一半,这说明什么呢?难道说 ...


按照你的说法,增加非繁忙时段的班次,可以降低拥堵的情况,因为个人空间的平均值提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01: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12:59 PM
按照你的说法,增加非繁忙时段的班次,可以降低拥堵的情况,因为平均值也降低了。

你知道建国一代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吗?
就是会承认问题所在,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耍嘴皮子,耍似是而非数据。

第一,在非繁忙时间增加班次是缺乏常识的说法,因为没必要且会增加维修保养的次数。平均值是基于载客率最合适的班次里决定的,包括所有我之前说的所有国家,没有任何政府会为了平均值而增加班次的。如果说了这些你还是不明白平均值的含义,实在没必要再和你讨论平均值了,你只会在这数字上转牛角尖而已。
第二,建国一代确实解决问题,而现在政府积极投入兴建公共建设,难道只是耍嘴皮子?TSL TEL JRL CRL 这些新路线,加上 NEL NSL EWL CCL 的加长,全都是在这几年内宣布的工程。历史上(包括你说的建国一代),除了中国外没有任何国家在短短的十年内增加这么多的路线,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耍嘴皮子以及玩弄数据?可笑。
你知道政府为这些交通公共建设投入的总资金是多少么?我还没说RTS以及HSR呢。
如果你是建国一代,看不顺眼新生代是人之常情。不过请不要贬低新生代为解决国家问题付出的努力,因为建国一代曾经做过的,比较现在政府正在做的,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02: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llyfish_8 于 2-8-2016 02:51 PM 编辑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01:13 PM
第一,在非繁忙时间增加班次是缺乏常识的说法,因为没必要且会增加维修保养的次数。平均值是基于载客率最合适的班次里决定的,包括所有我之前说的所有国家,没有任何政府会为了平均值而增加班次的。如果说了这些你 ...


不是否认新一代领袖作出的发展和贡献,只是看到在问题的节骨眼上,很刻意僵硬的自圆其说的卖花赞花香:比如乘客满意度啦,比如你的乘客空间面积啦等等。
这做法只是把头埋进沙坑里的鸵鸟一样,逃避问题根源,逃避现实,不肯承认管理上的过失和不完善。

一直到许部长的大刀阔幅进行追根究底的改革,大家才看到一线曙光,才体会到有肯认真面对问题,肯解决问题的站出来了,把公共交通重新纳入应该负责和正确负责的人手里。

这就是差别。。 这才是真正的新加坡前进的精神,认真解决问题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03: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2:48 PM
不是否认新一代领袖作出的发展和贡献,只是看到在问题的节骨眼上,很刻意僵硬的自圆其说的卖花赞花香:比如乘客满意度啦,比如你的乘客空间面积啦等等。
这做法只是把头埋进沙坑里的鸵鸟一样,逃避问题根源,逃避 ...

乘客空间面积是经过中立研究报告的数据,甚至不是公开给人民的资料,是用来设计未来路线时用于比较的数据。政府并没有把它用来卖花赞花香,所以你说的这一点,不认同。至于乘客满意度,我不确定那是怎么来的资料,所以不评论。

而你说的问题根源,实际上就是迅速发展后的结果。国家要迅速发展,就得有足够的投资以及外资引入,而经济增长相对的就是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新加坡本地人就三四百万,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幅度的经济发展,所以外国人才的引入就是理所当然了。从三四百万膨胀到五百多万的人口,这是区区几年内的事情?而交通发展需要和时间,一条地图路线从规划开始至少12年,你倒是说说,许部长应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源?

可以,让经济发展放缓,把外劳人数减低,全国人口锐减至四百万,那么地铁拥挤程度以及交通问题立马解决了,问题是,可以么?站着说话不腰疼,整天要根治根治,问题上获得经济发展的果实时,怎么都没人在说不应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03: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2:48 PM
不是否认新一代领袖作出的发展和贡献,只是看到在问题的节骨眼上,很刻意僵硬的自圆其说的卖花赞花香:比如乘客满意度啦,比如你的乘客空间面积啦等等。
这做法只是把头埋进沙坑里的鸵鸟一样,逃避问题根源,逃 ...

很多人喜欢说改革,让新加坡交通交与合适的人管理,给你几个例子看看。
美国纽约地铁公司,曾经连续8年陷入亏损,最巅峰时期时,两名员工管理一个地铁站长达16小时一天,而其亏损由纽约市负责;英国百年地铁站够牛了吧?其地铁站的维修从来没有停止过,英国人最爱聊的话题除了天气和足球外,就是地铁如何延期迟到或损坏。
新加坡政府不是不要管理,实际上却是私人管理比较好。原因很简单,SMRT可以廉价聘请大马或中国的司机,让员工加班工作,且福利不怎样,政府能够么?政府不能,政府必须给公务员适当合理的福利,那么这些额外资金从何而来?答案是乘客的车资。结果车资涨了,人民吵了,交通上的问题肯定解决得了?不一定,因为很多问题是wear and tear,并没有肯定的解决方式,有的甚至是意外事故(电屋起火),只有不断的检查更新。
所以交给合适的人管理,请问是谁?百年经验的英国人尚且不能确保他们的铁路管理百分百精准保险,新加坡团队尚在学习中,那是不是应该请日本人?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投诉说新加坡政府不让本地人有就业机会或学习契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03: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03:16 PM
乘客空间面积是经过中立研究报告的数据,甚至不是公开给人民的资料,是用来设计未来路线时用于比较的数据。政府并没有把它用来卖花赞花香,所以你说的这一点,不认同。至于乘客满意度,我不确定那是怎么来的资料, ...

乘客空间是其中一个电视访谈节目播了又播讲了又讲的,主持人是王碌江和陈培芬。

乘客满意度是电视新闻张海洁播报的。
那是在地铁打瘫痪之后的第二还是第三天播报的吧。

老许会解决地铁问题的,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03: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03:29 PM
很多人喜欢说改革,让新加坡交通交与合适的人管理,给你几个例子看看。
美国纽约地铁公司,曾经连续8年陷入亏损,最巅峰时期时,两名员工管理一个地铁站长达16小时一天,而其亏损由纽约市负责;英国百年地铁站够 ...

你这是强辩和狡辩。
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一种公共基建的责任。

那个ceo也承认,在盈利和公众/人民利益之间,他选择了公司盈利,所以才有今天那么多问题。

这是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016 03: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3:36 PM
乘客空间是其中一个电视访谈节目播了又播讲了又讲的,主持人是王碌江和陈培芬。

乘客满意度是电视新闻张海洁播报的。
那是在地铁打瘫痪之后的第二还是第三天播报的吧。

老许会解决地铁问题的,拭目以待。

实际上他解决不了,至少不是在他任内解决得了。
2025年当大部分我之前说的路线全开时,如果新加坡人口不突破六百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但解决问题的不会是老许,事实上是前交通部长,因为这些路线都是前部长时拟定的。

当然,如果人口又变成七百万,那么我们就自求多福了。

节目上说的乘客空间,并非设计团队用来规划的数据,满意度基本上也可以被弄出来的,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可以不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6 03: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天涯人 发表于 2-8-2016 03:43 PM
实际上他解决不了,至少不是在他任内解决得了。
2025年当大部分我之前说的路线全开时,如果新加坡人口不突破六百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但解决问题的不会是老许,事实上是前交通部长,因为这些路线都是前部长时 ...

相信前任也是有智慧的推过公共交通交给适当的人来管理,却没有被接纳,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03: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3:40 PM
你这是强辩和狡辩。
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一种公共基建的责任。

那个ceo也承认,在盈利和公众/人民利益之间,他选择了公司盈利,所以才有今天那么多问题。

这是事实。

当然,交与私人公司管理,利润当然是他们的主要推动力,无可厚非。现在问题是,如果新加坡政府拿回管理权,请问谁确定一定会更好?没有人可以确定。

第一,政府并无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地铁,如果要管理,聘请专才的价钱,不会比SMRT便宜,因为这些专才大可以到其他国家赚更高的收入,没必要做national service的。到时候,管理费增加足以抵消私人公司所谓的利润了,人民已经在投诉新加坡官员的收入了,现在外加地铁管理员的工资,谁来回答?

第二,且不论管理阶层,私人企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阶层原本就有所偏差,原因是私人企业你不干就拜拜,政府要炒鱿鱼,非常不容易。这样一来私人企业的员工基本上肯挨肯拼,政府人员么,差多了。放在地铁公司里,地铁有所损坏时,你觉得谁维修比较迅速?不言而喻。

第三,好了你说公共建设是基建的责任,那就把它算为不赚钱的工程好了。建筑是政府,花一笔钱;管理是政府,不挣钱;维修是政府,还要花钱。请问小姐,如果你的政府告诉你今年国家花费100-200亿建设后完全没有收入,乘客还的交通费还仅仅够维修而已,人民会怎么说呢?

最后,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说交给对的管理人员,请问对的人是谁?没有回答我这问题而一直在埋怨,那算什么呢?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6 04: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llyfish_8 发表于 2-8-2016 03:49 PM
相信前任也是有智慧的推过公共交通交给适当的人来管理,却没有被接纳,为什么?

前任并没有推荐所谓适当的人来管理,因为没有这个人或公司。但是确实把原本20-30年的管理合同减少到10-15年,增加SMRT的危机感,以及让有能力的公司近来投标这个管理工程。
实际上政府也已经这样做了,但目前也就只有三家公司愿意投,除了我们熟知的SBST 以及SMRT外,来了一家外国公司,但却没办法符合合同的条规而放弃了。
管理地铁原本就不是简单的工程,相信世界上目前也只有日本人可以做好。但人家的纪律性是民族以及教育的结果,不是新加坡一朝一夕可以跟得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5 12:26 PM , Processed in 0.10946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