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加坡地铁碾死两人事件,更多细节被曝光,目击者出现了!
[复制链接]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16 07: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聽某內部友族朋友說,
死者的死狀。。。
叫他們家人情何以堪。。。

|
|
|
|
|
|
|
|
|
|
|
发表于 24-3-201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都是新加坡马来人,RIP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16 09: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Future 于 24-3-2016 09:37 PM 编辑
pangyinyin 发表于 24-3-2016 09:06 PM
两个都是新加坡马来人,RIP
都是有爹娘的孩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24-3-2016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ip。。
以后可不可以改成远距离remote,除非真的严重到不能remote解决问题才上轨道的junction box,
可以的话每当需要紧急上轨道抢修,share info给每辆将会途经该轨道的列车。。。
至少列车司机可以有预警必要时人手减速。。。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16 09: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Future 于 24-3-2016 10:00 PM 编辑
飘飘向日葵 发表于 24-3-2016 09:18 PM
rip。。
以后可不可以改成远距离remote,除非真的严重到不能remote解决问题才上轨道的junction box,
可以的话每当需要紧急上轨道抢修,share info给每辆将会途经该轨道的列车。。。
至少列车司机可以有预警必要时人手减速。。。
其實他們可以開發一種隨身攜帶的無線發射器。
一旦有維修需要時,
就每個人帶一個。
而列車在某段距離探測到這些訊號時,
就可警報或自動減速。。。
同時也可當作是一種GPS。
隨時隨地都能知道他們身處何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4-3-2016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一流的国家
地铁永远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去学人家日本啦
日本的地铁比新加坡的复杂很多
却没有很多delay啦意外啦之类的事故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16 10: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Future 于 24-3-2016 10:36 PM 编辑
猪笑天 发表于 24-3-2016 10:14 PM
所谓一流的国家
地铁永远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去学人家日本啦
日本的地铁比新加坡的复杂很多
却没有很多delay啦意外啦之类的事故
其實這稱號重要嗎?
說真的要成為先進國需要怎樣的資格偶不懂。
但是在偶做過的幾間本地大公司,
偶個人覺得其實如果要細究的話,
有些事項、技術、做法、真的是有些偶不敢苟同的。。。
其實這類大公司,
它們的總公司/客戶看的是結果,
過程嘛,
你要怎麼做他們不知道。。。
是不是正確的方法?
只有你知你老闆知你公司知。。。
偶想只有跟偶做同行或這方面的都知道偶在講什麼。。。
 |
|
|
|
|
|
|
|
|
|
|
发表于 24-3-2016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地铁的车费比新加坡贵很多。。。。
BKT Panjang LRT 也发生过撞死人的事件。。。还有走到一半,门自动打开。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6 12:5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猪笑天 发表于 24-3-2016 10:14 PM
所谓一流的国家
地铁永远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去学人家日本啦
日本的地铁比新加坡的复杂很多
却没有很多delay啦意外啦之类的事故
說說偶的個人經歷。
看看何為先進國的霸氣。
一年前在前公司工作。
為一間註新加坡的MNC客戶在它中國的代工做一台機器。
他們要求的精確度是10~20 micron。
但是偶們做到半死不活也只能做到30~50 micron。偶爾也會有20 micron。
(註:1 micron = 0.001mm)
結果客戶只好勉強的接受。
比如做了10顆產品,
只有3顆接近20 micron,
另外的7顆盡量重複的rework到達標。。。
而偶們的德國競爭對手,
他們做另外一台不同產品的機器。
客戶要求的精確度只是10 micron,
但是他們竟然敢commit 7 micron 給他們。
結果在那裡待了幾星期。
就連客戶的工程師都說他們自找苦吃。
德國就是有這種霸氣的能耐。
雖然偶第二次去的時候他們還在做,
不過偶相信他們肯定做得出來。
所以他們機器的價格是偶們的三倍!
如果以德國 vs 新加坡,
德國軟件的界面(GUI)沒有新加坡設計的fancy。
但是以機械設計的技術來說,
新加坡拍馬都追不上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6 01:0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Future 于 25-3-2016 01:19 AM 编辑
另一個例子也是在前公司。
他們是本地上市的科技公司。
他們的IC Sorter 3年前的速度是每小時1萬五千顆(UPH)。不過無法做小過2.5mm體積的晶片。
但是他們德國的競爭對手,
晶片小於2.5mm而速度呢?
是兩萬顆一小時。
當時偶公司還特地請了一位A Star的專家,
來為偶們想辦法突破2.5mm的魔咒。
結果幾個月過去了,
直到偶離職也沒突破。
因為他根本都不知從何下手。
只有trial and error...
先進一流國,
任重道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1:2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跨入列车行驶轨道检查系统前,先让列车停驶,但是,这个程序并未被遵守和执行,当列车司机发现有人在轨道上时,已来不及刹车。。。
更具体的发生过程还在调查中。
一名住在附近组屋楼上的家庭主妇说,她当时看到了维修人员们在地铁轨道上,两名受害者当时正试图挥舞手臂想叫地铁停下来,
在这里大家没有发觉吗?刚刚好列车等着载人,可是刚走不久前面就有人已经挥手了,可是列车司机的眼睛就没看到吗?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6 01: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银菽 发表于 25-3-2016 01:22 AM
跨入列车行驶轨道检查系统前,先让列车停驶,但是,这个程序并未被遵守和执行,当列车司机发现有人在轨道上时,已来不及刹车。。。
更具体的发生过程还在调查中。
一名住在附近组屋楼上的家庭主妇说,她当时看到了维修人员们在地铁轨道上,两名受害者当时正试图挥舞手臂想叫地铁停下来,
在这里大家没有发觉吗?刚刚好列车等着载人,可是刚走不久前面就有人已经挥手了,可是列车司机的眼睛就没看到吗?
有說列車是自動模式行駛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2: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那看来应该会更多人不做了,newfuture你要一起去面试看看吗?也许薪水高咯 |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6: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Future 发表于 25-3-2016 12:57 AM
說說偶的個人經歷。
看看何為先進國的霸氣。
一年前在前公司工作。
為一間註新加坡的MNC客戶在它中國的代工做一台機器。
他們要求的精確度是10~20 micron。
但是偶們做到半死不活也只能做到30~50 micron。偶爾也會有20 micron。
(註:1 micron = 0.001mm)
結果客戶只好勉強的接受。
比如做了10顆產品,
只有3顆接近20 micron,
另外的7顆盡量重複的rework到達標。。。
而偶們的德國競爭對手,
他們做另外一台不同產品的機器。
客戶要求的精確度只是10 micron,
但是他們竟然敢commit 7 micron 給他們。
結果在那裡待了幾星期。
就連客戶的工程師都說他們自找苦吃。
德國就是有這種霸氣的能耐。
雖然偶第二次去的時候他們還在做,
不過偶相信他們肯定做得出來。
所以他們機器的價格是偶們的三倍!
如果以德國 vs 新加坡,
德國軟件的界面(GUI)沒有新加坡設計的fancy。
但是以機械設計的技術來說,
新加坡拍馬都追不上呢!
masih DOS-based 吗?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6 06:2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0912cmea 发表于 25-3-2016 06:20 AM
masih DOS-based 吗?
bukan.
cuma user unfriendl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觉得control center 要付很大的责任。
|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京铁路一点都不安全,请看:
(“人身事故”,大多数是自杀,东京人可能都已经麻木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员工本身也应该为自己的职场安危负责任;别以为地铁一定会往另一条路线过去,或一定会停下来,而疏忽不理铁道交通状况。
|
|
|
|
|
|
|
|
|
|
|
发表于 25-3-2016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事发当天的新闻播报时播出的动漫显示全部人员排成一列,然后第二和第三的被撞,啊电视骗人!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