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器展览图库] 十八般武艺, 你练了多少了 ?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4-10-2005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5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0-2005 07: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讨厌日本刀,它让俺想起二战事件~百人斩……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5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0-2005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玄豹 于 5-10-2005 02:22 PM 发表
* 就是对蝴蝶双刀有兴趣可是偏偏看不到图片!!!
[imgs]http://www.cnwushuonline.com/Wushu%20Materials/wushuqixie/qixie0589.jpg[/imgs]
或refresh 几下吧
[ 本帖最后由 weisely 于 5-10-2005 07:4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的一些另类冷兵器(转贴)
1、 铜铍:
铍(皮),金属元素,符号Be,灰白色,质硬而轻,用于原子能工业中,铍铝合用来制造飞机、火箭等;铍(批),做长针、长矛讲,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也是一种锐利的刺杀
兵器。
铜铍,首为尖锋,平脊两刃,通常长30CM左右,形制极象短剑;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它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秦俑坑中的铜铍,其首和短剑相同,长约30厘米,后装长约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装有
铜樽,还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铍是古代长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件铜铍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铍身柄同模合铸,铍格分铸,格含于铍身,并有刻铭。此种兵器似乎当时的中下级军官颇爱使用。
2、 吴钩:
铜制,长约65CM左右,宽2.2-2.5CM。其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边有刃,是一种推、钩两用的兵器。因出现在“吴国”,故称之为“吴钩”。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吴钩是一种
宝剑的别称,现在看来应该两种意思兼有。此种兵器笔者推测似乎在攻城时作用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钩伤城头守军。
3、 钩镶:
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CM,下钩约长
15CM,中
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
铁铤,均
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
推挡,钩
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
用左手的
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
门。有的
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4、 戚:
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
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
指盾)。
5、 钺戟:
近年来,河南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现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铍与钺结合的铁兵
器,属于戟类;它刺长25CM、钺宽10CM、钺长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为主
要功能。
6、 铩:
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
于矛类兵器。
7、 啄:
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8、 鋋: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音“秦”)”?F湫沃平弦话忝?飞晕⑾赋ぃ??渖肀馄剑?讲嘤腥校?掠刑????
略俳踊?耨妫?餍杏
谖骱海?谐?5~30CM,柄长120~18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9、 镰:
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
吴钩的作用相反。
10、(癸+戈),音“葵”,(这个字打不出来)属于戈的一种变形兵器,商周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青铜制,也称为戳,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牙锤
狼牙锤的构造
狼牙锤本来也是一种兵器,又称狼牙棒。它有长短二种,长柄的是双手合用一柄,短柄的每手一柄。它的形状与卧瓜锤相似,锤头系浑圆形,周围约一尺,长度也是一样。后面装一柄,用铁铸成,与锤头融合。锤的四周装有无数锐利的铁钉,长约一寸,象狼牙一样错杂,因而得名。长的柄约三尺以外,与斧钺等的相似。短的柄约二尺以内,柄的末端附有千斤套腕索•这是兵器中的狼牙锤。暗器中的狼牙锤有所不同。那种锤具是正圆形,可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附有一寸左右锐利无比的铁钉,钉头都向前。后半部没有一个钉子,与流星锤一样。后半部的末端有一个不活动的环,一是用来穿绳子,一是发锤时握手用,锤的大小看使用者的腕力而定,大约由三斤到七八厅,系锤的软索与流星锤完全相同,末端也有千斤套腕索。这种狼牙锤因为上面有钉子,携带起来要特别注意。因为狼牙不但头上尖锐,即使两侧也很锋剩,如果粗心,很容易伤着自己,因此,带狼牙锤时必须用硬皮制成一个袋子装上,袋子呈缸形,开口很宽,两旁用皮带把它绑在腰际。它的深度大约到锤的三分之二,比锤周略大,锤装在袋中时,系绳处的环必须露在袋外,以便取用。其余束软索等方法与带流星锤及绳镖相同,可以参考。
狼牙锤的练法
狼牙锤的练法与流星锤不同,流星锤是用手握住锤头,用直劲向外掷出。而狼牙锤因为装有狼牙,不能一把握锤,它锤末的铁环就是握手用的。因为握住环来丢锤,所以不能完全用直劲掷出,而必须用拗折的劲力。发力的地方也不能使用臂膀的力量,而应当以腕力为主而辅以臂膀的力量。握环的方法是先把四指插入环中,而用大指拢住它的后面。紧紧握住,向上提起。要发锤时争先必须提到面前,与肩相平,然后将腕猛力上翻,使锤竖直。这一翻腕实际积蓄了不少力量,然后一面折腕向下,一面使臂腕的力量,将锤向外一松手锤就掷出去了。因为锤身很重,折腕发锤是不容易的,因此要在平时勤加练习,直到有了三十斤以上才能胜
任,进而学习瞄准目标。狼牙锤与流星锤的手法不同,瞄准也不同。流星锤纯靠重量击人,而它完全靠狼牙刺人。一刺中就是一个蜂窝,有死无生,比较毒辣。练习用的靶子用土墙代替,上面一个与人大小相等的人形。先从一丈处练习,以后逐渐移远,直到三丈,而所用的的靶可以始终不变,不必象别的暗器那样随时缩小。练习狼牙锤从腕力开始,直到能够百发百中,大约要三年左右。一般力量不足的人是很难使用的,这就是谚语所说的“锤铛之将,不可轻敌”。力量巨大,虽然指的是兵器,但作为暗器的狼牙锤也是一样。
狼牙锤的源流
狼牙锤的形式脱胎于狼牙棒。据王[日卓]的《兵仗志》记载:“兵器名,取坚重之木为棒,长四五尺置直针于其上,如狼牙者,谓之狼牙棒。盖此物古实以木制,后始以用者之嫌其轻,故易为铁制耳”。狼牙锤的形式与狼牙棒相似。用作暗器,它的用法又脱胎于流星锤。明代荆州有一个王镛,以擅长暗器闻名于世。镖、箭、弹、弓,无所不精,人称千手观音。他精通狼牙锤,只是不常用,因此可能就是他创制的。王镛曾跟从戚继光平倭,每战在先,专用
各种暗器杀敌。倭将死在他狼牙锤下的,不计其数。他威名大震,敌人一见他的身影就争相逃窜,可见他的勇武。清初时,各种暗器盛行,而狼牙锤使用的人很少。山东侠盗,蓝天锡,以武勇著称于绿林,横行江湖,无人为敌。他虽然是一个强盗,但不劫行旅,不动商贾,只劫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这些人遇上他,不是财产洗劫一空,就是性命不保。他所得的财物除了自己用以外,还要救济穷人。他还有一个性子,就是一见到孝子节妇就礼敬备至,极力护持,因此人称“侠盗”。有一年,一个做山东巡抚的旗人,因为大案不能破获,就重金悬赏抓蓝,旗营有一个叫恩格巴的勇将应募而去。蓝知道他是一个劲敌,就严加防范,外出必随身带上狼牙锤,以备不测。一天,他在野外行走,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回首一看,就是恩。知道他不怀好意,就转身等他。恩一走近,他左手发出一枝袖箭,右手已经握住锤。恩格巴刚躲过一箭,第二箭第三箭又相继而至,他左右躲避。蓝乘机右手一扬,狼牙锤应手而出,快如雷电,恩躲避不及,被打在胸上而死。后采他竟然去官府自首,官府久闻他的义
名,要从宽处置。向巡抚请命,巡抚执意不肯,一定要处死他,并且亲自审讯。蓝将巡抚痛骂一顿,然后甩掉刑械,一下子就不见了。蓝是盗中奇人,可惜有此身法不被世所用,反而寄身绿林,实在是太可惜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暗器(转贴)
武林暗器秘功述略
俗语有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器的种类很多,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武德的影响,多数武术家都讲究依靠功夫取胜,反对背后暗算他人,故暗器练法至今流传不广,濒临失传的境地。
镖
镖,主要靠掷射伤人,一般由铁、铜等金属制造,长短轻重不一,宜近距离使用。但也有强者能接对方来镖并还击对方的,称为“接镖还镖。”武林中属暗器的镖主要有带衣镖
、袖镖、简镖、钱镖等。带衣镖:镖长约3寸左右,呈锐三角形,圆锥形、三刃形等状,也有刃上带勾的,镖尾系
红绿绸,作平衡与固定方向用。带衣镖一般重3-4两左右,藏于口袋内或腰间,出手时,手下压着发镖的叫“阳手镖”,反之称“阴手镖”,回手同肘下向后打出的叫“回手镖”,具有偷袭的作用。
袖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轻,藏于袖内,遇到特殊情况时,随手挥出,十分隐蔽、方便
。
简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藏于竹筒或手杖内,有开启机关,运用突然射击,快速似鞭,实在防不胜防。
钱镖:又名金钱镖,是以大青钱作武器的镖类。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刃的,一种是无刃的。有刃的钱镖是用锉把青钱的边缘锉薄,然后用细石打磨出刃,使其锋利如刀。无刃钱镖就是平常的青钱,击敌的时候住手取出,劈掷伤人。
飞石 弹丸
飞石又名飞石皇 ,是以石块制作而成,能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故深受暗器使用者的喜爱。其选石大小均可,小如黄豆,大如鸡卵,其掷法有阴手、摔手之分。目标远的用摔手抖出;目标较近的用阴手向下掷出。弹丸一般是由铁、铜制成,大小不一,小者可藏于口中,近战时出其不意从口中或手中
发出。大者可藏于身上,用手出向目标。
弹弓
弹弓,是我国武术技击中颇具威力的一门暗器。弹弓的制作最初是以竹为胎,外附牛筋牛角、首尾长十八拳;亦有铁制者,名曰铁胎弓,但稍短;后来又有用桑木和鹳鸟之筋外加牛角等饰物制成,练功者以拉圆为度。弹丸的制造,古时以石为之,后乃用铁,又因铁丸过重,影响射程,则采用粘胶土,用豆浆汁熬煮高丽纸,煮烂成浆,以此和泥,最后再掺少许铁砂,团制成丸,风干后既轻又坚。弹丸在双方的对垒格斗中,以快速准确见长,若击中要害,对手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堪称一绝。
少林刺少林刺又名峨眉刺,其长约30公分,系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中间有一圈环套在双手中指上,手腕一抖可在手中转动,运动方法以穿、刺、扔、挑为主,主要用于黑夜格
斗和水中格斗的暗器,亦用于水中刺杀和刺穿船底。
飞 叉
叉,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兵器,一为暗器。暗器之叉总长约九寸,叉头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为多,铁制。中间一股突出如枪头,左右两股为半圆形抱于中股两侧,三股相合,近似圆形,近叉头处的叉柄较细,愈后愈粗,重量约在一至二斤,每九丸为一联,用软皮插袋盛之,斜缚于肩后。练时以手握叉柄的最细处,一把统握,虎口向柄之后端,腕之外侧贴近叉身,以小臂之腕力发出。
匕首(飞刀)
匕首长约八寸,是一种短剑,因头象匕,故名匕首。据《汉书.邵阳传》和《通俗文》说:“匕首,剑属。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而使用。”它跟剑的不之处不但在短,而
且是单刃,是近距离比较实用的武器,用作暗器的匕首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带衣刀;一种为光杆刀;最后一种是毒刀。其出手后刀身近似直线飞出,猛烈快速,令人望而生畏
。
飞 爪
飞爪是用来擒人的暗器,盛行于唐代,飞爪的爪身由钢锻制,长约半尺,类似鹰爪形,后部为半圆形,半圆形后中部为一铁环,软索既穿结于此环之中,半圆形前端,有五股二至三截连接爪头弯同而出,半圆形秘无勾无刺,为扁平状,以备手握,软索长约三丈,前端穿结于环内,后端有套,套在腕上。绳索的材料,以熟丝和头丝混合编结为好。甩手箭 袖箭 背箭
甩手箭又名竹箸代箭术,北方人也有称其掷箭,其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有九寸,粗如小指,上端箭簇为三角形,箭杆的近簇处细,愈往尾部愈粗,每箭重约半斤
,这种铁箭,仅为初步练习使用,若欲随身携带,每十二枝为一插即可。第二种为铁竹合制,以铁为簇,以竹为杆,状如第一种而末端加羽,削竹使成浑圆,前尖削而后尾粗,状如竹筷而顶端尖锐。练此箭之意义,完全在取其便利,功成之后,竹筷、树枝之类,亦可用以代箭,且到处皆有,均可制敌于死命,其它暗器必须携带,而此种代用品,俯拾即是,表面犹可示人以不用暗器,而后冷然举手发箭,人不易防。
袖箭,顾名思义,袖箭是藏在袖中的箭,自袖内突发以击人。武林中的袖箭种类较多,但一般常用的有两种,一种类似小匕首,有发条装置、一按机关,小剑即弹出。一种是长3寸或5寸的小箭,装于圆筒内。筒内有弹簧,有开启的机关,适合于1-2米近战。背箭和袖箭的原理一样,但袖装从袖中射出,而背箭从背上射出。箭筒装在背上,一低头,暗箭从背后射向对手,使对手防不胜防。
梅花针 指针 点穴针 排针
梅花针:状如五刃形或多刃形,比现今的针略大,藏于口内,近战时抛出,但威力不大,也有逃时撒于地上,伤对方的脚部。指针:藏于手指间,用于刺伤对方面部。点穴针:有三个尖,也有带勾的,专击对方穴道要害。排针:也叫鞋针,置于鞋尖,专用踢打对方要害,多用于女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兵器的造型、名称与文化现象浅析
我国的武术兵器种类繁杂、难以计数,形制多样、异彩纷呈,造型奇特、优美巧妙,名称典雅、动听有趣,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小巧玲珑,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致归纳如下。
1.来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猪八戒的九齿钉钯、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还有吕祖金锥、观音梳等。
2.取样民间吉祥物龙凤的形象而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如龙枪、凤枪、龙头杖、龙凤双剑、龙凤双笔、凤翅铲、麒麟鞭、麟角刀等。
3.寓意天地山水:如倚天剑、量天尺、天荷凤尾镡、地行双橛、山河带、赶山鞭、劈水錾等。
4.寄情日月星辰:如太阳针、月牙刀、乾坤日月刀、日月牙、三星刺、五星骨朵锤、八卦七星杆、七星剑、流星锤等。
5.比喻风云雷火:如风火轮、火焰枪、掌心雷、雷公锤、云头刀、雷震?等。
6.象征花草树木:如铁莲花、八岔树、铁橄榄、铁蒺藜、梅花钩、梅花针、草镰等。
7.取形鸟兽鱼虫:如大鹏鸟枪、鹰爪鸳鸯镖、蝙蝠镖、追风鹤、虎爪双抓、狼牙棒、鹿角钩、蜈蚣刺、蝴蝶双刀、蛇矛、蛇形剑、蛇形钺、乌龟圈、乌鳖圈、铁蛤蟆、鱼王槊等。
8.描状家禽家畜:如鸭子拐、鸡爪镰、鸡爪鸳鸯钺、金牛?、牛角叉、马牙刺、羊角橛、牛尾鞭等。
9.从农猎渔具演化而来:如避云锄、?镰、捕虎叉、木耙、拍耙、龙头船、大铁锚、蒙仙网等。
10.平时是生产工具,战事或习武时就是兵器:如铁镐、铁锹、铁铲、斧头、铡刀、金刚凿、夺命钎等。
11.日常生活用具,随手拿来演练也是兵器:如扫帚、板凳、马架、扁担、绳索、菜刀、剪刀、织布梭、铁筷子、竹笠、长烟袋、大杆秤、铁锁、铁扇、挎虎篮等。
12.与金银钱币有关:如元宝?、金钱枪、金钱锤、金钱镖、凤翅镏金?、银丝鹿角棒、八楞紫金锤等。
13.文化用品也可制成兵器:如状元笔、判官笔、铁算盘、铁印、铁砚等。
14.表现音律的乐器亦可用来健身、杀敌:如铁琵琶、铁笛、铁钹、链子铙、阴阳钟等。
15.来自佛教界的法器:如木鱼、念珠、袈裟、金佛、禅杖、双?等。
16.道教器具演变而来:如太极图、太极球、拂尘、鸳鸯幡、鸳鸯?等。
17.取形人体器官:如铜头铁身娃娃槊、男女童子槊、独腿铜人、铁拳窝、指剑、手盔、掌槊,铁拳头等。
18.平时穿用的服装鞋帽也可用来健身习武、杀敌防暴,如僧鞋、石帽、褂子、腰带、铁手套等。
19.为了防身护体,有的妇女用品也演绎成为兵器为己所用:如宫天梳、宝镜、金钗、铁手镯、铁如意等。
以上仅仅列出百数十种民间武术稀有兵器,还可以举出一些,不须赘述,足以显示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武术古兵器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没有能得到发扬光大而鲜为人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般兵器与动物的角爪嘴牙骨
大家对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一定不陌生。它包括戈、戟、弓、弩等,现在大部分都已进了博物馆。但您可否知道这些武器的诞生却和动物的角爪嘴牙骨分不开。
戈:戈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兵器之一,用来啄杀。它的样子很像兽角和鸟喙,其发明也是受到了兽和鸟的启发。虽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但戈在青铜器时代才真正大显身手。春秋时期,士兵都是在战车上拼杀,因此特别需要柄长利刃的兵器。但当时青铜兵器强度不高,不够锋利,为了提高杀伤力,就得想法把打击力集中到一点上,或自上而下啄入敌头,或从横侧啄入敌体,才能致人死命。戈正好具备了这种特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直到汉代,它才从兵器中消失,被功能更多的戟而取代。
矛:矛的历史比戈更为悠久。很早以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现动物的利齿锐角能伤人,就开始模仿着制造尖形工具来猎取食物。后来有了战争,这种尖形工具就发展成了矛。最早的矛是用树枝做的,石器时代开始有了石矛、玉矛和骨矛。到了青铜时代,铜矛出现了,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铜制的枪头。铁矛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使用了,铁比铜更坚硬,制成的矛更尖更锐。随后,铁矛和铜矛在战场上并用了很久。到了汉代,矛才和戈合成在了一起,形成了戟。
戟:戟是戈和矛的混合体,既能啄又能刺。它是模仿鹿角而制的兵器。由于成年雄性梅花鹿和麋鹿头上的角坚硬而锋利,遇到猛兽可以自卫,人们便尝试将树枝削尖,制成鹿砦用于防御,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戟。我国早在商代就有戟,当时是把先铸好的矛和戈组装在一起而成的。到了汉代戟最盛行,卫士们常常披甲持戟。到了隋唐,戟上挂着饰物,显得更秀美。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使用戟的名将,如项羽、吕布等。由于戟的秀美,它也常常被当作仪仗工具。
盾:乌龟、贝、穿山甲等动物有坚硬的外壳。遇到天敌时,它们就将身子缩进壳里躲起来。这些动物的生存本领被人们看在眼里。随着金属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人们就模仿甲壳发明了护身武器———盾。最早的盾仅仅是张兽皮。后来人们开始将兽皮包在一个简单的木框上。随后又出现了柳条盾、藤条盾、青铜盾等。盾在战争中使用了数千年。随着线膛枪的出现,它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今天仍有一种用玻璃钢、尼龙等材料做成的盾,被当作防暴武器在使用。
刀:我们常常用“刀光剑影”来形容武力,这是因为刀和剑是我国两种古老的砍刺兵器。刀是模仿蚌壳、贝壳制成的。上古时期,人类发现蚌壳、贝壳坚硬锋利,就用它来剥兽皮割兽肉,后来又仿照这些壳造了石刀、骨刀、蚌刀和角刀。铁兵器大量使用后,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炼出了硬而韧的铜,这才出现适宜横砍的刀。从此,刀就成了战场使用最广泛的兵器之一。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就曾用大刀与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阶级作斗争。今天的大刀虽然已“住”进了军事博物馆,但它作为武术刀,仍受到人们的欢迎。
弓箭:弓箭历史悠久,问世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弓箭的箭是模仿鸟类的羽毛和嘴制成的。由于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在黑火药发明前,弓箭一直是士兵手里基本的投射工具。到了宋朝,火药武器开始出现。虽然其威力大射程远,但弓箭由于经济方便,
仍在军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元朝时著名的蒙古骑兵十分活跃,就是把弓箭作为他们的主兵器。明朝时的远射武器中,弓箭和火药武器并用。到了清朝,弓箭就逐渐被火药武器取代了。
抓:鹰等猛禽的脚上生长着坚硬而尖锐的爪。大动物被它一抓就会皮开肉绽,小动物被它一抓马上开肠破肚。所以自古以来,鹰总是人们打猎的好帮手,不少军队还曾仿照鹰爪制造兵器。我国古代就有一种名为抓的兵器。它的外形有点像船上的锚。一只巨大的“鹰爪”上连着号根长索,抛出去,可以抓钩远处的敌人。抓类武器到了清代,往往被制得很小,因此不再用在战场上;·而被某些人当作一种暗器流传在民间,如龙须钩、锦套索、飞爪、铁莲花等。
钩:钩也是模仿猛兽的爪和嘴而制的兵器,起先大多通过刺和砍来杀伤敌人,后来又加了个钩子,增加了钩拉功能。自从戈从兵器中消失后,钩兵器就开始大显威风。宋代铁枪里就有不少带钩的,如钩枪、火钩等。明清时使用的钩兵器较多,明代有铁钩枪、钩镰刀。清代出现了月牙护手双钩。它在短兵器中使用较多,有刃有钩,不好对付。直到现在,武术运动中还保留有双钩项目。
锤:远古时期,人类常常用拳头打架斗殴。到了石器时代,人们把石块绑在树枝上,就成了类似拳头的狩猎工具和武器。后来有了战争,人们在模仿拳头制造武器的基础上,又模仿野果、蒜头、蒺藜等制造兵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锤。战国时,有个刺客用椎把秦始皇的座车砸了个粉碎。椎就是锤类武器。元代出现了一种六角锤,锤柄和锤头之间用短索相连,使用时打击力量很大,变化多,但难度也较大。明代还有一种飞锤,一根绳索系着两个棱锤,使用时一前一后,前面的为正锤,后面的为救命锤,正锤要是没击中目标,后锤可用于救命。由于飞出去时疾似流星,所以这种锤又称“流星锤”。
鞭:鞭是模仿动物的尾、角、骨以及竹子等植物制成的,分软硬两种。它们是无刃短兵器,比较重。最早的软鞭由牛、虎、狗等动物的尾巴做成,后来改为用牛皮,叫作皮鞭。有了铁以后,软鞭变为一节节的棱形铁拄组成,用环扣相连,通常有7节、9节,也有更多的。软鞭的最后一节有尖锋,遇敌时可以刺对方,也可以把鞭抡起来,用抽击的力量杀敌。硬鞭一般是圆形的,上面有节。它是模仿动物的角、骨骼和竹根制成,样子就像竹节手杖,所以有人称之为“竹节钢鞭”。五代十国时有一种铁鞭有19节,每节间用铜条缠绕,重达15公斤。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0-2005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5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5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玄豹 于 18-10-2005 09:15 PM 发表
卫史礼,辛苦了...
找了这么多资料出来分享.
打算到处把网上所有有关兵器刀剑的东西都贴过来这里,成为一个大拼图。
然后就可以把这个贴自己save起来,print 出来然后慢慢研究。在市面上,很难找到有关古代兵器的详细资料和兵器展览图 |
|
|
|
|
|
|
|
发表于 27-1-2006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2006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weisely 的帖子
咦~原来那帖你贴过啦…… |
|
|
|
|
|
|
|
发表于 27-1-2006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5-10-2005 07:50 AM 发表
讨厌日本刀,它让俺想起二战事件~百人斩……
怪日本人啦~ 那些刀酱美酱无辜。 呵呵呵
好想要一把忍者刀。 |
|
|
|
|
|
|
|
发表于 28-1-2006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杆子鞭
鞭和棍都是习武者常用的器械,鞭属于软兵器,棍属于硬兵器,二者往往各有所用。北京牛街的回民习武者却将鞭与棍合制成一种兵械,这就是他们喜爱的——杆子鞭。
杆子鞭又称虎尾鞭,最早流传于西北地区,为草原牧民所使用。习武者将其改造,逐渐发展成一种专用兵器。
由于是棍,鞭结合,杆子鞭的演练形成一套特有的技法。最基本的动作是正摇和反摇,通过木杆的轻抖摇摆来加大绳鞭的抡甩力度。攻守动作中有劈,扫,抡,砸,挂,缠,抽,绞等各种招式,习练起来左右生风,鞭稍呼啸而至。让人眼花缭乱。
杆子鞭的最大特点是延长了兵器的防卫距离和攻击方位。武林中素有“棍扫一大片”,“鞭梢打四面”之说,杆子鞭则棍,鞭合一,集两者之优长而;联贯使用,距敌于丈尺之外。尤其是那种前后兼顾,铺天盖地的抡甩招式,更能够阔扩大兵器攻守的覆盖范围,并可产生以少打多,以近打远的奇特效果。
杆子鞭亦可近打,近身时常用手握住镖头和棍身,以棍法护体格斗,对抗之间,可以根据对手的位置而抛出镖头,快速击中目标。如此以来,棍,鞭与绳镖的攻击特点全都集中到一副“杆子鞭之中,可谓得心应手。
杆子鞭作为一种武林器械,折射出中华武术园地百花齐放,璀璨耀眼的光泽。
[ 本帖最后由 D 于 28-1-2006 01:2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1-2006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D 的帖子
哦~洒家可喜欢西北的鞭杆(即三尺短棍)!如能学得这种杆法随便拿把扫把、雨伞、拐杖都能击退敌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