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8-2005 06: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3-8-2005 07:57 PM 发表
好像你这种人是不须要任何一种字典和语法书,一切发音都是对的。我们的祖先就是不识字,所以就闹出笑话。我的父亲的名字闽南拼音就是放错了,因为我南安来的爷爷根本不识字。旁边也没人教他怎么念。这种情形在台湾 ...
不是一切发音就是对,而是那些广泛被人们接受的发音和词汇,那些“活生生”、被人们正在使用的词汇发音,而不是死跟几百年前书里写的词汇和发音。
台湾闽南话除了日文词汇发音之外,还有调值发音的演变、腔调的混合、新词汇的出现、旧词汇的淘汰等等都类似现在新马福建话的情形。
看来你还是不明白语言自然演变的道理,虽然你因为得了晚期老人顽固症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但我还是不会放弃的,改天再继续给你上课。 |
|
|
|
|
|
|
|
发表于 4-8-2005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出版了那麼多詞典和論文﹐你都還沒讀完﹐你有資格發言嗎﹖你說他們出現了新調﹐甚麼變調你有本事就說清楚吧。某些詞彙也只不過是改一點不同的意思罷了﹐台灣電視劇那些閩南特有詞彙有太多是和大陸一樣的。淘汰了甚麼詞彙你說的出嗎﹖
在不久前版主問我有興趣推廣閩南話嗎﹐我的答復是不可能。馬來西亞有太多人將自己的普通話和方言當成是對的。福念fuk是對的﹐閩南音隨便在哪一派裡選一個音或者自己 新創一個音也是對的﹐檳城的泉州人應該在會館裡學漳州話的提議也有人說等。所以我老早就說教普通話和方言是傻瓜才幹的事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8-2005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戆番薯”台语有吗?
请问“戆番薯”gong huan cu 台语有吗?
这句是大马福建话吗? |
|
|
|
|
|
|
|
发表于 4-8-2005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還在意別的閩南人有沒有這樣說做甚麼﹖已經不重要了。要注意這個*薯*安溪和泉州好像是cir,廈cu,漳 ci.(我沒回家查字典)。安溪人兒子叫 kann不是其他的 kiann,小孩是 kin a,你祖母有這樣說嗎﹖台灣大陸閩南人主要是說 ABB 形的 gong.Gong ma ma,Gong tuh-tuh,Gong tak-tak,Gong tih-tuh,Gong pa-pa.-
這些如果我說人家會不明白﹐所以我從來沒用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8-2005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来一题:
(lao he ar)“老伙仔”还是“老岁仔”或是另有他词?
“老伙龟”lao he gu 是这样写吗? |
|
|
|
|
|
|
|
发表于 5-8-2005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薯在新马有两个读音,北马流行huan zu,南马流行han zi,各自出处那里还得请教ongtk。
我祖上福建祖公有同安、厦门等的。还有一些不明的祖辈可能是漳州的。因此我不追求绝对符合中国福建某个地方的闽南话,对我来说只要是人家听得懂得闽南话就够了。事实上新马福建话有不同腔调混合漳厦泉后统合为一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本来二三十几个闽南方言统合为一两个新闽南方言,大至可分成北马和中南马两大片。这个现象在台湾也有,即台南、台北等几个片段,在语言发展上是绝对正常的现象。(你不认同我了解)
如果每个人都像你那样追求中国某一个祖籍“原本”的福建话,这对在马来西亚是少数民族的福建人很不实际,因为第一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几个人跟你讲你祖籍的方言,语言没有机会使用就是生疏忘记,等于没有用的。第二别忘了新马很多说福建话的都不是福建人,要说福建话根本不用谈什么祖籍地的“纯正”方言。即使是福建人也是像我一样有很多福建祖籍地的。福建话在北马和以前的南马可以说是当地共同语,每个人在社会行动都要学的,很自然的一个新的闽南共同语的产生,为大家说接受并使用。这个现象在台湾也是,很多祖籍是泉州的人因为却在台南说滥漳州的闽南话。
简单一句,ongtk如果你真的是爱护福建话的话,停止呼吁人们说什么各自祖籍腔调的闽南方言了。翻开台湾厦门人士的族谱,他们的祖先很多都是从泉州漳州等外地迁来的,可没见到他们坚持说泉州或漳州的话,因为他们有了共同语,也就是混合了泉州漳州及独自演变出来相对新的厦门和台湾闽南方言。新马福建人如果都像你那样顽固,纷纷抛弃被你认为是“错误”的新马福建话而去死啃韵书去学各自祖籍“本来”的闽南方言,最后很多人也许觉得太难学了,买书太贵了,一个小小的北马、古晋、巴生福建话区顿时出现了二三十几中闽南次方言,各各词汇、发音都有不同,鸡同鸭讲,福建人之间干脆放弃讲福建话而用马来文沟通算了。
要不是北马的福建话内部相对的统一一致性强,不同的闽南方言团结起来凝聚力量的话,早就被其它语言消灭掉了或边沿化了,好像吉隆坡、新加坡、霹雳的福建话一样被英文和广府话蚕食。 再说现在的福建人祖先都来自福建不同地方,甚至不是福建的,但大家都团结起来说一样的福建话,不必浪费大家已经有限的精力时间去学只在几千公里外同样是闽南话的次方言。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北马福建话词典的编写和研究,福建话奄奄一息的新加坡都已经有了,还那么多人讲的北马福建话应该有人来整理整理一下。
最后我呼吁新马福建人,敢敢说我们自己的新马福建话,南马或北马的都好,免歹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5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8-2005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046 于 16-8-2005 06:52 PM 发表
女生是“喳某”
男生是“打波”?
你问了福建话(闽南话)最头痛的问题了。这两个最基本词汇的影子竟然在古代中国众多文献中没有出现过,至今不能证明和古汉语的关系,词源相信应该不是汉语,应该是闽南话百越语的古古古层吧!
台独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说闽南人人类学的分类是Pacific Islander,不是Sino-Tibetan。事实上闽南人汉族血统和文化绝对都是多于Pacific Islander的。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8-2005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8-2005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论文有tapoo 丈夫,漳州人说capoo/capou的汉字可能是诸夫,意思没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