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卖华$发達

大马出人头地者多属英文教育者 为何大家还要坚持华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4-2014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ndamwing 发表于 28-4-2014 01:55 PM
只能說他太小看中華文化,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底力的語言豈會因為中國不強盛而消失?

美索不达米亚有8000年的底力亡了。
埃及有9000年的的底力也不怎么样。

历史, 古文明不是定国力的因素。反而,改变是一个因素。看历经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的欧洲,在短短的几百年,比上了我们应以为傲的中华,那时是明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14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打工界(MNC)也是英语为主的有优势。。

在政治也是, 如OXford 的khairy.....    可以和obama站在一起。。。。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atlim77 发表于 28-4-2014 02:50 PM
美索不达米亚有8000年的底力亡了。
埃及有9000年的的底力也不怎么样。

種族上來說,他們沒有滅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優生學系列帖(1): Ah Tiong (阿中), Ah Sai (阿西), 何去何從 (quo vadis)?


505 華人海嘯之後,馬來西亞華人處境日益艱鉅。目下,國語教課時間延長、學校拆遷、師資凋零等事件不斷衝擊華教,迫使大華社必須冷靜思考,華教將何去何從(quo vadis)?



正所謂:"忘卻過去底民族,亦無未來可言" 。要討論華教底未來,應當從華教底過往談起



Ah Sai(阿西) ,以 baba nyonya 加上少數成功英化底  清客  爲主,通曉多種語言及各族文化,可謂面面俱到,在英國官員、華工、土著等不同社群之間遊刃有餘。在英殖民時期,他們以 King's Chinese 底身份佔據了馬來亞政治、經濟等領域底主導地位










林文慶,Ah Sai 中一個非典型代表






Ah Tiong (阿中),清末南來底過番客及其後人,或因家境、或因語言能力之故,不幸被排除在  英殖民 精英教育體系  之外。一些學習算得上優異,礙於英語能力不濟而無法成爲英殖民政府公務員底 “書生”,懷著  “時不我與” 底感慨前往中國深造,以期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一圓歷代祖先傳下來底 “中舉夢”。“回國留學” 底華僑書生當中,的確有少數人被外交部錄取,但更多地是不熟悉 ‘祖國’ 國情,在  ‘國内’ 毫無人脈而仕途失意底 “秀才”。這批秀才返馬執教,傳承中華文化底同時,更加強了 華僑  對祖國底向心力。 後來  民國政府  長期推波助瀾,加上  聯邦政府  底種族政策,讓 華教 得以在 馬來西亞 紮根成長。




1907年清朝兩江總督端方和暨南學堂第一批回國學生合影






民國政府贈與寬柔中學底  "南离敷教" 牌匾,表揚華僑辦學之努力





獨立後在 政、經 領域不斷受到政府打壓底大華社,將精力轉向了文教。從清末底讀經私塾,到眼下 "華小、獨中、三院" 三位一體底複雜格局,華教在不同時期經歷了各種危機與衝擊,促成了多次底轉型與發展。縱觀歷史,馬來亞華教 基本上呈現出歷時性底 "去政治化、本土化、全球化"。從清末 保皇、革命 兩派鬥爭,到民國  國共 意識型態對立, 華教基本上就扮演著華社政治競技場底角色。以戰前底社會因素考量,政治底介入雖然造成某程度上底干擾,但更大力地推動了華教底蓬勃發展。黨派間為爭取民眾支持而興辦學校,政黨底滲透將新思想廣泛地傳播開來,這些舉動對華教底發展起了正面甚至是支柱性底作用。同時,國際局勢對華教亦有著決定性底影響。1949年中國赤化,加上 1950年代掀起底殖民地自治浪潮,華教底 "中國中心觀" 招來了 資本家 及 自治運動支持者 底質疑甚至攻擊,令華教人士不得不加速教學內容本土化。萬里長城、塞外風光、九曲黃河,一一被學生所熟悉底蕉風椰雨取代。國家原則(Rukun Negara), Negaraku 成了周會底主旋律,三民主義 與 青天白日  正式完成了歷史使命謝下幃幕。不過,例如朱自清 <<背影>>  此類宣揚普世價值觀底文章,及隸屬語文傳統底古詩歌賦,依舊保留不變。在一番取捨之後,表面上華教在南洋與中原之間取得了一定底平衡,但身後 "大中華"  底陰影,如同幽靈般揮之不去。




落葉歸根:陳嘉庚






落地生根: 陳六使







1970年代,急於擺脫殖民陰影底政府為了盡快樹立  馬來族群  底民族自信及對新興國家底認同,倉促地推行 英校國語化 及 大學固打政策,嚴重衝擊了英語源流底 Ah Sai 社群。隨後,1980年南洋大學關閉,幾乎斷絕了大量華校生底升學之路。此三起事件促成了向來少有往來,互動不深底 Ah Tiong 及 Ah Sai 兩大社群第一次在教育大方向上取得共識, 展現出前所未有底 "大團結"。大團結消弭了兩大社群底隔閡,推動了 "大華社" 底成型。原本已淡出  馬來亞華教  舞台底中華民國,在反共底政治需要下,向  馬來西亞政府  及  華社 伸出橄欖枝,大量接受華校生赴台留學,打造了對華校生來說幾乎是夢幻般底  台灣留學黃金時代。在 "南向發展" 底口號下,台資也開始進入馬來西亞,台灣在經濟及文教等領域對大馬華社展現出巨大底影響力。在如此時代背景下,馬來西亞華教乃至大華社底 "中華中心觀" 死灰復燃,但不同地是,這一回 "中華在台北" 而不在北京。吊詭地是,華社底 "台北中心觀" 逐漸定型底同時,華語卻逐漸向北京靠攏。漢語拼音取代了註音符號,簡化字取代了繁體字,方言母語在學校被禁止。當然,語文向北京靠攏底商業考量(13億人口 = 龐大市場)無可厚非,然則華教界日益故步自封地獨裁式單元化,卻為日後底 "單元一統 vs 多元共存"  之爭埋下了伏筆。






198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不再止局限於南方幾個實驗點,迅速向全國推廣開來。大開放後底中國,國力迅速提升,並不斷擴大其對世界底影響力, 讓剛在 1970年代  浴火重生底華校迎來新契機。同時,在 馬來亞 獨立後, Ah Sai 在政治、經濟兩個領域底主導地位逐漸被 Ah Tiong 超越。為順應新局勢新潮流, Ah Sai 開始將子女送往華校就讀,以融入大華社。另一邊廂, 相當多曾苦於英文不流利而在事業上碰壁底 Ah Tiong,亦痛定思痛將子女送往英語源流國際學校,或直接送到海外留學,讓子女不再羈絆於語文問題。在如此大時代下,造就了 Ah Sai 漢化, Ah Tiong 西化相映成趣底景象。1990年代,統考  開始得到越來越多歐美大學承認,華教表面上形勢一片大好,但檯面下實則問題重重,暗流洶湧。首先,政府強化 sekolah bestari (精明學校),吸引了部份原本以獨中為首選,經濟能力居中底 中、北馬 華裔家長將子女送入該類學校就讀。有賴於政府有效底種族政策,精明學校並沒有搶走大量獨中生源。






所謂瓜子從來都是由裡向外爛的。政府底打壓及口頭威脅,遠不及華社內部慢性地腐化。世界經濟全球化底同時,董教總卻日趨剛愎自用。源自法國底  "語言大一統" 思想,董教總 全盤接收並沿用至今。二戰之後,西方學術界與一般民眾開始意識到多元文化底價值,並認為多民族國家強行統一語文將帶來不良影響。此一觀點亦為  董教總  反對馬來西亞政府同化政策底立論。無奈,董教總  卻無視本土華裔豐富多元底語言文化特色,排擠 '方言',獨尊 PRC 普通話,實令人傷心。 唐詩 <<嘲妻族語音不正>>:  "呼十卻為石,喚針將作真,忽然雲雨至,卻道是天因。"   PRC 普通話正好符合其描述,可見北方漢語被蒙古語系污染(北雜胡夷)並非虛談。漢人語言胡化,亦反映出基因退化。中國北方四季交替,原本相當適合孕育出強勢文明,卻被更北底落後蒙古文明拖衰,此誠一大不幸。顏之推有云: "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里小人,北方為愈。。。。。南染吳越,北雜胡夷,皆有深弊,不可俱論。"   相比之下,馬來西亞華人底基因還算是優良地,但優良底基因在熱帶天氣暖化與語文激進地蒙古化兩道夾攻下,迅速地退化住。







本帖最后由 110_01 于 28-4-2014 03:39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lhk1883 + 5 谢谢分享
nazajparkas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atlim77 发表于 28-4-2014 02:50 PM
美索不达米亚有8000年的底力亡了。
埃及有9000年的的底力也不怎么样。

mesopotamia 在西元前就被亚速人攻破,灭亡了,何来8000 ?

埃及自最后一个女王克里奥佩特拉(死于0030),之后,王朝溃散、被殖民,原埃及人被后来的回族阿拉伯人屠杀,哪里有900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可否认英语在先今社会是很重要.............甚至更比华语

但学着英语的我们也不能忘记母语

追求着荣华富贵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祖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sinovic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4-2014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笨无比 发表于 28-4-2014 04:19 PM
无可否认英语在先今社会是很重要.............甚至更比华语

但学着英语的我们也不能忘记母语

劝子莫学杨康贱,见钱眼开贼做爹。

出身贫寒母虽丑,明日发达奉高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英文不一定会出人头地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还坚持华校)
但是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会英文 (这就是为什么大马出人头地者多属英文教育)

两句讲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14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okedreamer 发表于 28-4-2014 05:21 PM
学英文不一定会出人头地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还坚持华校)
但是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会英文 (这就是为什么大 ...


坚持华校还是因为英校已经不复存在,国际学校又鬼林贵。

在英校改制前,独中会爆满吗?老马说英校改制救了独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novic 发表于 28-4-2014 03:50 PM
mesopotamia 在西元前就被亚速人攻破,灭亡了,何来8000 ?

埃及自最后一个女王克里奥佩特拉(死于003 ...

mesopotamia  - 公元前8000年左右,欧贝德人的祖先驯化了动植物 到 马其顿—希腊时期 前330—前141年, 那里没有八千年。
埃及文化- 我相信就算古埃及文化,至多至少,今日他们受
古埃及文化影响着,很多文献说全世界也受影响。(就说你对,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

注:他直指文化,所以我就说文化的底力。如果我没有错,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60-70年吧?不可能他指中国的底力。(extraction from previous con)

gundamwing 发表于 28-4-2014 01:55 PM
只能說他太小看中華文化,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底力的語言豈會因為中國不強盛而消失?

就说你对,如果你在李老先生的时代,在李老先生的位子。你要如何?说中产党国家会兴旺,在冷战时代,你要站那一边,欧美或苏联。我认为李老先生赌对了。(历史说,苏联解体/中国也走向资本主义)。

中国的崛起,主要不是文化,是它打开山门,以世界接轨,再加上它本身的条件:-

1。强大的内需- 这要归功于中国的人口/面积。
2,强大的廉价劳动力 - 刺激国内外投资人。
3。强大的供应链 - 以前是自供自给,我的经济讲师曾经说过,中国自己关起门来也不会饿死,就是不会发达而已。

说回来,东南亚,印尼也有类以的条件,好像有政策上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後知後觉的話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强大在于它的恢复力和兼容性

全球 4 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古巴比伦。

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本帖最后由 cct2050 于 28-4-2014 06:0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novic 发表于 28-4-2014 03:50 PM
mesopotamia 在西元前就被亚速人攻破,灭亡了,何来8000 ?

埃及自最后一个女王克里奥佩特拉(死于003 ...

Cleopatra 是希臘裔,原始埃及法老都是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华校, 我们跟印尼华人没有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说英文的国家,期待说中文的打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韩国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德国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意大利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法国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以上这些强国人都是以自己的母语为主,不像我们这边的香蕉人连自己母语都不会还在那边假清高,笑死人了
我为我自己的母语,就是华语而感到骄傲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lch1688 + 1 不久之后你的母语将是马来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14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马来西亚还有英文学校吗?没有!

是国阵笨蛋,把所有的英文学校改成马来校,导致更加多华人把子女送进华文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为华人如果不懂自己的母语是很悲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ibaba49 发表于 28-4-2014 08:04 PM
日本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韩国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德国人以自己的母语为骄傲,

除去那些自我选择放弃华语的不说,那些一出世就在英语中成长的呢?他们的母语不就是英文?我们凭什么看低人家讲他的母语?这样是不是双重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4-2014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说,马来人太注重马来文,而马来文是一个没有“商业价值”的语文,马来人太固执
同样的,这些人批评李光耀当年废掉华文教育的踏实政策。你妹的,那年代的中文有什么“商业价值”?按照你们的标准,李光耀做错了什么?

双重标准

很多人说,维护华文教育,是因为华文是我们的母语。
同样的,这些人笑马来人的母语,笑“香蕉人”的母语。你妹的,你的母语就重要,人家的母语就不重要?

双重标准



至少李光耀比你们这些双重标准的蠕虫有原则多了。人家现在推广回华文,也是遵守回他认为最重要的踏实原则。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6 收起 理由
chuanatay89 + 1 所以李光耀造就没民族文化的新假波人
keatlim77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0-2025 01:00 PM , Processed in 0.14037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