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辨 于 15-10-2011 10:25 PM 编辑
离开了严复故居,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了。早上的包子大概也已经消化完毕。
从郎官巷走出南后街,走到踏巷的入口处,左右两则就是福州鼎鼎有名的永和鱼丸,木金肉丸和同利肉燕的老铺。
先介绍木金肉丸。比起福州的永和鱼丸和肉燕,木金肉丸是其中最新奇也最吸引我的一个。
木金肉丸是由姚木金这个人在1910年创出的一种小吃。主要成分是芋头,薯粉,猪肉,红枣,芝麻等搓成的肉丸。
姚木金当时就居住在澳门路,制成的肉丸每日雇佣流动摊小贩沿街叫卖“木金肉丸真好吃”。故此成名。

可惜,当我踏入店铺的时候,店员告诉我今天没有肉丸卖,要多两天才有,同时给我介绍了店里出名的豆腐脑和元宵。
既然如此,就将就一下,先试试他们介绍的食品也罢。
豆腐脑儿。

这豆腐脑是我吃过其中最好的豆腐脑之一。够滑,够香。配合混下去的豆类佐料,口感倍加,除了滑而顺口的豆腐脑之外,还有甜润的豆豆配合着吃。着实不错。
元宵。

其实,在它来到桌上之前,我也不清楚这元宵到底是什么。
元宵其实是一种道地的福州小吃。尤其在元宵春节的时候,福州人都喜欢吃元宵。
对于我们来说,最贴近这元宵的食品莫过于汤圆。
元宵旧时也有过不少名字,有人称之为面汤饼、元宝、粉粿等,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才定名为元宵。
元宵外层是糯米粉所制,内带甜肉馅。汤水则是无味的清沸水,这倒让我觉得有点奇怪。
不过配合着甜甜的肉馅,吃起来却有了不一样的风味。

一碗元宵,一碗豆腐脑,当然喂不饱长途跋涉又步行了一个早上的我 。 从木金肉丸店走出来,隔壁就是鼎鼎有名的永和鱼丸。 
这家永和鱼丸由刘必松始创于1934年。店本来在于塔巷,而后期才迁出来南后街。是一家百年老字号。 由于刘必松生活曾经坎坷,曾在台湾永和市打拼挣钱,于是当他回到福州创办鱼丸店的时候就以永和二字命名纪念曾经的艰辛。 今天掌门的已经是刘家第三代子孙,在其努力之下,永和鱼丸也在福州风味小吃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并在2008年被定为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诚如前面所说,福州永和鱼丸外层是用鲨鱼或鳗鱼肉所制。 存手工打出来的肉,咬下去十分有弹性,新鲜的鱼肉带点点的腥配合里面的肉馅,带汁,非常鲜甜。 汤汁带有鱼鲜味,加点醋下去,味道更棒! 一碗5颗大大的鱼丸,才人民币6.50。 真是又便宜,又新鲜又大块!
鱼丸吃完了,当然也还不是罢休的时候。 鱼丸店的对面就是另一个名头响亮的同利肉燕。 这肉燕说穿了就是我们这里的云吞吧。 不过,这肉燕最特别之处就是那肉燕的皮竟然不全是薯粉打出来的,而是肉酱混入薯粉打出来的。 所以除了内陷的鲜肉味,外层的皮也有着肉的味道。 而且嚼劲很好,也不黏牙。 一碗有10颗,才人民币5.50。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