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大小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9-2011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vaha 于 24-9-2011 11:26 PM 编辑
难听点说现在的佛教就像妓女,有钱谁都可以上,因为妓女不会计较那个男人是肥是瘦还是人妖,要 2P、3P还 ...
bashlyner 发表于 24-9-2011 10:42 PM
对佛教一点也不尊敬。你从佛法中真的一点利益也没得到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9-2011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佛教一点也不尊敬。你从佛法中一点利益也没得到过吗?
Svaha 发表于 24-9-2011 11:23 PM


我想你是误会了,我对以前的佛教是很尊敬的,我的很多哲学知识也是从佛教学来的(讽刺的是我多数是从英文网站学的,中文网站的太多文言文还是故弄玄虚的字反而不够直白)。

我感叹的是现代佛教的乱象,以及越来越迷信化(同时又亲科学化),如果现代佛教奉行的是没有分别心,人人皆可代表佛教,那我肯定现在就是末法时代,只能说句呜呼哀哉了。


我认为真理只有越辩越明,但很多人反倒看成是争执或者分别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1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是误会了,我对以前的佛教是很尊敬的,我的很多哲学知识也是从佛教学来的(讽刺的是我多数是从英 ...
bashlyner 发表于 24-9-2011 11:31 PM

那是因为你只凭着表面上的了解,就断定佛教是迷信,认识佛教不是一朝一日的,要多涉猎各经论,方能了解佛法的精髓。

虽然是在末法时期,不必唉声叹气,应该珍惜留下的法。

对于佛教的误解可以通过读经论而改正,或遇善知识指出错误,多读经论不一定能达到悟境,但至少有一种觉受(觉受并非悟境,但有了悟境就必有觉受,有觉受却不一定是悟境),要悟境就非下一番功夫实践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徒不去捍卫自己的真正经典,反而任由后人自己修改,甚至有些大师自称为佛或者菩萨,如果大小乘不该争执,那么也一样不该有分别心去骂这些外道

呜呼哀哉,难怪佛教到处被同化、到处被外道利用


先謝謝bashlyner網友,因為讓個人有機會借題發揮。


真、假是無明的產物,佛教徒捍衛無明有啥用處呢?人的一生不長,修持卻是靠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花那麼多精神及時間在這些過眼雲煙的事情上,有什麼意義呢?


修行本來就是個人的事情,別人愛怎麼做那是別人的事情,除了自己誰還能管得了自己的心呢?。例如版規明文規定的事情,依然會有明事理的人蓄意違反的情形一樣。這已經不是宗教範圍的問題,而是人操守的問題。


修改經典問題不會很大,但是曲解經典的意思卻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一部正宗的經典被人曲解之後,能保有多少分應該有的純真?誰能保證自己沒有一分曲解經典的責任?


別人稱自己是什麼,那也是別人的事情;少一點人去管,反而事情會很快結束。如果是真心要伸張正義,打擊歪風;個人覺應該用自己的修為,而不是紙上談兵。自己的修為拿不出來,很自然的就沒辦法解決別人的煩惱,反而會增添別人的煩惱,因此何必急於一時拔刀相助呢?


佛陀沒有教下罵外道的法門或戒律,所以佛教徒罵人並不代表佛陀教人罵外道。佛陀一直以來都是協助外道證悟解脫之道,這點讓個人非常欽佩。外道也是有情眾生,對他們慈悲也是佛教徒應該具足的德行。


佛法被利用,這點個人同意。不止佛教徒利用佛法,非佛教徒也有在利用佛法;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歷代以來眾人對談論佛法比修證佛法更有興趣。利用佛法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因為要得到(?);明眼人看不看得出來,就比較難說,但是一個明白自己的心的人,恐怕很難看走眼吧。


难听点说现在的佛教就像妓女,有钱谁都可以上,因为妓女不会计较那个男人是肥是瘦还是人妖,要 2P、3P还是4P都没问题,多么的博爱呀

P.S: 版主要扣分的话我没怨言,但是我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比喻了


既然是這麼貼切的比喻,那麼個人只能尊重這是您在能力範圍內能提出的最貼切的比喻了。

版主扣分有什麼意思呢?扣除區區的幾分也不能讓自重的心生起吧?再說,大家都是成年人,應該不太需要依靠扣分制度來自律吧。

P.S.站在版務的立場上,扣分與否的決定,版主們會把網友們的報告納入考慮的範圍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25-9-2011 01:37 AM 编辑
先謝謝bashlyner網友,因為讓個人有機會借題發揮。


真、假是無明的產物,佛教徒捍衛無明有啥用處呢 ...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2:04 AM


你会知道“真、假是无明的产物”也是佛经告诉你的吧?要是几百年后佛经被改成乱七八糟你觉得我们的后代们还有机会领悟到真正的佛法吗?如果当年佛陀只顾自己修行而不顾其他人,他会去否定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吗?他会去指正他的弟子犯的错误吗?佛陀死后那些阿罗汉们很努力的把佛陀的教诲塑造成经典,为的不就是千千万万的众生?
如果人人自扫门前雪只顾着自己修行,没错你能够证悟得道,但无可否认你同时无视掉那些被误导的人,如果大乘教徒真的要修菩萨道,那么就应该破邪显正呀,而不是任由他人污蔑佛陀的教导。况且修行和教育后辈并没有冲突,佛陀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样。

修改经典问题不大?改下改下就会变成扭曲了,那些古灵精怪的法门,里面的大师讲起佛经来振振有词,如果众生智慧不足就会傻傻被牵着鼻子走,当然你要说那是他们自己的业报所以才被欺骗那我无话可说。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曲解佛经,毕竟每一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但这不是合理化修改佛经的藉口。就如我们都贿赂过警察,不代表我们就要认同贪污。

你说等有了修行才来帮助人这不错,但是有修行的人不一定能够说服别人,就好像一个知识丰富的教授不一定会教学生,况且有修行的人会自认有修行吗?世人会自动认为这些有修行的人会比外面那些所谓的“大师”更加德高望重吗?到最后就会说自己不愿意争执而作罢,导致我说的乱象出现。

佛陀没有教骂外道,但佛陀有没有教到容忍外道骑劫佛教?曲解自己的教导?如果外道真的善心修行那还好,但是某些外道是在蒙骗众生,如果这点佛陀都能够允许那就当我瞎了眼好了。

说到现在我也觉得好笑,好像我这个非佛教徒还紧张过佛教徒,就好像很多西洋的考古学家会去追寻佛陀的足迹,去证明佛陀的存在,他们尽管当中有基督教徒,但是依然坚持着不分你我寻找真相的精神。请恕我愚昧,我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帮到佛法的人。

最后我有个问题想要问版主大人,你觉得这个板块是拿来干什么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知道“真、假是无明的产物”也是佛经告诉你的吧?要是几百年后佛经被改成乱七八糟你觉得我们的后代 ...

最后我有个问题想要问版主大人,你觉得这个板块是拿来干什么的呢?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01:01 AM

这是个好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9-2011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知道“真、假是无明的产物”也是佛经告诉你的吧?要是几百年后佛经被改成乱七八糟你觉得我们的后代 ...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01:01 AM



   

说得很好,理应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bashlyner

但如果南传佛教徒以为自己的经典是“原典”,又或者北传佛教徒以为自己的经典才是“原典”(实际上所有的经典都经过演变)。那么要以什么标准来说“佛经被改得乱七八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9-2011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吉祥

吉祥版主的一番话令人感动。佛教法音的网友们有一个有正确知见和开明的版主,应该觉得庆幸。

虽然佛教徒应该着重实修,不应花时间争执。但网络的舆论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很多南传弟子根据一些片面的论述,多少年在描述南传佛教为“原始佛教”,大乘是“后期附加”,有的甚至说是天魔法。日子久了竟然都成了常态。在外面的佛教圈子里,很多大乘佛弟子都不敢自称自己是大乘佛弟子。

我参与这里的辩论就是尝试提供一个这样的声音:任何宗派之别都应该根据公正的论证来看待,尤其是大家都还没证悟的情况之下。任何的宗派都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欺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知道“真、假是无明的产物”也是佛经告诉你的吧?要是几百年后佛经被改成乱七八糟你觉得我们的后代们还有机会领悟到真正的佛法吗?如果当年佛陀只顾自己修行而不顾其他人,他会去否定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吗?他会去指正他的弟子犯的错误吗?佛陀死后那些阿罗汉们很努力的把佛陀的教诲塑造成经典,为的不就是千千万万的众生?如果人人自扫门前雪只顾着自己修行,没错你能够证悟得道,但无可否认你同时无视掉那些被误导的人,如果大乘教徒真的要修菩萨道,那么就应该破邪显正呀,而不是任由他人污蔑佛陀的教导。况且修行和教育后辈并没有冲突,佛陀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样。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01:01 AM

您認為佛經能直接告訴您真諦?或是您可以直接在經典上輕而易舉的取得真諦?還是您需要努力才能領悟呢?
真正的佛法如果可以完整無缺地通過文字記載來傳遞,世尊還沒涅磐前早就進行經典結集的工作了吧?佛陀是先修證然後再與其他人分享自己所悟到的真諦吧?
弟子們如果沒看到自己的錯在哪裡,無論是誰在指正,都很難奏效吧?
您說的沒錯,結集經典,為了千千萬萬眾生的是阿羅漢,不是一般凡夫,個人應該沒理解錯您的意思吧?
門前之雪如果沒被清理,請問您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如果有人在未得智慧前去協助所謂被誤導的人,那豈不是以盲導盲,更加重誤導?
佛法修行不捨修慧,展現慈悲的當時,如果缺乏智慧,那豈不是更加有誤導別人之嫌?
修學佛法與世間學問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如果您要運用學習世間學問的方式來修持佛法,恐怕會變成學術研習而已吧?


說到這裡,您或許認為個人不怎麼在乎經典真偽的事情,不過,個人還是希望您能看到個人真正要表達的想法。


修改经典问题不大?改下改下就会变成扭曲了,那些古灵精怪的法门,里面的大师讲起佛经来振振有词,如果众生智慧不足就会傻傻被牵着鼻子走,当然你要说那是他们自己的业报所以才被欺骗那我无话可说。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曲解佛经,毕竟每一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但这不是合理化修改佛经的藉口。就如我们都贿赂过警察,不代表我们就要认同贪污。

您的見識廣闊,個人認為您是有見過那些口說沒有被篡改過的經文卻在誤導信徒的人。
您說的沒錯,關鍵就在眾生都愛聽愛串門子,卻不怎麼愛下定決心實修,試問如果佛教徒們都紮實修行,還會出現您說的那些智慧不足傻傻被牽著走的眾生嗎?
個人不會認為被人騙完全是您所謂的業的問題,自己本身也要負責。
如果能做到看管好自己的心,合理或不合理化修改佛經的現象將不會是一課題了。

你说等有了修行才来帮助人这不错,但是有修行的人不一定能够说服别人,就好像一个知识丰富的教授不一定会教学生,况且有修行的人会自认有修行吗?世人会自动认为这些有修行的人会比外面那些所谓的“大师”更加德高望重吗?到最后就会说自己不愿意争执而作罢,导致我说的乱象出现。


個人認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在這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是因緣合和所成,因此修行有成後如果還看不破隨緣施教的事情,那麼是不是該回去再繼續修呢?
個人認為佛法的傳教方式與您所提到的傳法方式,似乎有點不一樣。四聖諦是以苦諦為始而不是以所謂的大師或德高望重或真的假的等等為始,對苦沒有醒覺,那麼很難在真正的菩提道上行走。
您說提及的亂象出現情形,其實錯不只在別人,自己沒有好好實修也是導致原因之一。


佛陀没有教骂外道,但佛陀有没有教到容忍外道骑劫佛教?曲解自己的教导?如果外道真的善心修行那还好,但是某些外道是在蒙骗众生,如果这点佛陀都能够允许那就当我瞎了眼好了。


請問您是以什麼角度看佛教?


说到现在我也觉得好笑,好像我这个非佛教徒还紧张过佛教徒,就好像很多西洋的考古学家会去追寻佛陀的足迹,去证明佛陀的存在,他们尽管当中有基督教徒,但是依然坚持着不分你我寻找真相的精神。请恕我愚昧,我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帮到佛法的人。


您說的沒錯,的確是有點啼笑皆非,不過,個人還是感謝您以非佛教徒的身份關懷佛教界的事情。不能排除您的出現是當今佛教法音版振興的因緣之一。


最后我有个问题想要问版主大人,你觉得这个板块是拿来干什么的呢?


先說說個人認為這個版塊不是拿來幹些什麼的吧.
1.這裡不是傳教(包括佛教派別及其他宗教)平台,因此,如果要把這裡變成自己派別的傳教途徑,恐怕不太合適。
2.這裡不是破壞佛法的版塊,如果要分享自己所修持派別的心得看法,請在乎一下自己的言論是否威脅/侵犯到別人的宗教信仰。
3.這裡不是製造煩惱的版塊,如果要分享,應該選擇一些比較不會讓別人起煩惱的方式。
4.這裡不是佛教或宗教派別之爭的地方,如果要爭論,恐怕會是自尋煩惱。
5.這裡不是結惡緣的地方,相聚在一起就是一種緣分了,何不惜緣呢?
6.這裡不是滋長煩惱的地方,太多地方及機會可以滋長煩惱了,所以本版是不太需要提供這方面的空間。
7.這裡不是斷佛慧命的地方,因此這版塊是有著鼓勵及勸導佛教徒修行的作用。
8.這裡不是培育獅子蟲的地方,因此本版會朝著營造佛教各個教派和睦相處氣氛的方向發展。
9.這裡不是一個傳播/塑造偏見資訊的媒介,本版需要的是對佛教修行有幫助的良性交流或研討,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對某人/派別踢館/踩場等行為。
10.這裡不是版主施展權力的地方,因此個人是非常不願意以版規來勸導網友們該怎麼做或不該怎麼做;大家都是很負責的言論及思想自由人,基本上是不需要靠別人或版規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要達成以上的目標,這或許讓人覺得有點想得美的意味吧。

版塊其實不屬於版主/管理層,而是大家共享的空間。因此,只有依賴版主/管理層在努力管理,是不可能實現一個理想的論壇交流氣氛。
當然,每一個版塊的版主都會期待自己管理的版塊登峰造極,但是只要有人在思考的地方,就比較難有一帆風順的現象;畢竟思考是自由的,言論也是自由的,但是這些自由是用自己的責任換來的。因此,個人在本版的處理方式是:無論網友作出些什麼事情,在有必要讓版主或管理層介入維持秩序的時候,牽涉在內的網友們都會優先被尊重;然後,才會按照版規及其他網友們的意見進行評估及處理。

無論如何,很感謝您回复個人的帖子,也讓個人有交流的機會。如果在言辭上有得罪之處,敬請原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理应加分。。。
北川囧子 发表于 25-9-2011 01:45 AM



   本來要加給他的分數,被你先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吉祥


    我拿了?没这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25-9-2011 01:23 PM 编辑
您認為佛經能直接告訴您真諦?或是您可以直接在經典上輕而易舉的取得真諦?還是您需要努力才能領悟呢?
...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我就以我对佛教了理解来说说,佛经不能告诉我们真谛,但佛经能够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谛,佛陀指了一条路给我们,我就只要跟着这条路+自己努力修行就可达到解脱。

回到你说的,没错我们凡人的修行不足,所以无法分辨哪一条路才是对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是什么?不就是跟着佛陀指的路走?但是佛陀到死都没写过半本经书,我们也只能退而求次去跟随佛陀直系弟子们,也就是广大阿罗汉们集结出来的经典。


我们本身的修行不足这没错,但是至少我们还分得出谁的修行足够,那些后期的佛教经典(不管大小乘)都有着被被质疑的如收到其他文化影响、离佛陀死亡的年代太久远、和阿罗汉们集结的经典有矛盾等。既然你说了大家都修行不足,为何还有人宁愿去追随这些后期的经典而不是回归最原始的呢?提醒一下我只针对某些佛教徒,不是全部。就像外面很多大师天天提倡报应论,自己诠释因果,而更离谱的是有些直接干脆说自己和佛陀是兄弟。如果你觉得这些乱想还要等到你有智慧才去纠正,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


如果你一开始就走错路,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修行都很难得到佛陀的智慧,而且我前面也说过没有多少个人会自认有智慧,难道你要跑到外道大师面前说 “我修行比你多,我比你有智慧,所以你说的都是妖言惑众” ?

你说的没错我是学术角度来看待现今的佛教,和其他考古学是一样,都是为了还原历史,还原真相。我不是因为原教旨主义还是什么南传思想而捍卫佛教原始经典,而是为了不想人类失去其中一个最有智慧的祖先的教导,也就是佛法。我的观点是,要捍卫真实的佛法,并不一定要靠修行,也可以靠学术研究或者考古,尽管我因此而不能解脱,如果你觉得这些世俗的做法不适合那么我也只能说每个人观点不一样。

您的見識廣闊,個人認為您是有見過那些口說沒有被篡改過的經文卻在誤導信徒的人。
您說的沒錯,關鍵就在眾生都愛聽愛串門子,卻不怎麼愛下定決心實修,試問如果佛教徒們都紮實修行,還會出現您說的那些智慧不足傻傻被牽著走的眾生嗎?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我觉得我们的分歧点就是,你认为每一个人努力修行,就能走向正轨。而我认为先要把正轨找出来,才能帮助每一个人修行。这像鸡和鸡蛋的问题,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你是小看了人类的羊群心理和那些“大师”的影响力。


要知道一个信徒跟到一个妖言惑众的大师,不只是对佛教造成打击,而是会影响社会风气。因为被大师的话而搞到家庭破裂,或者骗财骗色的例子算不少了吧?这个时候佛教徒不站出来纠正,反而要这些非佛教徒来批评,而有些佛教徒则帮亲不帮理说佛教界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你觉得这算是正确的做法吗?外面的人对佛教越来越失望,又或者是那佛教当把利益化的宗教也没关系了吗?问问你自己吧。这不是靠一句“那些大师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果大乘教徒真要修菩萨道,那么这些现象不应该被纠正吗?反而要那些常年来被抨击”只顾自己不顾众生“的南传教徒来纠正?够讽刺


個人認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在這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是因緣合和所成,因此修行有成後如果還看不破隨緣施教的事情,那麼是不是該回去再繼續修呢?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我要说的在上面已经说完了,恕我不能接受自顾修行,掩耳盗铃的说法。


請問您是以什麼角度看佛教?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我在上面也解释了。

先說說個人認為這個版塊不是拿來幹些什麼的吧.
1.這裡不是傳教(包括佛教派別及其他宗教)平台,因此,如果要把這裡變成自己派別的傳教途徑,恐怕不太合適。
2.這裡不是破壞佛法的版塊,如果要分享自己所修持派別的心得看法,請在乎一下自己的言論是否威脅/侵犯到別人的宗教信仰。
吉祥 发表于 25-9-2011 10:05 AM


这个个回答是有点官方式啦,不过我也很高兴版主能够容忍不同的声音,比起很多外国论坛好得多,很感谢版主的耐心回复,大家有机会再互相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以我对佛教了理解来说说,佛经不能告诉我们真谛,但佛经能够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谛,佛陀指了一条路 ...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01:18 PM

你的分享核心重点已经很卓越和显著--我个人非常期待本坛另外一位坛主能进来的说~白布飘扬。。。毕竟程度和档次不同了-吉祥坛主已经抓不到点了

通过分享询问交流探讨启发。。。我觉得这就是本论坛的存在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分享核心重点已经很卓越和显著--我个人非常期待本坛另外一位坛主能进来的说~白布飘扬。。。毕竟程度和档次不同了-吉祥坛主已经抓不到点了
风起云涌 发表于 25-9-2011 04:44 PM





你说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以我对佛教了理解来说说,佛经不能告诉我们真谛,但佛经能够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谛,佛陀指了一条路给我们,我就只要跟着这条路+自己努力修行就可达到解脱。
bashlyner 发表于 25-9-2011 01:18 PM

成就佛陀的解脫道並不完全只依靠佛經,如果您有興趣了解,不妨參考及深入了解佛教三寶。

回到你说的,没错我们凡人的修行不足,所以无法分辨哪一条路才是对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是什么?不就是跟着佛陀指的路走?但是佛陀到死都没写过半本经书,我们也只能退而求次去跟随佛陀直系弟子们,也就是广大阿罗汉们集结出来的经典。

佛陀指的是什麼路,個人相信只有正在走著及已經走過的人才會清楚。
至于是否是只有依據大阿羅漢結集出來的經典就是做保險的做法,個人認為這很難說。善于曲解經典的人不可能不存在;盲人摸象現象通常是層出不窮。
比較保險的做法,個人認為是先把戒律持守好,畢竟以戒為師是佛的教誡之一。


我们本身的修行不足这没错,但是至少我们还分得出谁的修行足够,那些后期的佛教经典(不管大小乘)都有着被被质疑的如收到其他文化影响、离佛陀死亡的年代太久远、和阿罗汉们集结的经典有矛盾等。既然你说了大家都修行不足,为何还有人宁愿去追随这些后期的经典而不是回归最原始的呢?提醒一下我只针对某些佛教徒,不是全部。就像外面很多大师天天提倡报应论,自己诠释因果,而更离谱的是有些直接干脆说自己和佛陀是兄弟。如果你觉得这些乱想还要等到你有智慧才去纠正,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

請問以智慧去分辨誰的修行足夠比較妥當呢?還是以分別心?
釋迦牟尼佛是第幾位佛呢?
每一個修行人都有自己的修行因緣,因此每一個人領悟到的事情都會不一樣。有些修行人對因果報應比較有感觸,有些修行人對無常比較有體悟,有些修行人對苦比較有深刻的了解,這些都是修行的過程。
大師們說的話,並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記得;但是,曲解或誤解所聽到的話的問題卻很少被提出來討論。
說自己是佛陀的兄弟又如何?能代表什麼?解脫?如果是真心求解脫輪迴者,心是很堅定地嚮往解脫輪迴的方向走,而不是其他方面的事情。
對於你提出的例子,個人認為其實不太需要用到智慧去辨認,用求出輪迴之心來鑒定就足夠了。
佛陀的教法很明顯是有關脫離輪迴方面的,如果您說的大師說的法與佛陀的教法宗旨沒有聯繫,個人認為下一步該怎麼做,應該難不倒任何人吧?


如果你一开始就走错路,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修行都很难得到佛陀的智慧,而且我前面也说过没有多少个人会自认有智慧,难道你要跑到外道大师面前说 “我修行比你多,我比你有智慧,所以你说的都是妖言惑众” ?

關於路的對錯,個人建議您不妨多考究釋迦牟尼佛傳。
另外的就是,佛陀是否會憂心未來的眾生在修行的時候走錯路?
自認為有智慧的人比比皆是,這是不就是您常替佛教徒煩惱的事嗎?


你说的没错我是学术角度来看待现今的佛教,和其他考古学是一样,都是为了还原历史,还原真相。我不是因为原教旨主义还是什么南传思想而捍卫佛教原始经典,而是为了不想人类失去其中一个最有智慧的祖先的教导,也就是佛法。我的观点是,要捍卫真实的佛法,并不一定要靠修行,也可以靠学术研究或者考古,尽管我因此而不能解脱,如果你觉得这些世俗的做法不适合那么我也只能说每个人观点不一样。


佛陀的正法其中一種特點『智者們可以各自證知』-(請參考正法的六種特點)中指提到智者,卻不是學者,而且是『自證知』卻不是純粹『考究』而已。希望這樣的分享不會讓您覺得有在反駁您的意思。
您提出的那些做法或許只能帶領您到佛法的某一個學術層面而已,而且有可能是一個不完整的層面。了解事情只了解一半,您就不怕因此而把您所謂的最有智慧的祖先教導掩蔽起來?


我觉得我们的分歧点就是,你认为每一个人努力修行,就能走向正轨。而我认为先要把正轨找出来,才能帮助每一个人修行。这像鸡和鸡蛋的问题,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你是小看了人类的羊群心理和那些“大师”的影响力。


您說的沒錯,個人是比較注重實修。您所說的正軌其實四聖諦已經說得很清楚、詳細。
個人也對您說回一句實話:那些大師也可能是您所謂的羊群培養出來的。


要知道一个信徒跟到一个妖言惑众的大师,不只是对佛教造成打击,而是会影响社会风气。因为被大师的话而搞到家庭破裂,或者骗财骗色的例子算不少了吧?这个时候佛教徒不站出来纠正,反而要这些非佛教徒来批评,而有些佛教徒则帮亲不帮理说佛教界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你觉得这算是正确的做法吗?外面的人对佛教越来越失望,又或者是那佛教当把利益化的宗教也没关系了吗?问问你自己吧。这不是靠一句“那些大师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是信徒影響大師?還是大師影響信徒?這很難說清楚吧。
信徒自己盲目崇拜某修行人而造成種種風波事件的發生的可能性可以被抹殺嗎?
一件事情的發生不純粹是單方面的吧?
世間上的事情,有哪一件不是無常的呢?佛法有生起的一天,就自然會有滅去的一日,不是嗎?別過度杞人憂天,把目前的先做好吧,如果連四聖諦都還沒好好理解體悟,就去管那么多事情,您認為會有幫助?
要解決問題,還是那句話,實修吧,其他的戲論都是無補于事。


如果大乘教徒真要修菩萨道,那么这些现象不应该被纠正吗?反而要那些常年来被抨击”只顾自己不顾众生“的南传教徒来纠正?够讽刺


個人認為佛教徒應該糾正的是自己的心。
真修行人不會被八風所動搖吧,如果連所謂『只顧自己不顧眾生』的煩惱也沒辦法熄滅,那怎么能稱得上是修持佛法呢?

我要说的在上面已经说完了,恕我不能接受自顾修行,掩耳盗铃的说法。


您不是佛教徒,當然是沒有必要去接受任何說法,這點個人可以了解。


我在上面也解释了。


您的確是在上面解釋了,可惜的是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在看同樣的東西。不過這樣也不錯,能聊的東西不會太局限。


这个个回答是有点官方式啦,不过我也很高兴版主能够容忍不同的声音,比起很多外国论坛好得多,很感谢版主的耐心回复,大家有机会再互相学习吧


不客氣,這是應該的。有交流才會有進步。謝謝您的不吝賜教,個人受益不淺。




风起云涌網友/網宗網友您好,
希望您不會是因為個人曾經處理過您的帖子而沒辦法釋懷。如果真的因為過去版務處理而讓您心中有疙瘩,那么個人籍此機會在此向您致歉。




正法的六种特点
1.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法乃世尊所善说)
2. sanditthiko(是自见的)
3. akaliko(无时的)
4. ehipassiko(来见的)
5. opanayiko(导向[涅槃]的)
6. 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智者们可各自证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9-2011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就是??
北川囧子 发表于 25-9-2011 07:11 PM

你的存在。。。怎么那么有当年咖啡豆族群的影子。。。你是咖啡豆的追随者吗??观音兵

-----------------------------------------------------------------------------
我已经避开了你许多的回复帖--因为你就是到处在挑。。。管理坛主允许你的存在我也没能做什么的说--我刚用过晚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存在。。。怎么那么有当年咖啡豆族群的影子。。。你是咖啡豆的追随者吗??观音兵

---------- ...
风起云涌 发表于 25-9-2011 07:45 PM



你真的是钻石会员?怎么你post的图片我都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是钻石会员?怎么你post的图片我都看不到
北川囧子 发表于 25-9-2011 07:52 PM


你为什么看不到

这个心可能是又在身内又在身外,内外两在,里面也有,外面也有。他心里想,这就对了,看不见里面,是因为它在外面;看不见外面这个脸,是因为它在里面,是两面都在。实际上,这个话反过来问很简单,既然你两面都在,在外面,那你就应该可以看到你的脸;在里面,你应该可以看到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是因为它在里面。可是还是看不见,所以内外两在,也是没有道理的。

               第五个呢,他说随合随有,他说,这个心啊,你只要想看到什么,就在那个地方,随合随有,合到哪里就哪个地方有。这个很奇怪了,随合随有。那么,佛就问阿难,我们看到外面六根对六尘,只有根尘这两种事实,我眼睛看到了这个色法,看到这个东西,当看到的时候,那我眼根合到了色尘上面,你说随合随有,到底它是在眼根上,合着这眼根有?还是合着这色尘有?我们看到这柱子了,你说到底是你的心在柱子上,知道有柱子?还是因为在眼睛上,知道有柱子?如果说在柱子上,知道有柱子,那柱子它自己是色法,它就应该知道,柱子自己会知道是柱子吗?它不知道。那眼睛它知道是柱子吗?如果合在眼根上有,我眼睛不看柱子,我也应该知道柱子有,可是我不看柱子,我就不知道,所以合在眼根上是眼根自己的功能,也不是你心的功能。合在柱子上也不在柱子,所以随合随有,也不对。

               那么第六个呢,他就想,既然合在柱子上也不对,合在眼睛上也不对,那应该在两个中间。有没有?这个其实我以前曾经有这种感受,有一次在念楞严咒的时候,,因为人很多,佛学院有一百来号人,念起来声音气势非常庞大,念着念着然后在那里听,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我突然感觉,这些声音,从他们那里发出来,到我耳朵里面,我如果心不执着我的耳朵,也不执着它发过来的那个地方,就在中间这个部位,感觉很舒服。我们现在,你看你眼睛看到这个柱子,你的眼睛,你的注意力,既不在柱子上,也不在眼睛上,这中间到底有没有东西呀?你说中间没有东西,我们把板一隔,我们就看不到柱子了;你说有东西,确实什么都没有。你中间有东西就把你隔住了,你看着这个柱子,所以这中间,它非常的奇妙。实际上这中间呢,有,也是没有;没有,也是有。一切法的妙用,真心在这里显现。

               但是阿难回答的时候,他认为这中间有一个东西,只是妄想而已。所以它说在中间,是指隔离了两端。而我们的心性呢,是遍一切处的,既在两端,又在中间,即根尘识三个都不住,只有这样,你才能契入到真心。但是当他还没有契入的时候,他说可能是这两者中间吧,就像一条线一样。我的心就是一条线,把你的眼根抓过来粘在这色尘上面,于是你就分析到了。那么,这个时候,佛就问阿难了,在两者中间不成立,为什么不成立呢?如果心在中间,既不在眼根,也不在这个色尘上。你的心不能在眼根上,那么眼根看不看色跟你没关系。如果不在色尘上,你看的是不是色尘,跟你也没关系。那眼根跟色尘两个离开了,你的心还能够分析说,佛有三十二相,我看着很喜欢,你能生这个心吗?生不起来了。所以,在两者之前,也不对。不是一个东西,它不是夹在中间的这么一个东西。

               最后呢,他想来想去,内也不是、外也不是、中间也不是、在根里也不是、两头在也不是、随合随有也不是,到底在哪里?他说一切不执着,这就是了。我们不是经常听很多人,打坐有一点功夫的人,一问他修行怎么样?他说一切不执着。其实不执着,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执着,佛就问了,不执着,到底是有一个不执着?还是没有一个不执着?如果有一个不执着,那你还是有。有,那这个有,到底是十八界当中的哪一界?既然是有,或者是有精神的,或者是有物质的,或者是有分别的,或者是有样子的,是有样子的?还是没有样子的?如果没有样子的,也没有精神,也没有分别,那就是没有。十八界当中没有这个东西,那就是没有了,无就是无。如果是有,你说有一个不执着的,那是有,有的话你得把有拿出来,如果是有,到底这个有在哪里?有一个不执着,这有一个不执着在哪里?

               所以,最后阿难他发现,讲一切不执着也不对呀,因为平常把妄想当成自己的人啊,他说一切不执着了,其实他说一切不执着的时候,就意味着我这个心,我这个妄想,我现在不执着了。而你的妄想是什么呢?你那妄想,就是我现在想到矿泉水的时候,矿泉水的这个相显现了,我现在不执着它,其实,他的意思是,我的心,我的这个我执,通过眼根,我抓住了这个色尘,所以一旦问你的不执着,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你说我的不执着,是因为看到矿泉水不执着,那么说明你还是在执着,认为有个矿泉水,是不是?

                我们在分析一切法的时候,你总是认为有个东西,有个概念在那里,抓住它,我不执着了。那这个概念是什么?是法尘?还是我们的六尘?你怎么算不执着呢?就像有些人说,我不贪名,你讲你不贪名,那你怎么会知道有名呢?你知道有名,其实就执着这个名了,你尽管是不贪名,那么反过来就是,你贪着不贪名的这个名。有些人说我不贪的,我不贪是什么?我不贪就是,你去贪着那个不贪的感觉,一样的,他说一切皆不执着。所以七处征心,在这个内外中间,这一切法当中,你找不到你的心!有一首古诗说得很好,“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里面的。上到天堂,下到地狱,中间一切人事当中,你去看,追求,你的心到底在哪里?两处茫茫都不见!我们平常的妄想,一切想法的生起啊,事实上,只是这些物质身心这种状态,十八界的这种状态,在展现出它缘起的现象而已。除了展现缘起的现象以外,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心在那里想着。


------------------------------------------------------------------------------------------------------------
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全部-你看到的所谓真相未必就是真相-你想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想让你看什么-其目的何在-会影响你什么。。。实修之人虚空心无法承受外力-唯有从一而终-故我-。。。然而关键点也出现在这个点上~~小故事一杯装满的水无法再倒入其他的水了-就这样静止了-那杯水甚至还深怕自己保护得不够会不小心遗漏掉在杯子内的水--于是告诉自己不能偷懒-要责无旁贷的好好的维护拿杯水。。。【相关故事不难在佛教典故内找到的说

环境和气候都不错,只是受十方供养,修行不敢懒散
咖啡豆 发表于 31-1-2011 10:37 AM


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

---------------------------------------------------
此生多少人死不瞑目的站在此岸哀怨道~为什么我已经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全部做到很足够甚至很101了--我还是到不了彼岸~~~

因为殊途本就不同归--这是现实也是业

风起云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1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施各法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10:40 PM , Processed in 0.0644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