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eith_wong

每台iPhone的利润是其他品牌的28.7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0-2010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来攻击你,偷偷Pm link来,让我去爽一下
caLow 发表于 4-10-2010 05:58 PM


要咩?不要啦。我就是不想引起小集團口水戰,才一味隱忍不發,我也不願看你一身屎,看戲就好啦。
想不到在這裡也看到伽佬你現身 ,有點他鄉遇知己的感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0-2010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咦,你也知道有這回事?
唉,我也不去理他們了,只要不做亂就可以了,天下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要夜郎自大就由他吧。
anyway 很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和鼓勵

edwintey 发表于 4-10-2010 04:35 PM



咦,那边不是很太平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0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咦,那边不是很太平的吗???
yyheen 发表于 4-10-2010 07:14 PM



那邊近來蠻亂的,主要是衝著我來的。

好了,不好在這裡談這些無關主題的事情。

回到正題,我覺得 Apple 在於市場行銷和建立品牌價值很成功,很值得分析和研究。
期待樓主能夠分享一下有關的內在關鍵和成功的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0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咩?不要啦。我就是不想引起小集團口水戰,才一味隱忍不發,我也不願看你一身屎,看戲就好啦。
想不 ...
edwintey 发表于 4-10-2010 06:51 PM


我是想去哪边帮手人家攻击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0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邊近來蠻亂的,主要是衝著我來的。

好了,不好在這裡談這些無關主題的事情。

回到正題,我覺 ...
edwintey 发表于 4-10-2010 08:06 PM


steve job 在美国矽谷是印钞机,从苹果电脑到 pixar 动画公司到 imac ipod iphone ipad,花了三十多年所创立的苹果品牌,不是中国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size=15.8333px]我举例,[size=15.8333px]一部600美金的iphone,销售商(digi maxis)赚100 美金,苹果赚100 美金,运输库存赚50 美金,市场行销包装宣传赚50美金,研发设计成本100 美金,剩下的200 美金,应该就是原料配件占190 美金,代工安装10美金。


你可以知道中国代工,可以赚多少。而且,富士康,是台湾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0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想去哪边帮手人家攻击你一下
caLow 发表于 4-10-2010 08:09 PM


你。。。落井下石 !你好嘢。。。好。。。。。。。。。。。。。。。。。。。。。。我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10-2010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卖,没什么可分析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卖,没什么可分析得
makyo1984 发表于 4-10-2010 09:10 PM


不單只是一個願意賣,一個願意買,而是一個追住它買才對,所以是不是值得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0-2010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edwintey


    没有利润也没人去做它,毕竟一部产品伦材料本身得价值算成本,还要加入开发人员得经费,从设计到开拓,都需要花费大量得财力,所以产品得价值不在于它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10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商人来说,有市场价值,就乘胜追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10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补充

本帖最后由 keith_wong 于 5-10-2010 11:39 AM 编辑


根据我的阅读与观察,让一门生意能长久成功的关键,和我们的理性思维是有出入的。
这些说法可能可以吸引您继续读下去:
1.程度上做得比对手好,通常不会让你超越已领导市场的对手。
2.价钱定得比对手低,通常也不会让你超越已领导市场的对手。(价钱定得高也一样)
3.广告做得比对手多,通常更不会让你超越已领导市场的对手。
4.把两个(或更多)已知的创意合在一起的产品(或服务),是无法在市场上成功的。
5.人们消费前,脑里面只需要想起(或记起)两件事,就可以决定其选择了。
6.在市场上,可以有一,或有二,就是很难有三。


学术性解答:
产品创意和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定律只有一个--就是“类别”(category)的“分支”(divergence)。
任何把两种“类别”(category)合在一起的创意,或称为"合支"(convergence),是不会得到长久的成功的。
也就是说,要能长久成功,就必需能开发出市场上全新的“类别”(category)。这才是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创意。
有了全新“类别”,公司就要为它取一个全新并独一无二的名字,也就是品牌的名称。
有了品牌的名称,就要利用产品的独一无二的特性,传达到需求者的心中。
这个传达的过程不是通过广告,而是“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
所谓“公共关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当您的全新类别的产品要推出市场前,让您的产品的独特特点在坊间流传(leak)。
如果以上的每一条都符合的话,您将能像以下的品牌一样取得庞大的市场!


“类别”(category)--品牌
精准搜寻引擎--Google
大型电脑--IBM
可乐--Coca-Cola / Pepsi
电脑操作软体--Microsoft
微处理器--Intel
汉堡--McDonald's
长形潜艇堡--Subway
高级皮包--Louis Vuitton
牙膏--Colgate
牙刷--Oral B
即溶咖非--Nescafe
塑膠容器--Tupperware
顶级小车--Mini-Cooper
刮胡刀--Gillette
口香糖--Wrigley's
提神碳酸饮料--Redbull
纸尿片--Pampers
商务手机--Blackberry
触控手机--iPhone
开放式手机操作软体--Android
矿泉水--Evian
包装随切薯片--Lay's
包装锯切薯片--Ruffles
罐装平整薯片--Pringles
超市(美)--Walmart
超市(欧)--Carrefour / Tesco
网路超市--Amazon
大型家具超市--Ikea
遥控电玩--Wii
复印机--Xerox
卫星电视服务(马)--Astro
廉价航空(马)-- Airasia
消费型专业相机--Nikon / Canon
顶级房车--BMW / Mercedes-Benz
日本房车--Toyota / Honda
碳芯电池--Eveready
碱性电池--Duracell / Energizer
快递服务--UPS / FedEx


如果您已是成功的品牌,每当您开发了新的“类别”(category)产品,不要用同一个品牌名称。
消费者要新的名字!用同一个品牌名称的作法将同时让新与旧的产品都无法长久生存。
比如Mercedes-Benz推出的成功小车是叫新的品牌名称-Smart,而不该是Mercedes-Benz A Class,任何一个
Mercedes-Benz A Class都将削弱Mercedes-Benz原有的品牌地位!因为A Class永远不是顶级房车。Smart则成为全新的“类别”-可爱名车,它和Mercedes-Benz将没有品牌上的关联。


如果某一“类别”(category)已被某一品牌占据,如果此类别还有另一种“性格”供开发的可能性,
那么此类别将可容纳得下第二个品牌。比如BMW是另一种个性的顶级房车,Pepsi是年轻口味的可乐。


有关品牌命名,其基本原则是:
1.品牌命名要有“联想力”。如Red Bull就传达了“力”的意像。
2.品牌命名不应该是以它的“类别”名称来命名。如Red Bull就不应该叫Extra Energy Drinks,不但没震撼力,也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最强而有力的品牌名字应该是有“独立性”的。如Toyota的顶级名车是叫Lexus,而不该是和原名字有关的Toyota Luxury。


全新的类别有以下几个特性:
1.全新的类别背后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目的”(Purpose)。
比如iPhone全新的目的是要让电话的操控能够完全和使用者的手脑结合。他们的办法是去除掉所有的按键和触笔(Stylus),而只利用手指的移动来操控。
2.全新的类别背后的“目的”是要有意义或有心理需求的。
比如人们买名车是要买到拥有名车的“社会地位”。再比如,iPhone的手指操控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3.全新的类别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零”,因为市场上没有这个类别。
当您成功后,您在这类别的市场占有率将是100%,直到有抄袭者的出现为止。
4.全新的类别要成功,必须有一个简单易记的“类别名称”。
这里讲的不是上面提过的“品牌名字”,请大家一定不可以混淆。
比如iPhone的“类别名称”叫Touch Phone。没有简单易记的“类别名称”,消费者将最终忘记你。


如果“类别”(category)已经走向历史,那么“品牌”也将同样走向历史。再怎么努力,也是挽救不了的!
比如Kodak的百年事业--底片(Film)在数码相机的时代渐渐走向历史。


类别是直接、简单而且是稳定的,两种类别的“合支”所产生的“不知名”产物将无法转移人们对原来类别的注意力。
比如“和播放机结合的电视”、“和电脑结合的电视”、“汽车和飞机的合体”全都无法长久生存。


为了追求生活的品质和生活内容的多样化,类别将会持续的分支,而且越分越细。
您家里的家庭用品会持续的分支,越分越多。超级市场的产品会持续的分支,也是越分越多。
不是一种类别变得更多选择,而是更多的新类别出现了。


浓缩解答:
一门生意能不能长久成功,最主要的,是能同时做到“感知”和“认知”的品质与独特性。
换个方式来说,一门生意能不能长久成功,最主要的,是能同时做到“类别”和“品牌”的品质与独特性。
再换个方式来说,一门生意能不能长久成功,最主要的,是能同时做到完全的“感观分类”和完全的“深层记忆”。
讲的白一点,一门生意能不能长久成功,最主要的,是能同时做到让人们“永远想到你”和“永远记起你”。


也可以说成,说服力来自类别的分支和绝对品质;魅力来自品牌个性和品牌名称。
(顾客倾向不愿被其他人或广告说服。不过顾客会选择由自己说服自己。)


哦...还有遗漏什么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10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邊近來蠻亂的,主要是衝著我來的。
回到正題,我覺得 Apple 在於市場行銷和建立品牌價值很成功,很值得分析和研究。
期待樓主能夠分享一下有關的內在關鍵和成功的手法。 ...
edwintey 发表于 4-10-2010 08:06 PM

我整理了(我以前写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上面一篇。
关于苹果的各项细节,我明天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10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整理了(我以前写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上面一篇。
关于苹果的各项细节,我明天再写。
keith_wong 发表于 5-10-2010 11:29 AM


支持,感恩,学习了..
等待你明天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10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感恩,学习了..
等待你明天的大作
caLow 发表于 5-10-2010 04:26 PM


谢谢你的支持。

以下是我的近作,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10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设计的角度切入苹果公司的运作体系。

苹果的成功近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其品牌价值更以83亿美元跃升为世界前三位。
仅排在谷歌和IBM之后,一举超越许多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和微软。



以设计的角度切入苹果公司的运作体系。

苹果的定位是...。
苹果的类别...是极简主义的科技公司。
极简主义类似一种追求平衡的态度;
剔除多余的科技和美学上的累赘物,
借以凸显重要的生活内容和直接感官,
以回归还原人性的根本意图或内涵。

极致人性化控制界面。
苹果给了电脑一个滑鼠标,开创能够快速并准确的手动点击和引导式图像标识。
(注:滑鼠和滑鼠标非苹果发明,苹果的贡献是在商业上率先推介与结合此产品技术。)
苹果给了数位音乐随身听一个转盘,开创快速选取歌曲的机能。
苹果给了手提电话一个高度改良的触控萤幕,结合图像式引导、gyroscope、accelerator等,
提供Slide Smooth、Multi Touch等控制方式,开创全新多功能体验。
人们面对冰冷的科技产品,因为有了以上的控制界面,
接收到直接的反应回馈,借以产生强大的亲切感和满足感,并完成复杂的操控目的。

限制的界面提升隐藏目地。
去除一般手提电话一定有的接与挂电话的按钮,提示更多的可能性(这可能不是/不只是电话)。
保留一个实体的Home按键,其按下的触感和触控萤幕的平面回应的不同,引入一种功能上的感官区分,
以提示重要的离开机能,更重要的,避免无意的(不小心的)离开操作中的软体。
隐藏应用程式的选项,着重slide smooth和multi touch的浏览方式的快捷和优雅。
(经验显示一岁小孩可以自行开机、翻看照片;三岁小孩可以自行玩游戏;初用者不必阅读说明书以了解主要功能。)

生活内容的引入系统。
苹果推介iTune单曲售卖平台、固定单曲收费、优化宣传、试听服务,开创网路上少数有利于智慧财产原创者利益的机会。
鼓励并协助iOS程式设计(Apps)的外界参与、采取适当收费制、优化宣传,再次开创网路上少数有利于智慧财产原创者利益的机会。
以上作业,形成有效的供给循环,提升苹果产品的广泛应用和多元生活乐趣。

无设计的设计。
苹果设计的产品外壳、显示画面,都剔除过于强烈的美学元素,
单纯追求良好比例的平整外形、无彩度的色阶、巧妙隐藏的菜单选项、后置的品牌图像和文字、无线路的电脑...。
形象上诚如一种隐士的作风;功能上反而凸显了生活上重要的内容,也发挥小巧萤幕的完全运用。
这些无设计的设计,也让追求保护性或彰显独特品味的多变外壳变成一种类似人们购买衣装的必然性。(上天没有创造衣服对吧?)

多元材料开发。
全金属外壳的数位音乐随身听;
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手提电脑外壳;
金属按钮与结构、陶瓷背板(Zirconium/Yttrium impregnated ceramic)、强化玻璃的手提电话。
同时提高生活质感和耐用程度。
(据说陶瓷背板比许多金属还硬,还有避免收讯被阻隔的机能。)

感官的品质。
结合以上的各项元素,苹果产品似乎总是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氛(epoch)。
有人为之欣喜、有人恨之入骨(据坊间的闲语),
万人迷被批评的几率是更高的(阮玲玉的遗书是说:人言可畏。)
如果苹果争气的话,大家吵闹的乱象背后,又会有饶富趣味的苹果产品面世了,呵呵。

哦...写累了,还有缺少什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0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阅读与观察,让一门生意能长久成功的关键,和我们的理性思维是有出入的。
这些说法可能可以吸引 ...
keith_wong 发表于 5-10-2010 11:12 AM


感恩,这一篇都还没有看完(消化),还要时间仔细品尝。。。多谢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0-2010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这一篇都还没有看完(消化),还要时间仔细品尝。。。多谢先。
edwintey 发表于 8-10-2010 01:17 AM


不用谢,这些知识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10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好,力顶!赞
icecream23 发表于 8-10-2010 12:46 PM


哇,有酱好吗?呵呵,谢谢你的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0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的成功近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其品牌价值更以83亿美元跃升为世界前三位。
仅排在谷歌和IBM之后,一举 ...
keith_wong 发表于 7-10-2010 10:08 PM


感謝,終於看完了,給你鼓掌 (還不能算是很透徹的理解)。
有時候大概知道和有系統分析是兩回事,感謝樓主耐心的分享
也很還期待有些什麼其他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0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終於看完了,給你鼓掌  (還不能算是很透徹的理解)。
有時候大概知道和有系統分析是兩回事,感 ...
edwintey 发表于 8-10-2010 08:45 PM


谢谢你的支持哦。文笔有限,写得不是很流畅,如有那一段搞混了大家的思绪,请多指正。
以下两篇是比较近的文章,基本概念是一样的,作用是试探模糊的领域,请多指教。

[原创] 智能手机(Smartphone)在顾客心理到底有没有成功?--《品牌的起源》再诠释http://cforum6.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073855

《Inception--把想法植入“顾客”的脑袋里》
http://cforum6.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035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10-2025 05:13 PM , Processed in 0.1070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