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5-2010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从有相学佛,通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成就圣果;
有的人丛无相学佛,一样通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成就圣果;
无论如何,在成就圣果时,有相无相皆不可执著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无相?心即是无相。
心既是无相,那你怎么知道那是心?
心是有相或无相,也是随你说的。
心既是有相,亦是无相。
说心是有相,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是无相,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既是有相,亦是无相,依然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既是非有相,亦是非无相,还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甚至说心这个字眼,不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吗?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法句经中的
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二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这又怎么解释?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心是有相,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是无相,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01 AM 
是的。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法句经中的
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二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05 AM 
你认为应该怎么解?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应该怎么解?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要断轮回,就要从心意下手;说灭贪嗔痴,灭执取都是心意的范围。。。
不过不小心的话,都会过渡诠释,而落入唯心主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0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6-5-2010 02:45 PM 编辑
我的理解当然随我认为,难道你不也是一样吗?
大家想法不一样是好事来的,一样的话就不用学习了咯 ...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11:31 AM 
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假如以“是非非是,”来推卸掉问题,这是不正确的治学态度。“是非非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别管这么多”,不然就是“全部都正确”,“win win solution"。
想起来都好笑下。
今天全部佛教理论都win win solutions , 明天佛教,婆罗门,上帝等都win win solutions...
最近奥修跟佛教都win win 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0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54 AM 
唯心主义有问题吗?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假如以“是非非是,”来推卸掉问题,这是不正确的治学态度。“是非非是”,最后得 ...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2:34 PM 
win win solutions 也应该要看人、角度、立场的吧?
"是非非是"不是用来推卸问题,若用在文字游戏或纯理论就另当别论。
如果结论是"别管那么多"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也不坏,大前提下必须不是自欺欺人。
奥修跟佛教win win 了咩? 怎么说?
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见跟佛教都win win solutions喔~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云 于 6-5-2010 03:30 PM 编辑
唯心主义有问题吗?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2:42 PM 
印度宗教中,不只佛教讲唯心。。。但是我觉得初期佛教比较没有这样的倾向。。。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要断轮回,就要从心意下手;说灭贪嗔痴,灭执取都是心意的范围。。。
不过不小心的话,都会过渡诠释,而落入唯心主义
可以详细解释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0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6-5-2010 03:42 PM 编辑
win win solutions 也应该要看人、角度、立场的吧?
"是非非是"不是用来推卸问题,若用在文字游戏 ...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03:24 PM 
哪你看到什么好解释么?没有吧?不是圆融一切就是排除一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5-2010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宗教中,不只佛教讲唯心。。。但是我觉得初期佛教比较没有这样的倾向。。。
小云 发表于 6-5-2010 03:28 PM 
是的。不过唯心主义并没有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你看到什么好解释么?没有吧?不是圆融一切就是排除一切。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3:39 PM 
解释什么?不明白你的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不过唯心主义并没有问题。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3:41 PM 
唯心不唯心是哲学范围,我觉得初期佛法和后期佛法(从部派开始)的区别在于初期佛教是避免(存在)哲学的论述,因为哲学的讨论时容易堕入14无计的陷阱。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可以对存在实像的认知;但从佛法修证(断烦恼)来讲,并不是一定要涉入哲学,有时候反而成为一种修行上的障碍。。。。
不过后期佛教居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存在)哲学回应,不派佛教时就有了唯物和唯心倾向的立场,我个人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佛教有没有问题,就要取决于他是否仍然保有初期佛法所流传下来的修行体系,以及门徒依然的奉行这个教法。如果有,就没有问题,讲唯心唯物立场倾向,都不是问题,毕竟它只是对于存在的探讨;如果没有,就是本末倒置 |
|
|
|
|
|
|
|
发表于 6-5-2010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详细解释吗?
小云 发表于 6-5-2010 03:32 PM 
一切苦结根源于贪嗔痴,这些都在心意识的范围 |
|
|
|
|
|
|
|
发表于 7-5-2010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华经的一体论来看,精神与物质根本无法分割 ( 天台法门:色心不二 ) ,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实体都是 和大宇宙的生命一体的。 法华经不在诸法(万象)之 外的虚无抽象的地方寻求实相,主张实相与诸法是一体的,大宇宙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 。 也是一体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5-2010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0-5-2010 09:53 PM 编辑
每一个实体都是 和大宇宙的生命一体的。
清池 发表于 7-5-2010 07:31 PM 
这种说法跟天人合一,梵我合一有什么分别呢?错误理解了大乘佛法,就会倾向婆罗门的教导。第一胜义谛不是这样理解的。
知见错误,婆罗门,佛门都分不清楚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5-2010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心不唯心是哲学范围,我觉得初期佛法和后期佛法(从部派开始)的区别在于初期佛教是避免(存在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04:06 PM 
佛教唯心还是唯物是因为人们不理解佛教的缘故。
佛教没有所谓的唯心或唯物,佛教依据的是实相。不过后人一看到实相这个词汇,就试图把它玄化,哲学化,文字话,这才会出现佛教唯心唯物之说。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