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素还真

现代大乘学有相,小乘佛法学无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5-2010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从有相学佛,通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成就圣果;
有的人丛无相学佛,一样通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成就圣果;
无论如何,在成就圣果时,有相无相皆不可执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10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无相?心即是无相。
心既是无相,那你怎么知道那是心?
心是有相或无相,也是随你说的。
心既是有相,亦是无相



说心是有相,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是无相,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既是有相,亦是无相,依然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既是非有相,亦是非无相,还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甚至说心这个字眼,不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佛法是以"观心"为本,不是以心为本。


南传法句经中的
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二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这又怎么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样的解释有实际的用处呢?这样的理解概念又能怎样呢?

心是无相,假如你认为能知道就是心,这 ...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10:54 AM


我的理解当然随我认为,难道你不也是一样吗?

大家想法不一样是好事来的,一样的话就不用学习了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心是有相,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是无相,也是为了朝向熄灭贪嗔痴的道路;

说心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01 AM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法句经中的
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二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05 AM


你认为应该怎么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5-2010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应该怎么解?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11:34 AM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要断轮回,就要从心意下手;说灭贪嗔痴,灭执取都是心意的范围。。。

不过不小心的话,都会过渡诠释,而落入唯心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6-5-2010 02:45 PM 编辑
我的理解当然随我认为,难道你不也是一样吗?

大家想法不一样是好事来的,一样的话就不用学习了咯 ...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11:31 AM


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假如以“是非非是,”来推卸掉问题,这是不正确的治学态度。“是非非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别管这么多”,不然就是“全部都正确”,“win win solution"。

想起来都好笑下。

今天全部佛教理论都win win solutions , 明天佛教,婆罗门,上帝等都win win solutions...

最近奥修跟佛教都win win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11:54 AM


唯心主义有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假如以“是非非是,”来推卸掉问题,这是不正确的治学态度。“是非非是”,最后得 ...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2:34 PM


win win solutions 也应该要看人、角度、立场的吧?

"是非非是"不是用来推卸问题,若用在文字游戏或纯理论就另当别论。
如果结论是"别管那么多"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也不坏,大前提下必须不是自欺欺人。

奥修跟佛教win win 了咩? 怎么说?
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见跟佛教都win win solutions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云 于 6-5-2010 03:30 PM 编辑
唯心主义有问题吗?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2:42 PM





    印度宗教中,不只佛教讲唯心。。。但是我觉得初期佛教比较没有这样的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意为先导或意/心为法本,都是说一切业都是心在主导造作,轮回的根源在于心/意(贪嗔痴/执著),要断轮回,就要从心意下手;说灭贪嗔痴,灭执取都是心意的范围。。。

不过不小心的话,都会过渡诠释,而落入唯心主义


可以详细解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6-5-2010 03:42 PM 编辑
win win solutions 也应该要看人、角度、立场的吧?

"是非非是"不是用来推卸问题,若用在文字游戏 ...
peggy_str 发表于 6-5-2010 03:24 PM


哪你看到什么好解释么?没有吧?不是圆融一切就是排除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宗教中,不只佛教讲唯心。。。但是我觉得初期佛教比较没有这样的倾向。。。
小云 发表于 6-5-2010 03:28 PM


是的。不过唯心主义并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你看到什么好解释么?没有吧?不是圆融一切就是排除一切。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3:39 PM


解释什么?不明白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不过唯心主义并没有问题。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0 03:41 PM



    唯心不唯心是哲学范围,我觉得初期佛法和后期佛法(从部派开始)的区别在于初期佛教是避免(存在)哲学的论述,因为哲学的讨论时容易堕入14无计的陷阱。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可以对存在实像的认知;但从佛法修证(断烦恼)来讲,并不是一定要涉入哲学,有时候反而成为一种修行上的障碍。。。。

不过后期佛教居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存在)哲学回应,不派佛教时就有了唯物和唯心倾向的立场,我个人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佛教有没有问题,就要取决于他是否仍然保有初期佛法所流传下来的修行体系,以及门徒依然的奉行这个教法。如果有,就没有问题,讲唯心唯物立场倾向,都不是问题,毕竟它只是对于存在的探讨;如果没有,就是本末倒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5-2010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详细解释吗?
小云 发表于 6-5-2010 03:32 PM



一切苦结根源于贪嗔痴,这些都在心意识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5-2010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唯心主义并没有问题。
唯心不唯心是哲学范围,


依法华经的一体论来看,精神与物质根本无法分割 ( 天台法门:色心不二 ) ,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实体都是 和大宇宙的生命一体的。  法华经不在诸法(万象)之 外的虚无抽象的地方寻求实相,主张实相与诸法是一体的,大宇宙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 。 也是一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0-5-2010 09:53 PM 编辑
每一个实体都是 和大宇宙的生命一体的。
清池 发表于 7-5-2010 07:31 PM


这种说法跟天人合一,梵我合一有什么分别呢?错误理解了大乘佛法,就会倾向婆罗门的教导。第一胜义谛不是这样理解的。
知见错误,婆罗门,佛门都分不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心不唯心是哲学范围,我觉得初期佛法和后期佛法(从部派开始)的区别在于初期佛教是避免(存在 ...
贤善自在 发表于 6-5-2010 04:06 PM


佛教唯心还是唯物是因为人们不理解佛教的缘故。

佛教没有所谓的唯心或唯物,佛教依据的是实相。不过后人一看到实相这个词汇,就试图把它玄化,哲学化,文字话,这才会出现佛教唯心唯物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2-2025 11:22 AM , Processed in 0.12554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