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2-2-2010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大肚皮豚
先連絡好一位在日本檢破爛的大馬傘兵,
用"貨櫃" container 運回來賣,
你我他三人組合 ,就不愁吃 ,不愁穿了.
祝我們今年開始發大財.
不要輸給那位台灣檢破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2010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2010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老大提升了层次,不屑(我们)一顾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2010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大肚皮豚
您有什麼能夠刺激素老大現身的法寶嗎?
從年初一到現在都沒看到他.
他會不會是去了"九皇爺"那裏吃齋思過呢? |
|
|
|
|
|
|
|
发表于 19-2-2010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老大,
悶死我了 ,快點來陪我.
guilimen 发表于 19-2-2010 04:51 PM 
这次新年我没有离开过宗教法音,可是就是没有兴趣留言。
门主来这里只是玩,可是我不想玩。
近来我来这里的目的是给一点启发,有没有收到启发就不理了。人各有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2010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素还真
我很同情您高人的心境,看來您比我還要老,您大概有73歲吧?
這幾天我給"自閉樂" 咬著尾巴不肯放 ,
情況就好像是給烏龜咬到手指一樣 ,雷公不響,就不會放我走.
不如我試一下拜他做師父 ,我想 ,應該會沒事的. |
|
|
|
|
|
|
|
发表于 19-2-2010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2010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guilimen
呵呵。劣者追求的学问可以经过验证其真实性。本人忙着证实真伪,这比在这里耍嘴皮要人认同自己更有成就感。
门主转行去追寻可以证实的东西吧,这个比较好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2010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19-2-2010 11:04 PM 编辑
回复 27# Jet_Li
證嚴只是印順法師的其中一位弟子 ,並不是他真正的傳人.
證嚴創辦慈濟檢破爛公司乃是一種以環保為口號的賺錢社團.
她所賺的錢,取之社會 ,用之社會,實在是令人欽佩.
懂得做慈善的人,未必能夠行慈悲.跟修練是完全兩回事.
印順法師的精神 ,可惜證嚴沒有緣份學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2-2010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素还真
我很可憐的 ,你根本不知道.
每天都在 google 線上翻譯公司來往書信和網站課程.
幸虧有你在論壇主持開心綜合娛樂節目,
要不然我的人生可真的會一片空白.
o1j2m3 最近又不理我了 ,這都怪你玩出火.
求求你快點向他講回幾句好聽的話 ,有伴才好玩.
最起碼,他也是一貫道的一股新時代清流. |
|
|
|
|
|
|
|
发表于 20-2-2010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uilimen
楼主的link我看了... 很有争论性啊。 这尊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吗???怎么现在的人可以 ...
genus7 发表于 11-2-2010 09:40 AM 
佛像...就只是一個外在形象...
學佛在於心...與行...
我們現在的佛像...和久遠前的佛像造型也有差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10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noob1988
一講到"心", 就必須研究"人心難測"的問題.
那些大師在年輕的時候 ,個個都是充滿理想和熱誠.
現在老了 ,冷卻了 ,都在往名利發展. |
|
|
|
|
|
|
|
发表于 20-2-2010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guilimen
我觉得,你最近被很多个"自闭乐"缠绕着的事.....
你还是睡多,睡好点较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10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自闭乐
你不妨去問問一下"海神之風",
"自閉樂"在論壇或地球上 ,是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先挑起戰火的是你 ,輸的也是你 ,不甘願的也是你.
如果你是一條漢子 ,你應該接受英雄式的打死無怨,
可惜你不是 ,只是可憐蟲一條,小人一隻.
如果你還想我繼續回帖給你,
你就必需停止再玩"死纏爛打"的心理戰術,
這些手段對我來說,只是玩具.
要不然我就和你公開絕交.
到時你就會後悔傷心哭到半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0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21-2-2010 11:06 PM 编辑
o1j2m3 的靈修心得(新時代的一貫道)
1。如何去证明良心佛性?
解答:
坐禅如果进入深禅定,就会发现“我”的存在,不过却没有任何其他事物的存在了,而如果没有发现到我的存在,就只能徘徊于宁静的境界之中而已。念佛如果进入极度宁静之中,也会发现“我”的存在,还能领会人如何可以没有念头的活着行动甚至决定,却也可以领会从没有念头到有念头的瞬间关键。这个我,就是良心佛性,或如来佛性。这个部分已经被y973证实了,并非虚幻或假想的事物。人领悟了这个“我”的存在之后,似乎一切贪嗔痴爱和物欲就会短暂消失,这时候所做的一切都是属于善的,绝对不会做出任何导致内心痛苦的事情,所以叫做良心,这个名称,这个时候看经典就会感受良多。这是依据佛教法门来说的事实。所谓的四果必现出家相的由来,也就是如此而已,当一切与善结合的时候,就是止于至善的时候,由其他人事物境组织上来的颠倒事情,包括各种因缘聚合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就会呈现完全的出离心。说着一段,是凸现体悟和理论之间的巨大差异。
如果依据人来说,每一个人在做错坏事之前,或第一次做错事情的时候,就会满怀内疚,直到被耳濡目染之下。比如,人在第一次杀生的时候,都会有短暂的痛苦争扎,却可以很快的被其他念头取代。这短暂的争扎却是很多人都会忽略掉的。这就是良心的作用。如果听取这短暂的争扎,就是听取原本具备的良心做事,这时候,即使还没有觉悟,也已经证得果位。自性戒原本凭的就是这个良心的作用而已,这个良心的作用被忽略的时候,就是不守戒律的时候,五雷就会引动,这情况并非外在的戒律,而是自性中原本具备的戒律。引动五雷的时候,身心的痛苦就会一起出现,然而很多人只会觉得不舒服却不知道原因,归咎于心理或身理现象,但是,觉悟了良心,这个五雷的引动却是人无法忽视的,所以也就能知道一切痛苦的由来。
至于,要深刻体会良心佛性来说,则修道的人几乎可以随时理解,不过却必须依靠各自的智慧去领悟,奥妙就在三宝之中。
觉悟了良心佛性,其实就是明心见性,这时候,觉悟的人自己会知道。因为,神智方面就会好像拨开了一层混淆的气体一样,忽然间内心的所有念头都会仔细的浮现。至于,还没有觉悟的人,就必须在争扎的瞬间,理解良心的作用,一忽略,佛陀所说的痛苦就必定跟着来。
比如,人了解生气不好,却也有争扎过,然而,因为忽略了良心的呼唤和作用,最后仍然的一再的生气。但是,这个争扎,佛陀称为苦,我们则叫“无法心安理得”,就是不遵守良心的缘故进入颠倒所导致的种种痛苦。所有的人在内心痛苦之前,都避免不了这个争扎的时段,这是每一个人原本就具备的良心佛性,在还没有被人事物境牵扯的时候,都会有的反应,直到神智完全随着人事物境流转为止,这时候就不会有任何反应了,就是迷失了自己的良心,进入了所谓的颠倒梦想之中。
2。如何证明同一根源?
世界虽然大,也有各种的事物,然而,必定有根源。佛家称这个根源为“空”或“自性”,道家称这个根源为“道”。但是,既然说五教同源,那怎么同源呢?
基督教徒真诚祈祷,并且聆听上帝话语的时候,得到的满足和宁静,和佛教徒念佛所得到宁静是一样的。儒家守着规矩,最后获得的宁静和坐禅之后的宁静也是一样的。从宁静这个层面来说,是不分彼此的,从来没有人可以把这种宁静和满足说成两种不同的东西,却只能说来自不同的方法。基于宗教大部分只能处于宁静的境界而已,解答应该就可以在这里结束了。
至于,实在的根源,就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掌握无念到有念头的关键,这时候,就会了解从无到有的过程的微妙。这也就是世界初始和结束,所谓的无极太极两仪四象的变化过程,也就是生灭的过程。
从人的历史来说,生物学来说,各种学说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各类物种还没有出现之前,都是细胞。之后,细胞逐渐产生变化,依据不同的情况,形成“物以类聚”的现象。这个情况,在宇宙学,至今也持续着,宇宙不断扩展的情形,能够扩展就必须从无生有,对人来说没有任何的物质可以无中生有,但是宇宙的扩展,却必须建立更多的物质才可以扩展,这些物质必须有一个根源才可以扩展,单纯的因缘说法,是无法解说这种扩展的,所以第一因的说法也无法用因缘解说。因缘,只能让人观察生灭的过程,并无法让人了解生前灭后的过程,所有的因缘就只能呈现出存在本身的其中一种状态而已,可以是火,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阳光,也可以是人的身体。
但是,无论宇宙到自我,都是来自同一个根源,佛家称为空或存在,基督称为上帝。或许有人会不认同。然而,只要经历过这种宁静,就会了解所有宗教最后达成的宁静,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就如同,没有人可以因为Mother Teresa的身份而说她不是菩萨一样,毕竟菩萨也只是心地论,用人可以理解的方法解说的观念之一,心灵的境界就是不管什么宗教也好,达到了那个境界就是一样的。
既然宁静没有差别,境界自然的也不会有任何的差别,境界不会有任何的差别,自然的就不可能出现不同境界。这就是同一根源。自然的,人会说我们彼此不同,因为我们的存在不一样的关系,实际上应该是说存在是一样的,只是因缘的关系而出现不一样的个体。所以,所谓的觉悟并没有什么失去自我,自我灭绝,截断心念的过程,而只有回到最初状态的过程,就是无念的状态。或许有人以为无念的过程是所谓的无想,其实两者还是有差距的。无想,只是不想,没有想。无念却是宁静却能活动的状态。不同的个体,也不过是用一个根源分出来的两个不同个体而已。
但是,宇宙之间,如果真的要说起始,就是存在本身也可以引起微妙的波动,这不是因缘法说得通的东西,这个只要人能够体悟念头从无生有的过程,就会深刻了解这种波动。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所有的因缘法无法说清楚的部分,却是觉悟者都会了解的事情,却说不出的事情。
很多人这时候,就会觉得,这岂不是就是那些外道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吗?或许,很多人都混淆了,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很多时候是事物上的事情,感应天地则是心地上的事情,回到最初状态不分彼此,却又有彼此,如同水滴本身是水滴,融入大海也是水滴,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但是这不是任何方法或身体可以做得到的,是心灵境界的事情。外道则认为这个身体或这个不是良心的心可以做得到,所以才叫外道,这就是正法与外道之间的差别。
心经中的不生不灭,说的也就是这个最初状态,没有各种差别的最初状态,所以无论如何以经解经,最多只能阐述境界,超越境界的最初状态就是怎么也无法述说。根源就是这个样子的。既然说,最初状态,就是回到了根源,回到了所有因缘法看不见的地方,从无生有,那就是理天,这就是暂定名词,同一个根源。毕竟因缘法只能说生灭的部分,却绝对无法述说没有生灭的部分。
佛陀涅磐的时候,实际上并非消失灭散,而是进入了最初的状态之中,所有因缘法看不见的状态之中而已,因缘法中,自然的也包括各种神通。既然会有涅磐,自然也会有重生,如果没有重生就不会出现各种物体。生前灭后,就是所谓的最初的状态,也就是理天,也就是涅磐。
3。为什么说末日和天灾人祸?
末日的开始,是从人无法遵守良心而开始的,也就是越来越多人无法觉悟的开始,也就是陷入贪嗔痴爱颠倒梦想的开始。从因果来说,一个人如果做恶多端,最多导致一个人的末日,比如被杀,比如怪病缠绕;但是,从因果来说,一群人如果做恶多端,就会导致一群人的末日,就是所谓的共业,所谓的天灾人祸;那么,从因果来说,很多群人如果做恶多端,导致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那就是末日。
末日和个人因果,不过是层次范围的差异而已。说这个末日论,并非引起恐慌而说,而是因为人开始不相信因果所述说人本身将要导致的结果而已。
但是,命运并非固定,如果固定就不用说“修道”和“觉悟”了。所以,末日论其实就是提醒论,提醒人因为贪嗔痴爱所导致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而已。共业的范围,是地方性;末日的范围,是多地方性。原理依旧是一样的,也并非不会发生。
但是,同样的,如果大部分人从贪嗔痴爱脱离了,让自己的良心觉醒,所谓的末日就不会来临。更多人从贪嗔痴爱脱离了,让自己的良心觉醒,所谓的共业就不会来临。
求道修道,不是为了末日,而是为了让人的良心觉醒,让人最善良最无为的一面呈现出来,这时候自然的一切将不会发生。
但是人很奇怪,一方面希望末日到来以印证提醒中的预言,另一方面却害怕预言到来;人也很奇怪,一方面不希望末日到来,一方面却因为末日不到来而不相信所提醒的事项。无论,哪一方面,都呈现出没有认理实修的结果,也就是还不是真修道者的想法和观念。
这情况如同很多人看轻这个末日提醒论,却没有发现末日其实就是一堆由贪嗔痴爱堆积起来的天灾人祸而已,这也就变得很奇怪:有人盲目的相信末日,也有人盲目的不相信末日,而外道则会依据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导致迷信,或另一方面则会依据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导致不相信,两者都是盲目的结果,这两种结果对觉醒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存在,对末日也没有任何意义存在。上述两者都不是一贯道所说的末日。一贯道所说的末日,说的是极度平凡的因果论而已,和个人的因果相差不远。
4。弥勒净土和理天的矛盾?
一贯道的道理从来不曾改变过,但是外道却会觉得改变了很多。差别的地方就在“正法相法”之间的差别。当真修道者处于正法的时候,就不会被相法所混淆。
依据心地来说,弥勒净土和理天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是一样的,就是真善美。一个是在生的时候说,一个是去世的时候说。一个是生前达到的境界,一个是去世达到的境界。一个是有形相可以依循的境界,一个是无形相可以依循的境界。
但是,为什么人因此而觉得矛盾?因为相法的缘故,明明说着理天,却说到了弥勒净土,两个名词不一样,就说学说更改了,做的东西不一样,就说教育更改了。然而,一贯道一直以来并不怎么注重学说,因为,理天和弥勒净土说的心灵境界,是一样的,是没有任何分别的。
如果,在生无法开拓真善美的境界,去世如何有这个境界呢?更何况说涅磐了。涅磐,对于在生者也是一个境界而已。所以,道理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更改过,更改的只是“相”。正法并不曾寄托在任何的相法上,更何况方法经典?
所以,看回古远的教育,到至今的教育,其实中心点根本没有更换过,不过外道都开始沉迷在相法之中,无法看清楚一贯道的中心点,议论纷纷。当然,没有认理实修的,也无法看清楚一贯道的中心点,这时候,就会被外道言论相法等等影响,而产生怀疑,或一窝蜂去学外道钻哲学科学文学理论逻辑。这就是当初一贯道会混乱的原因之一,被外道的言论误导的缘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10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1j2m3 繼續發表偉論
5。扭曲经典之说?
一贯道实际上并没有扭曲经典之说,而是“以相化相”的禅说,但是慧根深的人就能直接领悟背后的含义,慧根浅的也可以在止于至善的时候深切领悟。
经典最大的功用,是让人觉悟。经典没有其他可以探讨的功用了,就世俗来说,或许还可以成为一门文字上逻辑上探讨的学科,比如哲学科学等等。然而,经典所具备的功用就是让人觉悟而已,这些探讨并不是经典的功用。探讨的含义,如果在于觉悟,这个探讨才符合经典的含义。
六祖所说的“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的原因就是这个样子。顿悟,是一贯道基本教育的中心点,从善渐悟,则是给于无法顿悟的修道者一个前进的方向。所以,如何的引用经典,看的并非经典里有没有正法,而是引用经典的人有没有正法。
如果,一个人没有觉悟,无法顿悟,经典的解说就会流于表面,就是无法觉悟,这时候就会处于文字解,或以经解经的状态,就会兜兜转转说几种一样的事物,无法再深入的体会了;一个人如果觉悟,能够顿悟,经典的解说即使从文字解说也可以让人体会很深。一贯道的中心点,并非经典,而是觉悟或明心见性。
所以,经典和生活必定无法脱离,如果无法在生活去领悟经典,实际上,经典已经成了一门学科,功用不大了。
6。外道从善,与从善渐悟之差别?
或许很多人会议论一贯道很忙碌说付出,但是这些就是决定了外道的从善和一贯道的从善觉悟之间的差别。而付出,就不会说钱财才是付出,劳力,说道理都是付出。真修道者所付出的,远远超越求道者,所以,真正的修道者,是一群付出者,并没有所谓的私吞钱财的问题。老一辈的前贤还会说,你们把钱维护这个比较大的佛堂,我还是住在我简陋的家里就好了,这也是佛堂,足够理清很多事项。当然,不守戒律的不认理实修的人,则无法言论,毕竟都不是真修道者。
一贯道,是以绝对的布施,就是付出,来解决内心舍不得物欲的牵扯,简单的说,就是六度之一。很多人领会到这个付出之后的喜悦,就能够初步了解付出的重要性,还有不断付出如何能够达到完全清静的境界这一回事。
外道的从善,实际上,也是如此开始的,然而,至今所说的外道从善,或多或少,都无法真心付出,而能够真心付出的,即使是外道,也是内道。这就是一贯道的观点,从心地看起,而不会从相看起。
一贯道的从善,学的就是这个真心付出,真心关怀。从无为开始修起,直到觉悟的这个过程,就是从善渐悟。这不是做好事,而是好心好事,绝对的付出。
曾经有一句话很经典:一个人会明理,并不是听了多少道理,做了多少事。
可见,一贯道的从善,还有另一个深层的含义存在,是我们所无法去忽略的。
7。天佛院,三关九口之说?
“修不好就要去天佛院修一趟”,这是很久以前的老前辈说的话。
“要过三关九口”,这也是老前辈说的话。
实际的情况是,当我们修道不圆满,这一生都无法觉悟的时候,三关九口和田佛院就是继续这一生修行的地方,简单的说也就是弥勒佛住的地方。
三关九口,并非只是限制于修道者,而是各个宗教与弥勒佛有缘的,都会经过这个部分。这个部分简单的说就是考察人,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接受弥勒佛的教育的一个地方。人如果有过分的贪嗔痴爱就会被转移到其他境界去。天佛院,就是能够经过了三关九口,可以接受弥勒佛的教育的一个地方,不过,人间还是比较好修行的。
而理天,则是在这生人里,把弥勒佛的教育都修圆满了,觉悟了,成了圣人涅磐的去处,就是最初的状态。
即使,没有求道,发愿遇见弥勒佛,但是却不断修行精进,也有机会经过这个三关九口,然而,实际上也并不容易。三关九口,几乎包括了人世间最美好和最难忍受的事物,而且全部都是由人自己的心念所变化,天人菩萨仙佛不过是考察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心念变化而已。
至于天佛院,可以理解为,就是天人们修持成佛觉悟的地方。
8。金线与修道的真实?
金线并不是人传人,也并不是形相上去说的金线。这是很多之前修道,而后来不修道,或现在成了外道从旁敲击的人永远无法理解。
金线的传承,和正法息息相关,看的不只是人传人,天传人的这个部分,还包括菩萨天人如何辨认修道者,如何引导修道者,如何考察修道者,如何引导真心修道却找不到正法的人进入修道,如何心地下功夫,如何辨认正法相法末法邪法等等事项,其中包括淘汰无法真心修道者的部分,其实也在金线之下。
看得到的金线,成就了道场的建立;看不见的金线,却成就了人的修行。
无法在正法下修持的时候,就出现了其他名相上企图取代或模糊金线的焦点,实际上,无形相的金线才是修道者所注重的。了解这无形金线的修道者,即使在没有正法的地方学习,也会逐渐进入正法,机缘之下就会进入正法的道场学习。
了解无形相的金线的修道者,这时候,什么相法胡乱变化,也不会让修道者迷失方向,更不会升起丝毫怀疑。天人菩萨引路更是金线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这是每一位被菩萨引路过的人深刻体会到的事实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22-2-2010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guilimen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3-4-2011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原来在设计师心目中 證嚴法師 这么漂亮  |
|
|
|
|
|
|
|
发表于 23-4-2011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uilimen
楼主的link我看了... 很有争论性啊。 这尊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吗???怎么现在的人可以 ...
genus7 发表于 11-2-2010 09:40 AM 
佛本无相劝请同修们勿执着
历朝历代,每一个民族区域的佛像都会有所不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1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