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5-2009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人民幣 的帖子
sorry!偶不知道刚才你要说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進來之後﹐
這裡果然變成了水樓。。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fabregas81 的帖子
没关系,偶离开之后一切恢复正常运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弹煮 的帖子
我會唱
然後呢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人民幣 的帖子
偶刚刚被人“窒”,现在很不爽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人民幣 的帖子
索性名副其实,豪赌人民币,或中国大企业,豪赌中国 super power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09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09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dg55 的帖子
記得pm我.
我喜歡沙發.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水钱还几千。。
你现在退场了??
这么快??
你的老虎和AXXXXXX的股票卖了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09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情況RESORT現在隨時會下調了。。
RESORT應該是跟旅遊業有關吧。。
看來現在的情況還是場邊觀望以下比較實際。
錢可以少賺一下﹐保本還是之上的。。
升了那麼多﹐
可能終於找到借口了。。 |
|
|
|
|
|
|
|
发表于 1-5-2009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2009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 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升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 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 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