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pple82

人像摄影的四个艺术境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数码相机“白平衡”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关于数码相机“白平衡”

  对于不少初涉数码摄影的网友来说,白平衡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东西,因为传统摄影中并没有这个问题,摄影者自然少有接触。但在数码摄影中,白平衡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影像的质量与它干系很大。
  
  技术方面的知识不一定要理解得很深,但我们要知道制造数码相机时,要建立一个各颜色比例的基准。每一次拍照相机都必须确定白光(即包含各种色光的全色光)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数码相机拍摄时会比传统相机慢一拍的原因之一。传统相机为什么没有这个问题?不是因为传统相机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是因为传统相机将这些细节交由胶卷去处理。
  
  拍摄时,白光的成分会受照明灯光的影响,因为相机要对受到照明灯光影响的白光进行纠正。大部分数码相机特别是新型款式,都可进行白平衡调节。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一般为以下几种方式:
  
  自动白平衡
  
  这种设置为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室外和明亮光线下拍摄时,它的效果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钨光白平衡
  
  钨光在某些相机中也称为“白炽光”或“室内光”这种设置一般用于由灯泡照明的环境中(如家中)当相机的白平衡系统知道将不用闪光灯在这种环境中拍摄时,它就会开始决定白平衡的位置,不使用闪光灯在室内拍照时,一定要使用这个设置。
  
  
  同样在白炽灯下拍摄、用不同白平衡设置的两张照片:左图为钨灯白平衡设置,右图为自动白平衡设置。
  
  荧光白平衡
  
  这种设置在萤光灯照明情况下会对白平衡进行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
  
  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里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试拍”了。
  
  
  在冷色荧光灯下、用不同白平衡设置拍摄的两张照片,左图为自动白平衡设置,右图为荧光白平衡设置。
  
  阳光、多云、阴暗或室外白平衡
  
  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白平衡系统在室外情况时处于最优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有些制造商在相机上添加了这些特别的白平衡设置,这些白平衡的使用依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使用情况最好先参阅“用户手册”。
  
  手动调节白平衡
  
  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
  
  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设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
  
  其实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就相当于传统相机里不同胶卷或不同滤色镜的选用,它们的本质都是对色温的控制和校正,不同的是数码相机要程序化的选择,而传统摄影中更多人为因素。正如有时可以用灯光型的胶卷拍摄发青的图像以制造特殊影像效果一样,有时不使用白平衡设置还可以强化色彩语言的表义功能,因此并不是说时时需要进行白平衡调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摄影10忌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户外摄影10忌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 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 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 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 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 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 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 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 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 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 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 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 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 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 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 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 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 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 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 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 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 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 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 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 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 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 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 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 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 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 以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摄影10忌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突出主题的八大法宝


    摄影作品和写作是一样的,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不突出,作品中的意愿就不能很好的表达。那么,在拍摄时要怎么做才能突出主体呢?


1.近点,近点再近点
在摄影中有个很要的原则,就是主体要有足够大,只有主体占据了一定的面积时才谈的上吸引观众的注意。靠近被摄对象,充分利用光学变焦的优势,便于得到最好的成像质量。如果主体仍然不够大的话,可以利用广角强化透视,适当夸张前景也可以夸大主体。


2.利用色彩对比
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时,特别要防止靠色现象,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如果在加上不同的色彩之间的亮度差异,主体与背景就会形成更大的色差,主体就不会淹没在背景中。一般来说,主体与背景的差异越大,主体就会现的越鲜明,因而对于表达主题也就越有利。


3.利用光线明暗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因此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突出主体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通常的做法是把主体安排在比较明亮的光线下,不太重要的陪衬体安排在阴暗中。可以借助各种光线照明手段来突出主体。比如亮背景衬托暗主体,暗背景衬托亮主体等等。利用光线变化来突出主体是切实可行的,比较讨巧的办法。


4.利用构图手段
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也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它的关注程度。可以借助合适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比如;河流;小溪等作为引导线,引出主体。把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来突出主体。借助沟通方式来突出主体的方式还有很多,没有一定之规,需要随机应变。


5.利用虚实关系
主体肯定不能虚,陪衬体可以虚化来突出主体。要掌握好虚实的关系,该虚的坚决要虚。在人像摄影和特写描写上用的比较多。

6.利用简洁的背景
摄影是减法,这是有关摄影的经典性语言。摄影不像是绘画。它需要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特别需要经过删繁就简这样一个过程。而画面一但杂乱无章的话,即使再漂亮有意义的主体也会被湮没。

7.利用形状大小差异
一件物体展示在我们面前时,往往是形体大的物体引人注意。所以在不大的画面上,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让主要表现对象占据较大的面积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方法。特写类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因为特写照片上主体占据了主要甚至全部画面,几乎没有什么与主题无关的任何背景。


8.利用剪裁
受拍摄条件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摄影者很难做到构图严谨,所以有必要重视后期的剪裁过程。通过认真剪裁,剪掉无关内容可使主体醒目更具冲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9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长
是不错的知识
万分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为女性拍好倩影?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怎样为女性拍好倩影?


   1.表情自然拍照时,若双眼直瞪镜头,无论多漂亮的人也会变得很难看。其实,目光处在以镜头为中心的上下、左右10厘米范围内,都可以拍出正面感的照片,不一定非注视镜头中心不可。

2.有时为了拍好照片,脸都笑僵了,效果很不好。只能双方说好,摄影者在按快门之前打个招呼,被摄者略为微笑一下即可,但别忘了张亮眼睛,使双眼充满光辉,如此才显得精神。

3.买本女性杂志,不妨选出自己喜欢的模特儿样子,借鉴她的表情、姿势,无论是手势、脚的站立均仔细研究,然后在镜头前一一模仿,试着寻找能展现自己滋力的表情和姿势。但在拍照时,手和脚常有不知如何摆姿势的感觉,若两脚紧张而直立,将显得很僵硬,这时应一脚直立,一脚放松。

4.手上拿着东西比较容易做出姿势;拍照时,应稍挺胸、放松肩膀,但是,过于挺胸反而不自然,而且,某一肩端宜稍偏向胸部,因为稍斜的站姿具有女性自然之美。
   
5.表情很重要,临时起意的表情。动作,更能衬托自然美,所以即便开口大笑。扭身做出舞姿甚至扮鬼脸皆好,只要是自然流露的表情,都是迷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摄影中的小技巧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广告摄影中的小技巧


近期发现不少朋友受少数人的影响开始走向唯器材论的误区,片片拍得不好,首先想到的是器材不够顶级,砸锅卖铁,从牙缝里挤出银两,上更高的器材,认为优秀的片子与自己的片子的差距主要是器材差别,其实不然,用同样的器材,拍同样的东西,效果也会差距甚大,这之中的差距,往往并不是通过巨额资金堆出的距离,只是专业人士懂得触类旁通,合理利用资源,希望大家看后,有所启发,知道如果不动脑,就是器材比专业的好上几倍,也可能片片差上好几倍。

就略举日常生活用品几例:

1.我们经常看看器皿苹果等水果的广告,上面的水滴好象通人性,分布很合理,整得产品很起来很唯美,工匠们通常就是用无色鞋油或凡士林涂于表面,然后喷水,它可以防止水滴的滑落,而起定型水的作用。

2.看到KFC的广告,我们无不为它的里面的数菜的艳丽惊叹,其实这样的东西并不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只不过是从小菜场买来,泡了一下碱水而已。

3.我们经常看到碑酒的广告吧,那碑酒视觉效果特棒吧,是不是很多人也试着拍过,就是没有人家的好?认为是厂商特制的吧?其实只要在碑酒里加入适量的精盐,那效果就来了。是不是想嫌它喷出来的泡沫不够好,不要紧,专业人士的也不够好,我们洗头发的那东东的沫够了吧?

4.切开的苹果,拍了一张,切面就变色了?都来不及构图,怎么办,用盐水泡一下,几十分钟,你总该构图了吧?

5.为什么人家拍出的菜总是那么好看,我拍的拷鸭,我拍的名贵鱼怎么就是那么的暗淡,好象不新鲜似的,那么的提不起人的胃口?那个职业摄影师在干什么?哦,他拎了瓶精制食用油,在往鸭鱼身上抹呢,我们也试试,哇,色泽真诱人,口水掉了一地。

6.为何优秀的作品那光那影,那烟,怎么都那么唯美,人家的锅碗,盆里的冒出来的热气怎么拍得那么清晰,唯美,专业人士就是厉厉,难道热气烟都要听他的?是呀,因为它会利用干冰滴水,用管子吹烟,当然自己想要浓,就浓,要淡就淡,什么时候冒就冒,听人指挥,想要它在那出现就在那出现,当然画面要比别人的好,得奖也是必然的。

7,说到这里,你该有点明白了,也知道要表示煮沸腾,如果真煮到那样,拍起来因为有水汽,画质不会理想,弄个管子在下面吹泡泡,效果更好,画质提高几十倍,多花几万元上个牛头,也达不到这效果。

8.还有点想不通?什么不要沸腾,要煮开不腾的?动动脑,会想到的,自己不洗碗,也看过老妈洗碗吧,是的倒进点洗洁精,搅一搅,看看是不是冷水(汤)都变成开的了。终于想通了吧。


-----
想通了,看到片子不如人,就不要首先想着换机,看看是不是自身原因,说这些,也是要告诉大家,想拍片子,不要总怪自己的器材不好,要好好的想想自身原因,除非你钱花不完,专烧器材,那就什么也别想,有好的就上,但是,你的器材就是最好,你拍出的东西,还是会不如那些肯动脑的人。

以上只是雕虫小技,请笑纳,不管什么样的,都欢迎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家的眼力 - 三大原则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摄影家的眼力 - 三大原则


不管你以前对摄影是一窍不通,还是已经颇有造诣,无论你提高摄影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做一名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或是做一名赖以维持生计的专业摄影家,我们都会产生共鸣。

    对于任何摄影上有所成就的佼佼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你的“眼力”,即学会观察。你一定见到过一些漂亮的照片:“我多想能拍出一张这样的照片啊!”但是如果仅是看看,是无法提高摄影技术的。

    当你见到一张很美的照片时,你能说出它为什么美吗?能说出这些作品的作者们是怎样制作这些照片,才使它们那样光彩照人的吗?当然,有时候报刊杂志会告诉你拍摄这些照片时所用的相机的牌名和镜头,甚至所用光圈及胶片。这些都是技术性的细节,然而它对你拍出好照片是毫无帮助的。就如同你知道了达·芬奇作画
时所用的颜料和画笔的名称,却无法画出<<蒙娜丽莎>>那样的名画来。

    在摄影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应当追求什么。

    在日积月累地吸收了关于照片中应当追求什么之后,你就会开始对于如何观察、摄取你周围世界中美丽景物有自己的方法和见解。这种发现周围世界中美的景物的能力和技巧,就称着为“摄影者的眼力”。

    下面有三条原则,只要你注意这三条原则,你就会发现,你不久就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看、分析和评价一幅美丽的照片了。而更重要的是,你将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去观察世界,从而用新目光来抓取你的镜头了。


  这三条原则是:一个主题 + 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 简洁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好照片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

[quote]原帖由 apple82 于 24-3-2009 02:36 PM 发表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一张好照片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


1、主体孤单无陪衬;

2、主体位置忌居中,人物忌正面;

3、画面忌被线条割裂,尤忌平分割线;

4、水平忌歪斜不稳;

5、主体与陪体忌宾主不分,喧宾夺主;

6、横竖线条忌等距排列无疏密变化;

7、景物断续线忌高低起伏,一字排开;

8、画面忌杂乱无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构图的一些建议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对于如何获得较好构图的一些建议


人们常说,画家所面对的挑战,是怎样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加上一些东西来使它变得有艺术性;而摄影家所面临的挑战则是迥然不同的,他们要从杂乱的环境中,超过运用构图技巧,把其中无关的景物除去,使画面看来具有艺术性。换句话说,作画是从一个空白的画面开始,然后决定把一些东西加进画面内,来表达自己的意念。摄影师(除非是静态的摆设)所关注的,就是怎样安排现有景物内的元素,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念。

摄影家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追求构图上的和谐。长期以来,人总结出了一些取得好的摄影构图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在一些摄影书刊和文章中,已经介绍得很多了。国外一些摄影名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重要的是理解其“精神”和“作用”。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构图法则却有引导作用,容易入门;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平时记住一些构图要 领,在拍摄以前就能生动地想象出照片拍出后会是什么样子,对于成功地创作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也是大有帮助的。

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通过经常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8226;哈斯对此也有同感,对于构图,他己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8226;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

“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门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

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不过,根据美国摄影家维利&#8226;奎克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应用一些基本法则,达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摄影构图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他认为,依据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拍出较好的照片。

维利&#8226;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的祝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他说:“请记住,画家是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摄影构图法则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三分法”了,即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如图3—1)。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一般又被认为是最强烈的。但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就是说,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生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奎克认为,以上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你的照片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快就会学会鉴赏构图,从而为你增添摄影的乐趣。
摄影家瓦尔特&#8226;德&#8226;格鲁伊特对摄影构图作了一种全新的阐述。’他认为:“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就像我们从哥士达心理学和信息学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样,构图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色彩的疏密和对比也会产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种美学上的均衡为基础的,而均衡则从复杂、矛盾和动态之中造就和谐。”
他说:“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单个的构图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学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审查照片的具体效果,就都会成功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构图,须经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构图的最重要标准是:

1.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反差情况。
2。照片所传递的信息的价值以及类似事物。
3.照明和纵深。
4,突出的线条和照片的画幅。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1.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2.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3.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4.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5.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6.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7.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8.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9.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10.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11.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12.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闪光灯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爱上闪光灯


  摄影的主体即光与影,用光的好坏对一幅作品的成败很关键。目前主流数码相机更多地朝着高像素发展,各种专业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中,但目前各数码相机厂商在用光的考虑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多数民用级数码相机并没有配备外接闪光灯接口,而内置的闪光灯基本上是鸡肋,其闪光灯指数小,没有太多的闪光灯功能设置,一般只有发光、不发光、消除红眼等,使用闪光所得照片往往是前景过曝,而背景仍旧是黑黑的一片,有时还会带上难看的影子。所以,很多摄友在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的拍摄中宁可照片虚掉一点,也不愿意使用数码相机自带的闪光灯。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照片,我们必需为拍摄对象补光,在没有可以借用的光源时,闪光灯就成了便携易用的最好选择。直射打光是用闪光灯补光的一大忌,有经验的拍摄者一般会把闪光灯打到浅色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上,利用其反射闪光为拍摄对象补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是散射光,用在人像拍摄中,散射光效果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人的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图1为使用闪光灯反射墙面补光的效果,使用器材为:奥林巴斯C-5050数码相机+银燕外接闪光灯+富士同步外闪。

  为了更好地使用闪光灯补光,我们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有外置闪光灯热靴或PC接口的数码相机,一定要为其配置外接闪光灯;二是没有外置闪光灯接口的,尽可能使用同步器和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以求得到好的补光效果。

在使用外接闪光灯补光时有以下几点技巧:

  1.闪光灯灯头方向,注意灯头的角度,利用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大约估算出反射光线的落光位置,使光线通过反射后能够正好落在拍摄对象上。

  2.选择反射面一般为浅色,最好为白色,因为闪光灯发出的是冷光源,浅色中的白色可以对光源不加修改地反射,其他颜色的反射面会改变色温,易造成白平衡误差,而深色表面会吸引掉大量的光,不利于反射补光。建议使用白色塑料泡沫板(可从装饰市场购买,或直接从各种家电包装箱中起缓冲作用的泡沫中选择平板状的即可),作为活动的反光板,补光时具有柔光效果,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注意闪光时不能正面对着玻璃、镜面或表面光洁的物体拍摄,以免引起反光,改变一下角度可以避免。

  3.选择外接闪光灯尽可能选择上下左右可调角度大的闪光灯,这样在打光时会方便灵活一些。配有内置反光板的闪光灯价格一般要高一些,或者可以使用用橡皮筋固定白卡纸作反光板是一种很好的廉价替代方法,白卡纸的大小可自由控制,补光效果往往更好。

  4.因为利用反射散光补光时,相机一般无法准确测算曝光量,所以建议先根据经验调整光圈与快门拍摄一张,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所见即所得,拍摄完成后立即可以看到实拍效果,然后做相应的增减曝光,就可以获得曝光准确的照片。

  5.在仅使用一支闪光灯无法获得好的效果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同步器,增加闪光灯的数量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补光,会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图1的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2支外接闪光灯,一支闪光灯打顶棚反射光补光,另一支闪光灯打侧墙反射光补光,所获得的照片立体感更强。

  6.多数低端民用级数码相机不具备闪光灯热靴,而内置闪光灯往往不能与市售普通闪光灯同步,所以不能使用闪光灯同步器,需要购置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价格要高一些。如果你的数码相机上有PC(闪光同步端子,非电脑)接口,那么也可以实现外闪灯同步补光。
  使用外置闪光灯,并不需要做太多的追加投资,但在使用外置闪光灯补光后,会获得更多的摄影乐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现而今的艺术,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奇怪的是,人们越看不懂,越称之为艺术。这有点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愚蠢,没看见也假装看见了。我可能就是那个指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孩子,看不懂就是看不懂,装什么蒜。比如我常常看不懂现在的摄影圈为何那么喜欢矫情,那么喜欢小资情调——晴天要刻意拍成阴天,少女要刻意拍成怨妇,能拍完整的刻意要机位刁钻,能拍快乐的刻意要整得凄凉。那年我还在广东某城市驻外时,加入了当地的摄影圈,就遇见了很多所谓摄影高手,他们铁了心要跟所有欢乐的气氛过不去,鄙夷所有“糖水片”(指表现“美丽”或“快乐”、基调明快的人像),拍所有模特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让人家扮酷,就连十七岁豆蔻年华的少女都不许人家在镜头面前太阳光,一定要假扮虎视耽耽的冰女郎,或者走在阴霾天空下的怨妇。这,就叫矫情,小资式的矫情。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因此,做为一个摄影爱好者,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如何运用各种类型的光线,先做到恰如其分地掌握曝光技巧,然后才去追求各方面的创意。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电脑后期处理的方便使传统的光影艺术愈发贬值,似乎近年来的摄影圈并不热衷于研究光影技巧,很多人相机还没运用自如呢,就急于追求构图和色彩上的标新立异,越来越多的人把“创新”和“突破”当作摄影的目的而趋之若骛,“颠覆”成为一种潮流。除了反常的构图和怪诞的色彩,甚至就连夸张变形都成了一种时髦,难怪那么多人用广角镜当人像镜头。而中规中矩的严肃摄影被嗤之以鼻。最有力的证据是,可以完成90%摄影任务的中焦镜头(如24-70标变)在欧美和日本卖得最好,在中国反而卖得最差,其原因就是中焦镜头的光学效果接近人眼,国人称之为“平庸,不容易出彩”,非广角或长焦不能出奇。

  追求“出奇”,标新立异,无疑是近年来国内摄影圈的臭毛病。甚至拍个普通会议,也要追求出奇,不惜躺下拍、趴着拍,人不用人的视角,却偏偏用狗的视角,这种“出奇”也实在无聊。有一回参加一个看片会,几个自以为是的摄影爱好者旅游回来把正片当负片冲(那种怪诞的色彩可想而知),在场的菜鸟们看了之后惊呼“这才是大师风范”,我听了只想吐。敢情“大师风范”就是变着法儿地颠覆,这都是让菜鸟们给惯出来的毛病。当然,现在正片负冲已经不流行了,因为菜鸟也学会了,大师们得琢磨更出奇的玩法了。

  愚以为,摄影的目的是记录,而记录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的场景,在形式上可能就是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但是,把红的变成蓝的,把绿的变成黄的,尽管不平庸,但也不真实。真,是美的前提。如何让一张照片不平庸,关键在于题材,而不在于形式。有了好的题材,可能在形式上有欠缺的照片,也会是出色的。没有好的题材,除了拍美女就是拍美女,题材单一,自然就会在形式上力求出奇。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我的美学理念是“生活本身就是美”,所以我更欣赏的是不失真的照片,比如纪实摄影。

  但还有一种美学理念认为,“美是高于生活的”。就所谓艺术摄影而言,“形式美”的地位自然会有所上升,但是这个形式美也并非千篇一律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家最后都“突破”到了同一个方向上,反潮流的方向是雷同的,互相模仿的,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形成新的潮流,那还不是一样流于平庸?比如一窝蜂的黑白怀旧风格、正片负冲风格、LOMO风格等等,总之怎么怪诞就怎么来。此时,可能“什么都不做”的原片风格,反而成了一种返璞归真的颠覆。

  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总觉得自己拍的照片放到网上无人喝彩,于是跟一位“大师”求教,请大师指点迷津。

  他给这位大师看了一张旅游纪念照原片。其实这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片了,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但到了大师手下,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大师说,你这照片太清楚,一看就是数码相机照的,丢人啊。知道吗,这年头用越破旧的老相机越时髦,而且白平衡太准确是可耻的。大师第一个动作是把原片的对比度提高了,顺便加了一层黄色滤镜,照片立马就发黄了。大师说,放弃细节是个潮流,颜色古旧也是潮流。

  我朋友说,就这啊,我们那个摄影论坛里凡是被人称作高手的,没几个是看得清细节和颜色纯正的了,这种风格恐怕还是无法出头吧?

  大师想了想说,那干脆连颜色也不要了,变成黑白的,对比度再提高,整成木刻一样的风格,这回应该够酷了吧。

  朋友一脸郁闷地回答说,酷是够酷了,可不瞒您说,我们那个坛子里的摄影爱好者啊,就连去植物园拍花儿,回来都整成黑白的,这个不新鲜!

  大师就是大师,总也难不倒。大师三下五除二地就给这张照片整成了LOMO风格:提高对比度、降低饱和度、整出暗角、添加噪点。

  我那可怜的朋友,这回满意了,他说,这么糟践自己照片的还真不多,这回可以出人头地了!

  于是,他日后所有普通的照片,一股脑都整成了LOMO风格的,他说,写意很时髦,现在兴这个,以又粗糙又黑暗为荣,以让人看得清细节为耻。

  久而久之,我这位朋友也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再也看不到合理的构图和色彩了,同时曝光也再没准确过,都是故意的——倘若菜鸟这么做,那叫手潮;大师这么做,就叫创意。最近听说他准备淘一个120相机,说现在用120相机的才是大师。我听了以后笑道,N多年以前就有120相机,我初中时就用过。那时120多,135少,人都说用135的才是大师。敢情用的人少的相机就是大师的相机?

  我想到这里,暗自笑道,切,倒退谁不会啊!为了摆酷,我决定明天放弃Windows系统,回到DOS时代,俺到底看看有几个人还知道dir命令,以及它有多少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构图五招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大师构图五招


让一切保持简单
    很多摄影技法图书介绍一系列构图原则,其实这不是什么好办法,在实际拍摄中,90%的所谓原则毫无用武之地。长期在媒体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让一切保持简单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很浅的景深,人眼实际上有很强的能力聚焦于被摄主体上并用模糊的背景将其突出出来。通常,这就意味着要把主体与背景区分开来,不过时常是脱焦的背景形成一个框架构图,反而成为照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图一是美国一位著名摄影师在幼儿园拍摄的一名4岁大的孩子,他正在跟着老师认识花园中的动物。这张照片简直就是讲解如何让背景脱焦来提高构图水平的完美例子:蜗牛在焦点内,但是由于镜头(70-200mm f2.8设定于180mm镜头)光圈全开,加上数码单反相机造成镜头焦距存在1.6倍延伸倍率,实际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配套镜头288mm,景深变得极浅,因此孩子的脸变得模糊起来。由于当时阳光很好,所以在ISO200感光度下,相机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4000秒。
    通过经常使用、改进、修正和升华,这种技术就会变得炉火纯青,如果你能驾驭这一方法就会发现它十分有用,特别是当你努力想让构图变得有趣起来的时候不妨试试减小景深的办法。
1.8米时最糟糕
    最傻的办法是将相机举到眼前来拍摄。好照片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拍摄以及拍摄什么。最好的照片就是在摄影者发现了最适合被摄主体的角度时产生的,很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被摄主体适合于在人们站立时的眼平高度(大约1.45-1.8米)来拍摄: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大多数人也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象———确实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说弯下膝盖或带上一节摄影短梯去拍摄能拍到更好的照片。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大多数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经常穿着粗斜纹布料缝制的工作装,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以此为傲———这可不是什么巧合,那是因为他们经常需要跪着工作,躺在地上取景构图也是常事,因为只有常人所未见的视点才有可能创作出出色的作品,以至于有的摄影师不无自嘲地说自己长了一对“女仆的膝盖”。

    图二是使用佳能G1在美丽的英国牛津大学城拍摄的,当时使用了可旋转的LCD以靠近地面来拍摄,不会因为要趴在地上拍摄弄脏自己。镜头用鹅卵石垫高了5厘米,以便通过超广角来为照片增加一种戏剧性效果。以我这1.7米的个子,很可能像旅行者一样匆匆而过,错过这一视点,不能拍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照片———尽管对我这种古怪举动的不解都在照片中的路人脸上表露无遗。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你拿起相机时就要考虑镜头的高度。如果你以正常高度站着拍摄,其实也毫无问题,但我个人90%卖出好价钱的照片都是在1.2米以下或2.1米以上拍到的。
使用框架构图
    把观看者的兴趣点留在照片的边框以内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技术来把观者的目光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照片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框架来“框”住目光。图三拍摄的是一位在儿童游戏室内的女孩子,我的办法是将木窗也拍在内———为观看者游离的目光制造一个心理上的“框子”。由于上下、左右都有木框,这种构图上的限制最大地满足了我限制观看者目光的要求。窗子、门、抽象的形状、色块和阴影都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个视觉“诡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框式构图”无论少了哪个方向的“框”都可以,但绝不能少了底部的“框”,否则感觉上会令人不舒服。
    其实有很多其他基本规则值得铭记(所有摄影规则都可以被打破,否则就不会有创意存在),比如避免被摄者被画面边缘切割或一部分人物肢体被画面中的框架割裂等,不过,最重要的是防止照片的边缘出现无关紧要的“零碎”或者照片一角有极为明亮的亮点。
    学习摄影,最好的方法第一是去试,其次是犯错误,最后是向你犯的错误学习。数字摄影的普及使得我们有越来越多机会面对毫无先例可以借鉴的时刻,要敢于利用构图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变通,敢于通过实践把它变成可资借鉴的先例。
有一双能够鉴别细节的慧眼
    每个人拍摄同一个场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即使很多第一流的摄影记者一同去拍摄同一新闻发布会,摄影记者个体的差异都会使得各个媒体刊发出迥异的照片来,这其实也是摄影之美。

    图四表现了大象眼睛的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是为了拍摄一组广告,有另外5名摄影师也在争夺这个项目。广告的核心是一只年幼的亚洲象,创意是举办一场面向在校学生的环境艺术比赛并在比赛期间拍摄,我们费尽气力拍摄了一组包括这只大象、三名小学生和一些油画颜料、画架的照片,构图看起来就像有好多大象一样显得十分凌乱。为了把一切都拍摄下来,我们都使用了17-35mm镜头,只不过我比他们另外5个人拍得都快就是了。于是我将第二台相机换上了70-200mm镜头,把变焦推到头,然后按下快门。于是,一张强悍的、富有趣味的、与众不同的照片诞生了,广告主在照片上打上了大字标题并广为散发,很多杂志的封底都印有这张广告。我拍摄的其他那些大象躯体上刷有广告色的照片尽管也很有趣,但都没有入选。
    当这张照片最终被报纸排版之后,受到启发的编辑认为它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点,于是也就不再坚持照片一定要把整个故事都拍摄下来的要求。后来,这张照片曾用于很多场合,比如家庭相册封面、明信片等。
留下给人思考的空间
    通常,我喜欢使用比较紧凑的构图,但这不等于有些被摄主体要“哭着喊着争夺”空间。有时,前景或后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这样更有助于强调主体。将很小的主体置于很大的空间中,能够帮助你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将一个人放在照片角落上,能够暗示寂寞或者攻击,反其道而行之则可以表现相反的意境。
   
    图五是一个在一座豪华古宅前的草坪上随意站着的一个小女孩,正在享受她的自由。照片拍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大约7.5米高处),隔着一块玻璃,背景是模糊的草坪,而将她置于照片右上角则暗示她有很大的空间。正常情况下,好照片的标题都没有什么作用,但此时确是不可或缺的。
    在照片中环绕孩子的空间充满了整个画面,构图十分简单,但效果十分具有冲击力,使得照片有一种神秘感。当然,如果孩子的母亲在空旷的左下角就会使这张照片表达的信息完全相反,但仍然会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但可能内容完全不同。
   
简单的照片往往是最有冲击力的,这张照片也证明:简单并不意味着吝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化人物姿态的要领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美化人物姿态的要领

在拍人物全身照或大半身照时,被摄者的姿势及造型十分重要。要使被摄者的姿势优美,须掌握下面几个要诀:
  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两者如成直线,难免有呆板之感。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 应该稍微向左或向右转一些,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眼睛正视镜头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有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被摄者是持坐姿或站姿,千万不要让其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直一曲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3.尽量让体形曲线分明。对于女性被摄者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一条腿稍 微抬高些并靠着那一条站立的腿,臂部要转过去,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弯曲,尽量地显示其高耸和丰腴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

  4.坐姿忌陷。表现被摄者坐姿时,不要让其像平常一样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如果这样,她的大腿会呈休息的状态,以至于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大腿显得很粗笨。正确做法 是让其将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 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避免肩垂肚凸现象。

  5.镜头宜远不宜近。一般来说,拍人物照,距离远些总比近些好。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 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形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与人物保 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实践我们得知若使用标准镜头 拍人物头像,最佳距离在6—8英尺之间;拍胸像则 在8—9英尺之间;拍全身像,以(13—22英尺之间为 宜。此外,让被摄者的手和脚紧靠着.身体,有助于避免畸形现象的发生,而一旦当它们离身体前后18 英寸以上,就会显得比例失调,手、脚会变得过大或过小。

  6.表现好手姿。被摄者的手在画面中比例不大,但若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拍摄时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之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如手叉腰或放进口袋里时,要露出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像攝影的迷思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人像攝影的迷思

人像攝影的迷思─創作與複製之間的思考

各位攝影同好大家好!寫一篇文章,跟各位同好分享與討論,也在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以個人的觀點提供一些思考與看法。文章的題目,人像攝影的迷思!這幾個字次從我接觸各位同好所舉辦的活動與作品發表一直讓我感到不安與質疑。

先了解一下我思考的背景,十年前當完兵便負笈澳洲進入藝術學院選擇了視覺藝術這個科系。系所內的課程對於復興美工畢業的我,根本不是問題。我可以畫一幅技巧相當的水彩、油畫,把畫面刻畫的就跟彩色照片一樣,精細與浪漫在學院裡要有像我一樣畫工的還不出其右,包括版畫、攝影、雕塑!這些在國內所受的技巧訓練老早就超過澳洲當地的同齡水準。這是迷思。迷思的是藝術的本質與內涵不是我所看到或是觸摸的到的,驕傲了一年才知道我離所謂的創作還差的遠呢!重新思考與檢視對於創作的方式與定位。與教授或是同學深談,才知道,就是簡單的一句話,你要表現什麼?你要用什麼表現?你希望你的讀者獲得什麼?思考清楚,創作的理由全部顯現,不再是膚淺的視覺效果與畫面。你的作品要帶給你的讀者無限的思考空間與共鳴感動。可以看到國外大師級的創作根本不在於基本寄法的研究,完全是意念的表現與傳達。

記得有一次的活動會後,一位攝影同好問我,人像攝影的瓶頸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快門按的太輕易了,不懂的思考!各位所看到的作品都是瓶頸!」怎麼說呢?一個攝影愛好者(不以攝影師來稱呼)最起碼具備的條件就在於有好的構圖觀念與技巧、對於你手中的器材特點與功能熟悉、顏色與造型的配置有一定的基礎、知道如何打反光板、掃圖以及影像調整有一定的基本常識。是不是各位都具備了這些條件呢?絕對的!也因為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能力將作品展示以及提供同好討論。討論的重點都在構圖、顏色以及模特兒的神情捕捉。也因為各位都有這些能力,所以在各位所發表的作品中我所看到的都是瓶頸。我曾經將不同的同好作品下載了將近50張,好好的欣賞,卻又發現除了將焦距對好、構圖穩定,說真的我實在很難看到一絲個人創作的味道存在。這是不是在我的疑問裡另一個要思考的問題─複製。每個人都拍的差不多,雖然都是出自於不同的作者,但只是角度不同,但影像裡所要傳達的訊息真的不多。外拍或是棚拍影像真的只能以習作與技巧訓練來看待嗎?

或是我們將人像攝影的最終目的界定於表現模特兒與景色搭配的美麗與浪漫、影像清晰色彩濃郁,不會像是一般的傻瓜相機所拍的生活照就好了?我想各位同好的目標絕對不限於此,而是要將它視為最基本。我們想想,以現在的人像攝影活動模式真正能帶給各位的是什麼?如果現在的作品已能滿足自己,相信以目前方式求取進步3-5年後的作品改變並不會有太大差異的。因為,瓶頸各位都已經面對了,不去突破不會進步的。若要以美麗的模特兒為導向,人像攝影商業化的龍頭各位可以參考日本的寫真工業,歐美國家的花花公子等,那些大師作品所呈現的我想也不祇是一個簡單的人物而已,所含括的光線、取景等,絕對是先訂定創作理念與題材再去執行的。

當然,我不應該只是評判,我認為有助於各位在人像攝影內涵與創作方面,提供幾點參考與討論:
1.模特兒:
不要迷思於美麗的模特兒,模特兒在你的作品裡只是一個表現的配角,主角在於你表現的意念,模特兒的功能是提供與協助題材的表現抒發。不然各位可以看到對於作品命名是不是只有「盼」、「想」、「眸」、「遠視」、「眺」等字眼,因為真的找不出可以表現的字眼可以詮釋你的作品。每一個年齡層與性別都是可以挑選的對象,但你必須先想好你想創作的題材,而不是用人與物品來設定你的創作。

2.地點:
不要再選擇以校園、公園等風景區來做攝影背景,當然美麗的模特兒要美麗的風景來搭配,或是這樣說,你的創作就是如此,那無可厚非!但你必須已經設定好你的創作理念與題材,才去決定與選擇你的攝影環境與背景。若是有機會舉辦攝影活動,要以環境先決?勘景是絕對要做的,可以先做創作前的思考,再去選擇適當身材與年紀及氣質做搭配。兩者可互換,景或是模特兒先決!

3.人數:
人像攝影活動若是以創作來面對它,五個人就足夠了!以目前來說,1:10或是1:15都是不自由的,我說的自由就是創作自由。你必須遷就其他人的權益,搶著按快門或是勉強按快門,基本上你按的快門內的景象和其他人是差不多的!五個人,長時間的現場思考與觀察,用小白板做構圖討論,五個人有五個人不同的思考模式,自由了、可以呼吸、不是那麼緊張與急促,相互交換意見,這樣才有機會談出創作的主題。也更能從彼此間相互學習。而不是一個人指導模特兒姿勢,其他人猛按快門。這樣,不會進步的。當然活動費用會增加,但我認為有機會創作與自由,是不差幾百塊的。

4.活動主題:
不要以地點作為外拍活動主題,主辦單位或是人員應提出挑戰性的或是創作性主題。記得在宋徽宗之前,每一年招考宮廷畫匠時都以畫孔雀來測試畫匠的功力,看誰畫的像、畫的巧,但到了宋徽宗,那一年出了一題「重巒鐘聲響」(有誤請指正),那代表了他希望所招考的不再是「匠」,而是有思考與創作的「師」。提出好的主題與挑戰,這樣每一位同好都有機會去思考與創作未來所要展現的作品,不然有時會想,我長的跟你一樣高、站在跟你一樣的角度,我有可以拍到跟你一樣的作品,但是,作品內涵與創意是絕對無法複製的。

5.每一張影像上的logo或是識別,以美觀、簡潔為原則,若是佔了大半個畫面或是設計有待加強,反而破壞了作品美感,這是很可惜的。

寫完這些,用意無非是提供我個人的觀點是看法,更希望各位同好在未來攝影「興趣」裡有更深一層的認知與目的。不再是一場活動下來數百張「相似」的作品。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深思熟慮,每一件作品都令人嘆為觀止,產生共鳴與感動。各位可以對我的論點提出批判或是觀念修正,我站在善意的出發點,與各位交換意見與分享,不然半夜不睡覺寫這些,不只是想找挨罵的!祝各位同好能有更優秀的作品發表,讓我們更有機會觀摩與學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婚礼摄影指南 - Video篇 (Part 1)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婚礼摄影指南 - Video篇


现在的婚礼现场,DV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记录设备了。面对新人的重托,手持DV的你,如何才能给新人留下完美的记忆,可以说是一大考验,即使你有技术,没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也不行。
结婚乃“人生大事”,从这个词就足以看出婚礼的重要了。虽说“结婚摄像”属于民用范畴,但要想拍好还真非一日之功呢。我想如果能把婚礼拍好,拍新闻采访应该也没问题了,因为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甚至婚礼遇到的情况会更多一些。如:室内、室外、阴天、晴天、雨天、台上、台下、灯光等不同的色调与光线,在几个小时内都会遇到。下面就以整个婚礼过程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准备工作
真是“万事开头难”,不过别怕,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然后是战胜自我,对自己说:没问题。
① 检查电池数量是否足够(由于频繁开关和使用液晶屏,电池实际使用时间一般比额定的要短)。
② 电池是否已充满(千万别指望到现场去充电)。
③ 准备好足够用的磁带(我一般带三盘,实际最多使用两盘)。
④ 把机器调试好。

实战

1. 装花车
装花车一般都在早上,装好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这里可以慢慢拍。拍摄时间以2~5分钟为宜,此组镜头可做篇头用。每个镜头拍摄时间不宜过长,以能看清内容为宜(约3~5秒)。内容一般为:花车全景、局部、车头、车尾、车门拉手、公仔(一对可爱的玩偶),新郎与迎亲的人一起寒暄、戴花、布置路线、交待事情、发红包等,还可把整个车队情况摇一遍。拍摄前最好先对焦,这样拍出的效果比较好。

2. 接新娘
摄像车最好是带天窗的(需提前与主人沟通好),装花车时还要与摄像车的司机沟通一下,如车速、行进时与花车的距离、位置等,并调整好座椅,站好位置试一下,脚底要站稳、腿能有靠的地方那就更好了,最需要注意的是:持机器的手及胳膊一定要悬空,而且要双手掌机,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抖晃。一般情况装完花车就从花店直接出发去接新娘了,这时摄像师应该已经在摄像车里等候,从新郎上车开始就正式拍摄了,这时焦距调到自动档比较保险,或者按预先估计的车距调整好焦距,曝光速度调到1/50(晴天时可适当调快一点,但如果掌握不好画面会比较暗),其他用自动就可以了。
拍摄车队一般不宜过长,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拍10~15分钟足矣(后期编辑时需1~2首曲子的时间),当然如果没有太大把握只能多拍了,不过后期剪辑时工作量会比较大。出发时的情况当然要拍,车队途经标志性建筑、路牌、转弯处都比较重要。一般城市道路比较拥挤,迎亲车队的数量一般为6、8、10等,要想拍全很不容易,这个问题可以在出发时解决,摄像车可以靠边先不动,让每辆车从旁边经过,这样就全拍到了;然后摄像车追上花车排第一位,车队行进情况就能收进画面了,拍摄手法上可直接对着后面车队拍,也可由摄像车摇到旁边建筑,或由建筑摇到花车,行进途中最好别推上去,否则画面会抖得很厉害;途中一定要前后观看,快转弯时就要开始拍摄,持续拍摄直到转过弯来,这个画面应该是很美的。
转眼新娘家就要到了,这时候可不能不拍。如果是小区,那么车队进小区的情况是不能少的。如果时间允许,摄像师可以通过镜头交代小区样貌(一般小区门口都很漂亮,小区名字、建筑物、造型等都可尽收眼底),进去后赶快掉转镜头等候花车及车队进来。
  
接新娘的路上,不仅考验摄技,也考验车技,需要不停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
  
在拐弯处拍摄整个车队,效果最佳,要掌握时机,冲到前面等候。

3. 新娘家
迎亲队伍该上楼了,这时最好选择顺光的窗口把整个队伍拍下来。如果是乘电梯,那就简单了:上电梯、电梯内说笑、第几层、下电梯等。
下面该叫门了,哪能那么容易就把新娘娶走啊,隔着防盗门,门外是新郎、伴郎及兄弟们一行人,门内是新娘的姐妹们,这门里门外要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呢。这时伴郎是最富有的,所有的红包都在他身上,当然他的责任也很重大!隔一会儿一个红包塞进门里……都十个红包了怎么还不成,吉时就快过了。最后还是娘家人出面才行,真不容易。要想打动新娘的芳心,可没这么简单,原来新娘一直在自己房里坐着,门可是反锁着的呀!这时可以和新娘对话了,当然屋里还有伴娘,伴娘这一关更难过了。红包是不能少的,直到里面觉得红包够多了,要开门了吧?答案是否定的。里面递出一张纸,伴郎可要退居二线了,这时新郎要对着新娘房的门,大声读了:老婆我爱你……有时是保证书、唱歌等,总之要让新郎在众多人面前,保证以后要善待新娘,永远永远爱新娘等等。
哇!好漂亮的新娘子!新郎快步上前献上早以准备好的一大束鲜花,并飞快地吻了一下新娘,真让周围的人羡慕死了。旁边有人在喊了:新郎单腿点地,表示一下。新郎当然不会犹豫了,这应该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吧!“老婆我爱你”好大声,屋里人都听到了,新娘也笑着默许了。哎呀!新娘怎么没穿鞋呀(新娘不穿鞋是不能出门的)!新郎及迎亲的人在新娘房内寻找着每一个可以藏鞋的角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新郎得亲自为新娘穿上这一对向征幸福吉祥的新鞋。
这些是多么珍贵的镜头啊,别看说得这么热闹,其实拍起来并不难,只要掌握几个要点就行了。一般楼道里都有灯,一定要先把灯打开。进门前、发红包的时间通常是比较长的,少则20~30分钟,长则一个小时,大都差不多内容:给红包、讨价还价。新郎、伴郎及迎亲队伍其他人的表情、递红包的动作等,如果场地够大,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拍摄,如果能看到屋里的情况,就再推上去拍一下大家的表情,总之关键人物的动作、表情不能少,如果有保证书之类的更要推上去,新郎的表情、娘家人、小朋友等都不能少,这样才能显示出当时场面的气氛,还可以交待一下新娘房与其他房间、客厅等的位置关系。还要记住进到屋里及房间千万别忘记把房间灯打开。
进了新娘房那可是重中之重了,从现在开始,摄像师的目光就不能离开新郎、新娘了,因为随时会有“突发事件”,当然其他人的动作、表情也要兼顾到,包括关键性的声音等,找鞋、接吻、拥抱新娘、穿鞋……拍摄手法上,最好中景、近景、特写等交叉使用。
紧接着就是敬茶了,通常都是由长辈开始,如新娘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父母等。此时新郎、新娘跪在地上,双手递上茶杯,喝茶的人都会说一些祝福的话,如“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这茶当然也不是一般的茶了,里面有红枣、莲子、糖,有时旁边会有人问“甜不甜啊?”,喝茶的人随即应道“好甜呀!”我想这可能预示着新人婚后生活甜甜美美、早生贵子,也饱含大家对新人的祝福吧。三道茶之后,喝茶的人便会向新娘递上红包,有的还会送上各种精美首饰并亲自为新人戴上。最动感情的就是新娘的父母了,一般父亲不善表达,母亲则不同了,有的母亲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儿女婿高兴得合不拢嘴,将自己存在心里从未说出口的一些祝福及对女婿的一些重托都会在这时说出来,甚至喜极成泣,母女两个都哭成了泪人,新娘的妆也掉的差不多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亲朋好友们也少不了劝慰几句。
这段画面,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祝福的话语也不太一样,喝茶的动作、戴手饰的动作,围观者的表情,这些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尤其父母此时绝对是真情流露;这段可采用跟拍、特写、摇(一般此时的空间都比较小,最好选一处顺光、不会被人碰到、视线好的位置);茶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放在桌子上,枣、莲子、冰糖还有一点茶叶,已经放在杯子里,就差冲水了,这些可以提前拍下来。敬茶前会有短暂休息时间,大家有的坐在沙发上、有的站着聊天、有的吃水果、有的吃糖、主人在向每一位迎亲的人派发红包,这些画面也是很重要的。最好从不同角度摇上2、3遍,房间内的布局、陈设、结构及所有来宾便都会被收录进来了。如果能提前对好焦距那就最好了。
新郎搀扶着新娘、旁边有人打着红伞,还不时有人将一把把大米投到红伞上面。后面跟着送亲队伍、迎亲队伍。还有一点没说,新娘的哥哥往往会手托两盏点燃的煤油灯走在队伍最前面,这两盏可要一直送到新郎家,放在新房内的(取其“添丁”的意思)。
叙述了这么多,不是在讲故事吗?别忘了以上这些可都要用镜头表现出来,要让没有参与的人看了这些镜头都能感染到当时的气氛呀!这些镜头都是我们必须要捕捉到的,这点点滴滴摄像师只是能看到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预见力,预测下面将要发生的事,哪一部分更重要,哪些其次(当然是新郎新娘为主,其他人为辅),需要摇的时候要从动到静(因为静止的事物是不会变的,动的则稍纵即逝,那可没办法补救)。如果新娘家到花车的距离较长(比如四层楼以上)可先在新娘家门口站好位置,让所有出来的人都从摄像镜头前经过,然后赶快冲到前面,选一个自己与楼门口、花车成三角形的位置站好,等候新郎新娘及大队人马出来,这时要采用跟拍的手法,从出门一直到新人上车(千万别忘记把摄像机调到自动对焦模式)。然后靠近花车,示意司机或车内其他人将车窗摇下,拍一下新郎新娘在车内的近景及特写。
哎!新娘家这一段还真紧张呢,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婚礼摄影指南 - Video篇 (Part 2)

Thanks for ekychan sharing


[转载]婚礼摄影指南 - Video篇



4. 新郎家
花车徐徐开动了,庞大的车队鱼贯驶出。路上的拍摄和来时大同小异,可能路线有些变化(这里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路况好、路面宽时可与花车并排走一段,并将面对花车那面的窗玻璃摇下,示意花车的玻璃也摇下,将镜头推到新郎新娘脸上再慢慢拉远,还可示意他们向你招手(只能用自动对焦,推拉时要慢,胳膊一定要悬空,别着急,屏住呼吸)。
转眼新郎家就要到了,注意拍摄小区门口、标志性建筑、小区名称等,摄像车最好还在花车前面走,这样整个车队进来的情况便一目了然了。当然更少不了新郎新娘下车的镜头,这个时候摄像师最好先下车等着,如果实在来不及下车在车上拍也可以,总之这个镜头不能漏掉,上楼和下楼也没什么太大区别。进门时可不同了,摄像师最好先进屋(通常新娘是要迈火盆的),摄像师蹲下、镜头先对准火盆,新娘迈火盆的一霎那,镜头沿新娘身子慢慢向上移,直到新娘的脸入画,这时摄像师也随之站了起来。
新郎新娘一般会直接进入新房,这时可以跟拍进入新房。在新郎家的节目可一点不比新娘家少啊!这时摄像师的视线还是不能离开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后,拍几张照片留念那是少不了的;摄像师还要把新房的环境摇拍一遍,房间内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了,床上可能还会摆一些吉祥物品,如红枣、花生、米、冰糖……还会有一个小男孩在床上跳(简称跳床)。最好还是选择顺光拍摄,可用手动对焦,如果只能逆光拍摄要立即打开逆光键,否则人物脸部会很黑,能多角度拍摄效果会更好。
客厅里又在准备敬茶了,这次敬的是婆家人了,和在娘家差不多,注意选好位置、顺光、可多角度拍摄、近景、特写都可用。当然,新郎家的环境、陈设、客人的情况等也不能少。
上午的节目就些结束了,晚上酒店见吧。

5. 酒店迎宾
下午5:00左右新郎新娘及家人就会在酒店恭候客人了,酒店一般都会布置得喜庆、漂亮,如大门口专门为这对新人准备了看板,一般会写“XX联姻宴客,设X楼XX厅”等类似字样,主人们会在门口两侧恭候客人,客人们有时三三两两、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几十个人排队进入,嘴里少不了说一些祝福、恭喜的话并递上红包,在签字簿上签过字后,便会有专人引领客人入座。
这时的气氛热闹、喜庆,镜头要表现的内容要很全面才行,如新郎新娘、双方父母、客人、接待人员、递红包、收红包、签字、排队等候、与新人合影,这时的摄像师要眼疾手快、腿勤,千万别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要勤变换拍摄角度、多变换景别,远中近景、特写都要用,这里还要强调摄像师要有预见力,因为酒店里人比较多,有人可能不是来参加婚礼的,如果拍到了这些人,不但浪费磁带也会给后期剪辑带来不便。

6. 婚礼仪式
客人到齐了,主持人也已就位,现在开始主持人的每句话都很重要哦!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新郎新娘便在婚礼进行曲的伴奏声中缓缓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客人们有的鼓掌、有的欢呼,好一派热闹场面。
如果说在新娘家那一段是重中之重,那这一段更不能掉以轻心。新郎新娘上台前与摄像机、主持人的位置应该成不等边三角形排列,这样便于镜头在新郎新娘与主持人之间推、拉、摇、移。摄像师最好站在离主席台最近的地方,拍摄过程中变换位置会比较灵活,拍摄新郎新娘由远而近走向主席台时不宜推上去,只要站着不动等他们从镜头前走过,然后镜头跟拍新郎新娘走上主席台即可。
好了,新郎新娘已站在大家面前,就看主持人的了。摄像师当然要站在最好的位置,内容也要全部记录,这些我就不多说了。台上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最不容易拍好的也就是这里,细想起来还真有点儿抢拍新闻的味道呢!不过要能注意以下几点应该就没问题了:
①光圈自动、速度1/50;
②以新郎新娘为主,主持为辅;
③观众能拍则拍,不能拍可不拍;
④主持人的声音最好都记下,必须断开时要等他说完一段;
⑤结婚证书、接吻、戴戒指、切蛋糕等可上前拍摄;
⑥新郎新娘讲话时可慢慢推上去,能看清表情就可以,讲到相关人物时,也可以推上去,但要掌握好时机。

礼毕,敬酒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可以用手动聚焦预先调整好(一张桌子的距离就成)。站在新郎新娘对面比较好,可以插在客人中间,采用摇摄的手法一桌的客人便都能拍到,如果人多拥挤可以举起摄像机或站在椅子上俯拍。敬酒时掌握时机比较重要。每桌拍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都大同小异。不过重要客人还是要重点拍一下的。最后再把整个场景拍下来就差不多了。
敬酒时往往容易忽视新郎新娘的家人,敬酒时一般都会有双方亲戚、父母陪同。除了新郎新娘,双方家人当然也很重要,否则最后看碟的时候还以为只有新郎新娘在敬酒呢;另外,一些天真可爱的小孩子还是值得注意的,婚礼台上的花纸屑、汽球、彩带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有时他们还会到镜头前做一些鬼脸、晃晃脑袋;还会有一些亲朋好友给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敬酒。这些镜头都是很难得,也是很珍贵的。
总之,婚礼摄像要做到:全而精,既顾全大局、又照顾细节,没有相当的经验还真难以做到。
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们要一一退场了,这时的场面与迎宾时好像差不多,但要记住表现出送客的感觉,客人多的时候到酒店大门口拍一下客人从酒店出来的镜头就更完美了

后期剪辑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差剪辑了,现在市场上视频剪辑的软件很多,有纯软件的、带卡的,从几百元到几万元可供选择的很多。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音乐,音乐的节奏更离不开画面的完美配合。所以剪辑前要先选择音乐,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流行音乐都可以,或根据新郎新娘要求,不过最好不用快节奏的。需要音乐的地方有四部分:路上、迎宾、敬酒、送客。路上可用带歌词的曲子,最好是爱情方面的;迎宾的时候就可选用没有歌词的曲子了,因为现场有说话声音,那样听起来会觉得很乱;敬酒和送客我一般会选择民乐,如:步步高、百鸟朝凤、双凤朝阳、欢乐歌等,听起来比较适合现场气氛。
一部完整的作品篇头篇尾不能少,篇头时间大概30秒到1分钟就足够了,内容为:新郎新娘姓名、结婚时间(公历、农历),出发前在花店或在新郎家的情况,迎亲队伍准备的情况等;篇尾就可短一点了,如一些酒店夜景、照片、祝福的语句等。
正片部分也可分成两段:迎亲、酒店。每段前可相应地加些字幕。制作完成后刻成光盘,再打印一张漂亮的盘面贴上就大功告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幽静的森林角落 于 24-3-2009 02:28 PM 发表
哇好长
是不错的知识
万分感激



别客气。。 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9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dlee 于 24-3-2009 03:44 PM 发表
谢谢分享!


别客气。。 谢谢大家
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婚纱照全方位攻略

【转载】纱照全方位攻略



 拍好结婚照的几点注意事项

   1、拍照前一晚减少饮水,避免眼睛浮肿。
  

  2、接近拍照前新娘避免晒太阳,并减少食用刺激性的煎炸食物。
  

  3、拍照当天新娘请穿无肩带内衣及束腹。
  

  4、拍照当天新娘请穿接近肤色的丝袜并带一双高跟鞋和舒服平底鞋,以便外拍时穿着。
  

  5、拍照当天新娘勿在家中自行上妆,以免造成造型师之困扰。
  

  6、拍摄当天新人应穿开胸的内衣以免换衫时弄花彩妆。
  

  7、新娘在拍照前把腋毛刮除。
  

  8、新郎在拍照当天自行在家中刮好胡子。
  

  9、新郎在拍照当天请穿一双黑皮鞋并带一双纯白袜和黑袜。
  

  10、拍照当日请携带平日自己最满意的照片以便与摄影师沟通。
  

  11、拍摄前新娘新郎请将头发洗干净。并将头发修剪整齐,切勿使用任何美发用品。如有近视之新人请拍摄前三日勿戴眼镜,以便矫正眼神。
  

  12、拍摄当日携带两副眼镜以求变化,如带隐形眼镜着,应提早试戴并请携带清洁液。新人在设定拍照日期时,请勿迟到,避免延长拍摄流程时间。
  

  

纱照全方面经验

  定金25%,拍照时付50%,取件时付25
  

  一、预约
多走几家影楼询问价格内容,其它影楼有的优惠,只要你提出来,都会满足你。影楼不会答应你拿走套系内容宣传单!所以你要用脑子记住各家的套系内容,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二、去影楼时注意事项及谈判
  

  第一步:先询问有什么优惠活动,要求享受优惠。
  第二步:影楼的套系内容在不加价前提下都可以调整。套系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挑选。

  第三步:不要告诉门市你想花多少银子拍照片,从没挑选的新娘样片看拍摄效果。

  第四步:选一个低中档套系,然后往上加东西,“能不能多少寸换多少寸?“才这么几套礼服,再加两套?不要那些赠送的首饰小物等,全部换成和照片有关的东西,比如入册照片加多,放大的寸数加大,放大的张数加多,服装增加(换成VIP)。

  

  选样片注意事项
  

  选片看小样,坚决不用选片器。选片入册时,多选择一些竖拍的照片。底片和小样全给,先要小样,底片随小样全部给。加照片的价格按合同来。要知道这里是区别最大、水份最多的地方,我想姐妹应该很清楚一张照片满幅的18或21寸与缩小成册的区别,一来照片很不大气,二来照片大小费用上的区别也很高。还有横拍的照片。到时候做成最大,也只有满幅的一半。
  选片时:光线不好的不要、角度不好的不要、照得好但姿势重复的不要、个人的少要,所选照片就要有远近结合、各种服饰均衡并且姿势多样。

  选择繁忙时有其它顾客在场,就算店员对您施压也有所顾忌。找有经验或对摄影有认识的朋友陪伴前往给予意见。尽量抑制喜悦之情,不要心急,慢慢和店员讨价还价。要店员一次把所有照片拿出,先剔除不要的,再从剩下的挑选。
选相片时,应同时考虑是否与相簿的背景配合得宜。
别偏重拣选某套婚纱的相片,以免出现一套婚纱重复穿著错觉。别忽略新郎的照片和合照。因是婚纱照不是个人写真。

  说到送底片的问题,我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要告诉大家,如果是选择光学照片的话,一定要求用120的专业相机底片拍摄。应为这样的底片不论是在拍摄质量上还是在拍摄成本上都不是一般的胶卷能比的。所以,JS答应用底片的话,一定要强调全用120的专业底片拍摄。

  

  取照片该注意的事项
  

  仔细检查,看和自己预定的相册像框符合不符合,照片颜色、相片张数够不够,一旦有不满意的地方,要求重做。要坚持尽善尽美。
  

  拍照之前注意事

前一天晚上不要喝水,拍摄前一天脸部和身体多涂些滋润保湿的护肤品。保持充足睡眠,洗头,准备无肩带内衣,有钢丝托的内衣(肉色和白色)剃腋毛,在去影楼之前不要化妆,这样会误导化妆师,手部保养,穿开衫的衣服和中跟的皮鞋(跟老公的最佳落差是8厘米),LG穿黑色的皮鞋,深色的袜子,新郎记得带双白袜子。打理清爽他的外貌和指甲,吃早饭出了门。带巧克力或者酸奶。自己带好能彻底卸装的洗面乳、护肤品。这样显得有气质,照相时,千万要保持开心的状态,这样照出来的婚纱照效果会很好。给老公买本他喜欢的杂志。拍外景等待时间,带数码相机自己偷拍。

订结婚照的注意事项!
  经过行内人士指点,有几点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1.定的套系不要定得价格太高。如果你的预算是在5000话,最好定个3000左右的就可以了。以此内推。

  2.有些她所陪送的优惠就不要,如:卡米拉,证书,水晶最多要一个。这些不要后,要求把海报和油画放大,多加相片入册。这样划算些。

  3.当天的免费婚纱及造型一定要注意,在协议上要写清楚,除了种植睫毛给钱外,其他的一律不买。一定要稳住哟!

  4.更重要的是价格是可以讲的,如果你看好了高一个档次的,可以以低一个档次的价格同他谈。千万别被门市小姐迷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9-2024 10:09 AM , Processed in 0.1265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