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11-2008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12:34 AM 发表
好了,手止痒了。。收工了!!
来,手拿来,帮你放点痒粉。(太早收工了!)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ukh1 的帖子
好,不错,值得读,我先留个掌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08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7-11-2008 09:40 AM 发表
老实说,我一直以来不是很看得懂hoollly兄的看法,希望hoollly兄再白话一点,谢谢。
嘻嘻,我猜hoolly 兄是专科出身的,而且应该进入社会应该不久,所以用词遣句方面比较专业些,比较formal..
没有对或错。。
我觉得只是看出发点。。如果他用这样的格式去写给国际大行的老板,或者国际同行,肯定会很多人认同他的专业。。
但是,如果出发点是为了说给广大老百姓看,这样的格式就嫌绝少了亲切感,反而有一种距离感,会让人离他越来越远。。
其实就是看个人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让广大草根老百姓能够简易明白,最好就是自己笑话了,用简单的白话说出来,加上些平常百姓生活的例子用在他的论点上。。应该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的。。
这就跟做生意一样。。know who are your customers...
Robert kiyosaki 他就曾经说他写了一些很多人想看的,而且容易明白的,所以赚钱了,红了!但是那位访问他的记者,也有出书,但是就没有赚到啦,因为他是写给自己看!!哈哈哈!!!
所以,看出发点,加上需要写比较草根阶级的客观性。。。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这里高手云集,我想提出一个比较前卫的看法,为甚么利息一定要调高调低,为什么不能固定在一个数目,好像老子说的无为而治?
我只是不明白而已,有错勿shoot我。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10:08 AM 发表
就用数学做一个assumption..那么就是本末倒置,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算哪门子的高级思考方式。。
我对你的论点没意见。
除了上面那个quote。
基本论证方式,是设立一个assumption,然后用数学演算验证。
(hoollly的表意是这个,不是你那倒反的形容。)
高级思考方式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设定一个符合逻辑又新颖的assumption。
那是一切的起点。
[ 本帖最后由 Scaredcloud 于 27-11-2008 10:2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7-11-2008 10:22 AM 发表
首先,如果国家银行将OPR定为0%,那银行加上自己的2%的profit margin,因此借出去的贷款的利息就是2%的情况下:
第一,这种降息方法是为了减少借贷成本,松动货币,释放出更多流动性以刺激经济。企业可能会在不考虑本身的商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因为容易借钱而借钱,造成自己将来的灭亡。
这样说,真的白多了。
但是,还是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国行降息的目的,并非为了造就企业的灭亡。而是刺激整个经济。
打个比方,小明生病,医生要小明吃药。小明不肯,所以医生给了小明一颗糖果。小明还是不肯,医生再给两个巧克力。直到小明肯吃药为止。
医生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小明吃药,把病医好。
如果我们说,因为医生利诱小明,害得小明增加了糖尿病的潜伏性危险,这样说不过去。
第一、医生利诱的成份,并没有导致糖尿病的地步。
第二、小明自己要照顾健康,若真的中糖尿病,不能怪罪医生的几个高糖粉食物。
第三、更重要的前提是小明必须服药。如果小明不吃药,也许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换成国行降息对企业的说法:
第一、国行降息的目的,并不会导致企业因为贷款容易而发生其他不合理的舞弊事件。
第二、企业必须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企业,若管理不当,不能怪罪国行降息的用意。
第三、更重要的前提是资金必须流动、企业活动必须持续。如果企业不能轻易获得贷款,也许会导致市场爆发更严重的经济不景气。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10:47 AM 发表
这样说,真的白多了。
但是,还是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国行降息的目的,并非为了造就企业的灭亡。而是刺激整个经济。
打个比方,小明生病,医生要小明吃药。小明不肯,所以医生给了小明一颗糖果。小明还 ...
小弟觉得holly兄并不佛认降息的优点,他只是提出降息的缺点供我们参考。凡事有两面,倒低最后是好是坏只有历史告诉我们了。
就像当年老马估定汇率也有反对和赞成的声音。往往只有过了些时间我们才可以做总结。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bora 于 27-11-2008 11:03 AM 发表
小弟觉得holly兄并不佛认降息的优点,他只是提出降息的缺点供我们参考。凡事有两面,倒低最后是好是坏只有历史告诉我们了。
就像当年老马估定汇率也有反对和赞成的声音。往往只有过了些时间我们才可以做总结。
其实我明白,只是觉得,我国和美国情况不太一样。和日本的也不同。
降息对美国未必有效。如今美国的高杠杆项目太多,把资金注入,也许会被消化掉。所以美国的利率一降再降,就快到了无可退路的地步。
但在我国,减息几乎是剩下不多选择的其中一个刺激经济方法。
唯一要注意的(对抗),是我国的通膨率还算很高。
如果通膨没控制好,一旦利息降了,通膨恶化,情况就很不妙了。
所以,hoollly 兄弟那个比喻,用在本地不恰当。
如果用在国外比喻降息的坏处,也许还可以。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27-11-2008 10:07 发表
我的了解是 存款利息0% 贷款利息2%
对,更进一步来说是200 basis points的差别 ( 1%= 100 basis point)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ukh1 的帖子
武大你好。
换一个角度来看,做生意的现在是和银行借一百万来充作营运资金,以前是付60千利息。现在降息了,银行又不敢随便借钱给人,就专找那些好顾客,推销贷款。生意人现在营业还是很旺,也许经验还浅,就向银行借多一百万(反正还是还60千利息),然后拿这笔钱去投资,有的投资在更多的机器,更大的门面,有的甚至去挂牌。
当投资成绩不理想,生意人现在要负担的债务,是两百万了。尤其银行通常都同时放款给同一种行业,比如前阵子可能是O&G,或早期是纺织业,家私业等。拿到多余资金的企业,其实对生意更糟,因为现在每个同行企业都有本钱恶性竞争。
所以很多生意都是在第一个经济低谷期成长,到第二个经济低谷期倒闭;因为银行在第一次的时候大量放款在指定行业来达到中央银行的目标,而在第二次的时候就大量收伞。
所以我认同前一个楼主说的“降息对企业有害!?“这个主题(或假设),但是觉得他给的例子和后来的逻辑比较不赞同。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koh_sc 于 27-11-2008 10:32 发表
越看越乱,其实是分开两方面来看
银行观点
如果银行年利息是从6%降去3%(以一百万贷款计算)
意思是银行贷款利息所得从6万缩减到3万。
如果银行要赚回同样盈利6万,就必须贷款两百万才会得到同样盈利。 ...
理论上是对的,可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因为企业的loan obligation有固定利息贷款(fixed rate loan)跟跟随市场利息贷款(floating rate loan)
比如说
A企业60%的贷款是fixed 的(6%), 40%是跟market rate的
所以,降息时,只有40% loan会受影响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过路客 的帖子
觉得,可以参考货币供给的调控的主张。看friedman 对美国大萧条的见解。
任何举动,如果导致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不足,会引发不可弥补的后果。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09:50 发表
嘻嘻,我猜hoolly 兄是专科出身的,而且应该进入社会应该不久,所以用词遣句方面比较专业些,比较formal..
没有对或错。。
我觉得只是看出发点。。如果他用这样的格式去写给国际大行的老板,或者国际同行,肯定 ...
应该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的同时也需要花更多时间在想更多老百姓化的例子
而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
二选其一,我宁愿他保持现在的发表方式
阿不然,holly兄,可以开个英文blog吗?
酱你就不需要讲麻烦从英文翻译过来中文了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欧贝亚 的帖子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开始收伞。
比如:
以前你的facility是1百万,现在,银行要每个月减少100千,直到剩下600千的,你要如何?
这个例子,是正在发生的。
cash flow 正在萎缩,换句话说,上游的资金充足,可无法到达下游。
会不会发生堤崩?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llly 于 27-11-2008 09:35 发表
本来那个贴的写法是属于唯物辩证风格.这是种比较高级的思考方式.
一些理论需要一些数学证明它的严谨性,或者理论缺陷.
马来西亚人在长期特定制度培育/控制下,普遍上缺乏自由,广泛思考的特征.
降息降低企业利息 ...
啊hoolly兄,偶基本上赞同你说的,不过“第二”那边就不便发表,因为不是很了解状况
我想要补充的是,外资/企业要在一个国家投资一个项目,不只是要看OPR多少,还要看货币的汇率appreciation/depreciation rate
比如
邻国新加坡的利息很低,可是MAS(mone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对sing dollar的stance是towards upper trading band of major trading country的
so如果一个在邻国做工的可能看到sg fixed deposit 1% msia 4%,可是几年下来,新币升了,马币跌了,so把钱存在4%的可能是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或者损失金钱的举动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2750一号 的帖子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只愿意放钱给自己的同业,因为有国家的背书。而且现在只有很少量的服务业是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发展的,所以大量放款给指定行业也没有发生。我相信,在98年的时候,银行是很乐意放款给那些赚美金的出口业。未来的趋势,是由政府出面背书的大型企业来向银行借款来刺激经济。
大量放大SME的担保和CGC的功用可能会有帮助。(可是问题是,这几个机构的贪污程度到哪里?)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夜利率是利息之本吧。所有利息都是参考它建立的。如果隔夜是0%那么银行的2%就是net interest margin.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bora 于 27-11-2008 12:08 PM 发表
隔夜利率是利息之本吧。所有利息都是参考它建立的。如果隔夜是0%那么银行的2%就是net interest margin.
政府调低利率是种负责任和自保的作法。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她的如果失败了她可以说她尽力了。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8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11:09 AM 发表
其实我明白,只是觉得,我国和美国情况不太一样。和日本的也不同。
降息对美国未必有效。如今美国的高杠杆项目太多,把资金注入,也许会被消化掉。所以美国的利率一降再降,就快到了无可退路的地步。
但在 ...
美佬除了降息也无计可施了。
我国的高通膨有一部份是贪污滥权造成的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