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3-12-2008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品管司判官 于 23-12-2008 04:52 PM 发表 
哪位道家出此言呢???
道为: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吾命在我不在天”根本就是背道而行。。。。
以下的道教經典都有提及:
《抱樸子·內篇》引《龜甲文》
《雲笈七簽》卷五六《諸家氣法·元氣論》
《養性延命錄》
《真氣還元銘》
《悟真篇》
《西升經》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08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唔留手 的帖子
我们中国最早谈道的经典《简易道德经》里所述:“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说明了,简是自然现象所依的最基本规律。道以这个规律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径。这个行径即有规则的道。不是以简为根本的行径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于简即为简生道,道的动作方法依赖于自然,取决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没有这个道,就不会永远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这个道,不但能长久地发展而且还会不地增长壮大。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却是产生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的总能源。
道,又名真空、性、灵、炁、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经典里,名称叫法不一,但本质指的都是一个。
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们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够见道,此谓“为道日损”。可惜的是,当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学术研究者,不是“为道日损”,而是“为道日增”,总想通过有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认识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驰。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07.ht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09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品管司判官 于 23-12-2008 04:52 PM 发表 
哪位道家出此言呢???
道为: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吾命在我不在天”根本就是背道而行。。。。
恕问仁兄怎得知有背道而行之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09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定指迷歌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兴居湛然常清,不独坐时方是。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性与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空中了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本心尚且虚空,岂有得失能豫。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余。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凭和光混俗。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毘卢。毘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余。
或问毘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眼前业业尘尘,尘业非同非异。见此尘尘业业,个个释迦迦叶。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心迷即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诸法皆妄,故令离尽诸相。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若要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断常纤尘有染,却与诸佛无缘。翻念凡夫迷执,尽被尘爱染习。只为贪着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直饶儿女妻妾,又与他人何别。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万法一时无着,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观音三十二应,我亦当从中证。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是白。有时自歌自笑,旁人道我神少。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浑沦吞枣。此法惟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兼有修禅上人,只学斗口合唇。夸我问答敏急,却原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更逞己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
|
|
|
|
|
|
|
发表于 8-1-2009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据我所了解,这些影响人的命运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命,运,年;后天性因素就包括风水,功德,读书,名,相,和其它(如敬神,贵人,养生,择业,择偶等)。
如果想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天干、地支、生肖与命理观点的话,欢迎到http://cv5678.blogspot.com/ 一游。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