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明白的人就不會太悲觀,並不是講美國降息不降息的原則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5-2-2008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4-2-2008 08:44 PM 发表
比例大馬的基金來講,也有講投資之內有幾年是不可以拿出來的,所以外國基金我想也會是如此。
不過已經有發生這些事情了,我想他們應該也是已經超過期限了,對於他們拿不回投資的錢,也應是這基金早已虧本了,所 ...
有个组织叫EPFR Global的资料显示,他们跟踪离岸的2,150亿美元,
08年1月9号~16号的一个星期,爆发911以来最2大的基金赎回潮,而且是连续5个星期的净流出了。
面对全球的对冲基金赎回潮,
这些对冲基金没得选了,只有把手上的货卖了以应付美国投资者的赎回潮,
换句话说,不少投机产品短时间会受到对冲基金的卖压影响了。
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这个基金赎回潮能够顺利渡过的话,
那么一些投机产品和基金的价位就有可能回升了吗?
[ 本帖最后由 紅凌 于 5-2-2008 03:22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08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紅凌 于 5-2-2008 03:15 AM 发表
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这个基金赎回潮能够顺利渡过的话,
那么一些投机产品和基金的价位就有可能回升了吗?
應該會難一些,可能要時間來証明,讓投資者回復信心,如果沒有的話,投資者不再投資的話,那這些基金也是無用武之地。
就像一家上市公司出現了問題之後,試問還有誰敢去買它的未來呢?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khokhokho 的帖子
投机者会买。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3-2-2008 07:50 PM 发表
股价不论在时间的哪一个阶段都是market maker共同制定出来的
如何講呢?
股市里面成交量76%是电脑程序自动交易出来的,而股市成交量的90多%完全是market maker无聊的自己买来卖去制造出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ncom 于 5-2-2008 11:07 AM 发表
投机者会买。
投机者现在几乎都在卖空或者等待卖空状态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08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llly 于 5-2-2008 02:46 PM 发表
股市里面成交量76%是电脑程序自动交易出来的,而股市成交量的90多%完全是market maker无聊的自己买来卖去制造出来的.
這我也有想過,算是假制造成交量來騙投資者以為股市出現買量上升的感覺。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market maker?
因为我不懂得是什么,尽管已经遇到这术语好几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做市商(Market maker),又稱為造市者,指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独立的证券交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只证券的买进和卖出,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
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称作"专家"(Specialist),在香港证券市场被称作"庄家"。做市商制度在香港称作“证券庄家”制度。
与"报价驱动"的做市商制度相对的是"指令驱动"的竞价交易制度,例如连续竞价交易制度和集合交易制度。
美国法律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规定了做市商的义务:
* 持续达到特定的保存交易记录和履行财务责任的标准
* 不间断地主持买、卖双方的市场,并在最佳价格时按限额规定执行交易指令
* 发布有效的买、卖两种报价(充当流动性提供者,解决交投量不足的问题)
* 在证券交易完成后90秒内报告交易情况,以便向公众公布。
做市商制度的优点
* 强大的定价功能
做市商能够长期跟踪证券价格的变化,凭借专业知识对证券的市场公允价格作出判断,提供最有参考的报价。
* 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 推动市场不熟悉的证券的推介,降低新股发行成本
投资新兴产业的股票往往需要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股票进行准确的估价;做市商的双向报价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市价的参考
* 推动大宗交易的达成
做市商本身适合成为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交易的交易对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08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rigen 于 5-2-2008 03:14 PM 发表
什么是market maker?
因为我不懂得是什么,尽管已经遇到这术语好几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做市商(Market maker),又稱為造市者,指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独立的证券交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只证券的买 ...
謝謝 兄弟提供資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08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紅凌 于 5-2-2008 03:15 AM 发表
14家被FBI調查14家涉詐欺企業。
SEC調查的目標包括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還有瑞士銀行與債券保險公司MBIA等。
這些都是外國頂頂有名的公司,如果全是真的話,那後果有多嚴重,投資者的信認度已經是負數了。
次貸虧損升級為聯邦案件‧FBI調查14家涉詐欺企業
2008-01-30 16:22
(美國‧紐約)先讓信用不佳貸款人向貸款公司申請貸款,然後再把債權包裝成證券賣給投資人,這整件事有可能是詐欺行為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對這個可能性開始進行調查,並鎖定14家公司。
FBI官員未指明他們調查的目標是哪些公司,僅對媒體表示調查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開發商、次級貸款公司、發行次貸相關證券的公司及投資該證券的公司等。官員表示案件可能會以民事或刑事罪名進行控告。
FBI經濟犯罪小組主管鮑威斯說,正調查有關華爾街銀行將高風險貸款包裝成證券,出售給投資人時,是否隱藏了重要訊息,或是否涉及會計詐欺或內線交易等違法情事。
FBI表示,目前正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合作,SEC已針對次貸市場問題,展開30多件的調查。
《紐約時報》報導,SEC調查的目標包括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還有瑞士銀行與債券保險公司MBIA等。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這些公司與FBI的調查是否有關。
SEC的內部調查小組,現正調查金融機構是如何為次貸相關證券定價,以及他們是否有事先知會投資人,這些證券的價值會下跌。
投資銀行摩根、高盛與貝爾斯登個別對SEC提交的年度財報中表示,他們已配合政府單位和官員的要求,提供次級貸款、貸款證券、擔保債權憑證(CDO)及與次貸相關綜合商品的資訊。
星洲日報/財經.2008.01.30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08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宗事件。
美檢察官正調查‧瑞銀涉虛報抵押證券價格 2008-02-04 19:38
(美國‧芝加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聯邦檢控官正在調查瑞銀有否虛報按揭證券的價格,欺騙投資者。
該報指出,有關的調查是由紐約東區一名檢察官負責,並已聯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一同調查瑞士銀行是否涉嫌虛報其持有的按揭債券價格,當這些債券價格大跌時,瑞銀卻向投資者表示價格未有下跌。又據消息人士稱,紐約檢察官並未發出傳票。
另外,消息人士又指出,美國證交會亦在近期把調查瑞銀和美林的行動升級,變成了正式的調查行動。在正式調查的行動展開後,美證交會將有發出傳票的權力,甚至有權要求涉案公司和人物提供資料。
該消息人士指出,紐約檢察官在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密切合作。
周五,瑞銀呼吁股東抵制一些股東要求對瑞銀次貸問題進行外部調查的計劃。
麻州將起訴美林欺詐和誤導
另一方面,據報導美國麻州司法部將對美林證券提起欺詐和誤導訴訟,主要是指控美林證券對其出售的高風險的抵押貸款有價證券產品未提供正確的訊息。
瑞士銀行和美林的發言人並未就報導作出評論。
報導指出,美國司法部週一(4日)稱其正調查,在將擔保債務憑證(CDO)等複雜的抵押支持債券打包並銷售過程中,是否存在欺詐行為。司法部表示聯邦調查局正在對14家公司進行相關調查,但未指明是哪些公司。
瑞銀方面現在後院起火。股東游說團體Ethos在12月時要求瑞銀在次貸損失方面更為透明,呼籲對其進行獨立調查。
瑞銀上週五(1日)則表示,沒必要單獨進行調查,因瑞士的銀行監管部門已經在調查導致損失的原因。
瑞銀最近宣佈第三輪次貸資產減記,令投資者跌破眼鏡。其公佈第四季蒙受嚴重虧損,2007年度凈虧損共計44億瑞郎(40.7億美元)。
雖然檢控官對有關次按的調查表示有興趣,但是,相信調查行動進行後,未必有任何公司會被檢控。紐約一名律師稱,像這類涉及證券價值個案,要成功作出有關欺詐檢控,檢控官需要令陪審團確信投資銀行對按揭證券作出非常嚴重的誤導聲明,並證明投資銀行這樣做是存心欺騙投資者。他又表示,要取得法庭的起訴狀,檢控官需要有充份的理由。
星洲日報/財經‧2008.02.01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一开市就大跌了180点。。。 |
|
|
|
|
|
|
|
发表于 5-2-2008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基金也不可靠,那么美国投资者从基金提款后会转投去那?
1。定期--
缺点:利息太少
优点:稳定
2。股票--
缺点:下跌趋势不明,投进去等于投井
优点:自己才是最可靠的,而且蓝股有一定的保障。
3。房产--
缺点:下跌趋势不明,更可能还背着房贷,负资产中。
优点:拥有固定资产,放长远还是有价值。
4。黄金--
缺点:价格已经在高位,涨幅不高,风险不低
优点:如果打战,和石油价再升,有望再赚。
5。期货--
缺点:风险太高,并不符合买基金群
优点:短炒有看头
6。那去消费算了
缺点:越花越穷
优点:刺激经济
7。国外投资
优点:放眼看,亚洲前景可观,只要国家稳定是可以投资的
缺点:未明
老外还是会过来吧 |
|
|
|
|
|
|
|
发表于 6-2-2008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大清楚market maker是什么,但是这篇写的比较清楚,可以参考这篇。
http://www.shenmeshi.com/Business/Business_20071107113507.html
下面是我的见解,如果有说错的话,请纠正。
做市商呢,简单来说,
一般上,我们买卖股票时,都是通过证券公司来撮合买卖的,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通过做市商来交易。
比如我是做市商,
我持有A公司100万张的股票,
我就可以把自己当成证券公司,大众可以直接和我交易,不需要通过证券公司。
但是,我会提出我自己的报价,
比如我提出3元的卖出价,3.1元的买入价(对于大众就是3元的买入价,3.1元的卖出价)
我的利润就是中间这个0.1元的价差,
通常一个股票有至少4个做市商,交投比较活跃的股票可以有20~40个做市商不等。
做市商的电脑必须连接去交易所。
做市商是有很多特权的,
1)享有交易者的所有买卖盘的记录
2)融资融券的优先权 (做市商必须有很大的本钱,或许可以在银行等地方获得一些借钱的特权)
3)一定条件下的做空机制,当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做多时,因为做市商手上的货有限,所以做市商可以享有一定比例的做空交易。
4) 减免税收 |
|
|
|
|
|
|
|
发表于 6-2-2008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持續在跳水中。。。。-226.80
[ 本帖最后由 klagigi 于 6-2-2008 12:38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08 03: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2-2008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5-2-2008 09:53 PM 发表
另一宗事件。
美檢察官正調查‧瑞銀涉虛報抵押證券價格 2008-02-04 19:38
(美國‧芝加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聯邦檢控官正在調查瑞銀有否虛報按揭證券的價格,欺騙投資者。
該報指出, ...
现在问题就是:
1)投资银行是否把債權以复杂的手法包装给投资者,并隐瞒当中的重要实情,
2)投资银行是否虛報其持有的按揭債券價格
不过,我有一个不好的猜想,
是不是有投资者因为次贷风波而亏得血本无归,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才出此下策,
因为照理来说,只要这个诈欺案一但成立,这些涉案的投资银行都要赔钱给所有参与这个案件的投资者,
本来这些投资者是亏钱的,但是用了这招过后就有可能反而使自己赚回一笔大钱,
最后,投资银行就要为这个晚宴"买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08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紅凌 于 6-2-2008 03:55 AM 发表
本来这些投资者是亏钱的,但是用了这招过后就有可能反而使自己赚回一笔大钱,
最后,投资银行就要为这个晚宴"买单"。
這要看有沒有擔保和不擔保的合約了,就像大馬政府已經規定銀行存款的人民,講如果這家銀行破產倒閉,只能拿回六萬,超出的沒在負責任了,所以政府就讓保險公司代理這件事情,所以銀行本身要破產時它會讓自已的人先提錢出來,外人後知之後就已經沒法拿錢出來了,這樣子這銀行里頭的內政部重要股東是不會虧本的,就是已經把錢轉移別家銀行,最後就讓這家銀行破產倒閉,存款的錢財也就拿不全部的財產。
所以這些外國資金才會出現欺騙投資者的案件出來,這樣一來,如果事件越來越大的話,就會造成更大的破害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8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講三月分就會知道是那一個國家了。
到時如以下所說真是日本來講,肯定又是一埸風暴再現了。
下一波震央‧日次貸未爆彈3000億美元
2008-02-12 16:32
(英國‧倫敦)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日本很可能是美國次貸風暴的下一個引爆點,負面影響將波及遠東,因為日本金融界可能有高達3000億美元的相關損失還未曾公佈。
報導指出,根據估計,次級房貸風暴所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4000億到5000億美元,其中美國與歐洲金融業已招認的損失在1200億到1300億美元左右,而這表示還有大約3000億美元的次貸相關損失尚未有人招認。
有人懷疑,這批3000億美元左右的損失可能就是在日本金融業身上。
而且,答案很快就可揭曉。根據日本嚴格的新審計法規,3月結束的會計年度銀行必須結算。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師瑞迪克表示:“我們認為這將是下一個大問題所在。”
他並且指出,根據日本中行的調查顯示,日本銀行界目前都已緊縮放款,其中一定有甚麼情況發生。全球市場可能正面臨下一波風暴,而這場風暴有可能是來自亞洲。
此外,被視為日本企業信用違約風險指標的日本iTraxx指數,日前已升至77.5點的歷史新高。
此外,日本機具訂單去年11月減少2.8%、12月繼續減少3.2%;新屋開工率也寫下40年新低,比一年前下降達18%。
高盛分析師認為,日本的經濟恐怕已經進入衰退期,所有重要指標都重挫,庫存則急速增加,日本對中國輸出的鋼鐵和半導體都明顯減少。
對中國輸出衰退,顯示亞洲各國間貿易並沒有降低美國經濟衰退的衝擊。事實上,供需鏈最後往往落到美國市場,美國消費者仍佔全球需求的30%,和10年前並無差別。
分析師擔心日本每年由貿易盈餘所賺的2500億美元到底投資到那裡去了,數據顯示日本所持的美國公債並未增加,推測極可能和歐洲的瑞士一樣,投入次貸相關產品。
瑞穗、三菱UFJ、三井住友等3大銀行目前承認的次貸損失為47億美元,但金額正節節升高,失血最多的三菱最近承認的損失金額是去年11月時的12倍。這種情形很彷彿1990年代初期的翻版,當時銀行為了怕失面子,死命瞞住壞消息。
星洲日報/財經‧2008.02.12 |
|
|
|
|
|
|
|
发表于 15-2-2008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13-2-2008 08:17 PM 发表
听講三月分就會知道是那一個國家了。
到時如以下所說真是日本來講,肯定又是一埸風暴再現了。
下一波震央‧日次貸未爆彈3000億美元
2008-02-12 16:32
(英國‧倫敦)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日本很 ...
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都出现问题了,
不知道继续下去还会烧到哪个国家。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