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电影 -我的奥斯卡名单, 2010 (08/03/10 更新)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07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4-12-2007 06:14 PM 发表 
山哥:
其实你觉得李和徐的一夜情太突然和随便,也是因为导演把他们的感情戏删掉了不少。我曾经看过一个主题为"剪刀一剪,把徐剪成水性阳花的女人"。觉得他说的不错,但考虑到进了感情戏,有会阻碍它的流畅 ...
hmmm, 我觉得也许被删减太多了. 之前不是有李连杰拍和徐静蕾的床戏, 觉得比武打戏还辛苦, 之类的新闻吗? 可是你看里头, 就两个人汤在灶上并排而睡, 哪儿来的辛苦?
我还是觉得减得太多了, 这样的际遇, 在现代来讲, 比较像一夜情.
不过, 可不可能, 李连杰演这样的感情戏演得太差, 所以导演不得不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07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07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修 于 14-12-2007 10:19 PM 发表 
确实很灰暗。
陈可辛铁了心把125分钟拍成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还有残酷啊。
对, 就是现实, 与残酷, 里头没有一个是好人, 没有. |
|
|
|
|
|
|
|
发表于 15-12-2007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手一月山 于 15-12-2007 12:38 AM 发表 
hmmm, 我觉得也许被删减太多了. 之前不是有李连杰拍和徐静蕾的床戏, 觉得比武打戏还辛苦, 之类的新闻吗? 可是你看里头, 就两个人汤在灶上并排而睡, 哪儿来的辛苦?
我还是觉得减得太多了, 这样的际遇, 在现 ...
唉~要问陈导了。还有一个地方,紫禁城晚上有烟花的那段也剪了。
不过,这戏真的拍的好啊。他甚至比很多西方的战争文艺片拍得还好。 |
|
|
|
|
|
|
|
发表于 15-12-2007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07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满不错的一段访谈:
陈可辛回应影片"血腥暴力":我的尺度是不卖弄
(中国)东方网 (2007-12-15)
由香港新锐导演陈可辛指导的清末诗史战争巨片《投名状》,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震撼六分钟(片花)”新闻发布会,陈可辛专程到场回答媒体提问,并对票房充满信心。这部耗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大片由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联袂主演,12月6日将在北京举行全球首映式。
《投名状》上映后收获了不少来自观众的评论,其中关于导演陈可辛驾驭大片能力方面的好评偏多,影片的口碑也相当不错。记者昨晚与陈可辛电话连线,他表示很欣慰地获悉大部分观众看懂了影片,并产生了共鸣。但导演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认为口碑虽好,但自己在技术上还有三点遗憾:篇幅短了点,时间紧了点,节奏快了点。另外,就观影后“血腥暴力场面多”等热议话题做了认真回应。
篇幅短,情绪铺垫不足
在《投名状》上映后,不少观众认为李连杰扮演的大哥和徐静蕾扮演的二虎妻莲生之间的爱情来得太突然,感觉情绪铺垫不足。“电影的篇幅没办法更长了,考虑到120分钟是针对电影院排期的最佳片长,所以在很多细节上只能压缩。”陈可辛表示,影片的篇幅确实比他希望的短了点,“这样会导致无法将故事展开描写,有些人物之间的情绪铺垫时间不够,才会让观众感觉到不太适应,不像看文艺片那样容易入戏。”
很多观众在观影后认为徐静蕾的演出不到位,让人失望,导演认为这也跟篇幅问题有关:“徐静蕾本身是一个配角,服务3个男主角的工具,她连死的那场戏都是为了突出金城武的戏分,观众不应该以主演的要求来对待徐静蕾。因为篇幅有限,影片根本没有给她足够的发挥,而且我对她的要求就是这样的,不要惊艳和过分的性感,要温暖感觉和满热的性感。”陈可辛认为徐静蕾达标了,演得不错。
时间紧,靠感觉分镜头
在拍摄电影前,一般的导演都会完成剧本和分镜头台本,其中分镜头台本是导演在拍摄前对每个镜头运用的设计说明和图示。陈可辛告诉记者,由于在拍摄《投名状》时采用了顺序拍摄,剧本也是一边拍一边写的,所以时间比较紧迫,没机会提前分镜头,“只能在拍摄时凭直觉和经验来处理,其实有些镜头可以安排、设计得更好,让观众从视觉上感觉更加舒服。”探讨到技术上的问题时,记者发现陈可辛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谈到镜头的处理,记者提出血腥、暴力镜头的尺度,《投名状》有不少血肉横飞的场景。陈可辛说,他的尺度是“不卖弄”。“斯皮尔伯格的是写实战争片的经典了,但我认为导演有一两个镜头是在卖弄血腥和暴力。比如说,一个人把被炸断了的手拣起来,还有一个人肚子被割破了,肠子掉在地上,用手拾起来。这些都是在拍戏,很卖弄。《投名状》没有这些东西,几场血腥暴力场景都是有必要出现的,而且都是写实的战争场景。最残忍的是一个士兵为了救大家,用自己的身体堵炮口,被炸成灰。”
节奏快,担心观众感压抑
在影片中,陈可辛认为自己在某些场次与场次之间的空间留得不够,会让观众觉得过度较急,导致影片节奏太快,让观众产生压抑感。“影片的内容太丰富了,要表达的情绪也很多,所以在场次与场次之间,有时候留下的空间很少,会给观众不停地施加压力的感觉,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踵而来。有评论会觉得我这样设计得比较像商业片,节奏感超级强,但我希望的其实是稍微再慢一些,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陈可辛不愿具体举例说明哪些场景给观众带来障碍,“我不想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观众,他们会有自己的偏好。”
很多观众看完影片觉得压抑,4个主演全都死光,因“投名状”而起的兄弟誓言到头来就是这样惨烈的下场,“我一直强调,这个剧本是边拍边写的,在拍摄时你会知道,这一切发生得合情合理,李连杰为保自己让刘德华死,金城武为了保刘德华而杀了徐静蕾,李连杰又因为朝廷的阴谋而送命,金城武最终因为‘投名状’而自尽,情绪到了就应该做那样的事情,阻止不了。”
来源:深圳晚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7/12/eastday071215.shtml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7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手一月山 于 22-10-2007 12:27 AM 发表 
……
刘德华呢? 老话一句, 他无法改变自己, 或者说, 突破自己. 他演戏永远是那几个你可以 expect 的神情,姿势, 动作, 严肃是这样这样这样, 痞子是这样这样这样, 无赖是这样这样这样, 凶狠又是那样那样那样
……
再次声明, 我对刘德华是充满偏见的, 所以无需辩解.
剛剛才看到有這樣的貼子(平時很少來)。其實我在看了兄弟之後,的確也是覺得劉德華還是劉德華,電影裡面那個警察沒有名字而是劉德華。我對劉德華也是充滿偏見的,偶爾覺得他演暗戰不錯,不過看到無間道3的時候覺得也不過如此(但他還是得獎了,當時我非常不服氣)。
不過看了投名狀後我倒覺得他演得不錯,現在回憶電影裡面的鏡頭,一想就想到他那又笑又哭的模樣,還有拉著鐵鍊嘶吼的那部份。他讓我覺得,電影畫面裡面的角色是趙二虎,不是劉德華。
我朋友說過劉德華演門徒演得不錯,但我沒看過。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7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onkitty 于 16-12-2007 06:56 PM 发表 
剛剛才看到有這樣的貼子(平時很少來)。其實我在看了兄弟之後,的確也是覺得劉德華還是劉德華,電影裡面那個警察沒有名字而是劉德華。我對劉德華也是充滿偏見的,偶爾覺得他演暗戰不錯,不過看到無間道3的 ...
他在门徒的演技真的很棒。最记得的2段是他跟吴彦祖说他只是供应,错的是那些毒犯自己犯贱,他自己没有责任。另一段是他自杀是和吴彦祖在厕所纠缠的时候。真是经典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7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3 水手一月山 的帖子
其实不是没有好人。
只是在那样的灰暗中,谁还能作好人?
好人到最后,就会和二虎这样被杀的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07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修 于 16-12-2007 10:48 PM 发表 
其实不是没有好人。
只是在那样的灰暗中,谁还能作好人?
好人到最后,就会和二虎这样被杀的啊。
我不认为二虎和午阳是好人, 他们是对自己人比较有人性比较有情意的人. 作为山贼, 抢军粮时, 也是在为了自己群体的生存残骸他人, 从军攻城, 容许部下抢城内人民的钱财食粮, 奸淫民女. 我不认为他们是好人.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7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6-12-2007 08:56 PM 发表 
他在门徒的演技真的很棒。最记得的2段是他跟吴彦祖说他只是供应,错的是那些毒犯自己犯贱,他自己没有责任。另一段是他自杀是和吴彦祖在厕所纠缠的时候。真是经典
对咯!吴彦祖跟他说明以前所有都是假的!骗他的!仿佛被自己所信任的人出卖!看的我也情不自禁眼泪流了下来。。。。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7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太强了,看了你的电影分享,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如此多的好电影,是时候去找这些好电影来看看了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0 水手一月山 的帖子
那基本上在那个时间,谁能活着,谁就是好人。
纵使抢、偷、杀,只要活着,就是好人了。(自我看法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07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kku0079 于 17-12-2007 06:03 PM 发表 
楼主,你太强了,看了你的电影分享,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如此多的好电影,是时候去找这些好电影来看看了
看电影是很个人的, 我觉得好, 你不一定会喜欢. 只是旨在分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07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修 于 17-12-2007 08:00 PM 发表 
那基本上在那个时间,谁能活着,谁就是好人。
纵使抢、偷、杀,只要活着,就是好人了。(自我看法啦)
哈, 那么我们的看法就相差很远了. |
|
|
|
|
|
|
|
发表于 18-12-2007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5 水手一月山 的帖子
哈哈~就是要这样,才有讨论的价值~
每个人对电影的诠释都不同,这样才好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2-2007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害怕. 这部电影, 让我更爱泰国了……
难怪很多人都将<<大狗国民>>和<<天使爱美丽>>做比较. 两部电影的风格和方式真的很相似. 不过, 观看<<天使爱美丽>>时, 我还年轻, 心情还不定, 不能接受你的情只会 “看” 电影, 不懂得去欣赏, 而且, 日子久远, <<天使爱美丽>>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所以就不比了, 也无谓去比.
一个叫 Pod 的年轻人, 他从来都没有梦想. 为了找寻一个梦想, 他从乡下来到曼谷.他遇上了很多有趣的人, 和事. 他也遇上了 Jin, 一个他喜欢的女生, 那应该就是他的梦想. Jin 也是为了自己的 “梦想”而从乡下来到曼谷的, 她有偏执狂, 她的梦想是一本从天而降的书, 一本她看不懂的书.
整部电影, 最引人注意的事导演的用色, 很鲜艳, 很多彩, 可是又很舒服.这样的用色让电影看起来很丰富, 同时也很配合电影的步调. 另外, 导演喜欢用让事物重复, 大量出现的手法, 来表达主角对该事物的在乎,或深刻的感觉. 这样的方式, 如果出现太多次, 会让人觉得腻. 但是导演用轻松的方式, 并且让每次出现的手法些微不同, 反而制造了很好的笑果.比如说, Pod 第一次和 Jin 聊天后, 他脑海里想的都是 Jin, 于是电视上新闻播报员变成 Jin, 墙上电影海报的女艺人变成Jin, 李小龙海报上李小龙的脸变成 Jin 的脸, 导演甚至鬼马的加上一句, 第二天 Pod 上班时, 不敢看家外面的母狗和小狗, 他怕…这样的抵死桥段还有很多, 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很轻松, 搞笑, 和我从前在网上看过的泰国创意广告如出一撤. 但是, 因为电影有一点点童话式,和卡通式, 凡是要求合乎常理逻辑的人可以 skip, you won’t enjoy it.
电影的主题是在讲梦想的追寻, 导演一直强调, 当我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时, 不妨停下脚步, 看看, 听听,也许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东西已经来到我们身旁, 只是忙着追求的我们没有发现. 另外, 我个人的诠释, 导演也侧写了很多曼谷这个大城市里的现象,也许是一些他关心的社会课题, 比如说劳动阶级的工作 (第一部分, Pod 在罐头工厂里工作那段), 外来人对泰国本土人民造成的影响, 冲击(Jin 和她从天而降的那本书, 甚至可以引申成一些女生将嫁给外国人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的现象), 不同族群间的认同 (Yod 和泰华侨Muay 无疾而终的爱情), 人与人的沟通 (Mam 和 她的泰迪熊, 看到什么都舔的德士乘客), 环保 (环保运动,堆积成山的塑胶瓶变成了谈情圣地), 交通安全 (电单车骑士被如雨降下的钢盔砸死), 年轻人对所谓与众不同的盲目追求 (Pod成为了唯一没有尾巴的人, 被年轻人当成偶像那样追逐, 电视台采访), 等等. 不过, 导演最关心的,其实是他们的下一代是否拥有他们自己的梦想, 是否会去追逐.
这部电影, 可以单纯地当作一部让自己放松的电影来看, 当然, 里头的很多很多地方, 也很值得我们慢慢去思考.
这是电影的开场, 这首歌, 和呈现方式直接让我爱上这部电影了.
这是电影最后的结尾, 我也喜欢这个由失明乐团表演的版本. 同时, 也觉得这样的安排, 有它的涵义.
原文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7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7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手一月山 于 19-12-2007 01:16 PM 发表 
http://i215.photobucket.com/albums/cc311/chengsun2/citizen-dog.jpg
这是电影最后的结尾, 我也喜欢这个由失明乐团表演的版本. 同时, 也觉得这样的安排, 有它的涵义.
原唱是Modern Dog - ก่อน前年我一看就喜欢这首歌了!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7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7 水手一月山 的帖子
我影响很深刻的一部,当中有一幕让我影响深刻下,
pod载着那只泰迪熊,突然看到他讲话下到了,可是泰迪熊说不要看它是只可爱的泰迪熊,其实它是只烟铲泰迪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