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诚恭敬感恩黄念祖大居士慈悲开示~'~《淨修捷要報恩談》暨世尊49年說法释疑解惑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8-1-2025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1-2025 11:42 PM 编辑
第二十五拜
“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 ” ,大势至菩萨是净土宗第一代祖师。
观世音菩萨不是,禅宗是拿观世音菩萨这个 “ 反闻闻自性 ” 为代表。
大势至菩萨就是专门用 “ 念佛法门 ” 哪 ,而且是专一的。
经上说:“ 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
那不就是我们 “ 十二光佛 ” 呀,“ 无量光 ” 、“ 无碍光 ” 、“无等光”……他那也是有十二个佛相继一劫呀,“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 。
念佛就是 “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 ,我就是念佛嚒,我入了 “ 无生法忍 ” ,证了 “ 无生法忍 ” 。
“ 无生法忍 ” 最低是初地菩萨,彻底的证 “ 无生法忍 ” 要八地菩萨。
那么怎么达到这个八地菩萨?就是念佛嘛。
一个凡夫啊,完全就是念佛啊,就证 “ 无生法忍 ” 。
第25拜,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2025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2025 12:01 AM 编辑
这个念佛的作用在哪里呀?“ 都摄六根 ” ,这都是《 楞严经 》的话。
所以我们对于这个(《 净修捷要 》的)经文应当很恭敬,这不是我的老师他自个儿写出来的,都是经文的原句呀。
他这个本领很大,把很多东西凑在一块儿非常自然。那个《 无量寿经 》(会集本)那非常自然!
其实是很多很多,五种译本里挑出来的,这里挑一句,那里挑一句。
这个没有大智能、特殊智能的人,这个事儿做不成。
我以前还不知,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越来体会越深,这个是殊胜极了啊!
这里这些话都是《首楞严》的话,“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
我念佛,我这个 “ 六根 ” 都摄住了。
我们这个 “ 六根 ” 就是为 “ 六尘 ” 所牵引嘛,所以一时也不得心安啊。
见色闻声哪,又是想吃东西呀,什么种种的。
来点凉风,这个触觉就舒服啊;这个灯它就烤啊,这也是触觉呀,是不是?
这种种都是为这个所牵引,心中就种种分别。
念佛就把这 “ 六根 ” 全摄住了。
我念的时候儿自念自听嘛,因此你念的时候儿 “ 舌根 ” 就摄住了,舌头在念哪;
“ 耳根 ” 也摄住了,听自个儿在念哪;你在那儿点一支香,心里也不想别的,所闻的也是你念佛这个香啊;
念的时候儿自个儿是很端正哪,一般是眼观鼻、鼻观心哪,而且前头供的是佛像,心里头这时候绝不会一边念佛、一边在想着在那儿跳霹雳舞,不可能,是不是,没有理由。
(还有)看电视,不要在念佛的时候电视机还要开,专心一点嘛,这个六根就摄住了,不然 “ 六根 ” 还是在跑。
“ 都摄六根 ” ,“ 意根 ” 当然也定在那儿了。
你都在念、都在听,这样的心,一念一念,心也在这个上头。
所以你这个身体当然了、更是了,没有做别的事情啊。
我这个眼、耳、鼻、舌什么都在这个方面,身体也在佛堂里头,我坐在这儿好好念,身也就端正了,所以这 “ 六根 ” 都摄住了。
“ 都摄六根 ” ,我是一念一念,念头是众生都有的了,但是现在我不是妄念,我是 “ 净念 ” 。
我们现在是妄念相继,前一个妄念,后头又跟着一个妄念,后头跟着马上又来一个妄念,所以有 “ 时间 ” 哪。
时间就是由于这个妄念产生出来的嘛。
刚才那个妄念过去了,这就是过去的时;你现在正在这个妄念(之中),就是现在;底下马上有个妄念又要来,就是未来嘛。
过、现、未这三际都是由于妄念嘛。
没有妄念什么叫三际呀?
所以像这样儿的一个道理,他们科学家懂了,爱因斯坦说:“ 时间是人的错觉。” 你有妄念就有了时间,还不是由妄念所产生的?
这个 “ 妄念 ” 跟 “ 错觉” 你说差多少?妄跟错,都是错、都是妄,用的字不一样。
而且它那个字,我们是从它的英文里头翻(译)过来的,当时把它翻成 “ 错觉 ” 了,要是(翻译的)这人通佛法,就给它翻成 “ 妄觉 ” ,我看爱因斯坦不会反对。就是字虽然没有用的同一个字,意思是同一个意思,所以产生时间。
你(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超时间嘛,时间、空间、物质都是些错觉,都由于妄念。
而现在你这个念佛是 “ 净念相继 ” 。
所以我们现在肯念,现在我们难得(到)的就是不能够 “ 净念相继 ”。
念着念着,滋出一个妄念来了;念着念着又滋出一个妄念来了。
这个不要怕,这个远远儿的不要怕。
《 楞严 》的精神,“ 一切事究竟坚固 ”,那个妄念,也就是 “ 真如 ” 啊,真妄也平等,所以不要怕。
就跟水上画画儿,画个画儿是妄,但它马上就归到水里头了,马上就返到真里头了,所以 “ 全妄归真 ”,可以归到真哪。
所以我们虽然不能相继,但是也不要怕,真正到了念念是 “ 净 ” 的时候儿,就 “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呀。
所以我们只要去念,你总有一段时间,念着念着有一次经过一个时候就可以成了片了。
就是念这个十句、三十句、五十句这个中间儿没有妄念了,这叫 “ 念佛成片 ”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2025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念佛成片 ” 也不容易呀,有的修行人哪,他还跟我说,现在还不能成片。
我说都不管哪。大家要知道,“ 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 。
真正信了这个净土宗的道理,弥陀的这种大愿,这些道理;“ 信自、信他……信事、信理 ” ,相信我们念佛就是以这个为因,就能得念佛的果、往生的果、成佛的果,这个就是 “ 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 ,这 “ 六信 ” 都具足啊。
而且我们不留恋娑婆世界,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很恳切,你就是有信、有愿,深具信愿。
深具信愿就决定往生。因为深具信愿必定会念,念了有妄想、没妄想那是其次的问题,那是第二个问题。
你能不能够往生全在于头一句,“ 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 。
这就是我们只要去主观努力;你要是说我一定念到一点儿妄想都没有,这个事儿不见得今生能做得到啊。
那就到 “ 事一心、理一心 ” 了,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做不到没有关系,你只要 “ 一向专念 ” 就好了,肯念就好了!
但是你只要有信、有愿,决定往生!
反过来,你就是念得风吹不动,雨打不透,你当作一个道教的什么口诀似的这么念。
外道现在也能念一些什么东西呀,他们要想飞,他们也有外道的咒啊,他也是老念哪。
回教也要念一个什么,基督教有时候也念哪。
那么他用同样念的这种态度换了念了一句佛号,但是那个思想,还是别的教的那个思想,(那还是不能往生)。
所以这一点很(重要),他是完全信佛的心念了 “ 荔枝核 ”,“ 荔枝核 ” 起佛的作用;你完全是外道的心,你来念佛号,你还是外道的道路,还不如那个念 “ 荔枝核 ” 的。就是你这个器具呀,本来是什么啊。
只要有信、有愿,念佛决定往生!-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25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难得就是说你如果真是 “ 净念相继 ” 了,到了这个时候儿马上就 “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呀。
所以你开悟,这不就是开悟了吗?不但是开悟,还 “ 入三摩地 ” 。
他并没有另外其他任何方法,所以大势至菩萨是净土宗的初祖,就这一句!
但是你这一句,你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了,那你 “ 始觉合本 ” 嘛,而且是老合本嘛。
那就当然直趋觉路,就究竟觉嘛。
究竟觉就是佛了,“ 岂但开悟 ” 啊!
所以 “ 净念相继 ” ,就必然 “ 自得心开 ” 。
“ 不假方便 ” ,不要再依靠任何的方便,还有什么秘诀呀,还有什么手印,还有什么咒,还有什么秘密的法我不知道,全不要,就一句。
所以大势至菩萨成为初祖就在这儿,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
大势至菩萨就是这样儿,就是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
这个 “ 自 ” 字儿,可以从两方面我们来体会。
一个就是你自己,这个事儿不是别人的事,是你自己的事。
所以有人问六祖的法,六祖说 “ 密在汝边 ” 哪。密在你那一边哪。
所以“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 ,都是你自己的事儿,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心开,这是一个 “ 自 ” 字儿啊。都是你各个,你每人的,你的自性。
你自己的自心开了,“ 自得心开 ” 。
还有一个 “ 自 ” ,“ 自 ” 是自然之意啊,你就是这么 “ 净念相继 ” ,你自自然然的就心开了嘛。所以两个意思同时都有。
入《 楞严 》的三摩地,大势至菩萨认为这个是第一。
所以二十五圣每个都认为他的方法是第一。
大势至他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就是 “ 第一 ” ,是吧。实际上,每个都第一呀。
所以就是《 金刚经 》的话:“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你这个是契他那个机,对于他就是第一。
我们众生,如果这个法契我的机,那么大势至菩萨这个法对我也是第一 ;如果观音最契我的机,观音的法对我就是第一了。
所以这个法不是像这个都可以排名次的啊。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25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还要 “ 般涅槃 ” ,般涅槃之后是观音继位,观音还要 “ 般涅槃 ” ,是大势至菩萨继位,大势至菩萨永不般 “ 涅槃 ” 哪,他是念佛成功的。
那么大家就说:“ 怎么阿弥陀佛还般涅槃哪?” 这都是示现。
你是修观音法的人,往生之后,你在多少多少年之后,你就看到阿弥陀佛般涅槃,观音作佛了;你如果是念佛往生的人,你那儿(的)佛还是阿弥陀佛,所以各是各的。
昨天讨论那个 “ 识 ” 啊,什么的,各个不一样啊。
那同在极乐世界,有的看见佛是阿弥陀佛,有的看见是观世音菩萨呀。
等到和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往生这些缘都满了之后,观世音菩萨般涅槃,就大势至菩萨永远不涅槃。
实际这三个就是一个,是不是啊!
西方三圣“般涅槃”的问题-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2025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只是在打坐,他的禅定很好啊,不倒单哪。
禅定不是禅,禅定是第五度,禅宗的禅是第六度、是 “ 般若 ” ,这两个有很大的分别。
禅定的禅还是瞎子,第六度才睁开眼睛啊 ;前五度如盲,第六度才有目。
所以智慧的重要,六度之中任何一度,如果没有 “ 般若 ” 都不能称 “ 波罗蜜 ” ,不能到彼岸,只是人天福报。
你在入什么禅定?你是生禅天嘛,所以称为禅天嘛。
色界、无色界这些称禅天,你打坐是生的天哪,生天还在六道里头啊!你没有 “ 般若 ” 啊。
广钦老和尚他就是禅定,但是他禅定又加了一个念佛的好处,也就超过一般的禅定。
所以他这里头很有禅宗的气分哪,其实比那个禅宗的人还高明啊,所以他那两个人对的话,一比就清楚了。
所以这个 “ 自得心开 ” 就殊胜啊!
念佛一样 “ 自得心开 ” 。
附注:
上文中念公所提到的对话是指民国六十三年正月十四日,于台湾承天禅寺的一段对话,记载于《广公上人事迹初编》一书中。
禅定不是禅,禅宗的禅是第六度-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3-2025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3-2025 09:48 PM 编辑
“ 与观世音现居此界 ” ,大家看见没有!
此界是什么界呀?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这儿可是说现居此界,它是我们这儿,是娑婆世界!
为什么?这两个大菩萨都和这个土的众生特别有缘哪!
都在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 “ 作大利乐 ” 呀,给众生谋最大的 “ 真实之利 ” ,让众生得到究竟的安乐呀,所以 “ 作大利乐 ” 呀。
“ 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你肯念佛的这一切众生,都 “ 摄受 ” 你 、“ 取 ” 你,这意思就是说要你呀、摄受你。
不但是你,就像磁,这个磁石吸铁呀,这就是那个针,吸铁石就把这个针吸过去了。
这个就是吸铁石在摄受这个针嘛,它产生一个力量嘛。
但是针也在吸吸铁石啊,因为针也磁化了,它也出了南北极呀,互相在摄啊。
但是这两个之间所以形成一个共同磁场,形成这个互相的吸力是磁极的相乘。
佛那个磁多大呀,你这个针那个磁多点儿,这两个数目相乘,是彼此都有作用,可是那个数目要比我们这个数目大得多啊。
所以这个力量是 “ 靠 ” 啊,“ 靠 ” 佛菩萨的摄受力啊!
你自个儿磁石要有磁性才行啊,虽然人人也都有磁性,但是你现在乱了。
你(虽然)就是一块磁铁,(但是)你成天烧啊,你是摔它啊,它那分子全乱了。
它那个电子循的轨道有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的轴它都乱了。
这个轴是指这个(方向),这个轴是这样儿,各个方面都互相抵消。互相抵消那个磁性就(不显)。
所以这个也是很好的一个比方。
人人都有佛性,就像铁的磁性。
现在为什么不显现?你这乱了,你摔呀、烧啊,你这个都是乱的,各自为政。
这个电子这么转,它的轴朝这边儿;那个电子那么转,朝那边儿;互相换了,各个抵消,最后总的磁性没有了。
(但是)把它一摆到磁场里头,那个大的磁场,摆在那里面,它就电子慢慢儿、一样一样都有个道儿,这个方向又都正确了,一边是南极,一边是北极,磁性显现了。
磁性显现了嚒,这两个磁石就互吸嚒。
所以这个很容易拿来说明 “ 自他不二、自他宛然 ” 的道理呀。
佛那个磁石是 “ 他 ” ,我们这个磁石是 “ 自 ” ,“ 自他不二 ” ,自他没有两样儿。
怎么(回事)?他也是磁铁,我也是磁铁嘛,这有什么两样啊?这就是 “ 不二 ” 啊。
而且我们拿个铁粉画了一个磁场的线,这个磁场是两个共同的,你不能说谁是谁的,一个东西嘛,所以 “ 不二 ” 啊 ,没有两个啊。
没有两个可是 “ 自他宛然 ” ,那个大磁铁是大磁铁,这个小磁铁是小磁铁,这个 “ 自 ” 和 “ 他 ” 明明、清清在这儿。
所以 “ 又宛然又自他 ” ,而 “ 自他又不二 ”,主要说明这个道理,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
“ 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这个大磁铁在摄受一切,你念佛的众生,你就开始表现出一点磁性了。
对于别的众生就不平等了吗?他那个都乱了,对于他不起作用啊。
他必须摆到磁场里头来,你自个儿开始具有(磁性)、再发现相互吸的作用。
所以 “ 相互吸 ” 嘛,但是这边这个太小,那个很大,主要还是靠那边儿的这个摄受的力量。
“ 令离三途 ” ,让大家都离开三恶道,“ 三途 ” 就是三恶道。
畜生、鬼、地狱这三个(道)都太苦了,就称为 “三恶道 ” ,也叫 “ 三途 ” 。
“ 三途一报五千劫 ” 呀,堕落到三途受这个报,一报的时间是五千个劫,远得就没法儿说了,所以堕落是不得了的事情啊!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修建精舍的时候,很多罗汉在那儿看。罗汉看见那个地方的蚂蚁,罗汉就落泪了,前一个佛成佛在这儿修精舍的时候儿,这个蚂蚁当时就是蚂蚁。
那个佛都涅槃了多久多久,出现了这个佛。
这个佛现在又在这儿修精舍,中间儿不知道过了多少万万万万万万年了,牠们还是一直在当蚂蚁,现在还在这儿当蚂蚁,阿罗汉就怜悯就落泪呀。
所以 “ 三途一报五千劫 ” ,我们不要以为变猪,就变一回猪就完了,哪儿有那好事啊!老变猪,因为牠思想中全是猪。
那个蚂蚁牠脑子里头、“ 八识 ” 里头全是蚂蚁,蚂蚁国王、蚂蚁什么什么打仗;谁打了我、我打了谁;谁咬死了我,我怎么怎么样;冤家债主都是蚂蚁,冤冤相报也都是蚂蚁,所以牠不会出蚂蚁这个圈儿。
所以 “ 摄取不舍 ” ,就叫他离开三途啊。
而且 “ 得无上力 ” 呀,摄受的这个作用,让大家不但是离开三途,而且得到无上的力。
得到 “ 无上力 ” 这就一直摄到极乐世界了啊。
一点点儿觉悟啊,大家都念佛啊,求往生啊。
附注:
宛然:本文中是指真切,清楚。如《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有言:“ 封识宛然 ” ,其中,宛然亦是指真切、清楚;“ 封识宛然 ” 意思是封好的标识还是很清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025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一段完全是净土法门。没有别的,就是念佛,“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 ,得 “ 无生法忍 ” 。
而这个念佛就 “ 摄六根 ” 哪,你只要能达到 “ 净念相继 ” 的时候,你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助力、助缘,自然心就开了,就明心见性,就是禅宗 “ 迷即众生,悟即佛 ” 。
你只要是明见本心,识自本心,明自本性,五祖说:“ 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就是人天导师,你就是佛呀。
所以六祖那时候,还没有做和尚就得衣钵啊。
六祖得衣钵那是特殊的特殊,他是庙里头是苦力,(在)那庙里头厨房里做工,他并不是和尚。
因此拿衣钵走了,全庙的和尚追。
他(们)不是争这个(衣钵),当然其中有这个水平(的人),但神秀绝不是,大多数都不是。
只是想不通啊,你这个不可能,怎么我们和尚得不着,神秀得不着,这庙里头做苦工的人,一个杂役、一个俗人,他把衣钵拿走了?偷的,一定是偷的!(念公讲到这里诙谐地笑起来。)
所以这个 “ 自得心开 ” 呀,不管你是谁呀。
神秀能记得十二部经论,是五百人(的)善知识,五百人对他(的)威信崇拜到极点了!人人都认为那神秀在,神秀就比我们高得多呀。
所以大家都是要写东西,有神秀呢,当然是他,我们写什么?这种威望现在就很少,一般都是我比你强啊。(而神秀)大家都心服啊。
可是六祖只是听了半遍《 金刚经 》,他就超过神秀;又再听半遍就得衣钵,就是天人之师啊,所以就是 “ 心开 ” 的重要啊。
附注:
《 六祖坛经 》云:“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心声录》( 黄念祖老居士选集 )中收录《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一文,其中念公讲解到:“ 不识(本心)则无益,若识则成佛。直截了当,洞然明白。不识(本心)只因妄想执着,若识则本来成佛久矣。”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025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2025 11:03 PM 编辑
圆瑛老法师称为 “ 楞严独步 ” 啊,他做了方丈,他自称他两次几乎要开悟,但是后来当法师、当方丈,事情很多,这一方面没有再得到进展。
虽然没有得到进展,就这两度将要开悟,所以他这个《 楞严 》还是独步于世啊。
在这一方面啊,所以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啊。
禅也就是净,净也就是禅啊。
那么,大势至菩萨就是完全从净土,同样得到参禅所最希望的果实啊。
他就 “ 自得心开,入三摩地 ” ,而且这个 “ 三摩地 ” 是《楞严》的 “ 三摩地 ” 。
那么现在跟观世音菩萨一起,在我们这个世界 “ 摄受念佛众生 ” ,这一些是那个关系。
所以念佛的人就为十方佛所护持,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摄受。
附注:
上文中念公讲到圆瑛法师称为 “ 楞严独步 ” 以及二次几乎开悟,其由来可参见圆瑛法师之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 ,相关段落乃圆瑛法师自述,现摘录如下:
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 “ 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 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
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
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
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 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
答曰:“ 有 ” 。
乃警之曰:“ 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
复问:“ 如是境界好否?”
公曰:“ 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著不求,悟证有望。”
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
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
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
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
圆瑛法师称为“楞严独步”(防魔事)-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025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你真实念佛,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个菩萨保护你。
所以你真是真实心在念佛的时候,你就不受魔扰,除非你自己内心里头忽然间业力发现。
所以还有是怕业力发动,一贯很好,他的业力没有发动。
他 “ 啪 ” ,今天这个业力他要是在这时候突然间发动。
所以老是有这样儿一句话叫 “ 谨防业力发动 ” 。
忽然间信的人,他可以变迁,变成不信哪。
因为在你这个心田里头,它是暗暗的在里头在工作,你不知道。
它不告诉你的,它一下发动出来,你这个业力发动。
善根发动就好了,现在大家不正是善根发动吗?是不是?你看看你们具体就是善根发动的样子:全家请佛像、建佛堂、来闻法,那是善根发动。
所以趁热打铁啊,善根发动。
业力一定有,有人说没有业力,那就是那个消业往生了啊,不能!业力无穷无尽!(所以是)带业往生!
你不要等它发动,这个时候叫这个因缘成熟,往生之后消业去。
不是在这个世界把业(消掉),那就不可能了,难行道了。
所以要承认这个业力是无穷无尽,种种的东西都有,那就是谨防它发动。
目前善根我们就动再动,长再长,一直到成功。
附注:
“ 啪 ” ,《净修捷要报恩谈》讲座视频中,念公生动地做了一个发动机器,拧开关的手势,同时说出 “ 啪 ” 这个象声词。以 “ 啪 ” 这个象声词,形象地表达出业力发动的突然。
谨防业力发动(带业往生)-净修捷要报恩谈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