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8-10-2010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8-10-2010 07:32 PM 编辑
回复三法印
讲了那么久,你还抓不到重点
不是画肠画肚的给你解释了吗,
佛教以外道不同之处在已佛教的解脱智慧在于中道,
耆那教, 是与佛教很相似, 是在已有南传佛教一别支,两者都偏重于苦行道。
佛教的终极‘主体‘在于遗留下的智慧, 是属于精神方面的。
但外人外道着,常因为自己的智慧不足,还以为真的有实体实物,
外人无知不要紧,好笑的是自已学佛第子还看不懂,跟他讲也点不明。。。
如来/真如/法身/涅磐 是 有是一边,无是一边 - 非无; 非有; 非非有非无; 非亦有亦无 的中道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0-2010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不可得, 也无精神的。
有是一边,有也不可得
无是一边 - 无也不可得
非无; 非有; 非非有非无; 非亦有亦无 的中道体---亦无中道体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池:
1. 三法印朋友借题影射大乘佛教乃是外教包装的佛教,不是正宗佛教.
a. 我的反问是请问那佛教的解脱法与其他宗教所不同之处是什么?
我提出是[中道], 这也是佛教界公认的, 三法印朋友也不能提出别的不同点
那我们就说是中道吧,那我们就说是中道吧,
但我也提出佛教界有认识到不同佛教解脱法所定义的[中道]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各解脱法的智慧水平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若以中道为标准,那大乘各学派也是有中道,是没有不同处,
那这命题就自然否定了
wusen: 你希望把南北佛法统一化。把大乘合理化?法华经合理化?
中立者:为何你如此针对创价?
wusen: 大乘虽然偏离了阿罗汉道,追求菩萨道,但是,他们依然保留“临终一心不乱”的要求,所以,他们没有离开“禅修”,他们依然注重出家人的修行。
但是,创价切更偏离了禅修的道路,不注重出家修行,离佛道更远。
中立者:为什么创价会远离出家的禅修?
wusen: 因为他们只相信法华经。只以为发愿唱题就能解脱轮回。
中立者:为何净土宗依然注重出家生活?然而创价不呢?
wusen: 因为净土经典要求临终一心不乱念佛,这是让他们顾虑没有禅修的危险性。
然而法华经没有要求这个“一心不乱”所以,创价协会不注重这种禅定的重要,只以为唱题就能解脱成佛。
所以,创价的性质比大乘更远离佛法。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8-10-2010 08:02 PM 编辑
智慧不可得, 也无精神的。
有是一边,有也不可得
无是一边 - 无也不可得
非无; 非有; 非非有非无; 非亦有亦无 的中道体---亦无中道体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你是在说佛陀的涅磐是假的, 你的南传在整个历史上的阿罗汉全是无中生有的。。。
罪过,罪过,
这就是佛陀在部派经典所说的 断见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0-2010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8-10-2010 08:58 PM 编辑
回wusen
你有多无解,请多读读
人家是在今生就修行菩萨道,今生就证道,不是全指望在来世再修
修行菩萨道的重于在渡他也入能大乘菩萨道,而修圆教
因为人家前世就修了,当然也发愿世世都修菩萨道, 要成佛的作用身
人家也是一心不乱的在修,直到临终的以一生成佛
因为临终一心不乱成佛境,来世也是以佛境出生,世世成佛的作用身
教理为生死即涅槃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你是在说佛陀的涅磐是假的, 你的南传在整个历史上的阿罗汉全是无中生有的。。 ...
清池 发表于 28-10-2010 07:56 PM 
友,您不了解三法印友在说什么。。。。
三法印友在说明您的“执着”。。。。。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8-10-2010 09:19 PM 编辑
有何人在“执着”呢?
非有非无。。非常非断,非来非去。。的智慧就不执偏是中道的观法
那否定而全无的思想就是无智执偏的断见
那民主,公正,博爱,诚心 悲心 等 的精神和人类智慧 是假的? 在世间是不存在的?是否定的?是幻觉?
那你的生命也无有圣性可言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0-2010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8-10-2010 10:29 PM 编辑
民主,公正,博爱,诚心 悲心 等 的精神和人类智慧 是假的是相对的
是幻觉, 生命也无有圣性, 只是人类后天制造的概念, 以幻为真..
(这些只对陷入概念的人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也如电, 应作如实观.. |
|
|
|
|
|
|
|
发表于 28-10-2010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0 01:13 PM 编辑
回三法印朋友
是幻觉, 生命也无有圣性, 只是人类后天制造的概念, 以幻为真..
(这些只对陷入概念的人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也如电, 应作如实观..
这大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该这样解-
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整句的最重要点是在如字。
这如字是要读为‘好像‘ 之义,就是说一切法/诸法在世间法来看就好像不真实;但又是实实在在真实的。
若不信,就用针大力的往自己的手扎几下,你就马上回到了现实世界了,因为世间痛苦就是真的,所以佛才要涌出来以智慧渡人。
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就是佛的智慧-是指运用中道的无上智慧。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以菩萨道渡那些无智痛苦的人;
所以可解为 - 以中道的智慧来渡众生 ; 整个般若经系就是龙树的空性中观论的基础。
那这是指何中道呢? 这就是以 假有是一边,空无是一边, 超越相对则中道。来观之实相。
就是指 [是不在空、有之間,非空非有] ,「捨二不執中」,捨兩偏边而不取中間,方才能显真正的「中道实相」
这后句是「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和「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就是指
1。 執假有是不对,不僅自己煩惱,也會為他人帶來煩惱
2。 執空无也是不对 ,是消極、逃避的人生,這種人不會積極地從事於修行、度眾生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0# 清池
讲的蛮有道理!
但事实上 : 似是而非!
因为修行道次笫都不清楚!
只知有戎定慧.
当问为何不是慧戒定就左言右语!
中观论是佛灭7,8百年才由龙树论师提倡
是论说, 依般若思想而演变, 非佛说!
请问禅观道次第是怎样的呢?
请不要逃避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0# 清池
打个比喻 :
你说的中观论-----黄铜----很像黄金(像法/伪宝)
佛说的中道-------黄金----真的不假(正法/真宝)
请参阅: 【杂阿含经】第906经
好心你多读点经, 别读论吧!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0 12:54 PM 编辑
回cks123
打个比喻 :
你说的中观论-----黄铜----很像黄金(像法/伪宝)
佛说的中道-------黄金----真的不假(正法/真宝)
佛陀讲的中道智慧 - 当然是改变生命的黄金法
大乘学说是以经造成为应用物的黄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言:“如是,以一切法如梦所见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诸法皆如光镜所现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破坏一切戏论事故。” …
佛言:“如是,破坏一切慢执事故。” …
佛言:“如是,住法界故。” …
佛言:“如是,觉一切法不虚妄故。”…
佛言:“如是,于一切法无分别故。” …
佛言:“如是,离二边故。” …
佛言:“如是,超过声闻、独觉地故。” …
佛言:“如是,一切分别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于一切法无执著故。” …
佛言:“如是,于一切法无所得故。” …
佛言:“如是,寂灭涅槃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毕竟空法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无际空法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散无散空法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身受心法不可得故。”…
佛言:“如是,八圣道支性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空离行相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寂静行相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八解脱性不可得故。” …
佛言:“如是,超诸声闻、独觉法故。” …
佛言:“如是,能如实说一切法故。” …
佛言:“如是,于一切法自在转故。” …
佛言:“如是,于一切法一切行相能现觉故。” …
如在佛陀在传教时,对大根已熟众生顿说大法,故惟有大根众方见佛报身、闻圆顿教,小根众则如聋如哑,只见佛应身坐菩提树下沉思默想而已,此即隐显自在。又一身现多身、多身即一身,此即一多自在。
小根众则如聋如哑之义是说,虽是遇到大法,但他们就有如聋若哑之人,以不见不闻的心态来回应当时正在传教大菩提法的佛陀。
就有如哑人,所谓有口能言但又不言大正道,是为哑人。就有如聋人,所谓有耳能闻但又不能闻大真理,是为聋人。
在大乘经,佛陀还以“穷乞、孤独、聋盲、暗哑、痴恶、尪狂“来形容那小器根的人,
穷乞, 孤独 –是指他们没有福分; 聋盲、暗哑 - 是指他们没有智慧; 痴恶,尪狂 - 是指他们有慢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0-2010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9-10-2010 02:13 PM 编辑
小器根的人--依经断义(附佛外道胡解经文), 离经无知(离开文字就一无所知), 心外求法, 学无所成, 尚慢心称大..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4# 三法印
对拉 以理证现证为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0-2010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5# 清池
有理即妄, 无有理証, 当下不得, 无有现証.
无有所証是名为証.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0 02:13 PM 编辑
以出世法来度世间法,菩萨道= 中道智慧 + 慈悲方法 , 正法常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0-2010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体论者--
人我不空--因我有慈悲
法我不空--因我有智慧 |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0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0 02:49 PM 编辑
有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 捨兩偏边而不取中間, 超越相对则中道实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0-2010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体论者--
"我"是法身, "我"是化身, "我"是报身.
"我"要成佛, "我"是佛
我是"主体".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