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4-10-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9# liyen1708 的帖子
欢迎讨论,欢迎指正。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2# liyen1708 的帖子
金融也不是我的本科,我是理科的,所以是自学而已。请不要担心讲多错多,因为只有得到别人指正,我们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性裁员失业大浪来袭
马来西亚能独善其身吗 ?
“珠三角过万港企可能熬不过年关” 2008-10-24
在金融海啸背景下,香港金融机构普遍惜贷,导致大部分港企现金周转困难。23日上午,香港工商业界呼吁港府向银行施压,出手救港企。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说,如果惜贷局面持续,珠三角70000家港资企业中可能会有1/4结业。
《南方都市报》报道,受全球金融海啸打击,香港银行界面临巨大困难,港府先后拿出多笔巨款援助陷入困境的香港银行界。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香港银行界纷纷收紧银根,一边催促企业还贷款,一边拒绝向港企继续发放新的贷款,导致许多港企出现现金流困难。
为解决银行界与工商界的冲突,香港五大商会、各中小企业商会、业界代表及多位立法会议员23日齐聚香港政府合署,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举行“中小企业高峰会”。
刘吴惠兰会后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是想听取业界所面临的问题,并了解政府、业界和议员如何可以携手协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刘吴惠兰表示,港府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灵活运用为中小企业成立的信贷保证计划及扩大市场推广基金资助等。
刘吴惠兰表示,港府可能会设立一个跨局的专责小组,研究和跟进大家在会上提出的意见。
“前段时间又有港资企业倒闭,这说明企业急需流动资金,如果我们能获得银行支持,增加贷款,我相信港企能够渡过寒冬。”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说,现在援助港企解脱困境已经刻不容缓,若再不出手,会导致那些本不应该倒闭的港企也会因资金链断裂而结业。
陈镇仁预测说,如果银行界再不放松贷款限制,珠三角70000家港资企业中的1/4将有可能在年关时结业,而这70000家工厂在珠三角雇佣了超过1000万工人。1/4工厂结业将引发失业潮。陈镇仁分析说,在这70000家工厂中,生产低端、低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弱小港企将会最先倒闭。
伦敦金融城失业率暴冲至25% 员工心惊胆战 2008-10-24
失业后该怎么办?三十岁的戴维·马克斯从伦敦地铁站走向公司时,忍不住寻思。他记得三年前进伦敦金融城工作时的兴奋,“我觉得自己真幸运,有机会赚大钱了。”可是,九月雷曼兄弟破产后,许多像他这样的金融城员工,瞬间惊觉置身金融大海啸,前途未卜。
员工焦虑不安 老板忙着安抚
“看到那个巴黎来的倒霉家伙吗?才在雷曼兄弟找到工作。一大早搭欧洲之星到伦敦,上班第一天,还没进办公室,就被告之,他失业了!”
一个月前,大家还能拿这类例子,在酒吧里开个沉重的小玩笑,现在没人再敢开这种玩笑。短短数周,金融城的失业率急速上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失去工作。今年底到明年夏天,情况只会更坏。大家都感受到,寒冬就要来了。
“过去几星期,似乎每天、每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在改变。”克丝汀娜·韩斯说,她在金融城工作只有四年,“但看到有三十年金融城工作经验的上司那么忧心,事态一定很严重。”有些老板现在得花整天时间安抚焦虑不安的员工。
台湾在金融城唯一的证券商永丰金证券伦敦子公司总经理李瑞兰表示,她在此十二年,虽经九七、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但这次的规模、影响和市场气氛大大不同,“长期下去,一定有裁员压力。”
同样在此有十二年经验,在瑞士Notz Stucki投顾集团伦敦子公司负责对冲基金投资的詹姆斯·麦克费森则认为,“我们这一代四十岁以下的人,从未经历过经济萧条。进入金融城工作后,只有繁荣跟成长,这次真的是很大的震惊和打击。”
首见经济萧条 转行教职正当红
詹姆斯·麦克费森预言,过去赚大把钞票和红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的人,现在将面临把孩子转到公立学校的压力,“恐怕很多人的家庭和婚姻将因此付出沉痛代价。”
心理咨询师桑妮亚·亚当斯以金融城为主要顾客群,过去三个月,她的客人增加了两倍,其中不乏突然失业的金融老手。“这些人长期工作在压力下,而且工作时间都很长。如今,一下子闲下来了,才发觉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跟家人和办公室以外的人沟通。”
五十一岁的提姆失业前在雷曼兄弟担任技术部门主管十八年,一个月来寄了上百张应征信,却只收到两个面试机会,“我觉得自己的信心一口一口地被吃掉。”
四十五岁的经济分析师布莱德失业后,转到私立学校当数学老师。收入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但他说:“我觉得自己运气很好。现在很多与我背景资历相似的人都觉得当老师比在金融城工作安全。信不信?很多人开始向教职发展了!”
也有人不知道该如何跟家人坦承自己失业的事。在一家健身俱乐部里,中午时间,几位手持红酒的男士盯着电视看球赛。一名自称汤尼的人说,他原本在银行上班,两周前遭裁员后,“每天早上离开家,就到这里来待到下班时间。”
餐厅荣景不再 商家对折苦撑
伦敦金融城内的周边生意,也无法幸免于金融海啸的冲击。旧城附近的几家餐厅过去午餐需排队的情况不再。一家意大利餐厅的老板说,以前客人多会点杯酒或果汁佐餐,“现在多半不会了。”
珠宝和礼服店更惨。圣诞节还未到,银行车站旁的店家已纷纷杀到半价。一家已打了三个月折扣战的礼服专卖店指出,生意清淡到老板必须减少店员,“连对折都没有吸引力,我们还能怎么办?买一送一吗?”
十一月即卸除伦敦金融城市长荣誉职的戴维·刘易斯以自己在此四十年的经验乐观指出,伦敦金融城一定会渡过这次风暴。而城里大部分人也都相信,只要能咬紧牙关不倒下去,不被淘汰,风暴过后,伦敦金融城将会更好,自己也将更强壮。(来源:《中国时报》)
美国失业情况益趋严重 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 2008-10-24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企业纷纷裁员,导致失业情况益趋严重,周四美国公布前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大增,同时金融巨擘高盛与美国第一大汽车业者通用汽车也先后宣布裁员,这更增加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华尔街今年失业人数将超二十万 伦敦金融城失业率暴冲至25%
《工商时报》报道,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前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增1.5万人,至47.8万人,然而市场原先预测只会增加2000人,由此显示,美国经济趋疲所造成的失业问题其实比原先所设想的要严重许多。
迄前周止的四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平均值则是减少4500人,至48.025万人,是七周来首次减少,但是该数字仍处在显示经济衰退的高档水平。
此外,一项调查也显示美国企业9月裁员人数达到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由此显示,美国非农业就业人口在10月将出现连续第十个月减少。
同时,根据报道,高盛计划将裁员10%,该公司目前有员工3.25万人,而周二时雅虎、默克等厂商也都表示将裁员10%。而周四通用汽车也表示,将以优离与优退等方式进行裁减人力的行动。
由于经济不振,美国企业裁员人数开始增加。根据劳工部稍早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企业9月裁员人数较前月增加497人,至23.5681万人。同时,9月间企业采大型裁员行动的次数达2269次,是自2001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所谓大型裁员是指一次裁撤50人以上。
就业市场的疲软也让美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美国全国学院及雇主协会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计划增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大幅减少。只有1.3%的雇主准备明年增加雇用应届大学毕业生。
根据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的资料,明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估计在158.5万人,比起今年夏天的毕业人数还要多出7.9万人,所以僧多粥少的问题势必更严重。
其实金融风暴对于在学者造成最大影响的,大概是立志到华尔街工作的企业管理研究生(MBA)。多所美国知名大学的财经学院已经发现,不但到校招募明年毕业生的机构减少了,许多已经在企业实习的研究生也没有把握在修完学位后能够顺理成章的进入公司工作。
全国学院及雇主协会的调查显示,就目前美国经济情况看来,金融业、零售业、制造业及营造业的就业前景都不乐观,反倒是会计、公共服务及与社会服务及民生有关的行业,例如健保和教育,需要更多的人力。科技业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今年8月到10月之间,美国的各行各业新雇用的人手几乎都比一年前减少,唯独公务机构在这两个月期间增加了19.8%。
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预期,到了2016年,目前美国公务机构的受雇人员大约有61%都具有退休资格。未来几年,美国的公家机关可能提供给年轻人更多工作机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4-10-2008 12:55 PM 发表 
金融也不是我的本科,我是理科的,所以是自学而已。请不要担心讲多错多,因为只有得到别人指正,我们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既然大家这样,也报上了。
我也非经济科系。数理科的。那天,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还请教了生意兄。
大家讨论,集思广益,正是论坛的目的。
错不要紧,最重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改正,这个新知识将会累计成为自己一辈子的财富。
在高中时期,曾经为了一个三角数学问题,和数学系的老师争论了两个小时,过后才发觉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觉得有点丢脸。可是,那位老师,随后把我加入学校数学队,后来也幸运得了个人奖。况且,那道题目,从此彻底明白。到今天还历历在目。如果当时我爱脸不敢争论,也许今天的际遇,有点不一样。
注意我下面的签名。爱因斯坦说的话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4-10-2008 12:36 PM 发表 
1. 那些资金原本就是从美国来的,现在要回去美国,自然要换成美元;
2. 有些资金之前是借钱来抄作的,她们借的是美元贷款,所以现在要用美元还债;
3. 美元之前已经贬值得很厉害,再贬值的可能性低,相反现在各国经济开始在恶化,货币有贬值的空间。相对来说美元比较安全。
1. 和 2. 如果借美元来炒作,投资者更希望美元下跌,因为债务轻了。
3. 我赞成美元“相对之下”是比较安全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美元的减息空间,比起澳元等有利。但输给日圆。欧元是自家的经济问题太糟糕,所以投资者不敢把钱放在那里。
但如果美国提出的拯救计划不成功,美元兑换其他国家的货币,价值会否大跌?不知道。
比较能预测的,是物品的通膨将会发生。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yen1708 于 24-10-2008 12:37 PM 发表 
这也是我局外人的想法而已
因为全球都在跟风,美元暂时是最好的货币
手持有美元,比持有自已的货币,
来的稳定
那样,美元就会水涨船高
而一直美元
也是国际通用和公认的最好货币
只是,当大家都持 ...
如今,货币投资者,已经不是考虑如何赚钱的问题,他们主要是考虑如何避开风险。
因此,日圆被购买,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是超低利率的国家。可惜,比较美国,日本的经济不稳定,长年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度日,日本一再减低利率,银行之间甚至有负利率的(就是借钱给银行,还要付钱给银行,很怪是吧?)还是没办法解决整个上个世纪的经济问题。
况且,投资者也预见,美国会进一步减低利息,所以,如今美元成为最好的避风港,或当作利差 carry trade 交易也好。几年前,根本没有人会预料到美元可以成为 carry trade 的基础货币。
现在美元兑换其他货币高价,是暂时性的。没人可以预测它后来的走势。
我们只是知道,现在,澳洲、欧洲、亚洲等的经济问题,这几个月,应该都没办法解决了。所以,美元在这几个月,还是会稳定在现在的位置上。当中,我们还要考虑,美国没有更大、更多的危机持续爆发,政治也稳定,选举如常举行。
如果发生什么变动,货币兑换率,马上改变。
因此,美元被捧,是暂时性的,但,要求低风险的货币投资者,还是建议,避开为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4-10-2008 03:30 PM 发表 
大家一起需要买美元,没办法。
同样可以赖着不还。可以的话,都不要讲信用了。
现在的行情,国家一个接一个向 IMF 求救,不破产就好了,哪里会急着还钱?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9# 过路客 的帖子
不是信用的问题。
不应付margin call, 银行帮你卖。
保险公司的CDS输了,不拿钱回去不行。
。。。
现在我们股市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卖资产拿现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4-10-2008 03:55 PM 发表 
不是信用的问题。
不应付margin call, 银行帮你卖。
保险公司的CDS输了,不拿钱回去不行。
。。。
现在我们股市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卖资产拿现金)。
卖资产拿回现金,是 liquid 资产。减少债务。降低杠杆。
但,margin call 的应付有这么严重吗?到了推高美元的地步?
这个我不知道,生意兄你给了多一个思考空间。
但是,要应付 margin call,表示亏损着,为何不直接砍仓呢?什么东西,让这些投资者,宁愿继续买美金来继续持有呢?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2# 过路客 的帖子
美元被推高的因素很多很多,我们刚才已经讨论了不少,而我相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deleveraging。之前在高杠杆的时代,全球资产很值钱,现在我们在去杠杆,资产就不值钱了。
你说:
"但是,要应付 margin call,表示亏损着,为何不直接砍仓呢?什么东西,让这些投资者,宁愿继续买美金来继续持有呢?"
他们就是卖出在其他国家的资产,换成美金,以应付margin call。
不是他们不要砍仓,而是砍不了仓。假设一个对冲基金有10B USD的资本,他们再向银行借300B USD的贷款,在世界各地抄作,抄呀抄,他们的资产膨胀成400B USD。那现在基金面对margin call/ 投资者要拿回钱/ 银行recall贷款,基金能做什么?不就是卖资产咯。你认为他们能拿得回400B USD吗?如果同时有几十个类似基金在同时卖出呢?一定有大量基金顶不住而破产。。之后又要再卖资产。。之后再有基金破产。。。
恶性循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没错,美元兑换率上涨是有很多原因,包括之前说的那些。
刚才问完后就出去,可是,一路上,在想生意兄你说的 margin call。
我以为,能源、黄金等价格下跌,所以许多借贷投资被逼 margin-call。因为这些投资是他们要保留的。
后来再看你的回复,原来你说的是高杠杆投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元在杠杆投资的比重。大家也鲜少提到拯救金融业的过程,这个是半透明化的(opaque)。因此忽略了这个重点。
再上网找了
Hedge funds are 75pc dollar-based, regardless of where they come from. Many are now having to repatriate their dollars as margin calls, client withdrawls, and the need to slash risk forces them to cut leverage. The hedge fund industry had assets of $1.9 trillion at the peak of the bubble.
Data collected by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shows that European and UK banks have five times as much exposure to emerging markets as US and Japans banks, with surprisingly big bets in Latin America and emerging Asia - where they rely on dollar funding rather than euros.
The fear is that deflating booms in these frontier economies will have an 'asymettric' effect on the currency markets, setting off another round of frantic dollar buying. "It is not impossible that the euro could collapse completely against the dollar, going back to 2001 levels," said Mr Jen.
资料来自这里。
http://www.telegraph.co.uk/finan ... -are-called-in.html
生意兄您说的是这个,对吗?
这里也有提到,
http://www.hispanicbusiness.com/ ... tors_exit_risky.htm
虽然之前讨论的几个因素,high yielding currency 的 carry trade,financial sector concerns 的避风港,但主要还是 risky assets 的卖出,导致美元上涨。
论坛讨论多好啊,又学到新东西了。
谢谢生意兄的指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10-2008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8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4-10-2008 12:55 PM 发表 
金融也不是我的本科,我是理科的,所以是自学而已。请不要担心讲多错多,因为只有得到别人指正,我们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好的
我想到什么,就写上来好了
只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08 03: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5: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5-10-2008 03:57 AM 发表 
货币市场在动荡时期很敏感,要抓准投资方向不容易。我们只能说,货币市场风险高,不能说货币市场是一种灾害投资。
在某个程度来说,外汇投资,更是大型投资避险的最好去处。
尤其当股市、能源、金属市场紧 ...
哦。。。
好的,谢谢你的分析
我会慢慢的领悟这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6: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汇率和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更多中国企业在劫难逃2008年 10月 24日 星期五 13:2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 中国企业受损汇率及商品价格巨变
* 市场仍在寻底更多企业难逃一劫
* 挂钩境外市场的理财产品将出现大面积亏损
记者 毕晓雯
路透香港10月24日电---最近几周出现的多家中资企业因投资海外商品或外汇衍生品而导致大幅亏损的案例,或许仅为冰山一角.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商品能源价格的进一步走软以及美元持续走坚,估计有新一批企业爆出巨额损失的消息.同时,许多这两年购买了银行大批发行的与境外商品、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将遭受重大损失.
因预期全球经济下滑将导致大宗商品需求大减以及席卷全球的信贷危机,石油、金属类商品价格不断跳水,令此前做多的投资者纷纷折戟;而曾受全球投资者青睐的高利率货币,突然间也出现命运大逆转,利率、汇率同时大幅下降,令套汇、套利空间消失殆尽,从而引发一系列企业的爆仓事件.
"全球化浪潮下,很难有企业幸免...相信现在还仅是冰山一角."国泰君安(香港)首席策略师蒋有衡称,"如果市场继续动荡,价格不断下跌,更多企业将会暴露出问题."
他并指出,近年全球经济发展顺风顺雨,股市上涨、房市上涨、大宗商品亦大幅单边上涨,同时又因国际结算货币美元不断下跌,更多企业出于经营的考虑参与了大宗商品期货、外汇投资及衍生品的交易.此前很少参与全球市场操作的中国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投机浪潮.
可是,从去年夏天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自7月触及高位後至今已逾50%,结束了大约十年的单边牛市.基本金属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同时,出乎许多人的意外,长期颓势的美元反而成了"避险"货币,对除人民币以外的其它多种货币最近强烈上扬.
"一场金融风暴,让投资宝典中最忌讳的小概率、大风险事件全部变成了现实,这太可怕了."蒋有衡称.
待续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