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法
热疗的作用(一)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利于组织中毒素的排出;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快新陈代谢,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因而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因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从而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修复,使炎症局限。
(二)缓解疼痛 热疗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及渗出物的吸收,从而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热疗还可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可缓解因肌肉痉挛、关节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常用于腰肌劳损、肾绞痛、胃肠痉挛等病人。
(三)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体表血流增加,因而相对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四)保暖 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多用于危重、年老体弱、小儿及末梢循环不良病人的保暖。
热水袋的使用 (1)目的:常用于保暖、解痉、镇痛。 (2)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检查热水袋无破损,测量水温,调节温度至60~70℃。 2)将热水袋放平,去塞,一手持热水袋口边缘,另一手灌入热水,边灌边提高热水袋口,以免热水溢出,灌至热水袋容积的1/2~2/3满即可。 3)将热水袋慢慢放平,排尽袋内空气,旋紧塞子,擦干热水袋后倒提,并轻轻抖动一下,检查无漏水,装入布套中。 4)携热水袋至床旁,核对解释后,将热水袋放置在所需部位。 5)用热时间:30分钟。 6)用毕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7)将热水袋倒空,倒挂晾干后,吹入少许空气,拧紧袋口存放于干燥阴凉处,以免两层橡胶粘连。 8)洗手,记录热疗的部位、时间及热疗的效果和反应。 (3)注意事项 1)对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调至50℃以内,并用大毛巾包裹,以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而引起烫伤。 2)热水袋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如发现皮肤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可起保护皮肤的作用。 3)热水袋如需持续使用,应及时更换热水。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热水坐浴 (1)目的:可减轻盆腔、直肠器官的充血,达到消炎、消肿、镇痛和局部清洁、舒适的作用,常用于会阴、肛门疾病及手术前后等病人。 (2)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协助排便,洗净双手。 2)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温水至浴盆的1/2满为宜,将水温调至40~45℃。 3)协助病人脱裤至膝部,先用纱布蘸拭,待臀部皮肤适应水温后再坐入盆中。 4)随时调节水温,添加热水时要注意安全,嘱病人偏离浴盆,以防烫伤。 5)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 6)坐浴完毕,擦干臀部,协助穿裤,卧床休息。
本帖最后由 孙秀金= 于 6-12-2012 03:18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