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道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6-2009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medyking40342 于 2-6-2009 04:14 PM 发表
问题出现的根本就是:
天道徒或一贯道徒对上了非天道或者一贯道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身持有的原则与立场。
道亲们相信求道的殊胜,所以坚信求道是好的。
不相信的人,永远也不会接受。

同样的道理,
如果 ...




谢谢你的光临,所以此贴都没有辩论道理,只有互相探讨真理。

有些道理的确不用刻意去辩,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无论相信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6-2009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ace_in_piece 于 4-6-2009 09:05 PM 发表


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一个人的坚持,有时候留给自己就好,不要奢求别人同意甚至接受,毕竟大家的因缘不同。
每一个人都有必要自己去探索生命的真谛,别人只能提供资料参考,接受不接受还得看个人。
勉强是不会 ...




当一个人还未了解道理就被人误解意思,这是相当惋惜的。

犹如一个新兵士还未懂兵法和战场规则而被敌人攻击是只有承受而不得反抗,道理本来就是导人向善,倘若成为兵法就可悲了。

道理是很玄的,说的人可能还未领悟,听的人可能已经可以成圣,只要懂得用悟的方式听道理,就不会有偏差。倘若是比高低,那就称不上是智慧的人,只是一个争权夺利的一介凡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09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聚“是一个很虔诚的道亲。
整个一贯道的道统,十五条佛规,三宝,四书五经,道德经等等都有所了解。
我也相信您不是一名讲员,就是设佛坛的坛主,不然肯定就是一个经常献香或听班的道亲。

对于自己信仰的了解,自然而然地比别人了解的更加清楚、明确。
对于自己往生以后的走向,我想您应该更加明确,那就是要回到无极理天,与老母娘同在。

但是,有时候,我想说的是,
在佛堂里所学习的东西,对于道的了解是会很深入。
但是,也往往因为在听班讲班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一些佛教,基督教,回教或儒家道家经典;所以自然而然地,一般的道亲都会相信,其他的宗教都是不够完善的,就欠了那么一点。

也因为如此,在道亲的思维中,就存在了一个潜观点,即潜意识中认定其他宗教也要受到那玄关处的一点才能成就。

但是,无论如何,请道亲们,在佛堂参透经典,听班的时候,不妨把所学到的道理,典故等,往资料库里寻找,以图探个究竟。

世界上没有唯一的事实。
所有的事物必然有两面。
简单的例子,
有两个禅师看到一嶓旗帜在飘动,
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旗在动。
争执不休中,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
是我们的心在动。

最后,所要表达的是,
经常说六祖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但是许多道亲们似乎都没有去体会,虽然经常挂在嘴边。
或许,我们还是适合过着那: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生活吧!

仅此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09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medyking40342 于 15-6-2009 11:03 AM 发表
我相信“聚“是一个很虔诚的道亲。
整个一贯道的道统,十五条佛规,三宝,四书五经,道德经等等都有所了解。
我也相信您不是一名讲员,就是设佛坛的坛主,不然肯定就是一个经常献香或听班的道亲。

对于自己信仰 ...






你言重了,我是学修士。
非坛主,也非经常献香或听班的道亲。

对自己信仰不必要了解,重要在于相信和信心。
道理少不了比喻,真理少不了呈现。道理能让人了解,深入人心,自然才能让人净心行善。能够运用五大宗教的道理,圣人的慈训,那是让人明白圣人的典范,不是让人知道有如此的道理。

修行人以真理而修方能修得真善美,依靠名权者而修只能堕入无间。修士为何愈修愈法喜,皆因放下尘世物,倘若依靠名权者修就会起贪嗔痴,贪访名师,,嗔他师非名师也成名,痴名相,非认理实修。

一句能改善命运的妙语难道要在乎出于哪处吗?
执着名相的人,永远不能进步,如同永远只是学习一种语文,身在异处如何生存呢?水能融合,因为能够接受环境;固体不能处处出入,因为已经成相、固执。礼是一种交际,语言沟通也是一种交际,如果能够善于礼,能走天下,如果善于语言沟通,能走某处而已。

无论是参研道理,听班,甚至活用道理,重要在于能放下自己,不是用自己所明白的道理来定论自己的修行。

世界唯一的事实是真理,要达到没有两面,先要懂得‘圆’。

《六祖慧能传》:

有两个禅师看到一嶓旗帜在飘动,
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旗在动。

嶓旗帜在飘动,我们看到会动,不看依然会动。处于非主流状态,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我们自己范围的事,风是我们不能控制,旗本是死物,内心是自己控制。我们控制不到上天的安排风云,决定不到别人祸福,唯能掌握自己心态观念。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生死无一物,何争名权物。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勤改又勤犯,改犯何时了。

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09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汉身修其身,菩萨身渡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9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好心的人一定说好话、做好事、素食者

说好话的人未必存好心、做好事、素食者

做好事的人未必存好心、说好话、素食者

素食者的人未必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7-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往内心观,不是往外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9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修品德
修心修品性
道心培德性
万里逍遥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7-2009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名师得一指
修本性得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8-2009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聚 的帖子

道心- 有出入就有道心;没出入就好比盲人摸象,一辈子瞎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8-2009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gh1 于 7-8-2009 10:56 PM 发表
道心- 有出入就有道心;没出入就好比盲人摸象,一辈子瞎猜!




请问此话怎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9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观察   慈悲出发
圣人观察   众生出发
贤人观察   内心出发
凡人观察   眼睛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9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 28-9-2009 12:47 AM 发表
菩萨观察   慈悲出发
圣人观察   众生出发
贤人观察   内心出发
凡人观察   眼睛出发


楼主可以加解释吗?看不明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9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te2007 于 2-10-2009 11:29 AM 发表


楼主可以加解释吗?看不明哦。。。




菩萨观察   慈悲出发
解:菩萨所看的角度都是从慈悲看待。慈是众生欢乐,他也欢喜;悲是众生痛苦,如同自己受苦。菩萨怕因,因为有因自然有果,所以就算要造因,也是好的善缘。

圣人观察   众生出发
解:圣人所看的角度都是从众生看待。众是所有,生是灵性。(皆因灵性是不灭的)为了众生能醒悟迷津,唯有‘言行’教导,让众生有好的方式典范,众生不用‘扮’圣人,‘学’圣人精神就好。

贤人观察   内心出发
解:圣人所看的角度都是从内心看待。内代表不是外表,看不到,但知道他的存在,有一种特殊感觉;心是你眼耳鼻口身意得到外在的信息后的第一站去到的地方后再发信息去念头的‘地方’。贤人从来不说他人问题,只有把问题问心自问。错误永远在自己身上,但不是责备自己,而是从自己出发,解决问题。例如:遇到野蛮人无理取闹,贤人是不会一般见识或言行让野蛮人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贤人更不会说他好坏或对错,只要他能知错能改就好。贤人永远是修改自己的脾气毛病和应该更正的地方,所以不断提升自己。

凡人观察   眼睛出发
解:凡人所看的角度都是从眼睛看待。眼是六欲之一,睛是肉身之一。两者都是属于容易被迷昧,简单来说,一张纸就已经足够挡着眼前所看到的,一场被‘伪造’的事实也会看到像真正事实一样,是相当危险的状态。瞎的人虽然看不到东西,但是比人用眼睛看到的事情更加‘清楚和了解’。

凡人往往被自己所亲眼看到的东西而失去真东西而得到假东西。

共勉之

中秋节快乐

今天也是一位慈悲,让众生有明路回乡的佛纪念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9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 聚 的帖子

这样的解释就看董得多了,谢谢
希望往后麻烦你可以把你写的解释一下!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9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 3-10-2009 08:01 PM 发表




菩萨观察   慈悲出发
解:菩萨所看的角度都是从慈悲看待。慈是众生欢乐,他也欢喜;悲是众生痛苦,如同自己受苦。菩萨怕因,因为有因自然有果,所以就算要造因,也是好的善缘。

圣人观察   众生出发
解 ...


对于佛菩萨是圆满的,心=众生=慈悲=眼都是一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9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6# kate2007 的帖子

他说:圆满者,确实都是一体,不过众生迷悟不同,须假大善知识引导。所以,佛看众生是佛,众生看佛还是佛,众生看众生还是众生,迷悟不同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09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te2007 于 5-10-2009 09:31 AM 发表


对于佛菩萨是圆满的,心=众生=慈悲=眼都是一体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时,当下就能通晓世界万物。

有眼,耳,鼻,舌,身,意时,就被这六欲所迷沉封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9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本来不需要刻意听,但被凡尘蒙蔽而要去了解。

道理本来不需要刻意说,但被极端歪理而要去纠正。

道理本来不需要刻意行,但被因果打转而要去力行。

道理本来不需要刻意悟,但被欲念蒙蔽而要去探讨。

道理之所以要去听、说、行、悟。。。就是要净化自己在凡尘的污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9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規禮節

佛=本身就是佛

規、禮、節=本來就在身上

規律在生活上    禮節待人處事

別說佛規禮節難守,皆因道心忽現忽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6-2024 07:36 PM , Processed in 0.0794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