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ewbee

历史人文の旅~白滨,仓敷高松,宇治奈良,京都,高野山,大阪,飞鸟,比睿,滋贺[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13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形教室展~中桐育代~創作人形の世界~http://www7.ocn.ne.jp/~kobokiri/
日本传统工艺玩偶的一种,在古代还有驱邪作用,不过现在应该都是小孩的玩具吧,也是女儿节和男儿节的必备物品。。
就不知这个人形教室,是教导人形制作方法,还是讲解各种人形的故事来源?
话说日本人形有好几十种,每一种的背后都大有文章,不同的节日庆典也会用上不同的人形,而且摆放的方式还十分讲究。。有兴趣的可以搜寻“日本人形”


嵯峨とうふ稻 ,据说是汤豆腐名店之一,貌似不错,有兴趣的可以试试。。虽然我们吃另一家。。


帅哥拉车看多了,美女拉车看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2013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bee 发表于 16-12-2013 10:59 PM
人形教室展~中桐育代~創作人形の世界~http://www7.ocn.ne.jp/~kobokiri/
日本传统工艺玩偶的一种,在 ...

給美女拉車,還是一拉二,哎,于心何忍?

那天在京都看到人力拉車,一直想不透為什麼做為強國的日本人也會做連馬仔都不做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13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l7407 发表于 16-12-2013 11:32 PM
給美女拉車,還是一拉二,哎,于心何忍?

那天在京都看到人力拉車,一直想不透為什麼做為強國的日本 ...

是我的话,我还真不好意思让她拉

我觉得他们的人会比较敬业乐业,你看那个美女拉到几开心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3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bee 发表于 16-12-2013 11:38 PM
是我的话,我还真不好意思让她拉

我觉得他们的人会比较敬业乐业,你看那个美女拉到几开心下

拉的笑,反而是坐的有點不好意思,尤其那個男的
不過你敢拍,也真大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l7407 发表于 16-12-2013 11:46 PM
拉的笑,反而是坐的有點不好意思,尤其那個男的
不過你敢拍,也真大膽

刚好跑到我的前面,就这样入镜了
可能刚好伴侣要坐,男的也就只好配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2-2013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话说拉车的美女,名姓松村,在接近80位观光车夫当中,极有可能是唯一的女性!
http://www.ebisuya.com/introduction/kyotoarashiyama/


然后到了人山人海的竹林


这个不知是什么树的叶?时常都会看到。。


来到了只此一家的临济宗天龙寺大本山,有说是足利尊氏取得天下之后,聘请梦窗国师,为超度后醍醐天皇和南北朝战士亡灵而建。。

不过足利尊氏和后醍醐天皇之间的关系很乱水,曾经是敌人,然后是盟友,过后又变回敌人。。

个人觉得这个天龙寺没有很特别,倒是庭院内的花卉有些看头。

日本木瓜,完全超越我的想象。。。对了,我在日本逛了好几间超市,都没看到木瓜。。


龙胆!!( 龙胆草?清热泻火?


清澄白山菊
不懂能拿来泡菊花茶吗?


足揩野路菊,很特别的叶子!


话说菊花也是日本皇室的 logo,皇室御所,日本护照外面都可以看到菊花徽章。。

美国佬甚至还加多一把刀,写了《菊与刀》 来对日本人研究一番。。

天龙寺观音像和金钱蛙?


果然每个衔接都有龙!


曹源池解说


初秋热身,青中带红~


人潮越来越多,开始有点浮躁 午餐就吃汤豆腐下下火。。
汤豆腐也是京都的传统平民料理之一,不过现在为了迎合各种游客,价钱也丰俭由人,高等级的可以去到数千日元。。
选了一间,里边蛮多人,就去排队了一会儿,价钱和卖相都蛮地道平民的说。餐馆地点是在岚山站附近。。



几乎全是斋菜,全是没有尝过的味道,看起来不多,吃起来却很饱。。
如果习惯了无肉不欢和喜欢重口味的话,可能会吃不习惯。。。
不过我吃了很满足,这平民风味,很符合我的人文游走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19-12-2013 12:4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12-2013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bee 发表于 18-12-2013 11:34 PM
继续。。
话说拉车的美女,名姓松村,在接近80位观光车夫当中,极有可能是唯一的女性!

大大,那个整天看到的叶子,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樱花树叶呀。。。。X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3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l7407 发表于 19-12-2013 12:05 AM
大大,那个整天看到的叶子,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樱花树叶呀。。。。XD

原来 非常感谢你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3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日本一代大文豪,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年幼丧亲,童年悲苦,年少时深受《源氏物语》等作品影响。毕业后,1926年在「文艺時代」发表了其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感动了无数人。。
1968年,川端康成更进一步凭《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创下日本文坛的空前记录!
评委以“优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叙事手法,非凡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神特质”,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川端康成。

文中,作者以细腻优雅,含蓄唯美的手法描述了京都的风貌,塑造了千重子的悲哀美形象。。(作者出生困苦,文笔风格也很悲凉)
而《古都》的主要背景之一,正是嵯峨岚山。
如果说紫氏部开创了日本物哀美学,那么把它搬上世界舞台的,则是川端康成。
而京都及嵯峨岚山这个地方,从此以后更广为人知了。。

而我也对“物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维基百科】物哀(日本语: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 Mono no aware、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上重要的文学审美理念之一。在文学上,主要是通过写一些景物,例如萧条的冬景、残破的一处小山丘等等,来表达和宣泄人物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幽情、感慨以及对世界黑暗的无奈。

分享《古都》里的几个段落

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在树干弯曲的下方,有两个小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在那儿寄生。。。
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
紫花地丁每到春天就开花,一般开三朵,最多五朵。。。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
【千重子是一名弃儿,看着紫花地丁,“物哀”地感叹自己的身世,潜意识中感应到自己还有一个姐妹】

“养父母既然那么疼爱我,我就不想找生身父母了。他们大概早已成了仇野[仇野是京都嵯峨爱宕山麓的墓地]附近无人凭吊的游魂了吧?石碑都已经破旧不堪……”
春天,西山柔和的暮色,几乎把京都的半边天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
千重子一边回想这些往事,一边漫步在通往野野宫的小路上。这条小路有块不太旧的路牌,上面写着“通往竹林深处”几个字。。。
然而,这小小的神社如今依然如故。在《源氏物语》中亦有所提及。据说这里是神社的遗址,当年侍奉伊势神宫的斋宫(内亲王)曾在这里闲居三年,修身养性,戒斋沐浴。它以带有原树皮的黑木建造的牌坊和小篱墙而闻名。
打野野宫前面跨上了原野道路,景色立即开阔起来,那就是岚山
千重子在渡月桥前岸边的松树林荫处,乘上了公共汽车。。。
【千重子继续“物哀”。。

千重子站起来就势回头望了望门前的竹林子。
“已经是秋竹萧瑟的时分了。”父亲说。
“土墙倒塌的倒塌,倾斜的倾斜,大部分都剥落了,就像我这副模样啊。”
【轮到千重子的养父“物哀”(随着时代的变迁,父亲生意逐渐惨淡)】

“爸爸,你吃森嘉的烫豆腐吗?我买来了。”
“哦,好极了……吃森嘉豆腐,我固然高兴;可千重子来了,我更高兴啊!待到傍晚,好让爸爸松松脑筋,构思一幅精彩的图案好不好……”
【这个应该是“物喜”吧(这个森嘉豆腐,现在还吃得到哦)】

尽管是夏天,然而山里下过这场骤雨后,还是令人感到连手指尖都有点冰凉了。但千重子从头到脚都被苗子覆盖住,苗子的体温在千重子的身上扩散开去,而且深深地渗透到她的心底。这是一股不可名状的至亲的温暖。千重子感到幸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应该也是“物喜”

小雪在半夜里下下停停,现在还在霏霏地下着。这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千重子坐了起来:“苗子,你没带雨具吧?请你等一等。”千重子说着,把自己最好的天鹅绒大衣、折叠伞和高齿木展都给了苗子。“这是我送给你的。希望你再来啊。”
苗子摇摇头。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消融了。整个市街也还在沉睡着。
【故事就这样,在寒冷的早晨中,忧伤无奈地“物哀”的结束了

另外,《古都》也在1980年被搬上荧幕,由日本传奇女星主演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双胞姐妹。这也是山口百惠最后一部作品,随即便宣布隐退。隐退那年,山口百惠才21岁!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27-12-2013 10:3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2013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bee 发表于 21-11-2013 11:45 PM
谢谢 现在年轻人都哈韩,日本游记就稍微冷清。。
主要还是写给自己和一些朋友看。。
突然发现,一边写 ...

楼主的游记让我见识到一些不多人介绍的地点,有特色。
我是对日本游记情有独钟的,支持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3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nidsyl 发表于 22-12-2013 09:36 PM
楼主的游记让我见识到一些不多人介绍的地点,有特色。
我是对日本游记情有独钟的,支持噢!

谢谢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3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重子在渡月桥前岸边的松树林荫处,乘上了公共汽车”
是这辆吗?


渡月桥下的桂川。乍看下,川水不多,甚至川中央的沙石都清晰可见。

殊不知几个月前,这里的河水曾经泛滥到涌上道路和渡月桥


岚山还未转红,渡月桥上已经布满人群了。
不知有多少是游客,又有多少是如千重子般的路人呢?


这一带还有六个《源氏物语》的景点。其中千重子喜欢的野野宫(野宫神社),更是六条妃子曾经的住所

http://www.jr-odekake.net/navi/kyotomap/pdf/sagaarashiyama.pdf

而后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起飞,各种创作题材也开始随着时代的需求而千奇百怪,进入一个百花齐放,创意连连的时代,“物哀美学”也逐渐式微了。
如今的杜月桥,阳光明媚,满脸笑容的游客遍布各处,《古都》里的幽愁氛围仿佛不再,文中的幽静景点,恐怕也只剩下苗子的出生地北山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3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渡月桥转了一圈,就回到岚山站乘搭岚电去四条大宫了。
这个岚电(Randen)只有一截车厢,十分特别,也是京都仅存的路面电车,


有点好奇右边的图案讲什么


更特别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路面上跑而已,还会时而穿梭在马路中央,和汽车及行人共用同一条马路,
时而穿越民宅,时而穿越树林,简直是让搭客近距离的观赏各种样式的风景!
途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行人在岚电即将驶到的不远处越过轨道,有点的惊险画面,绝对是日本街景的特色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2-2013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多久就来到了二条城,一个很有历史价值的城。
时间已经是接近下午四点,也就是很接近最后的入馆时间了。

先说说二条城的名字由来。
其实也就是因为坐落在二条附近,所以叫二条城。
大家如果有留意京都的地图,就会发现有很多“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七条,八条,九条。。。
不懂做莫没有一条(其实有的,“隐藏”在京都御所附近

其实,这些名称都是来自古代的平安京。

话说平安京的建都者恒武天皇,当年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怨灵作祟,便进行了两次迁都,从奈良的平城京(710年)迁到長岡京(784-794年),然后再从長岡京迁到平安京(794年),也就是现在的京都所在位置了。

之前说到,在奈良时代时,扶桑国和唐朝频密来往,而这个平安京,基本上就是模仿唐朝京城长安的“条坊制”建筑而成。
由于模仿到似模似样,再加上其他的宗教文化等等交流后所产生的共同点,所以,也有不少中国人笑称,其实扶桑国的奈良和平安时代,都是把整个唐朝搬过来的

这里附上一张平安京的地图: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eiankyouMapJapanese.svg

由此可见,平安京辗转到现在京都市,依然可见当年的棋盘式的城市规划,古代的街名的地区名称很多都得以保存下来。
例如从最北端的一条,到最南端的九条;
西端的西京极,到东端的东京极;
左京区(东区),右京区(西区),等等。。

如今从北到南还可分为“上京区”,“中京区”和“下京区”,
而京都车站附近的东本愿寺和西本愿寺之间,仿佛就标示着当年的东寺和西寺之间,划分成东区和西区的分界线。。。

Img_2918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3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二条城浅谈战国历史

二条城前身有说是织田信长为足利义昭建造的。不过信长之后将他流放,烧毁了这座城,然后又重建。。(不要问我为什么,战国历史都是一堆乱水的投机客在打打杀杀
之後来到1582年,本能寺事件爆发,明智光秀在本能寺逼死信长,信长的长子信忠则在二条御所放火自刃,二条城再度烧毁。。。

大约30年后,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中获胜,打下一统天下的基础,于是便在1603年建筑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二条城”,开创了“江户时代”(1603—1867年)。

之後,“二条城”便成了德川家族彰显政治地位的场所,先后接见了丰臣秀赖(表示后者臣服于德川家),后来更接见了后水尾天皇,彰显德川家将军的地位凌驾于天皇之上。这便是日本历史上所谓的幕府时代,既幕府将军为领导者,架空天皇实权的一种政府形式。(其实日本天皇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行政权利

之后的两百多年一直由德川家族掌权,从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省略一堆德川xx)..,一直到德川庆喜(中国有末代皇帝,日本有幕末将军)。。。

终于,由龙马为首的日本历史第一偶像派维新派崛起,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打得节节败退,丧失人心,被迫向天皇交还政权,辞去了德川家世袭了十五代的征夷大将军职位。。。

1867年,德川庆喜向明治政府交还政权的仪式“大政奉还”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大厅进行,也是如今“二条城”里最大的看点。

除此之外,“二条城”里边还有不少国宝壁画,会发出声音防止刺客的地板等,由于禁止照相,有兴趣的网友只好亲临现场了。。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讽刺(出来走迟早要还?),德川家康当年在二条城彰显其政治势力时,恐怕没想到他的后代也是在这里被逼交出政权吧!

p/s: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的历史其实远不及中国的长远和丰富。
就战国历史而言,日本最早记载的人物,例如平清盛和源义经,已经是公元12世纪的人物了。
而信长秀吉等人也已经是16世纪的人物了。

相比中国的三国演义的刘关张,则是公元2世纪的人物。
更不用说项羽刘邦,秦始皇,春秋战国这些公元前的人物了!

二条城外观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25-12-2013 09:39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pl7407 + 5 好會讀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3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之丸御殿,武家书院式建筑风格。
其实前面隔开一个墙壁就是大马路了


菊花是日本皇室独家的徽章?
德川家康才不鸟那么多,用到乱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25-12-2013 09:4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3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很大下,有33间房和不少“狩野派”的画作(应该都是复制品,正版的分别藏在日本各处,分散风险)。。。
狩野派原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宗族画派,画师有狩野正信,狩野元信,狩野永德等等。。专门服务于幕府将军。。
主要画障屏画,用墨技巧属于中国传统,不过表达方式却是日本式的粗犷作风。。


http://ja.wikipedia.org/wiki/狩野派
果然有武家的狂野味道


http://ja.wikipedia.org/wiki/%E7%8B%A9%E9%87%8E%E6%B4%BE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25-12-2013 10:2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3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左上角是二之丸庭院,觉得没有很特别,可能是之前看了几个比较后期有名庭院的关系吧
不过设计它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庭院设计师“小堀远州”,看来应该是我的照相技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3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高处眺望二条城。和紫禁宫一样,逃不过被城市包围的命运。。


二条城和京都御所和一些庭院都喜欢铺上砂石路,不懂为何?因为美观??很难走下

哦,有说是因为走在砂石路上会发出声音,可以用来防止刺客。。
大家可以试试看,如何走在上面不发声音

十月份萧条下,只有 bush clover
本帖最后由 newbee 于 27-12-2013 10:2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3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ewbee 发表于 25-12-2013 09:36 PM
从二条城浅谈战国历史

二条城前身有说是织田信长为足利义昭建造的。不过信长之后将他流放,烧毁了这座城 ...

在夜貓那裡吃飽了,來這裡讀讀歷史,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9-2025 01:18 PM , Processed in 0.14205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