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诚恭敬顶礼淨土大經解演義(无量寿经)~'~ 真信、切願,乃至一念,十念,沒有一個不成就!
[复制链接]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3-2014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8-3-2014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4-2014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4-2014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4-2014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4-2014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說「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大悲慈父就是指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導師,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導師。
「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沉迷眾生」。開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實實在在講,這是阿彌陀佛的大慈悲願力。一切諸佛成佛確實完全平等,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福報平等。
為什麼其他諸佛的世界不像極樂世界?這是修菩薩道的時候願力不一樣,阿彌陀佛發的願是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發這樣的願太少,這是我們在這部經裡面看到,四十八願看到,你仔細看看,諸佛如來願力不一樣。所以成佛之後淨土勝妙也不相同,除此之外沒有不相同的。
這是悲憫我們,特別是凡聖同居土裡面,煩惱習氣重的這些眾生。所以古德曾經說過,這個法門是先度凡夫,後度聖人,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凡夫具足這三個條件,信、願、持名念佛,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成功。所以開這個法門是特別法門,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叫門餘大道。
妙顯苦樂二土,極樂世界的樂,娑婆世界的苦。我初學佛的時候,六十年前,看到《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這些眾生苦報,我那個時候感覺得,釋迦牟尼佛講得太過分了一點,這個世間哪有這麼苦?可是到現在呢?現在再看這個經,釋迦牟尼佛講得一點都不錯,他是講我們現在這個世間。
這個世界真的無論是貧富貴賤,你去問問,哪個人有幸福?哪個人活在這個世間快樂?哪個人活在這個世間有安全感?找不到。
可是經上講的人天福報,我們現在為什麼沒有?這福報到哪裡去?其實福報是有,被我們自己糟蹋掉。為什麼?我們做人不像人的樣子。
人的樣子最起碼的條件,「仁者愛人」,《弟子規》裡面講,「凡是人,皆須愛」,仁者愛人。
中國人講仁,仁義的仁,你看人旁邊是二,那是仁。想到自己同時想到別人,這是仁;只想自己沒有想到別人,他就不是仁。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唯有人懂得報恩,知恩報恩,人懂得。報恩第一個是報父母恩,「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在中國老祖宗世世代代這樣的教人。
現在我們不知道父母恩,也不知道老師恩,說實實在在的,現在做父母的不會做,都忙著自己的事情。小孩自己不教不養,都交給別人去養,對不起小孩,對小孩沒有恩,小孩怎麼會報恩?老師沒教學生,沒有真正教,所以學生對老師也不知道感恩。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為什麼社會搞成這個樣子?學一句佛法講的,無量因緣,不是很簡單的。
佛教給我們用什麼心態來過日子,來應對當前的社會?佛講得好,你自己要認知,「先人不善(無知)」,這《無量壽經》上講的。
我們的父母不知道,父母為什麼不知道?祖父母不知道,沒教他。祖父母為什麼不知道?曾祖父母沒教他。你一代一代往上推,至少推到五代,五代以前父母真教,為什麼這五代之後父母不教?父母不是不教,社會動亂,中國從滿清亡國之後軍閥割據,社會動亂,接著中日戰爭,八年抗戰把我們的家打掉了。所以一直到今天,至少有四代到五代疏忽了家教,家沒有了,現在家沒有了,哪來的家教?抗戰之前還有家,還有家教。
我們這個年齡還算非常幸運,生長在農村,如果生長在都市,家教也沒有了,農村還有,還保存著古老的文化。我們家鄉又比較特殊一點,明清兩代桐城派的發源地在我們老家,我們老家讀書的風氣盛,鄉村裡面有私塾,所以對家教還沾到一點邊緣。大概民國二十幾年之後,二十三、四年之後沒有了,鄉村的私塾改成小學,不再念古書,往後當然更沒有人知道這些事情,所以形成現代這教育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現在完全看不到了。
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苦樂二土,我們現在完全體會到,但是要記住佛的開示,「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我們沒人給我們講,我們做錯事情,佛寬宏大量,原諒我們,他不怪我們,不責備我們。
我們也要用這個心態,對待現在一切作惡的眾生,也要像佛一樣原諒他們,他們可憐,他們無知。他如果說是像古時候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他不會這樣做法。
今天整個世界社會動亂,災難頻繁,有沒有方法來挽救?方法有。
以前曾經有人問過我,他說我們小孩遇到困難,他會找他爸爸媽媽來幫他解決。我們今天遇到困難怎麼辦?還是這個例子,找老祖宗,問題就解決了,真能解決。
老祖宗不在世,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經驗流傳下來,在哪裡?老祖宗的智慧在經裡面。你看《四庫全書》編的是經、史、子、集,智慧在經、在子,經驗呢?經驗在史,在歷史裡頭,你去尋找,肯定有解決的方法。
老祖宗知道、清楚,怕後人疏忽,特別給了一個提示,這個提示永恆不變,就是真理,八個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教學,教學就能解決問題。
這在佛法根本法裡面說的,佛知道苦樂,妙顯苦樂,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
你迷了,你就會做錯事,你就會受苦報,迷了;如果你覺悟,你省悟過來,你不會做惡事,你會斷惡行善,那你就會離苦得樂,這是大前提、大原則。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三集) 2010/4/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13
http://edu.hwadzan.com/djplay/1/10/77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4-2014 12:54 AM 编辑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4-2014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5-2014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5-2014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5-2014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5-2014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段,「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這一句十六個字我們要記住,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都要靠自力,自力是什麼?斷煩惱,證菩提。
在末世現前這個時代,往後修行真的有困難,下面舉例,「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
我們這一次就不再講這五十種陰魔,要講五十種陰魔,大概二十個小時還講不完。諸位要知道的話,去看《楞嚴經》,《楞嚴經》看不懂看註解。《楞嚴經》的註解很多,比較淺顯的,近代的圓瑛法師的《講義》可以看。
「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這一句我們要特別留意,五十種陰魔,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每種裡面有十種魔,五十種。
你看看色,這是外面有形的境界,也就是說外界的誘惑,其他四十種是你內心的煩惱,一誘惑你就上當,正見稍失你就變成魔,你原來是佛。
什麼是正見?每個宗派不一樣,每個法門不一樣,各有各的正見。
淨宗法門的正見就是一句彌陀,正知正見;阿彌陀佛忘掉,名聞利養起來,你完了,你就墮入魔界。
你要知道你走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條路,你走到岔路上去,如果不趕快回頭,你肯定迷失方向,那真是萬劫不復。一萬劫你能不能找得回來?有問題,不見得能找回來。
所以過去人心善良,社會風俗淳厚,修道很容易,外面誘惑沒有像現在。現在的誘惑力量,比過去增長一百倍不止,太可怕了。
學佛老同修學過《楞嚴》、學過大乘經的知道,可是能不能對付這些境界很難講。所以,修行墮在魔境界裡的人太多太多了。
他在這裡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要警惕,這是講境界現前,佛境界現前,「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是舉這例子,講什麼?稍失正見你就墮落。
這種境界在現前社會很多,見到瑞相,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諸佛剎土,真有人見到,不假,甚至於幾個人同時見到的。
還有現在的社會,中國、外國都一樣,附體的很多,幻覺裡面產生的現象也很多,這裡面有很多佛境界,真的還是假的?你看了之後不動心就是真的;你看到的時候動心,你認為是真的,錯了。
你要曉得,一切境界現前你如如不動,就是真的;境界現前你信心動搖,你起妄想,你錯了,你就上當,那個境界是魔境界。
所以境界是魔是佛不在外面,取決你內心,你內心還是戒定慧做主,外面境界都是佛境界,魔境界也是佛境界。
你如果起心動念,或者生歡喜心,或者生厭倦的心,全錯了,你心動了,或者你起貪瞋痴慢,這就錯了,不能被外頭境界所動。
人家說你是什麼佛再來的,你就真以為是的,完了,你已經墮到魔境去了。
所以在中國大乘教裡有個例子,菩薩會不會應化在世間?會。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身分一暴露馬上就走,真的,那不是假的;身分暴露還沒走,妖言惑眾,這假的不是真的。
印光大師當年在世,有人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老人家極口否認,嚴重警告。那是一個小孩,不信佛的,初中學生,夢中夢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告訴她,大勢至菩薩最近在你們這裡講經,叫她去聽。她說大勢至是哪一個?印光法師。
所以全家人歡歡喜喜去見印光法師,把夢一講,被印光法師臭罵一頓,以後你再說,不准你進門,再不敢說了。
到印光法師圓寂,她寫了一篇文字,這篇文字在《印光大師永思錄》裡頭,真的,不是假的。觀音菩薩告訴她,印光法師住世好像還有四年,真的四年之後他就走了,所以才把這個事情說出來。
中國古時候真有,布袋和尚宋朝時候人,住在浙江奉化雪竇寺,這是個傳奇人物,因為沒有人知道他的俗家情形,沒有人知道。只看到有這麼一個和尚,常常在外面化緣,拿一個大口袋,別人供養,他也不分、也不看,有供養往口袋裡一丟背著就走,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他的法名沒人曉得,布袋和尚。
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再來,說了人家就走,真走了。所以中國人塑彌勒菩薩像都塑他的像,塑布袋和尚像,他真有本事!
天台山國清寺,你看寒山、拾得、豐干,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身分被拆穿,走了。
寒山、拾得是走到山上,別人很多人看他向他禮拜,那個山就裂開,他走進去,山又合起來,再也看不到。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身分暴露之後就無影無蹤,不知道到哪去了。古人有這個例子,取信於後世。
應化身真的是常有,千百億化身,一尊佛、一尊菩薩無數的化身。所以你見到他,要像大乘教裡所說,不能認為他有,也不能認為他無,你的心永遠保持清淨,你的心永遠保持恭敬,就對了。
為什麼?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怎樣恭敬阿彌陀佛,怎樣恭敬觀音菩薩,你就用同樣的恭敬心恭敬一切眾生,為什麼?他們都是!
你說再來人,哪個不是再來人?佛國裡頭來是再來人,餓鬼道出來也是再來人,人人都是再來人,有什麼希奇?從哪一道再來的。
現在真正關鍵,重要的是我們不失正念,就是二六時中你的佛號不間斷,就不失,佛號一斷叫失念,正念失掉。
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我們把攀緣心收回來,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淨念的淨是清淨的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是淨,相繼是不間斷。永遠保持淨念相繼,這是正念,淨宗的正念。
什麼樣境界現前,《金剛經》上說的一句話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為外境所干擾,這就對了。
所以什麼樣的佛菩薩境界現前,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善境界、好境界,你的心沒有被它轉動,這是好境界。
如果你要是「我看到,我的功夫好,你們都不如我,我見到佛了,你們修行還沒見到」,這自以為了不起,你上當了,你已經被魔轉了。
所以我們的初祖慧遠大師,晉朝時候,他老人家帶領著一百二十三個志同道合,統統都是修淨土的,都求往生的,以虎溪為界,不出這個界線,發願在那個地方往生。真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真了不起!
往生當然有先後,遠公大師往生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看到先往生的念佛堂那些同修,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告訴大眾:阿彌陀佛來接我,我今天要往生。又跟大家講,西方極樂世界,他在山上這段時間當中,過去見過三次,這是第四次,沒跟人講過。
別人問他: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說跟經典上講的完全一樣。諸位曉得,那個時候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遠公大師開念佛堂就依靠這一本經。
為什麼?《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沒翻出來,應該是傳到中國來了,還沒有翻成中文,所以他只依靠《無量壽經》。
祖師給我們示的榜樣就對了,看到再好的境界不說,自己心裡如如不動,加功用行,這是好境界。
你的功夫到相當程度,佛菩薩示個境界是什麼?來考驗考驗你,你如如不動,提升了;你要是一動心,馬上下降,你還禁不起考驗,你這一關沒有及格。所以《楞嚴經》上這兩句話很重要!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三集) 2010/4/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13
http://edu.hwadzan.com/djplay/1/10/77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5-2014 12:56 AM 编辑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9-5-2014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5-2014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7-3-2014 12:16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縱然是造五逆罪、十惡,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願裡後頭有一句,他要不相信就沒有救,造五逆十惡,臨命終時他有堅定的信心、願心,還是有救
请问 人在今世所造的五逆罪、十惡业,是不是只有臨命終時才有救?如果此人在还未得病前诚心念佛,是不是这病就也不会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2014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00l 发表于 30-5-2014 06:17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縱然是造五逆罪、十惡,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願裡後頭有一句,他要不相信就沒有救,造五逆十惡,臨命終 ...
嗯!IOOI 大大,这个“救”是不是意思说【真诚回头忏悔过去所造的诸大罪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瓜!![](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只要几时回头几时就得救,所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不要等到临命终时期望弥陀佛救救你,恐怕到时冤亲债主一一现身来障碍你,想念佛也念不到了!
然而臨命終时能真诚回头忏悔都是人在无量劫已曾供养过无量诸佛,广种善根,因今生迷惑颠倒,造大罪业,幸得遇善知识教念佛求生净土免于地狱果报!
当然我们不可存有这种侥幸的心态,认为现在造多大的恶业不怕,只要临终才来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万万不可行的,要知道无常一到,黃泉路上無老少!
嗯!真诚心念佛就不会有病苦,就算业障现前也不会感到痛苦,有【佛力加持】化解。
|
|
|
|
|
|
|
|
发表于 2-6-2014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6-2014 01:04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IOOI 大大,这个“救”是不是意思说【真诚回头忏悔过去所造的诸大罪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瓜!
...
那请问造大罪业,然后真心忏悔和接受因果报是什么的关系?
因果会不会是以令一种方式来报?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6-2014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00l 发表于 2-6-2014 05:09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请问造大罪业,然后真心忏悔和接受因果报是什么的关系?
因果会不会是以令一种方式来报? ...
嗯!造大罪业,然后真心忏悔是开始害怕因果,醒觉自己今世所造的一切罪业,来世的果报肯定很凄惨,所谓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嗯!接受因果报这样说吧!譬如现在我们面对种种不如意的事,被人伤害,欺骗,污蔑,毁谤,或贫穷,伤残等等!何以故?无非就是我们过去世时也对他人所造一样的罪行,今世遇缘成熟了,就得接受这果报了!
然而如何化解这恩怨,不再冤冤相报何时了呢?如是相信因果,欢喜受,甘愿做,就在今世把两人宿世的业缘完了消了!
嗯!业因果报是宇宙之间的定律,一尘一法都在其中,修善业就生人天,造恶业就入三途,修净业就成阿罗汉,菩萨,佛,转凡成圣,重点会不会用“心”!
《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6-2014 01:53 AM 编辑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6-2014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6-2014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1115.photobucket.com/albums/k546/nianmituo/nmt302.jpg)
![](http://i1115.photobucket.com/albums/k546/nianmituo/nmt14.jpg)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十三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這裡看起。
「但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是他力門,屬於果教。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這是念老告訴我們,這個法門跟密宗很相像,屬於果教,屬於他力門,一定要得佛加持。
八萬四千法門,佛有沒有加持?有,不能說沒有加持,都有加持。但是這個法門是得佛特殊的加持,跟一般不一樣,所以古大德稱之為「門餘大道」,那個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一個特別的行門,稱為門餘大道。確實跟密法是相似。
前面跟諸位說過,佛法真是無量法門,從遍法界虛空界這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佛為了適應一切眾生,所以建立無量法門,接引的方便。但是一切法門到最後,最後就剩三門「覺、正、淨」,前面跟諸位說過,也就叫三寶。
你看學佛,入門先受三皈,三皈是什麼意思?就是把佛法入門的這三個門傳授給你。這三個門,無論從哪個門進去都一樣,進門是不同,到裡面是一樣,譬如一個房間三個門,無論從哪個門進來都沒有兩樣,叫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可是這三個門,的確門檻不一樣。覺門是上上根人,在中國大乘八個宗派裡面,只有禪宗、性宗是走這個門的,這個門叫一步登天,頓教,它不是漸教,它是頓教,頓捨、頓證、頓超。
你看看他有能力,把妄想分別執著一起放下,同時放下,這個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不容易,放下就成佛了。
所以在理論上講,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時間?一念。
這一念,我們凡夫想不到,什麼叫一念?一念是多長?一剎那?不是,不是一剎那,比一剎那還要短,就是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那個一念。
我們今天算秒,我們一秒鐘,大概彈,彈得快,有人比我彈得更快,應該一秒鐘可以彈五次,我通常是彈四次。如果四次,那就是一秒鐘裡面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如果彈五次,這是一千六百兆。你說這個念頭多微細!
我們沒有辦法,想都沒有辦法想。因為想一下的時候,都不知道多少念頭起來了?絕對不是一個念頭,那個一念是指這個。
這一念斷了,就成佛了,所以這個還得用比喻來說。譬如我們現在最熟悉的、印象深刻的是電影,現在電影用數碼的,又不一樣了,我們講以前用膠捲的。用膠捲,就是這個膠片是幻燈片,一張一張的幻燈片,這個照相裡面叫正片,它一格就是一張幻燈片。
放映機,電影放映機打開,這一張幻燈片照在銀幕上,鏡頭再關掉,再打開第二張,就換了一張,一秒鐘換二十四張,就把我們的眼睛欺騙了,我們看電影就好像是真的。其實它不是真的,張張不一樣,是一種相似相續相,相似絕對不是相同。
我這個地方有一段電影片,二十四張是一秒,張張不一樣,沒有一張相同。現在我們用這個做比喻,我們電影是一秒鐘二十四張,佛給我們講的這個宇宙,宇宙一秒鐘是多少張?剛才講,如果一秒鐘是四次彈指,那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現象是假的?誰見到的?經上常給我們講的,八地菩薩,八地菩薩那個定功就見到了。如果說一秒鐘彈指五次的話,就是一千六百兆。假的,不是真的。
這個念頭斷了的時候,你就看到宇宙的真相,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現出來是什麼?現出來叫常寂光,我們淨土裡頭最高的一個階層。常寂光裡頭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可是你不能說它無。
世尊明心見性,說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得太多了,我們抓不到綱領。簡單的說,到底說些什麼?見性,性是什麼樣子?可是惠能大師見性了,他給我們說了一個總綱領,五句話,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就是講常寂光,常寂光是什麼樣子。
諸位要曉得,常寂光是自己的自性,常寂光是真正的自己,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面目大家是一樣的。
惠能大師告訴我們,第一句話說「本自清淨」,也就是說,自性裡頭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現在有沒有染污?沒有,決定沒有染污。
現在這個六道十法界,佛常常講,這是染污,不是自性的染污。染污是什麼?染污是阿賴耶的染污。自性是真心,阿賴耶叫妄心,妄心有染污,真心沒有染污。
我們用電影,電影電視都一樣,這個比喻可以看到,螢光幕裡現的這個色相是染污,頻道一打開,色相是染污。為什麼?屏幕上本來乾乾淨淨的,不管你是善是惡它統統是染污。
那我們要真問一問,螢光幕上真的染污了嗎?頻道關起來之後,螢光幕上一點染污也沒有。事實真相跟這個很接近,確實沒有染污,所以染污是妄心,妄心不是真心,與自性不相干,另一碼事情。
所以阿賴耶有染污,自性沒有染污。阿賴耶有生滅,所現的相,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有生滅,它是緣生法,因緣生法,有生滅。
自性不是因緣所生的,它本來就有的,所以它「沒有生滅」。
「本自具足」,雖然它物質、精神現象什麼都沒有,它能現一切相。這很不好懂,什麼都沒有,它為什麼能現?為什麼現的是無量無數無盡,怎麼會現那麼多?變幻無窮。
我學《華嚴經》想了很久想不通,什麼都沒有,它怎麼會變?變那麼多。所以我就想起我們童年玩的萬花筒,我想出這個東西。萬花筒很簡單,這大家都知道,我說了這個,好多人送我萬花筒,送了十幾個給我。
三片玻璃,這個裡面不過是幾片不同顏色的碎片,你在這個鏡子裡面你去轉,你去轉動它,你從早到晚轉一天,無數的圖案出來,沒有一個相同的。
我就想到,本自具足,能生萬法,就像萬花筒這個道理,真的不是假的。它現得再多,你不能說它有,它不現的時候你不能說它無,有無是相對的,有無是二邊,自性裡頭沒有對立,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要想回歸自性,還有對立這個念頭,你就回不去了,那個很嚴重。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四集) 2010/4/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14
http://edu.hwadzan.com/djplay/1/10/4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6-2014 12:43 AM 编辑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6-2014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學佛,學得再好,說得天花亂墜,還跟人對立,還跟事對立,還跟萬物對立,他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他出不了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行。
極樂世界雖然講帶業往生,他不帶現行,他能帶舊業,過去的業他能帶,現前這個業他不能帶。我怨一個人,現在臨終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還怨不怨?還怨,那沒指望了,你就去不了。最後一口氣,我沒有怨了,阿彌陀佛才能接你走。
這個功夫要在平常練,對我什麼樣的深仇大恨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去不了極樂世界,見不了阿彌陀佛,要把它放下。別人對我有怨恨,沒關係,我心清淨,一塵不染,他有怨恨是他不清淨,他有染污。
所以要記住,《無量壽經》上講的修行三個標準,清淨、平等、覺。這三樁事情,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個不同的淨土,這個要知道。
真的斷了,執著沒有了,生凡聖同居土。分別沒有了,無明斷了,生實報莊嚴土;那就平等,平等就生實報莊嚴土。如果覺了呢?大徹大悟,覺了呢?覺了就回到常寂光土。
所以我們帶業,我們說老實話,一樣也不能斷,帶業就是帶過去不帶現行。
現在我們要把所有一切跟人家的對立、矛盾、衝突統統要化解,從內心把它放下,不要再計較了,希望自己的心達到清淨,清淨心現前,你決定得生,這個重要!不能因為外面環境的干擾,把這一次的機會又障礙住,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三門,覺正淨,這三門。覺生常寂光,平等生實報土,清淨生方便土,這是佛在此地教給我們的。方便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
西方的殊勝,跟其他的國土不一樣的,它沒有六道,它也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不是六道,只有兩道,人、天,它沒有修羅道,也沒有三惡道,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
三門走哪一門都可以,如果走覺門,肯定是生實報土,覺正淨。正門,要看功夫淺深,不定,功夫高的,生方便土;次一等的,他還是凡聖同居土。
走淨門,那就不一樣,淨門,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亂,實報土;事一心不亂,方便土;功夫成片,是凡聖同居土,所以最低是功夫成片。
什麼叫成片?煩惱沒斷,可是心裡有佛,有阿彌陀佛,除佛之外,什麼念頭都能夠伏住,它不起作用,伏煩惱,不是斷煩惱,斷煩惱就轉識成智,他沒斷。
念佛這個功夫把它伏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把煩惱伏住,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不能往生。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了解這些事實真相,我們就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應該辦什麼事情,什麼對我們是最重要的,就是清淨平等覺,這個重要。盡全力把覺正淨找回來,覺正淨是自己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是本覺,把它找回來。
從清淨心找起,一切環境裡面修什麼?修清淨心,修不受染污、不受干擾,這叫真修行。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十四集) 2010/4/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14
http://edu.hwadzan.com/djplay/1/10/4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6-2014 01:23 AM 编辑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0-6-2014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