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大小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9-2011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网宗

很多“白纸黑字历史地理证据”证明大乘佛教是佛说,所以不是心盲。选择性相信证据,排除佛说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29-9-2011 12:10 AM



    在这楼内--从开始至今没有人说大乘佛教是佛时心盲啊--你又狡辩了什么来的??--现在是你摆着历史地理看了还继续颠倒是非啊南传佛教到底是什么--南传佛教按地理历史文献演绎至今就不过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上座部分别说部啊]--你心盲了南传佛教这是本楼你的回帖证明的事实啊。。。已经没有谁希望再和你兜圈子了你还继续造业[同时或许也害到别人跟你一起~业~。。。]



----------------------------------------------------------------

在论坛拥有很多帐号不代表什么--每个帐号都公开告诉大家知道就是代表风起云涌--光明正大的告诉你了--这~~没什么可挑的吧

帐号就不过是能在不是游客的限制下能发帖回复而已 就这么简单--简单的道理--不需要画蛇添足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11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佛法不是为了脱烦恼、断无明、了生死的吗?这不是各学派的最终目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佛法不是为了脱烦恼、断无明、了生死的吗?这不是各学派的最终目的吗?
strongchicky 发表于 29-9-2011 12:40 AM



    所以大小乘-南北传。。。一切都不是修佛的重点啊--至于北传所谓大乘乱相是北传所谓大乘佛教的根本业啊。。。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定要拉南传佛教来陪客--佛教三乘落到了凡人手中不只是不平凡还生业无数的说

南传佛教本就置身事外--从古至今延续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上座部分别说部至今的说--河水不犯井水就相安无事的道理。。。只是这河水-井水-海水-天上水就被那些习惯性看外表修外在的人士们拿来做话题打法日子而已。。。南传佛教本身真恨无辜的说--就好比北传所谓大乘佛教出了许多的北传大乘付佛外道般没理由要佛来背黑锅吧

像比如我吧--我现在在做什么??我在扫树叶的说--回帖交流引用就只是当作修行的一部分功课而已的说--当然还不能说我很乐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9-2011 11:32 AM 编辑

部派佛教
   ├ 大眾部
   └ 上座部
    ├ 說一切有部
    │      └ 經量部
    ├ 犢子部
    │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赤铜鍱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Vibhajjavāda,梵語: Vibhajyavāda),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自根本上座部別派,為最初佛教的四大派系之一: 分別說部、說一切有部、犢子正量部、大眾部。

在七百集結之後,上座部在印度西南阿槃提(Avanti)地方,發展為分別說部。因為發展區域與大眾部接近,亦吸收了它部份的教義。這一派論師認為對於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應該分別加以解釋,作不同層次的分析。亦即應該區分為佛所說或解釋佛所說,假名說或真實說,真諦或俗諦,了義或不了義。

在它分化出化地部之後,因為提倡「諸法現在實有,過去及未來無體」,引起原先上座部論師的不滿與反對,在此刺激之下,原上座部論師集結而成說一切有部。

現代南傳佛教即是由此派的銅鍱部發展而來。



学术观点:

部派表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 (梵語: Tāmraparnīya,Tāmraśāṭīya) 又作銅鍱部,傳至錫蘭。因錫蘭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

               大寺派 (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 Mahavihara)。以巴利語三藏為其主要特徵,
                                                        又被稱為巴利文佛教。重要的論書有覺音所作的清淨道論。
                                                        現今南傳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為根源。
              
               無畏山派 (巴利語: Abhayagirivihara)。

                       祗陀林派 (巴利語: Jetavanavihara)。

     化地部 (巴利語: Mahisasaka,梵語: Mahīśāsaka)。  

              法藏部 (巴利語: Dhammaguttika,梵語: Dharmaguptaka)。

      飲光部 (又作迦葉部)(巴利語: Kassapiyā,梵語: Kāśyapīya)。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9-2011 11:15 AM 编辑

后期部派佛教的分支所对佛法采取“分别说”的态度,亦被称为“分别说部”。

分别说,在阿首咖王时即已盛行。阿首咖王问诸比库:“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诸比库如是说已,阿首咖王再问摩嘎离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长老:“佛分别说不?”答言:“如是大王。”阿首咖王即根据此说以净化僧团,并由摩嘎离子帝思长老在分别说者中选择一千人,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后由马兴德长老传入斯里兰卡的佛教,就是这一系的学说。所以上座部佛教也自称为“分别说上座”。


律藏之分别说《律藏·经分别》即佛陀分别解释比库、比库尼的戒本,对比库、比库尼应受持的学处一一分别述说。


经藏之分别说

  世尊是分别论者
       “  大德们!世尊呵责当呵责者,称赞当称赞者。大德们!世尊呵责当呵责,称赞当称赞,
          世尊是分别论者,世尊于此非一向论者。[增支部·十集·第一〇·近事男品 ]  ”  

        “  童子!我就此是分别论者。我就此非一向论者。童子!我对在家或出家之邪行,不予称赞。童子!
          无论在家、出家,若行邪行、依邪行,则不得成就正理、善法故也。[中部·第九九·须婆经 ]  ”  

   圣谛分别说
        “  诸比库!由如来、阿拉汉、正自觉者,于巴拉纳西城仙人堕处鹿野苑,转无上法轮。
           即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界中之任何者亦未曾转之。
           即此四圣谛之开示、宣说、施设、建立、解明、分别、显发。[中部·一四一·谛分别经 ]  ”  

   分别说义
        “  世尊曰:“诸比库!应为你们解说总说之分别。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之。”……
            诸比库:“ 世尊!世尊为我们所略示总说,未详细分别说义,从座起而入精舍。……
            世尊!尔时,我们至尊者马哈咖吒那之处。至已,以此法义问尊者马哈咖吒那。
            世尊!由尊者马哈咖吒那对我们说此法义之相、句、文,以分别述说其义。”
            世尊曰:“ 诸比库!马哈咖吒那是贤者。诸比库!马哈咖吒那是大智慧者。
            诸比库!若你们以此义问我,我亦正如马哈咖吒那之解说而如是解说之。
             并且,你们应该对此解说之义信奉受持。”[中部·一三八·总说分别经 ] ”  

经藏中类似的经典很多,如《中部·无诤分别经》、《中部·大业分别经》、《中部·小业分别经》、《中部·六处分别经》等等。

论藏之分别说
《分别论》(Vidhanga)。vidhanga 的意思是分别、分析。
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a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ajaniya)和问分(Panhapuccha)三种方式来讨论。
「经分别」是把经藏里的内容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9-2011 11:17 AM 编辑

分别说部基本要点

非说一切有

主张“诸法现在实有,过去及未来无体”。

《中部·第一三一·一夜贤者经》:
“  勿追于过去,勿愿于未来;一切过去者,彼已皆舍弃;未来者未至,而彼现在法;处处善观察,不摇又不动; ”  

觉音对《论事·大品·第六章·一切有论》的注释[Kathāvatthu-aṭṭhakathā]:
“  今有称一切有论。其中,依止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之色,此言色蕴”等之经,一切分类为过去等,诸法不拾蕴之自性,
故言“一切有”之邪执乃现在说一切有部

非补特伽罗论

主张“一切法无我”。

《相应部·蕴品·1.蕴相应·6.执取品·第7经·无我相经》:是世尊在证悟无上正等觉之后继开示《转法轮经》后所宣说的第二部经。世尊在这部经中教导安雅衮丹雅等五位比库应如实观照一切五蕴无我。听完此经后,五位比库皆证悟了阿拉汉道果。

《小部·法句经》第二十章的第五、六、七等三偈(或全经中的第二七七、二七八、二七九等三偈):
“  一切有为法无常,一切有为法皆苦,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无我。  ”  

此处无我不仅包括有为的事物,也包括了无为法之涅槃。世出世间、善恶、有为无为、相对绝对,每一样事物皆无我,五蕴之中无我,在五蕴之外或离开五蕴依然无我。

觉音对《论事·大品·第一章·补特伽罗论》的注释[Kathāvatthu-aṭṭhakathā  ]:
“  “补特伽罗是依谛义、胜义而得耶?”,是论师之自问。对此有“补特伽罗”是补特伽罗论者之邪执。如何是补特伽罗论者?于佛教内之犊子部、正量部,更是教外多数之外道。此“补特伽罗”者,是我、有情、命者。佛教内之补特伽罗论者,仰望世尊:“为己利益之修行有补特伽罗”,而执“补特伽罗是依谛义、胜义而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9-2011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9-2011 11:31 AM 编辑

部派佛教
   ├ 大眾部
   └ 上座部
    ├ 說一切有部

    │      └ 經量部
    ├ 犢子部
    │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赤铜鍱部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音译为萨婆多部,(梵文转写:sarvacircsti-vāda)部派佛教上座部中的一部,简称为有部,别名说因部。佛灭后三百年初,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的根本

历史
印度时期
  说一切有部的学说根源于四大论师,即法救、妙音、觉天、世友。其中以世友的说法,被认为是最正确而权威的。

汉传佛教
  说一切有部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始于僧伽提婆(Samghadeva)与竺佛念,译出《阿毗昙八犍度论》、《阿毗昙心论》及《鞞婆沙论》后,开始有僧侣学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在当时极为兴盛,被称为毗昙宗,又称因缘宗。   研习毗昙最著名的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云;与慧集同时,在北方讲习毗昙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后被俱舍宗所吸收。

基本学说
阿毗达磨为立论依据,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 有为法 无为法 两类。   
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产生)、住(持续)、异(变化)、灭(毁灭)的“四相”。
有为法计四种:表现物质现象的,称为色法;
表现生理或精神现象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称心法;各种心理作用称心所法;
心、色之外具有生灭的各种现象,称心不相应法。
无为法指非因缘和合、无生灭变化的各种现象。   

据此五法又细分为七十五种,统称五位七十五法。说一切有部在分析色法时,提出了极微(原子)的概念。他们认为,极微有变化、生灭、质碍等特性。所谓色就是质碍,质碍就是物有形质,占据一定的空间但又互为障碍。许多极微的积聚,组成有质碍的物体。极微是不可分的实有微粒。世界上的各种物质存在包括人都是由极微构成的。

理论
  说一切有部中有的论师认为,极微虽为物质的最小微粒,但无长短方圆等形状,也无东西南北上下之方位(方分),它不可分、不可见、不可听闻、不可嗅、不可触、不会变坏,没有质碍,但由极微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则是有形状和方位的。但有一些论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无形状、无方分的极微不可能积聚成有形状和有方分的集合体。因此,他们认为,极微也是有形状和方分的。   

有部还进一步指出:极微有色、香、味、触四种“分别”。称四尘。
即眼根所见的是色尘,嗅觉于鼻的是香尘,味觉于舌的是味尘,肤觉于身的是触尘。
这四尘因分别具有坚、湿、暖、动四大性质,故又叫做地、水、火、风“四大种”。
由于四大极微的性质和数量结合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世界万物不同的性质和类别。   

有部还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认为过去、未来和现在皆有其实体,而且论证诸法都各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同时也有造果之原因。
原因出之,所以一切法既是实有,因也是实有的,因此又有说因部之名。
由于一切有部认为诸法都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或法体,因此只承认人无我而不主张法无我

有部于因缘关系中提出了独特的“六因说”,即能作因(某物生时,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的事物)、俱有因(互为因果。互相依仗的条件,如三杖相依而言)、同类因(前面的因与后面的果,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相应因(一个认识产生时,心与心所不能单独而起,二者必须互相帮助,互为因果)、遍行因(遍于一切染污法而生起烦恼的原因,如邪见、疑等)、异熟因(能引起不同性质的结果的原因,因其同类,不同而熟)。“六因说”是有部“三世实有说”的立论依据,即认为在三世中有着因果的必然联系,同时并发展了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它在小乘部派中最极旺盛,说转部(后称经量部) 即是从此派所分出。它对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也有深远的影响。

  有部基本理论典籍是公元前2~前1世纪时迦旃延子著的《阿毗昙八犍度论》。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僧伽提婆与竺佛念译出;后来,玄奘又在唐显庆二至四年(657~659)重译,并改名为《阿毗达摩发智论》,还有注释《八犍度论》的《法蕴足论》、《集异门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合称“六足论”。有部的三藏典籍在汉译本中保存较多。除论藏部分略如上述外,经藏有《杂阿含经》和《中阿含经》;律藏则有《十诵律》、《据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28种,280卷。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七百集結之後,上座部在印度西南阿槃提(Avanti)地方,發展為分別說部。因為發展區域與大眾部接近,亦吸收了它部份的教義。這一派論師認為對於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應該分別加以解釋,作不同層次的分析。亦即應該區分為佛所說或解釋佛所說,假名說或真實說,真諦或俗諦,了義或不了義。

在它分化出化地部之後,因為提倡「諸法現在實有,過去及未來無體」,引起原先上座部論師的不滿與反對,在此刺激之下,原上座部論師集結而成說一切有部。

現代南傳佛教即是由此派的銅鍱部發展而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11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 清池

Add. 1682 and Add. 1683貝葉經是10~11世紀的,非公元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9-2011 04:23 PM 编辑

回复 189# 觉悟之路

The oldest parts of the text ( of Lotus Sutra ) were probably written down between 100 BCE and 100 CE: most of the text had appeared by 200 CE.
Burnouf Eugene (tr.). Le Lotus de la Bonne Loi : Traduit du sanskrit, accompagné d'un commentaire et de vingt et un mémoires relatifs au Bouddhisme. Paris 1852 (Imprimerie Nationale). – French translation from Sanskrit, first in Western language.

文本的最旧的部分(法华经)大概写下在100 BCE和100CE之间: 大多数文本由200CE出现。

   
Add. 1682 and Add. 1683貝葉經是10~11世紀的,非公元前。


那些貝叶经都是重抄本。。

人家学术界是有经过严肃的分析的才能断定那经文的日期
1。 有真正那古时候的残部证明
2。 有那时代的语文演变的证据
3。 有其他考古文献的互相对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 一实相印
1)大乘佛法为佛亲口说,非后期产生。后来有比较有影响力的宗师不代表就是“后来崛起”。南传佛教也有后来的觉音和目犍連子帝須等有影响力的宗师,不代表南传佛教就是“后来崛起”。

2)南传最接近原始佛教只是一个学术方法的结论。人和猴子是从一个原始的共祖演化下来的。有人从骨骼的测量觉得猴子比较接近原始共祖。结果闹出“人是从猴子演变而来”的笑话。其实人和猴子都是演变结果,谁比较像祖先那是无定论和无意义的。


大乘經典非結集出現,也無背誦痕迹,這點證明是後期編寫。而且後來也不斷大量的增加,沒有定型的迹象。後來更有大乘密教的出現,變異激烈。

相反,南傳有保守謹慎的精神,經典沒多大改變,也沒多大增減。

生物演化論和佛教演化不能相提並論,這樣做是偷換概念,魚目混珠。

佛教有人為因素,生物演化論是大自然非人為的因素。

“恐怕演變最激烈的是北傳大乘,摻雜外道思想也最多”

这种说法是南传偏见。没有根据。

大乘的主流思想跟佛典一贯,没有差别没有抵触。南传部派也可出有我论的犊子部。


一系列的僞經出現,就證明北傳大乘摻雜外道思想也最多,不是南傳偏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觉悟之路
那些貝叶经都是重抄本。。

人家学术界是有经过严肃的分析的才能断定那经 ...
清池 发表于 29-9-2011 04:17 PM


原來那時候就有人擅自編寫經典,无奈。

不過大乘起源自1st BC(佛滅後五百年),當然也需要編寫點經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0# 清池
文本的最旧的部分(法华经)大概写下在100 BCE和100CE之间: 大多数文本由200CE出现。

原來如此,200CE编造的才是法華經主要內容,证明後期不斷有人憑豐富想象力穿插、篡改、增加內容。

“《道藏》也是如此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觉悟之路
这是世亲菩萨等在大藏经中的论著上说的。。
清池 发表于 28-9-2011 09:01 PM


原來菩薩比正等覺佛更厲害,能說比佛所說的法還要上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1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3# 觉悟之路


    不,寺内有全本和流通本,要慢慢的才把各全本的各品转成信徒的流通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1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乘」是運載的意思,如船車等,坐在上面,就能載到目的地。佛法稱乘,原是比喻,是說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達到。

菩薩上求下化,圓成佛果為究竟。這果是具足三德:一、圓一切種智,名曰「般若」。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三、滅盡一切苦,脫離了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名曰「解脫」。這樣廣大成就,普遍度眾,所以稱是「大乘」。

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便為滿足,只不過脫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脫。其餘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證,對於度眾,還未發心,這樣成果,比佛狹隘,所以稱是「小乘」。
李炳南老居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9-2011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问师父,什么是大乘和小乘?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师:你们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答:以我个人之见,大乘佛教是以菩提心为根本,讲究自利利他,福慧双修,并视菩萨果位和佛果位为最高果位。而小乘佛教是以阿罗汉为最高果位,他们更主张自我修持。

答:大乘与小乘的发心不同。大乘讲的是为众生服务、奉献,而小乘讲的是独善其身,成就自己。小乘是度自己,大乘是度众生。大小乘都需要福报,但小乘的福报相对大乘而言少一点。

答:大乘好比一艘大船,救度的人比较多。小乘注重度己,救度的人比较少。修大乘的更多是菩萨再来,先度众生后度自己。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我个人的理解,没有必要刻意区分大小乘,它们只是修行的不同阶段。

答:修大乘的心大量大,成就和境界高。小乘为阿罗汉,相较大乘而言有些欠缺,不够圆满。

答:小乘虽不像大乘那样发菩提心,但一旦他们开悟之后,真正的慈悲心和大爱就会生起来,自然会去度众生。小乘是先放下,圆满自我之后再提起。而大乘是先提起,一开始就发大 愿,发菩提心。

师:在座的是把自己列为大乘还是小乘呢?恐怕没有一个想当阿罗汉的,个个都想成佛。世间上有这样一种人,尽管他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只要有一点钱财,很快就布施出去,甚至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钱财全部布施出去。还有一种人非常富有,身家亿计,却很少布施,甚至从不布施。有些人升官发财只是为了自己享受,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炫耀自己的财富。所谓“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是出自这种心理。而有些人追求金钱和权利的目的,是把它当作工具去实现利益众生的理想和抱负。对于世间法而言,最有力的工具就是金钱和权利。那么出世间法最锋利、最有力量的工具又是什么呢?

答:是行愿、无我的奉献。

答:是智慧和菩提心。

答:是无为,而后无所不为。

答:是布施。

师:不知道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成就需要用什么样的工具,所以两者你都成就不了。其实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成就,用的是同一个工具,不是金钱和权利,而是承受力,也就是抗压能力。如果你没有抗压能力,无论你用什么工具都不会成就。有的人因失去金钱和权利倒下了,有的人因为拥有金钱和权利倒下了。凡夫因为拥有金钱和权利倒下的更多。他们没有通过金钱和权利获得成就,恰恰因为拥有这两个工具而彻底地栽跟头。因为他们不会用这两个工具。任何一种工具都既能成就别人,也能成就自己;既能毁掉别人,也能毁掉自己。你一直没有发财,那是因为你不会理财,所以上天就不会让你拥有财富;你一直没有当官,那是由于你不会当官,所以上天就不会给你官做。你什么时候会当官,会理财了,自然就拥有了金钱和权利。同理,之所以你没有开智慧,是因为你不懂何谓智慧,不尊重智慧,不尊重有智慧的人,所有你不配拥有智慧。之所以你没有得到爱情,是因为你不懂爱情,不会珍惜爱情,所以你不配拥有爱情;你没有朋友,是因为你不懂得珍惜和维护友谊,所以你也不配拥有友谊。我们今天所缺少的,都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尊重它,爱护它,珍惜它,维护它,创建它,让它延续,所以我们不配拥有这一切。什么时候你真正明白了它,尊重它,珍惜它,维护它,懂得掌握和驾驭它,你就会拥它。

为什么有的人有了金钱和权利又失去了呢?就是因为他不懂金钱和权利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敬重金钱和权利,不懂得如何善用金钱和权力。所以即便拥有了也会很快失去。爱情、友谊、健康也是如此,天下万事万物都符合今天讲的这个道理。只有你理解了它,尊重它,珍惜它,你才配拥有它。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得到金钱、权利、爱情、健康、友谊……而怨天尤人,一切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当他生起利益众生之心后,发现自己的能力不够。于是就默默地努力,经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拥有了所需要的能力,然后去实践自己的理想,达成自己的初衷。而另有一种人,他并不想做利益众生的事,只想拥有金钱和权利。他也会努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终于也拥有了金钱和权利,但他却不知如何运用。这两种人最初的动机和发心截然不同。第一种人是把金钱和权利当成一种工具去利益他人;第二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在修行人中也有这两种,一种是因为看到众生痛苦,希望帮助众生解脱痛苦,于是苦苦修行几十年,终于拥有了智慧、神通、金钱和权利,然后利用这些来帮助众生拔除痛苦。还有一种是厌倦了社会,也“看破放下”了,躲进佛门修行,最终也获得了金钱和地位。但他是为自己而修,利用钱财和地位来享受和满足自己的私欲,从而达到了自利。而前者是为了他人而修,达到了利他。同样都通过努力达到目标,但前者没想到他在利他的同时自利了,而后者更想不到他最终并没有真正自利,因为社会把他抛弃了,众生把他抛弃了,实际是他自己把自己抛弃了。

上师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1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觉悟之路


    不,寺内有全本和流通本,要慢慢的才把各全本的各品转成信徒的流通本。
清池 发表于 29-9-2011 09:00 PM

是的,隨著時間流逝,各派外道會慢慢的滲入大乘僧團,慢慢地把外道觀點摻雜入大乘經以增加經品,轉成大乘經的流通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1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起云涌 于 1-10-2011 03:33 AM 编辑

大小乘-南北传--北传经典-后人撰述以及南传经典等等的相关需要做个合理的比较性--这里转载我自己的楼发过的帖子内容--希望大家能参与讨论下

文章来源~~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522614&extra=page%3D1&page=2

本帖已经涉及后期编辑--内容已经有添加或者简单扼要--不是重叠-重复发帖的说

一切从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开始


本来大小乘和南北传本来无直接关系的说--就好比大众部其实不是大乘【是戒律分歧的部派佛教时期分裂出的部】。。。

而北传后的所谓大乘经典包含了部派佛教内许多部派的零零碎碎【包括大众部分裂部派和上座部分裂部派】法典。。。

再加上当时文化已经非常强大的中华精髓--方能形成一股宣教升势。。。在演进中后来发现了原来佛教不是本家有而已【当时的资讯-交通-人文落后观】。。。

还有另一只佛教的存在--为了杜绝此派系佛教对北传佛教地位的影响--先下手为强的情况下【历史证明北传经典一再的出现贬低字眼来打压包借用佛教三乘内的小乘这个字眼来加插误导】在各种机会中尝试贬低这支部派佛教【也就是现在近代我们大家从全球资讯发达后所知道的南传佛教上座部分别说部原始佛教】。。。

然而这支部派佛教的传播轨迹本来就没有北上的征兆【为何会叫南传就是这么而来-因为都在印度南方和东南亚一带传播】。。。

也许这次真的是我认为了--北传深怕被影响从而先发制人-通过各种手段来打压这支南传佛教包括借用曲解佛教三乘的原意来贬低这支部派佛教为小乘。。。

然而这支部派佛教始终也只是在自己的立场上证明自己的经典完成性-而布施善行-舒解民困-正觉教诲始终没有停留过-要不南传佛教不会如此广大传播甚至按历史记载为欧美人士所接触注重研究。。。

------------------------------------------------------------------------------------
你可以找得到北传佛教的许多经典和后期僧人撰述中对南传佛教羞辱包括贬义小乘之分-歪曲佛经狭义。。。等等--然而南传佛教的经典中完全没有提到的北传的是非种种--完全是近代有了中文翻译后我们这些受中文教育的人士不齿北传所谓大乘佛教的小人行为而不断希望为自己的佛教平反视证而已--真正原始传教区的南传佛教教徒【非受中文教育】不会去理会什么北传-汉传-藏传是非什么的说【语言-文化因素】--

今天原本的北传佛教传教区接触到了南传佛教【中国-日本-香港-台湾-包括我们马来西亚-新加坡。。。】-宗教冲击在所难免--但是佛教正法一切随缘不强求-不故弄玄虚-不好大喜功-不暗渡陈仓-不违背佛祖意愿-不逆转法轮-不子虚乌有--南传佛教的完整经典依旧完整--布施行善-广结众缘-普渡众生-正法传播依旧渊源流传的说--

感恩-合十-SADHU

风起云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11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這我不認同佛教的理論,例如,1+1=2就是真理,正常人理性的邏輯,絕非萬物唯心所造,如幾隻不懂算數的猴子在爭論1+1=?a猴子說=3,b猴子說=4,c猴子=5,按唯心論的邏輯,a,b,c的猴子算數是正確的,1+1=多少的答案可以是3,4,5,俗話說,佛學沒什麼價值



1+1=2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真理。。。从低层次看,1+1=2是对的;从高层次看,就不一定了。。。
一个卵子加精子=一个原始细胞,这个原始细胞不断分裂成千万的人体细胞。。。
一个正质子加反质子,一切归零;假设有一天,你不小心遇到遇到反“你”,大概你就要永远魂销魄散,永不超生了。。。。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一年以后,说不定二变三,四,五。。。这个没有定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6-2024 10:27 PM , Processed in 0.07223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