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10-2010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力,你也不能定说你下一世会从佛,从南传,或一定会成声闻涅磐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peggy
如你的笑容在还没体现之前只是潜能,笑容在体现之后是显相。
但当我与你相见时,我就对你笑了,因为我知你是会对我笑的。这就是知实相 ( 三观之中道 )
因为我知人会笑的,但石子就不会了
你这样聪慧,你把‘笑容‘改为‘佛性’, 就会明心见月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0-2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6-10-2010 10:46 PM 编辑
回复 179# 清池
清池说..
这就是佛所回答的 : 如来/涅盘: "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而经的原义是, 佛陀宣告从来没有表明"佛入灭后是非有(存在)、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这就是无记, 没有表明, 不谈这些, 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让爱钻牛角尖的人的思维陷入这些空洞无用的戏论.
1)但后人把这些"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当成很了不起的境界和见地
2)现在还有人曲解法义大做文章, 把经解说成是佛陀把如来(佛)讲成"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这种真的非君子所为..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池清大大和三法印大大的讨论,获益匪浅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11:26 PM 编辑
是只在南传/声闻界定为‘不应该讨论的议题‘ , 不是其他学派, 这是大乘空性论的基点。
是对声闻界解脱无益,无帮助。(因为他们的目标也不是要当如来)
在大乘讨论这些也对成佛是很有益,也有帮助,所以大乘经藏对这讲了很多,很清楚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觉悟之路”看到这些内容的,与网友们分享。
(2009 年9 月30 日文字重新校对)
斯里兰卡
那烂陀长老(Narada Mahathera)/著
第三十三章涅槃寂静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亦有清
凉地;虽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有
无生地。
——《本生故事》
涅槃是佛法的圆满成就
人们也许能清晰地以描述的方式,对如此深广的教理进行一番高谈阔论,也
许能用华丽美妙的措词,写一本面面俱到的典籍,以想来讲解涅槃的安隐和博大
精深。但是,涅槃并不是书写或印刷之物,也不可能纯理性地加以掌握,涅槃是
只有通过内在的智慧而证得的出世圣果。
纯理性的理解涅槃是不可能的,因为,逻辑推理无法涉及到它。虽然佛陀言
教的逻辑完美无缺,但是,涅槃,佛教的最终目的,超出了逻辑范畴。不过,通
过对生命正反两个方面的反省,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逻辑结论——在有为法存在的
相待面,一定有苦尽、无生灭的无为法。
在本生故事的注解中,记叙了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当他为善慧仙人时,曾作
如此禅想: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亦有
清凉池;虽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
有无生地。”(1)
涅槃的定义:
巴利语,涅槃(nibbana,梵语:Nirvava)是有两个单词NI 和VANA 组成。
NI 是一否定分词;VANA 是波浪或贪欲意,此贪是联结今生与后世的纽带。(2)
“涅槃,即远离(NI)所谓的贪欲和欲望。”
250
众生只要被贪欲和执著所缚,就要造作新业,此业定会在无穷无尽的生死轮
回中表现出来。当所有形式的贪欲被消除之后,具有再生能力的业力停止了运作,
此人即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而证涅槃。佛教的解脱是从不息的生死之中获得自在,
而不是仅仅摆脱罪恶和地狱。
涅槃也被解释为贪,嗔,痴三火的熄灭
“三界如火坑。”佛陀说道,“是什么火点燃了此火坑?是由贪,嗔,痴,是
由生,老,死,悲伤,忧恼,痛苦,哀愁,绝望等所点燃。”
一方面,涅槃可以被解释为这些毒火的熄灭。但是,切不可把此涅槃误认为
仅仅是此毒火的熄灭,熄灭不是没有了的意思。在这里,毒火的熄灭本身就是涅
槃的获证。
涅槃是虚无?
说涅槃是虚无仅仅是因为人们还不能以五根来构思它,这同瞎子看不见,就
说灯不存在一样不符逻辑。在一个很流行的寓言故事中,一条终日生活在水中的
鱼同一只乌龟进行了一番辩论,并得意洋洋地作出结论:陆地不存在,因为它得
到的回答都是否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鱼,只因一生以水为生,除水以外,其它一无所知。
一天,它游到一天到晚嬉耍的池塘里,在这里,它遇到其好友,一只刚从陆地上
郊游回来的乌龟。
“你好,乌龟先生,”鱼说道,“好久不见了,你到哪里去了?”
“噢,我刚从陆地旅游回来。”乌龟说道。
“陆地!”鱼大声叫了起来,“你是说陆地,什么叫陆地?没有陆地,我根本
没有见过。所以陆地是不存在的。”
“好呀。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没有人想阻挡你。但不管
你怎么说,我去了那儿。”乌龟心平气和地说道。
“哎呀,说话要有理智,告诉我,你所说的陆地象什么样子。都很潮湿?”
“不,不潮湿。”乌龟说道。
“那里很美观、清洁、凉爽吗?”鱼问道。
“不,那里不美观、不清洁、不凉爽。”乌龟回答道。
251
“那里是透明的吗?灯光可以穿过?”
“不,不透明,灯光不可以任意穿过。”
“那里很柔软,形状易变,我可以扇动我的双翅,迎头穿过?”
“不,那里并不柔软和易变,你不能在里面游水。”
“那里象溪水一样流淌吗?”
“不,那里并不象溪水一样流淌。”
“那里会掀起白沫色的波浪?”鱼又问道,它已经不耐烦了这一连串的“不”。
“不,”乌龟回答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那里有波浪掀起。”
“你看,”鱼似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说道,“我早就说过,你所说的陆地是不
存在的。我刚才已问了,你也作了回答,那里什么都不是,不湿不凉,不明不软,
不象溪流也没有波浪。既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那其它还会有什么?你不要再
说了。”
“好,好,”乌龟说道,“你如果顽固地坚持陆地非有,我也只好让你这么想
了。但是,无论谁,只要它既知道陆地又知道水,都会把你当成一条愚蠢的鱼。
因为你以为你不明白的事就不存在。”
说着,乌龟转过身去,把鱼抛在身后的小水池里,爬向陆地,又开始了新的
一次游旅。(3)
从这一富有哲理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熟识水陆二地的乌龟
无法说出陆地的特性,鱼也不可能想象出陆地,因为它只在水中生活。同样的,
自由来往于世间出世间的阿罗汉,无法用世间语言准确地向世人解说出世之法,
世俗之人也不可能依世间之智觉悟出世之法。
如果说,涅槃是虚无,那它就有必要与空间相一致。涅槃和空间都是永恒不
变的。涅槃是永恒的,是因为内无一物,而空间是无边际无时间。所以,简单地
说,涅槃与空间的不同点在于:空间为无,涅槃为有。
在讲述不同世间存在的时候,佛陀特别提到了空无边处界。
事实上,涅槃作为一精神获证之果,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涅槃非空无。如果涅
槃是空无的话,佛陀肯定不会用如下这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无界(anaota),无为
(asamkhata),不可思议(anupameya),圆满(anuttara),至高无上(para),究竟(para),
至善皈依处(parayana),安隐(tana),平安(khema),快乐(siva),一真(kevala),无
252
所(anataya),不灭(akkhara),绝对的清静(v6suddho),出世界(lokuttara),不死
(amah),解脱(mutti),安乐(santi)。
“众比丘,不生,非缘起,无造作,无为之境实有。诸比丘,若无此不生、
非缘起、无造作、无为之境,则不得从生、缘起、造作、有为中获解脱。正因实
有不生、非缘起、无造作、无为之境(4),则能从生、缘起、造作、有为之法中
得到解脱。”
《本事经》说:
“生、有、造作、和合之法,非永恒,皆有成坏。无常五蕴为众病源,以食
养身,非享乐之处,离此赴彼岸,理智,永恒,不生无作,非苦无漏,终结诸烦
恼,去苦得安乐。”(5)
因此,佛法中的涅槃,既非非有,亦非断灭,可以明确地说它非一物,不可
圆满地以世俗之言准确无误地说它是何物,其唯有自证。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许多典籍大篇地引用阐述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6)
事实上,此二非二,实为同一,是因生前或死后所得而异名。
如果修学者自己有足够的修证,即可今生成就涅槃。佛教没有在任何地方说
过,究竞涅槃仅来生可证,这样佛教的涅槃不同于非佛教只有后世才能进入的永
恒天堂。
此生即证涅槃为有余涅槃;阿罗汉毁身后,证究竟涅槃,无物质残余的存在,
名无余涅槃。在《本事经》,佛陀宣说道:
“诸比丘,涅槃有二,何为二?有依和无依。由此,诸比丘,即身断除烦恼,
所作皆作,抛弃执著,获证圣果,砸碎生命枷锁,正知己得解脱,此人为阿罗汉。
彼五根依然存在。只因不空此五根,故彼有苦乐之受,破除贪、嗔、痴名为有依
涅槃。”
“诸比丘,何为无余涅槃?由此,即身断烦恼,……正知己得解脱。此生清凉,
不复有乐受。此名无依涅槃。”
“见道无执著,指示二涅槃,一为此生具,断流但有依,无依为未来,中止
253
一切流,晓知无为法,断流心解脱,深谙佛法者,除有得究竟。”(7)
[注]
(1)沃伦,《佛教在传译中》,第6 页。
(2)见那烂陀长老,《阿毗达磨手册》,第317;《哲学概要》,第168 页。
(3)源引於阇拉车罗比丘的小册子,《四谛》。
(4)根据注疏,此四种名词被当成同义词使用。
非生(Ajata)意为不是因缘所生(hetupaccaya),无始( abhuta 愿意为非有)意
为未生,因为没有从因缘所生,故非任何一物造作(akata)。存在和生起是有为
法特性,如心法和色法,但是涅槃非因缘所生,故是无为法(asamkha-ta)。见伍
德.沃德·《道德提升华之诗》,第98 页,《正如所说》,第142 页。
(5)伍德·沃德,《正如所说》,第142 页。
(6)Sa=同,Upadi=聚合,即心色,Sesa=存留。五蕴被称作为Upadi,因为它们
紧紧抓住贪欲和无明不放。
(7)伍德·沃德,《正如所说》,第144 页。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0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章涅槃体性
朋友,何为涅槃?贪之熄灭,嗔之熄灭,痴之熄灭,此即为涅槃。
——《相应部》
与万有存在的娑婆世界相待,涅槃为永恒(dhuva),美好( sub-ha), 快乐
(sukka)。
佛教认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分成两个部分,即有为法(samkhata)和无为
法(asamkhata)。
“一切有为法皆有三相:生,老,灭”(1)
一切因缘所生法皆有生起之根本特征,而生起之法皆无常变化及至消失。一
切有为法都在不停的生起和持久地变更之中。无常这一普遍规律适用于宇宙中的
一切精神和物质范畴,包括微小细菌和微粒子,以及最上有情和庞然大物。心识
虽然难以构思,但它比物质的变化更为迅速。
佛陀和阿罗汉所悟证的涅槃为出世之法,它是非因缘所生。故尔,它不在生
有、变化和消失之内。它非生、非老、非死。严格讲来,涅槃既不是因,也不是
果。所以它是独一无二。
一切从因而生之法,不可避免地要消亡,而这又是一种痛苦。
生命是人最为珍贵的财产。但是,当一个人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背负不了
沉重负担时,这一生命就成为他无法容忍的包袱。有时,他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
寻求解脱,好象自杀可以解决一切。
色身被打扮了又打扮。但是,当那些富有魅力、美好、诱人的色身随着时间
的推延而衰坏时,它就变得令人厌恶。
人们希望在娱乐、欢快的环境中,与自己的亲人快乐幸福地生活。但不幸的
是,浊恶的世界总是与他们的愿望和理想相违背,无可奈何的痛苦是如此的难以
忍受。
255
下面这一美妙的寓言恰如其份地说明了生命无常及其诱惑之本性。
一个人在一树木茂盛,布满荆棘和碎石的树林里急走。突然,他惊恐地发现,
一只大象出现在他身后,紧迫不舍。恐慌之极,这个人拔腿就跑。不久,他看到
一头枯井,赶忙跑了过去,想藏躲起来,但他又恐惧地看到井底有一条毒蛇。由
于没有其它脱逃方法,他只好跳到井里,一把抓住一根长满荆棘的蔓藤。抬头一
看,他看见两只黑白老鼠正在哨着蔓藤。在他的脸上方有一个蜜蜂巢,不时掉下
几点蜜汁。
此愚昧之人,不正见他所处环境的危险,贪婪地品尝起蜜汁。一个善良之人
自愿给他指出一条脱生之道。但是此贪欲之人以各种借口开脱,直至他尽情地享
受完。
此布满荆棘之路就是此娑婆世界,生死大海。人生不是以玫瑰花铺设而成的
安乐窝,其中充满了要加以克服的各种艰难困苦,要忍受多种对抗和非正义的批
评、攻击和侮辱。这就是生命曲折之道。
在此,大象喻指死亡,毒蛇为年老,蔓藤为出生,两只老鼠为白天黑夜,一
滴滴蜜汁意指变化无常的物欲本性。这个人代表了所谓的有情众生。那一善良之
人指的是佛陀。
短暂的物欲快乐仅是一些贪欲的一点点满足。当获得希求之物,另一欲望生起。
贪婪永远得不到满足。
痛苦是生命之根本,难以逃避。
涅槃为无为之法,为不变、善美、快乐之法。涅槃之乐应该同一般的世间之
乐区别开来。涅槃的乐趣不会变得无味而单调。它以平静情欲而生起,而不同于
一般世间欲望满足后而有的快乐。
在《摩诃优陀夷经》(2)中,佛陀列举了十种程度不同的快乐,开始于由对
五官的美妙刺激而生起的粗浅物质快乐。当一有情在善道上的成就得越来越高,
快乐也会越来越高尚、圣洁、微妙,这样世间越来越难以被认为是一快乐。在第
一禅中,有情体验了出世之乐,绝对独立于五欲之外。通过断止物质主义者珍爱
的感官乐趣的贪求,一个人体证这种快乐。不过,在第四禅中,即使这一种快乐
也被作为一粗恶无益之物而抛弃。离舍在此被称为是一种快乐。佛陀道(3):
“阿难陀,物欲之奴有五。何为五?以贪欲为伍,眼所见色法,此法为可贪,
256
可爱,富有诱惑,而唤起情感之尘。耳所听之声,鼻所闻之香,舌所尝之味,身
所及之触。所有此法为可贪,可爱,富有诱惑,而唤起情感之尘。阿难陀,此五
法为五欲之奴。由此五欲之奴而生起的快乐和欢愉被叫做五欲之乐。”
“若有人言:‘此为有情众生可以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为什么?因为
另有一更为高尚,更加神圣之境界。”
“何为此一更为高尚,更为神圣之境界?比丘以彻底断除食欲为住,以安隐
生起的伺寻为住,远离不善之法,以喜悦和快乐,安住第一禅定(pathama--jhana)。
这就是更高层次,更为圣洁的快乐。
“若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一比丘充满最初维系之寻伺,内心安祥,制心一处,最初和维系之寻伺因
禅定而绝止,以喜和乐为住,处于第二禅(dutiya--jhana)。此为更高,更圣之乐。”
“若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一比丘断除喜,正念住安隐,究竟意念,以身为验,如圣者言:以喜舍正
念住于极乐。如是住于三禅(tatiya--jhana)。此为另一更高更圣之快乐。”
“若又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复有更高之快乐。”
“于此,比丘祛除乐想和苦想,忘却过去喜悦和伤悲,非苦非乐,圆满舍离,
正念,以第四禅悦为住(catuttha--jhanaa),此为另一更高,更圣之乐。”
“但是,这就是最高之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者。”
“于此,比丘彻底超越色想,无感官之寻伺,远离散乱忆念。如是思惟:虚
空无限,以无限虚空为住(akasanancayatana),此为另一更高,更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又有更高,更胜快乐。”
“于此,彻底超越无限虚空,如是想:意识无边,以识无边(vinnanancayatana)
为住。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乐。”
“ 于此, 比丘超越识无边处, 如是想: 无所有处, 以此无所有处
(akincannayatana)为住。此为更高更胜之乐。”
“但是,此为最乐?我不如此说,更有胜乐。”
“于此,彻底超越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n' eva sanna n' asannayatana)为住。
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257
“但是,若复有人宣称此为有情可体验之最快乐。我不如此说。为什么?又
有更高之快乐。”
“何为此另一更高胜之乐?于此,比丘究竟超越非想非非想处,以获证受想
终止(sannavedayitanirodha)而住。阿难陀,此为另一更高胜之乐。”
在此十次第快乐之中,这就是至乐最胜处。此出世之境(nirod—hasamapati)
即为此生体证涅槃之乐。”
正如佛陀所预言,有人也许会问:当没有意识体验时,怎样知道此名至乐?
佛陀回答说:“诸比丘,如来不仅仅因为乐受而感受快乐。诸比丘,当体证
至乐时,当下而且只有当下究竟者感受至乐。”(4)
佛陀说:“我说一切由感官而感受之事皆为苦。为什么?因为苦中之人贪求
快乐。而所谓的快乐贪求更高的快乐,所以世间之乐无有满足。”
一般说来,佛陀宣说:“涅槃为至乐(nibbanam--paramam—sukkam)”此为极乐,
这是因为此乐非为感官经历之乐。这是一种从生命的痛苦中获得解脱的快乐。
普遍来说,痛苦终止这一事实被说成为乐,虽然这并不是形容这一真实的恰
当词语。
涅槃于何处?
在《弥兰陀经》中,那先比丘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观看东西南北上下四围,无有一处可为涅槃所处,而又无所不处。正确指
导生命,以德为依,富有理念之人,或于希腊,或于中国,或于亚历山大,或于
拘萨罗,都可认识它。
“正如火不被储藏于任何一特别之处,而是当必要因缘相聚时才生起。同样
地,涅槃也不被说成存在于任何一处,而是当一些必要条件圆满时才证得。”
在《边际经》中,佛陀说:“在此六尺之躯,以及想和受,我说世界,世界
之始,世界之灭,以及导引世界之灭因。”(5)
在此,世界意指苦。所以,世界的终结,就是苦的熄灭,这就是涅槃。
一个人依此六尺之身而得涅槃。涅槃不是所造,也不是有所造作之事。(6)
涅槃存在于地水火风找不到依靠之处。
在谈到有关涅槃时,《相应部》说:
258
“裂化、流淌、燃烧和移动的四大再也找不到所依之处。”(7)
在《优陀那》(8)中,佛陀说:
“诸比丘,众河流归集大海,暴雨滂沱,大海却不为之低浅,也不为之满溢。
同样的,虽然众多比丘获证无余涅槃,于涅槃之境不增不灭。”
因此,涅槃不是一种圣我滞留的天堂,而是一种我们可及之法(体证)。
永恒的天堂提供人们所有希求的欲乐,在那里众生尽情地享受乐趣。但就实
际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绝不可能想象得出这样一个不变之地的存在。
弥兰陀国王承认没有一个可藏涅槃之地,但又问那先尊者,是否有一可供人
们依据的基础,以此来正确指导生命,获证涅槃。
“是的,大王,有这样一个基础。”
“那先尊者,何为这样的基础?”
“大王,戒为其基础。如果以戒为依止,意念严谨,无论其人在何处,赛提
安斯、希腊、中国、塔陀里、亚历山大、克什米尔、甘达罗,或于山颠,或在最
高天,正确指导生命者,都会证得涅槃。(9)
什么获证了涅槃
这个问题不得不被放在一边,因为佛教不承认有一恒常实体和不死灵魂的存
在。(10)
所谓的有情众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灵魂的躯体,仅仅为一堆因缘
造作之因素。
比丘尼阿罗汉金刚说:
“当每一个零件都准确地安置好,
轮车之词在我们心中产生,
正如当五蕴结合在一起时,
我们习惯上说是人类众生。”(11)
根据佛教,所谓的众生是由心法和色法(Nama—Npa)组合而成其本身就在闪
电般地不停变化中。除此两种构造元素,不复存在永恒之灵魂和不变之实体。所
谓的自我只不过是一幻觉而已。
佛教不说永恒的灵魂和梦幻的自我,假设了一个强大的生命之流(santati),只
259
要有无明和贪欲的供给,生命就会无休止地迁流下去。当一个人祛除这两种根本
大缘,获证阿罗汉,在其最后涅槃时就停止了迁流。
从传统方式来看,有人说阿罗汉获证无余涅槃,或住入涅槃。
“就当下现前而言,没有不变的自我,也没有一同体有情,更不用说在涅槃
中有一自我,或灵魂的存在。”
《清净道论》云:
“只有苦的存在,而没有痛苦者的存在,
没有造作者,只有行为而已。
涅槃为有,但没有寻找涅槃之人,
有道路的存在,但是没有行者。”
佛教的涅槃概念和印度的涅槃或解脱概念的不同点就在于,佛教徒以无永恒
灵魂或创世者来看待他们的目的,印度教徒则相信有一永恒的灵魂和创世者。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不可被称为常见或断见的原因。
在涅槃之中,没有被永恒了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被断毁。
正如埃德温--阿诺德爵士所说:
“如果有人说涅槃为终结,则其人胡言乱语。
如果有人说涅槃为存在,则其人错误百出。”
必须承认的是,在佛法中,涅槃是一极为棘手的问题。无论我们怎样设想它,
我们都无法明白它真正的本性。明白涅槃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我们的如实智,
体证涅槃。五种感官不可能构思涅槃。对于一般人来说,涅槃总是深奥难解。佛
陀尽一切必要,详尽地对一切有情解释了通往涅槃唯一的捷径。目标在这里深隐
不露。但是,成就方法绝对的明明白白。当此成就获得之时,目标也就再也不被
乌云遮盖,从而澄清无余。
[注]
(1)英译《增支部》,第一品,第135 页。
(2)《中部》,第一品,第59 经,第396 页。
(3)同上;《恩典》,第4,第129-132 页。
(4)同上。
260
(5)《相应部》,第一品,第62 页。
(6)“涅槃由八正道而证,非产生。”《清净道论》,XVI,71。
(7)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23 页。
(8)伍德·沃德,《道德升华之诗》,第66-67 页。
(9)《那烂陀所问经》,第202-204 页。
(10)见第29 章。
(11)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170 页。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只在南传/声闻界定为‘不应该讨论的议题‘ , 不是其他学派, 这是大乘空性论的基点。
是对声闻界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1:09 PM
你认为很有益处,那么你就继续钻你的牛角尖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0-2010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即涅盘
---
真正的生死就是生死,涅盘是涅盘,即要生死就不得入涅盘,
学菩萨道就是要发愿常来生死道弘法度人,所以生死就免不了,
但说回来,佛陀在成道之后才能渡人,
1)有谁听过佛陀在还没成道之前就能渡人出生死??没有对吗
--的确佛陀还是菩萨时"帮过"很多人,在帮人时也为自己累积功德,帮人和渡人是很大的分别.
2)菩萨弘法度人--佛陀还是菩萨的时没听过说他已经通晓得佛法,能去渡人.若可以就不用和外道学坐禅,也不用觉悟成佛..
所以在没成佛前的菩萨是位不通晓得佛法,不能渡人离生死的有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0-2010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10-2010 12:20 PM 编辑
空性,中道和唯识都是只是一些哲理而已,都是文字相的产品,企图用文字,语言来说出觉悟者如佛和阿罗汉所证知的实相,问题是这些论师不是佛陀或阿罗汉,也没有达到佛陀或阿罗汉的开悟的程度.他们只有揣磨经典,利用想法然后开创出一些哲理..
很简单的比方,有一人看听了近代南传大师的开示和读大师对法的超然的体悟和来自内心的智慧记诉.然后把法语翩排想要写出这些法的心得和评语,企图探讨这些圣者的内心,不管这人的文笔如何的细腻,或有天马行空的文思也都不能明白圣者的心境,但因为借用大量法语加上个人的文笔却也能写出头头是道的理论.但对"法的超然的体悟"和真实的智慧是全然不可得知的..
所以论师有如何的精譬的见解,还是理论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09:14 AM 编辑
回三法印
学菩萨道就是要发愿常来生死道弘法度人,所以生死就免不了,
但说回来,佛陀在成道之后才能渡人,
1)有谁听过佛陀在还没成道之前就能渡人出生死??没有对吗
--的确佛陀还是菩萨时"帮过"很多人,在帮人时也为自己累积功德,帮人和渡人是很大的分别.
2)菩萨弘法度人--佛陀还是菩萨的时没听过说他已经通晓得佛法,能去渡人.若可以就不用和外道学坐禅,也不用觉悟成佛..
所以在没成佛前的菩萨是位不通晓得佛法,不能渡人离生死的有情..
1。 在大乘,佛与菩萨,二者是为一的,佛是无尚的菩提智慧,菩萨是无尚的菩提作用
从大乘观点,佛若是要当今来渡你,也是一菩萨身 (可以示处家身或在家身)来你面前,
至于你是否有那智慧去辨觉,就是你的修行造化了。
在大乘经藏,佛陀已经讲过他本已成佛久远,也一直以不同的身份在这裟婆世界渡人,
可以示佛身也有示菩萨身
佛陀根本就不是在古印度成佛的,那只是他渡人的一种演化过程
重要的是因为在那古印度的婆罗门影响的观念保守,当时的人们很希望能离生死,又崇拜王族修者,
不能识宇宙实象,
所以佛陀就要以这种方法开化他们,引他们入佛法智慧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3# 清池
你说的是新兴教派的说法.
拿不出经典的根据!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5# 清池
因为早在一公元前后, 龙树已经和各学派的论师精英们辩了
那时候,龙树还沒出现, 又如何与他人辨呢?
莫明其妙!!!!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09:58 AM 编辑
你说何物?为何你不自己去佛教历史和学术上找找看?我也不能一个个来教你,你也还没入门?
你可从法华经中就读到,佛说他早已成佛,在印度是在演化佛教,他在一个前身就是不轻菩萨,那时他行菩萨道渡人后成佛,还有列出他那时的正法,像法,末法的时长
龙树是称论师,在佛教,论师是何义?
龙树(梵文:नागार्जुन,Nāgārjuna),大乘佛教理论弘扬者,中观派创始人,生于佛灭度七、八百年左右(西元二世纪),南印度维达婆国婆罗门家庭。龙树菩萨奠定大乘佛教的基础,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为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
- 维基百科
部派佛教
公元前4~前3世纪,印度的原始佛教在释迦牟尼去世100年后分裂形成许多部派,这个时期的佛教称为部派佛教。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
-百度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7# 清池
是只在南传/声闻界定为‘不应该讨论的议题‘ , 不是其他学派, 这是大乘空性论的基点。
你的知见歪了!
无记的问题是因为那问题是错误的,
有错误知见的人不知才问
试问错误的问题怎么会有答案呢?
故称<无记>.
你还敢说这是大乘空性论的基点,
你说吧了!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6# 清池
龙树(梵文:नागार्जुन,Nāgārjuna),大乘佛教理论弘扬者,中观派创始人,生于佛灭度七、八百年左右(西元二世纪),南印度维达婆国婆罗门家庭。龙树菩萨奠定大乘佛教的基础,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为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
证明你乱说!
上次说公元前一世纪
现在说公元后二世纪
好心你多研究啦
不要每次我告诉你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10:05 AM 编辑
我用公元前后一世纪
各学术上 所说的古时表 是有不一,是正常,我们连佛陀所生之时,各学术上的讲法还前后不统一,有四百年的不同论呢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10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