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TAK SUKA, YOU KELUARLAH DARI MALAYSIA
YOU TAK DITERIMA, YOU PERGILAH LUAR NEGARA
12科A1生被狮城录取
心痛说∶大马不要我


丘智宁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考获12科A1的标青成绩,但她向公共服务局申请海外奖学金时却被拒
(芙蓉讯)一名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考获12科A1的优秀生申诉,她向公共服务局申请海外留学奖学金被拒后,虽曾马上向当局提出上诉,但却未获回应。出国深造梦碎的她在失望之下,写了一篇题为“是国家不要我们,还是我们不要国家?”文章,并於6月中旬将之投给一家报馆。
住在芙蓉督翁姑路乌绒花园的18岁优秀生丘智宁说,她在这篇文章中痛斥政府不领她的爱国之情,间接促使她成为一个被大马政府谴责的“不负责任的国民”。
获狮城学院录取
她说,她在去年考了大马教育文凭预考后,便预先向新加坡政府申请亚细安奖学金,而当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结束后,她便马上获知自己已获得亚细安奖学金单位录取,并顺利被分发到新加坡一所初级学院就读理科班。
曾向2机构上诉
丘智宁说,申请海外奖学金失败后,她分别向公共服务局及芙蓉马华服务中心提出上诉。
她等待消息之际, 她失落地写了一则题为“是国家不要我们还是我们不要国家?”的文章,把心中不满化为文字,宣 出来。
她表示, 当时她觉得应该给予公共服务局多一次机会,希望该局能批准她的申请,所以她没有马上把文章投稿。直到6月9日,她上网查询上诉结果,名字依然没有出现在名单时,她在大失所望,将“是国家不要我们还是我们不要国家?”投稿,让更多人知道她的遭遇。

丘智宁所写的《是国家不要我们,还是我们不要国家?》一文的部份内容∶
我了解有不少同龄朋友和我面对一样的遭遇,无法获得奖学金。我国政府往往责备许多到海外留学的高材生,学期结束后留在海外不愿为国服务。究竟是国家不要我们,还是我们不要国家?
我是学校的国语辩论员。想必身为华裔,要在一所国中脱颖而出成为国语辩论员,是要经过不少努力和训练吧?公共服务局往往以“没有优秀的课外活动表现”或於面试时表现不佳为藉口,把不少优秀生拒於门外,那我呢?
我已获得新加坡政府的亚细安奖学金在一所初级学院就读。虽然如此,我仍然申请公共服务局的海外奖学金,希望能获得奖学金,以便将来可为国家服务。
不领会我爱国之情
然而,国家似乎不领会我的爱国之情,不愿意提供奖学金让我深造。看来,我只好留在新加坡为新加坡政府服务,然后成为一个被马来西亚政府谴责的“不负责任国民”了。”
身为马来西亚公民,我竟然必须依靠外国政府提供奖学金让我继续深造,这是一个多麽可悲、可笑、可耻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的不只我一个人,与我就读相同初级学院的同学,有不少也是获得全科A1的优秀生。怎麽都没获得政府的青睐?政府甘愿眼巴巴看著人才被异国吸走吗?政府怎能责怪我们不愿为国服务呢?分明是政府不愿给我们任何机会;分明是政府舍弃我们!只是照顾穷学生?
在进行公共服务局的面试时,我得到的问题是:“你认为我国青年有爱国精神吗?”青年之所以会没有爱国精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感到绝望,身为国民,却得不到国家的赏识,哪来爱国精神呢?当优秀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对公共服务局除了感到失望和绝望,还能怎麽样?开心?高兴?
更令我感到失望的,是公共服务局和马华都一致认同必须优先考虑家境较清寒的学生。不错,有部份学生因家境问题而无法深造,那来自小康之家的学生呢?
试想想,有多少个家庭可以自资一个孩子到海外求学呢?奖学金是能让优秀生一圆到海外深造梦想的唯一途径,但公共服务局却狠狠地拒绝他们。这是不是意味著奖学金不是给成绩标青的学生,而是给家境清寒的学生?这是不是意味著来自小康之家的学生没有必要考取优良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