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回复: 4
|
全球美军高级将领大会后,一空军上将突然申请退役:掌管美军三分之二核力量;退役将军火力全开猛批特朗普
[复制链接]
|
|
全球美军高级将领大会后,一空军上将突然申请退役:掌管美军三分之二核力量;退役将军火力全开猛批特朗普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召集的全球美军高级将领大会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现身会议现场,并发表了近70分钟的讲话。
据报道,在场的美军将领们对防长和总统的演讲保持了沉默,但多名退役将领和前高级官员都对赫格塞思与特朗普的讲话提出批评。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空军上将托马斯·比西尔突然在10月1日宣布申请退休。
尽管在公开信中,比西尔称选择退休是出于“个人和家庭原因”,但此前他晋升美国空军副参谋长的提名突然被撤回,外界推测他的请辞可能与他无法适应特朗普推动的美军“新议程”有关。
美国空军高级将领突然请退 手下掌管美军三分之二核力量
比西尔在社交平台的帖子中写道:“经过深思熟虑,我满怀感激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我向美国空军申请退役。”
比西尔还表示,“我非常荣幸曾被提名为美国空军副参谋长,并非常感谢总统对我的信任和耐心。我期待能找到新的方式来支持我们的空军、我们的国防以及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杰出人民。”比西尔曾有39年的军旅生涯,在韩国、阿富汗等地服役过,熟练驾驶B-2轰炸机和F-15战斗机,他感谢“所有在这段旅程中支持过我的人”。
比西尔的继任者斯蒂芬·戴维斯已确认将在比西尔离任后立即接任。
今年7月,特朗普提名比西尔出任空军副参谋长一职,这一职位曾经的担任者斯莱夫在2月被解职。
当时,空军总参谋长阿尔文也已自行申请提前退休。不过,特朗普9月撤回了对比西尔的提名。9月29日,特朗普提名退役将军威尔斯巴赫担任空军总参谋长,副参谋长的位置也另有安排。
在晋升之路被打断之前,比西尔从2022年12月起担任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全球打击司令部”的前身是美国在冷战期间针对苏联组建的战略空军司令部。
2007年,美国空军发生了“核武器错装事件”。2008年,美国空军宣布组建“全球打击司令部”,主要目的是统一管理空军掌握的核威慑力量,这些力量占美国总体核力量的大约三分之二。
该部门掌管的资产包括美军所有的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部队(包括所有B-52H“同温层堡垒”、B-2A“幽灵”、B-1B“枪骑兵”等机型)。
此外,该部门还负责维护核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负责确保用于下达核打击指令的系统安全可靠。
美军现役将领全程保持沉默 退役将军火力全开猛批特朗普
在9月30日举行的集会上,赫格塞思称,国防部需要有“合适的人才”和“正确的文化”,并就此提出10项新指令。赫格塞思还嘲讽美军一些“肥胖将军”体能不合格,并要求将领们与“觉醒文化”坚决作斗争。
特朗普登场时调侃称,“你们开心就好,想鼓掌就鼓掌,想干嘛就干嘛。如果你不想听我说话,现在就可以离开。当然,你的军衔和你的未来也就此打住。”
特朗普还表示,“我们应该利用‘危险的城市’(民主党掌权的城市)作为我们军队的训练场。”
据报道,在赫格塞思和特朗普发表长篇讲话期间,现场数百名现役高级军官大多保持沉默、面无表情。
尽管表面保持冷静,但许多现役军官在私下里对这些言论表达了担忧,特别是特朗普关于使用美国城市作为军事“训练场”的言论。
许多退役高级军官和文职官员则没有顾虑,纷纷表达了强烈的批评。
退役陆军将军皮塔德认为,赫格塞思的讲话是“侮辱性的”。
多名官员批评这次召集会议是“完全浪费纳税人的钱”,本是一封电子邮件就能解决的问题。
前海军陆战队员、退役老兵组织代表里德谴责赫格塞思的讲话旨在“煽动不满情绪”,并称他是“卡通式的、1980年代漫画书式的”表演。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以来,美军内部的清洗速度加快,多名四星级以上的高级军官遭遇解职,其中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历史上首位担任该职务的女性)、空军副参谋长斯莱夫、海岸警卫队司令法根等人。
据悉,赫格塞思在5月宣布,要将军官岗位削减10%,四星级以上将军数量削减20%。 |
|
|
|
|
|
|
|
发表于 4-10-2025 01: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有江湖消息
US辞职的上将跟解放军火箭部队有接触
但还不确定会不会有情报交换 |
|
|
|
|
|
|
|
发表于 4-10-2025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地下渠道消息
共狗辞职的国防部长李尚福跟美军高层有接触
但还不确定会不会被美帝放弃成为共狗刀下魂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0-2025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川普奪走美軍將領的靈魂(江岷欽)
近日,在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的禮堂裡,約八百位肩負指揮重任的美軍將領與上將自全球各地臨時趕來,神情凝重,默然無語。他們不是在面對普丁的核威脅,也不是在對抗習近平的導彈部署,而是被迫聆聽川普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一場「政治劇場」。
川普一開場便半開玩笑地警告:「如果你不喜歡我說的話,可以離開——不過,你的軍階和前途也就到此為止。」這句話換來的不是笑聲,而是凝固的空氣。因為將領們清楚,川普口中玩笑往往變成真實命令。這一幕,比任何外敵更像卡夫卡筆下的荒謬審判:不是戰場輸掉,而是被政治羞辱。
赫格塞斯的演說則像一場回到上世紀的「戰士精神」動員。他高喊:「從此刻起,戰爭部只有一個使命:打仗、備戰、打贏。」同時宣布對肥胖將領、蓄鬍軍官與跨性別人士「零容忍」,並提出所謂「1990 測試」:凡是 1990 年之後引入的標準都要懷疑、檢驗。他形容「肥胖將領」是恥辱,命令恢復嚴格體測。於是,軍方原本應該專注的無人機、人工智慧與網絡戰,此刻被刮鬍刀、腰圍與伏地挺身取代。
赫格塞斯最後補上一句:「如果我今天說的話讓你們心灰意冷,那麼你們應該體面地辭職。」話音剛落不到一天,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最高指揮官、四星上將布西爾 (Thomas A. Bussiere) 便在社交媒體宣布退役。他原定接任空軍副參謀長,其職位提名在九月已被撤回,如今則選擇急流勇退。這是對「忠誠測試」最清晰的無聲投票。
此外,川普更將「內敵」概念制度化。他聲稱軍隊不只要防範外敵,還要對付「國內戰爭」,並提議將舊金山、波特蘭、芝加哥作為軍隊的「訓練場」。這番言論,踩在《1878 年治安法》(Posse Comitatus Act)明確禁止總統動用聯邦軍隊執行國內治安的紅線上。當一位總統將自家城市視作摩蘇爾或拉卡,他挑戰的對象不只是抗議者,而是整個憲政制度。
事實上,川普的演講並未得到熱烈回應。相反的,當他抱怨「我從未走進一個如此沉默的房間」時,全場只有零星的尷尬笑聲。將軍們的沉默,並不是對總統的效忠,而是對憲法的守護。正如國會咨文演說中,大法官與軍方將領一樣從不鼓掌:因為他們效忠的是制度,而非個人。
然而這份沉默的代價正在增加。川普與赫格塞斯已解職數十位高階軍官,外界質疑這份名單對女性與少數族裔的影響不成比例。對軍方而言,這不僅是人事變動,更是專業被政治化的信號:聽話,就保住星章;頂嘴,就打包回家。
歷史的荒謬正在重演。當年羅馬皇帝卡利古拉曾經任命他最喜歡的馬,英西塔圖斯,進入元老院當執政官,如今川普則把將軍當成馬戲團裡的布景。或許,伏爾泰會譏諷這是一場「以鬍渣代替戰略」的鬧劇;馬克吐溫也會補上一句:「如果你覺得這是笑話,那只是因為真相還沒完全展開。」
如果說普丁的武器是飛彈,習近平的籌碼是經濟,那麼川普的武器就是羞辱與恐懼。他用「敵人就在內部」的口號,把軍隊拉進文化戰爭;他用「全力鎮壓」的命令,把美國城市視為靶場。
真正的危機,不在於川普的荒謬本身,而在於制度是否足以抵擋這種荒謬。當「戰爭部」被對外宣稱恢復使用,卻首先指向波特蘭的抗議者;當將軍們害怕失去星章勝過失去戰爭,美國最精銳的軍力便已在無形中流血。
所以,這場會議留下的荒謬答案比任何真相更殘酷:美軍將領最難對付的,並非普丁的核武,也非習近平的導彈,而是川普。因為他奪走的不是資源與疆土,而是軍人心底最珍貴的靈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2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軍吵架:內訌加劇還是實力焦慮?
前兩天,在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召集下,美軍分布在全球的數百名將級軍官臨時聚集,開了一場全程網上直播的「大會」。
會後第二天,美國空軍上將托馬斯·比西爾申請退役。隨後,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布萊恩·芬頓宣布辭職。
這兩位將官,都承擔着重要責任。托馬斯·比西爾領導的組織負責管理美國唯一的洲際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部隊,而布萊恩·芬頓領導的部門,則負責組織、訓練並指揮美軍在全球範圍內的特種作戰部隊。
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兩個高級將領毅然辭職呢?
實際上,這場罕見的美國軍方會議之前,10多名美軍高級將領,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作戰部長、國防情報局局長等軍事要員已經被解僱。
這背後,是美軍當下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數據顯示,美軍在全球有近千個軍事基地。依託這些軍事存在,美國也在想方設法構建美軍的軍事形象。
美軍的幾個軍種都在洛杉磯設有專門的辦公室,負責協調拍攝事務等,這些辦公室和好萊塢都有合作。翻翻那些好萊塢大片,無論是恐怖分子還是外星人,哪裏有需要,美軍就在哪裏。
這些形象,都是為了沖淡美軍在海外的各種醜聞,也在努力構建美軍所謂的「價值觀」——美軍一直「站在維護世界利益的前沿」。
而美國新版《國防戰略》草案中提到,美軍將有別於以往對全球安全的關注,新戰略的核心思維是優先聚焦本土與西半球安全。
這一轉變雖然是現實實力變化所迫,但似乎並不那麼容易被所有美軍將領接受。以至於赫格塞斯在會上明確表示:
若不認同我的觀點,你們可以離開,對我說的話不滿意的人,可以宣布馬上辭職。
這話說出去沒多久,就出現了上文提到的兩位美軍高級將領辭職。
其實,也不是什麼所謂「保護全球」的價值觀遭受衝擊,而是這樣的戰略調整,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分配。
赫格塞斯曾提到過,美國用七名四星將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如今,美國有四十四名四星將軍。
這些人怎麼得利的?還不是從一場場海外戰爭中賺取的軍功。現在,你赫格塞斯一句話,就要斷了後續這些將官的財路。
沒海外戰爭,一星怎麼變二星,二星怎麼變三星。
布萊恩·芬頓在辭職信裏,感謝了同事和部下的支持,對於赫格塞斯,隻字未提。這也許就是種態度——我在戰場上為美國利益流過汗、流過血,你赫格塞斯一個從主持人升上來的國防部部長,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
說到底,美國現在維持不了這麼多的海外軍事基地,想要動一動海外將領的「利益」。刀刃向內,也是無奈之舉。
但美軍內部的這些人,可並不買賬。
在赫格塞斯主導的新戰略下,美軍更關注家門口的一個非常具體的表現,就是加強對加勒比海域的動態控制,不斷在加勒比海區域加強軍事存在。
美國一向把拉美視作自家後院,在數百位將領共同出席的會上,美方就提出考慮打擊委內瑞拉。
大會結束後沒幾天,赫格塞斯就宣布,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在靠近委內瑞拉的國際水域擊沉一艘船隻,致4人死亡。實際上,自9月以來,美國已在加勒比海地區對至少4艘船發動襲擊,其中3起襲擊發生在委內瑞拉附近,另一起發生在多米尼加共和國附近。
可以說,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成了美軍新戰略的「練兵對象」。
梳理信息顯示,最近一段時間,美軍派出8艘艦艇以及4500多名士兵前往加勒比海域。美軍聲稱是為了「打擊販毒集團」,但其戰力配比,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派出的艦艇裏,有2艘是兩棲船塢運輸艦,專門負責進行近岸兵力投送。4500多名士兵中,近一半都是海軍陸戰隊成員,他們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2海上遠征部隊,這支部隊經常在波多黎各進行登陸演練,最擅長的,就是搶灘登陸。
而委內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距離海岸線最近處只有十幾公里,也就是說,一旦防線被突破,敵人可能1個小時就能打到委內瑞拉的首都。
而一同來的,還有3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以及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這是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艇,其搭載的「戰斧」巡航導彈,可以隨時對委內瑞拉境內的目標實施打擊。
同時,美軍還大張旗鼓地宣稱,一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已經部署在加勒比海域附近。
近有艦艇,遠有核潛艇,美軍構建起了一個針對委內瑞拉的威懾圈。
對於這樣的行為,拉美國家完全不能接受。
就在10月3日,委內瑞拉向本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提交了抗議,指控美國戰機在距離委內瑞拉海岸約75公里處實施非法入侵。
同一天,美洲玻利瓦爾聯盟10個成員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戰機在加勒比海委內瑞拉附近的「侵略」行為,認為這是在「強加帝國主義特徵的恐嚇邏輯」「侵犯了成員國的主權」。第二天,委內瑞拉又舉行了一次全國性、組織性演練,由軍隊與民兵共同參與。
目前為止,美軍仍在委內瑞拉附近海域保持海軍部署。美方甚至還威脅,只要美國總統稱某個國家為敵人,那美國就可以對其發動秘密戰爭。
這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色厲內荏的恐嚇——此前,美軍可以在世界各地維持存在。現在,美國不僅要收縮,甚至在收縮之後,還需要「放狠話+下場搞些小動作」的聯合行動。
美軍可能確實需要把有限的資源,用在「看得見的表演」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