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0|回复: 0

多肉植物發光可用於路燈照明?新研究有望實現阿凡達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9-2025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大陸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多色且迄今最明亮的發光植物,研究團隊形容這一突破或將讓《阿凡達》般的夜間生態照明成真,未來甚至有望以發光樹木取代街燈。


CNN報導,研究團隊將夜光玩具常用的材料鋁酸鍶,注入一名為「女雛」多肉植物的葉片中。這種材料能吸收光線,並在之後逐漸釋放出來。

這項方法不同於傳統依靠基因編輯達成發光的技術,透過將奈米粒子注入植物,而非編輯其基因,研究人員成功讓植物發出紅光、藍光與綠光。一般情況下,受限於植物本身的自然顏色,通常只能造出綠光。

研究團隊稱:「我們特別受到無機餘光材料的啟發,這些材料能夠被光線『充電』,然後再慢慢釋放光芒。我們也受到先前發光植物研究的啟示,這些研究曾提出以植物作為照明的概念——甚至包括植物街燈。」他們更進一步補充說:「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將多色、長效餘光材料與植物結合,突破植物發光在顏色上的限制,並提供一種不依賴光合作用的方式來儲存與釋放光線——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能被光充電的活體植物燈。」

植物在注入材料後,只需在陽光下直射數分鐘,就能持續發光長達兩小時。雖然在此期間光芒會逐漸減弱,但「植物能透過再次接受陽光照射不斷被『充電』」,補充能量後,「即使移除光源,植物仍能持續發光」。這些植物在處理後25天仍保持餘光效應,而注入餘光粒子的老葉片,即使在枯萎後,仍能在紫外線刺激下發光。

由於鋁酸鍶在植物體內容易分解,可能對組織造成傷害,研究團隊因此為其設計了一層化學塗層,作為保護屏障。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他們的發現凸顯了「發光植物作為永續且高效照明系統的潛力,能在白天收集陽光,並於夜間發光」。

然而,其他科學家對其實用性仍持懷疑態度。劍橋大學植物科學教授、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生物化學家卡爾(John Carr)告訴CNN:「我很喜歡這篇研究,它很有趣,但我認為這有點超越當前技術水準,甚至可能超過植物所能承受的極限。」他補充說:「由於這些植物能釋放的能量有限,我暫時看不到它們能成為街燈的可能。」

研究團隊坦言,這些植物發光仍太微弱,暫時僅適合作為裝飾或夜燈;但若未來能提升亮度、延長時間並證實安全性,將有望用於照亮花園與公共空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9-2025 09:24 PM , Processed in 0.09993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