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回复: 0
|
澳民間發起抵制美貨浪潮 專家稱比報復性關稅更有效
[复制链接]
|
|
【本報悉尼訊】美國特朗普政府無預警宣布取消澳洲鋼鋁關稅豁免,對價值12億元的進口產品課徵25%懲罰性關稅,點燃了澳洲民間怒火。社交媒體24小時內湧現抵制美國產品熱潮,消費者誓言以「民間關稅」反制,在不到 24 小時內,該貼文收到了 576 條回應。
這個擁有12.3萬會員的「購買澳洲製造」臉書Facebook社團,湧現逾500則抵制貼文,從特斯拉電動車到Jack Daniel’s威士忌皆成箭靶。有網友號召:「既然美國無視澳美同盟,就讓哈雷機車與蘋果手機付出代價。」
艾班尼斯總理14日也公開表態說,澳人可以通過購買澳洲商品產生影響,我們能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購買澳洲產品,而不是美國產品。
獨立經濟學家埃斯萊克說,澳洲人「盡可能拒絕美國產品,無論它們是否便宜」是「絕對合理的」,公民主導的抵制行動在經濟上比「報復性關稅」更有效,因為「報復性關稅」只會因澳洲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損害澳洲人的利益,是「對己開槍」。而當百萬消費者用錢包投票,比政府反制措施更具殺傷力。」
不過,他也敦促謹慎全面禁止麥當勞和肯德基等特許經營並從澳洲農民那裡採購原料的美國品牌。
他說,與其全面封殺傷及本土就業,應鎖定純美國進口商品,同時避免赴美旅遊。
這一趨勢也引爆了連鎖效應,超市監測數據顯示,澳洲Bundaberg薑汁啤酒單日銷量暴增。
抵制浪潮也意外波及在澳美企,很多企業緊急公佈「本土採購清單」,強調對本地工人的僱用以及和本地供應鏈的深厚聯繫。
西太銀行(Westpac)行政總裁米勒呼籲澳洲在面對美國關稅問題時保持冷靜,專注於長期戰略。他強調,澳洲應該成為資本和人才的透明、一致和可靠的目的地,應利用自身優勢,例如農業部門的潛力,為亞洲鄰國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
米勒還強調澳洲需要增強自給自足能力,增加加工能力,並吸引技術人才,而這將得益於澳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