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5463|回复: 30
|
《偷書賊》讀后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
|
|
《偷書賊》---MARKUS ZUSAK,譯者:呂玉嬋
9歲小女還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之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去,但弟弟不幸的死在途中。莉塞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后偷了他人生的第一本書,為的是想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人。
莉塞爾的寄養家庭是在位于慕尼黑貧窮的一個郊區,叫做天堂街。那邊的大人常常咒罵,戰火會經常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起初的時候,莉塞爾抱著他偷回來的那本書,夜夜想著她那弟弟死的慘狀,夜夜飽受噩夢的折磨。養父,漢斯起初為了讓他安眠,于是就教了她認識文字以及朗讀文字。然而,莉塞爾與發現了文字吸引了她,她永遠無法擺脫文字的引誘,當她看完一本書之后,她就直嘗試想要偷書,來滿足他心中的滿足感,滿足他想要進一步學習的滿足感。
莉塞爾,讀書給躲在她家地下室的猶太人麥克斯聽,安慰在地下室里的大眾,讀故事給鄰居侯沙飛女士聽。。。
終于看完了這一本書。老實說,這本書是我擱著了的一本書。起初剛剛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順著章文,慢慢的閱讀下去,但是剛剛開始,發現到,我不明白筆者再說些什么。整篇故事的文章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很煩亂,跳來跳去,很難抓明白。加上筆者有以貌似第三者的述說方式,但是文章里面有添加了我這個字,變得起初真的捉不到筆者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怎么在所有的估值發生的情節他都知道呢?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筆者是以死神的身份來書寫的,一個會說故事的死神的角度來書寫,明白了這一點令比較明了這本書的章節。
其實這本書的故事確實是平庸無奇,但是到了后面的150頁左右才算是故事的高潮。開始的故事,就一直環繞在主角莉塞爾,講述他的平常的生活,確實有些沉悶。當初真的很想把這本書拿去燒掉,太悶了,還好我還是堅持的讀下去,直到最后。才發現有幾幕是很精彩的。
我很喜歡筆者的描述方法,筆者把德國小鎮的情景描述得很好,連細節都描寫得很不錯,但是就是那樣,而使到整本書過于羅嗦拖拉。這本書的場景描述讓我對于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小鎮的情景,也描述了戰亂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那種感覺,當主角的父親被強迫去當兵,那種離別的感覺確實讓我感動一點點,我感受到那種離別,好像一去不歸,那種茫然不舍擔心的感覺。主角和去父親的依依不舍的情懷確實感動到了我。
之后的一個場景就是,德國的猶太人集中營,這本書描寫了當時猶太人的地位,慘受到精神的折磨,尤其是德國兵要將那些猶太人在街邊游行,那種辱是多么的沉重。再來的就是對于當時世界那貧窮的描寫,以及納粹(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興起的德國社會黨,是以希特勒為頭子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德NAZI是NATIONALSOZIALISTISCHE(PERTAI)的縮寫)。
在這邊講一下關于希特勒和猶太人之間的仇恨。說到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想讓猶太人從這世界上消失。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最初的時候就假借著要幫助猶太人,把所有的猶太人集中到集中營去,之后毒死他們。毒氣庫喬裝成為沐浴堂,之后在那邊毒死猶太人。其實,希特勒想滅族,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個是,其實希特勒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才,希特勒在大學的時候,曾經畫了幾幅的畫作,然后給他大學的猶太裔教授看。但是那位猶太裔的教授卻說希特勒畫得不好,就那樣子,燃起了希特勒對與猶太人的憎恨。而現在,希特勒的畫作,被人家鑒定是有水準的畫作。當然,其實還有很多原因促使到希特勒要滅族。
筆者以死神的身份去書寫故事。最后,筆者賜死了所有的人,包括最后那位主角。所以,所有故事上的人都見過筆者,因為筆者把他們帶走。
筆者的故事時間拿捏得就沒有那么好,往往就是在說一個故事的中間突然之間又跳到另外一個故事去,有的時候確實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筆者三一抓緊一些情節來做細描,使到我們讀者有很大以及真實的感覺。當然最后如果你要說這本書好不好看,那么我只能說還好,但是看這本書需要很大的耐性因為,這本書是很長,然后前面很多的廢話,到了后面才有高潮,所以要耐心地看到后面去。
最后,我喜歡故事里主角莉塞爾的一句話
我討厭文字,我也喜歡文字,我希望我會發了文字的力量。
可曾,有的時候我是否也會那樣呢?
純屬分享 |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后,
就好像死神说的“人类,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我只能说“此书,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
|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09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签名已经将它列入我最爱的书籍之一了。。。
死神用简短,幽默地方式为我们说了一个偷书贼的故事。。。
后面空袭的部分。。
我差点哭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09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09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日本书籍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买了好几个月,但是都没动过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09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9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tomng 的帖子
我看了欲罢不能。,。。
所以大概几天就看完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jetaime 的帖子
davinci code我倒忘了看了几天,不过也是很快。。 |
|
|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9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4个月都还没看完
看的是英文版,觉得罗嗦下。不过感人的地方就很感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9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追风浪子 的帖子
不是罗嗦,是细致
你还没看过V. S. Naipaul的书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9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画面的一个故事。。
尤其是死神描绘的颜色。。 |
|
|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9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9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追风浪子 的帖子
没有啦
几乎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样子
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心思细腻吧?
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那个什么给牵引过去
留神时,却已走得太远
不过,有时候,这些不经意留下的足迹才是趣味所在不是吗?
Naipaul呢,当然是从名满天下的《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大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和《抵达之谜》(The Enigma of Arrival)看起。 |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09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5-6-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看完这本书。看到结局时,心情很难受。这个结局让人很难过。不过,这本是一本很棒的书! |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5-9-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签名.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