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4-7-2007 06: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土木建築師 于 23-7-2007 10:25 PM 发表 
大陸現在開始準備對海外華人留學生的學費和内地學生一樣的。具體實施辦法還在討論中
http://umsib.org/phpBB2/portal.php
你去中國馬來西亞留學生論壇看看
是马华向中国要求的。大马学生的学费比内地人贵一些还是合理的,现在的学费跟美国学生一样高是太贵了。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7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Orang_Utan 的帖子
過去都是按照外國學生標準的,自從臺灣學生開始和内地學生同等學費以後,港澳學生也和内地學生同等收費標準,並逐步對海外華人學費與内地學生收費相同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7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7-2007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7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的帖子
华侨为革命之母
一学期学杂费+住宿费<38000台币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7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7-2008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08 0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08 0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土木建築師 于 24-7-2007 07:17 AM 发表 
過去都是按照外國學生標準的,自從臺灣學生開始和内地學生同等學費以後,港澳學生也和内地學生同等收費標準,並逐步對海外華人學費與内地學生收費相同
这是好消息,如真如此。我去西安修读音乐就不是梦想了。 |
|
|
|
|
|
|
|
发表于 21-7-2008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stIlL 的帖子
西安?
是去西安音乐学院么?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8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wbylawbsm 于 21-7-2008 02:55 PM 发表 
西安?
是去西安音乐学院么?
对,有什么可以帮到我的吗?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8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读作曲还不错,学费家生活费一年30k吧。
只要是中国的音乐学院,水准都不会差。
如果是美国或英国就要注意了,有些比本地的水准还差。因为太泛滥了。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Orang_Utan 的帖子
翁诗杰是尊孔国中!!!
不是独中!!!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獨立中學或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是由馬來西亞華人民間贊助維持創辦的中學總稱,是馬來西亞特有的教育體制,目前共有61座,分佈在各個州屬。其運作是由華校董事聯合總會和華校教師公會(簡稱董教總)負責,也就是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Persekutuan Persatuan - Persatuan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China Malaysia /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UCSCAM)。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政策就是要肩負著發展中華民族母語教育和承傳中華民族文化,培育民族子女,為國儲才的教育任務。
由於華文是非官方語言,華文中學在馬來西亞獨立后就全被改為國民型中學,而不接受改制的就稱為獨立中學,也就是反對馬來西亞的國家教育語言及文化政策、亦不獲政府津貼的中學,必須在經濟上自力更生,所以獨中成了民辦的私立教育體制,因此除了學生要自行付學費,全校上下也需時常對外募捐,以維持學校日常開銷。此外,一些獨中也採取新穎的集資措施,如與銀行、商業機構合作,通過互惠互利的方式籌取持續性的發展基金。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歷史
早期,1818年就有英華書院(英語:Ying Wa College,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來自香港的教會男子學校,是英語學校,畢業生可以直接為英政府打工當官。辦學由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於1818年創立於英國殖民地馬六甲。馬來亞第一所廣東方言學校五福書院于1819年在檳城成立。新式現代化華文學校的開始是來自滿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康有為。他曾受到定居馬來亞唐人的邀請,來馬來亞住上了一段長時間。同時,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也曾前來檳城鼓吹革命與推動新式教育。在這種熱絡的情勢下,馬來亞第一所新式現代化學校中華官音學堂,在滿清駐檳城理事張弼士的大力捐助下,于1904年在檳城正式開課。滿清此時為了拉攏馬新華人,以延長國祚,因此連續數年特別派遣視學員來馬新鼓吹辦學。尊孔學堂創辦于1906年,坤成女子中學及育才學堂分別創辦于1908年。此後,新式學堂取代了私塾,而現代化華文學堂隨著歷史的推移,形成了今天華文獨中由來的基礎。180年風雨路--華教歷史淺談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機制
獨中以華文作為主要溝通及教學媒介語,因此獨中也被一些華社人士諭為母語教育的堡壘。除了以華文教學,獨中也擁有本身特有的考試機制。一般上,獨中學生被允許參與政府考試如初中評估考試(PMR)、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SPM)等,另外也必須參與獨中統一考試,簡稱統考(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此外,獨中也採用了有別于國民中學五年制的教學年限,獨中生必須完成六年的中學課程方可正式畢業。因此,在如此特殊的多元化教育政策底下,學生不只能夠兼顧華語、英語及馬來語的學習,所涉獵的知識領域也能更廣泛、深入。
然而,到目前為止,獨中統考並未受國家政府的承認。這造成獨中畢業生必須前往私立學院或海外國家繼續升學。獨中畢業生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了世界各地。除了中國、台灣、新加坡等主要的升學管道外,在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紐西蘭、澳洲等國家都有畢業自獨中的留學生。
除了考試和課程的差異,獨中的發展也與國中有分別。由於面對新世紀的重大考驗,獨中也打破傳統固步自封的教育體制,積極走向國際化及專業化。除了重視師資的培訓,獨中也積極前往外國或邀請參訪團進行交流,務必跟上世界的教育發展潮流。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國家的中學就常與獨中互動及相互學習,這點也造就了獨中在發展方向上與國中有著不小的距離。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8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列表
吉隆坡:
吉隆坡循人中學
吉隆坡坤成女子中學
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
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
雪蘭莪:
巴生光華(獨立)中學
巴生濱華中學
巴生興華中學
巴生中華獨立中學
霹靂:
怡保深齋中學
霹靂育才獨立中學
怡保培南中學
班台育青中學
江沙崇華獨立中學
曼絨南華獨立中學
金寶培元獨立中學
安順三民獨立中學
太平華聯中學
柔佛:
麻坡中化中學
利豐港培華獨立中學[3]
居鑾中華中學
永平中學
峇株華仁中學
新文龍中華中學
笨珍培群獨立中學
新山寬柔中學
寬柔中學古來分校
馬六甲:
馬六甲培風中學
森美蘭:
芙蓉中華中學
波德申中華中學
吉打:
雙溪大年新民獨立中學
亞羅士打新民獨立中學
亞羅士打吉華獨立中學
檳城:
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
檳城韓江中學
檳城鍾靈(獨立)中學
檳城檳華女子獨立中學
檳城菩提獨立中學
吉蘭丹:
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
砂拉越:
古晉中華第一中學
古晉中華第三中學
古晉中華第四中學
石角民立中學
西連民眾中學
詩巫光民中學
詩巫黃乃裳中學
詩巫建興中學
詩巫公教中學
詩巫公民中學
民都魯開智中學
美里培民中學
美里廉律中學
泗里奎民立中學
沙巴:
沙巴崇正中學
沙巴建國中學
沙巴吧巴中學
沙巴保佛中學
丹南崇正中學
斗湖巴華中學
古達培正中學
沙巴拿篤中學
山打根育源中學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