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9-2006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06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9-2006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9-2006 03: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06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9-2006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0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好赞哦!!!
喜欢这个贴... |
|
|
|
|
|
|
|
发表于 6-9-200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9-2006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06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剑其实有好处,进贼是可随时剑起剑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6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剑的来源
剑 源于吴越还是北方游牧民族
剑,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冷兵器,早已超越了其物质上的意义,它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剑,中国人叫宝剑,它往往和名士、侠客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种种关于宝剑的故事与传说,但是,关于中国剑的渊源却始终是一个谜。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剑并非周人所固有,而是受了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影响。
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曾经在其著作《史林杂识》中提到过两位学者张政和李平心先生对于中国剑来源的观点。张政认为“剑非吴越人所发明,大约从塞外传来”,而李平心则认为“剑实来自西域”。
而学者马明达先生在其著作《说剑丛稿》中也提到对于宝剑的起源问题。他指出:“第一,根据考古发现,基本可以确认西周初期有剑,但那是一种长度仅十几厘米或二十几厘米的又可称为“匕首”的短剑,同春秋后期兴起于吴越的剑明显不同。第二,对剑的来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仍强调这种短剑的出现同北方游牧民族有关,认为“中原佩剑之风显然受西北游牧人的影响”。而他自己则“同意西周初期已经有剑。在其来源上,倾向于剑并非周人所固有,而是受了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影响的观点”。
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认为,中国春秋时代已有很长的剑,不能说是外国或胡人传来的。
中国剑真的来源于外来民族吗?北师大教授王子今在《“镔铁”与张骞西行的动机》一文中指出:“有的学者曾经认为,中原的‘剑’,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正如李学勤先生所指出的:‘这种看法的酿成,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发现春秋以前的剑。’由于20世纪50年代有陕西长安张家坡和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至春秋初年剑的出土,中国周围古代文化的剑,或与中国剑形制无关,或年代晚于中国剑,都不能作为中国青铜剑的起源。”
记者特意采访了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李学勤告诉记者:“剑(指长剑)的最早来源现在还在研究之中,西周的时候有短剑,没那么长。再早的时候,在商代的短剑情况现在还不十分清楚,可以说,正在研究之中。我认为,春秋时候的长剑是从西周的短剑发展而来的。
当记者提到“有学者认为中国剑可能是外族传来”的时候,李学勤则明确地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说:“我个人是不会同意这个意见。很明显,中国春秋时代就已经有很长的剑了,怎么能说是外国或者胡人传来的呢?特别不是胡人传来的,胡人传来的是专门的一种兵器,是短剑之类的一种兵器。”
李学勤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剑,可能始于中国东南的吴越地区。
在李学勤的《青铜剑的渊源》一文中也有过这样的表述:“林遮峪、白浮一类带兽头形首的剑,其实是北方民族短剑的一种,和所谓鄂尔多斯式的锋刃器乃是一体,而与以桃氏剑为代表的长剑不会有直接联系,至于由西南而来的柳叶形剑,和后来长剑有关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尚缺少中间的链环。”
在文章中,李学勤还提到了一件云雷纹有翼剑,认为它与长剑有密切联系。这种剑流行于东南地区,“长19厘米,首、茎中空,直通剑身,茎上有两箍和一对小翼,剑身有脊,基部圆角,从茎至身,遍饰云雷纹及斜角云纹,确系珍异之品”。它产生的具体年代应当在西周中晚期,其形制特点,近于春秋战国的长剑,而柳叶形剑等却没有。
文章后面,李学勤说:“浙江长兴雉城发现的云雷纹剑之一,长度已达到35.8厘米,这已经足够用以挥舞劈刺了。如此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剑,恐有可能始于东南,即吴越地区。”
除了李学勤老师,北师大教授王子今也在《镔铁和张骞西行的动机》中谈道:“据考古发现,单纯的匈奴文物遗存中,兵器除箭镞外,以刀为主。对于所发现的所谓‘剑’,可能以冯恩学先生著《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一书第五章《匈奴考古》中‘短剑(匕首)’的表述较为合理。”
李学勤告诉记者,长剑是中国的传统武器,春秋时期造剑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特别是吴越一带造剑工艺已经非常发达。这对于研究中国当时的技术制造是有意义的,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吴越地区当时是偏远地区,这样对于研究中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是有意义的。
延伸阅读: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剑自古有之,但不像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那般高手如云争斗不断,真正有名的民间剑术高手并不多。剑本身并无性格可言,更不会根据持剑者的性格形成不同的风格。 《真正的“剑”与剑客》 >>>阅读全文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七把名剑
轩辕剑:轩辕夏禹剑,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湛泸剑: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就像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欧冶子铸成此剑时曾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
泰阿剑: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军大乱,片刻后全军覆没……
干将、莫邪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为吴王铸剑,炉中金铁之精无法熔化,久铸不成,剑铸不成,干将会被吴王杀死。一日,莫邪想到了帮助丈夫的办法,她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接着毅然跳进熔炉……铁水瞬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
鱼肠剑: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录着一段吴国壮士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专诸将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的小型宝剑藏在烤鱼的肚子里,进献给吴王。当吴王垂涎面前美味时,专诸一剑刺出穿透了吴王僚身上的三层重甲。除了吴王僚后,公子光自立为国君,就是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封存,永不再用。
承影剑: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在墙壁上却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挥向一棵挺拔的古松,“嚓”的一声轻响,树身在微风中悠悠倒下。这把传说中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铸于商朝,后被春秋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资料来源:北京科技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9-2006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06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0-2006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冲 于 6-10-2006 08:22 PM 发表
那里能找到七剑的模型?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6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