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475|回复: 11
|
PMX到底知不知道用辉达GPU建立AI数据中心,寿命不到3年?首相署管经济的,是怎样做规划滴!?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aidj 于 21-11-2025 11:36 AM 编辑
看到新闻报道,包括felda 砍掉油棕树去盖数据中心?
https://youtu.be/9kEOYXClXaw
全球市场刚被 Michael Burry(《大空头》原型)狠狠敲了一闷棍。
他公开点名科技巨头:AI 服务器和 GPU 真正寿命只有 2–3 年,但财报却按 5–6 年折旧!
觉得新加坡和苹果不投资data centre,事先了解可能是 赔钱无底洞。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25 11: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早上起床,高喊 辉达救全村。
今天 又变天了,AI魔术??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25 11:3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21-11-2025 11:29 AM
昨天早上起床,高喊 辉达救全村。
今天 又变天了,AI魔术??
是 Q算法 惹的祸?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5 04: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不會吧。為了擁有ai芯片,中共已下重資研發ai,現在已用了過千億美金,如果ai行業最終打水漂,中共不就損失大?我國那些小資本,濕濕碎啦。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5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I 泡沫 即将降临 ?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5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25 05: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m69 发表于 21-11-2025 04:40 PM
AI 泡沫 即将降临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25 05: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undMania 发表于 21-11-2025 04:28 PM
不會吧。為了擁有ai芯片,中共已下重資研發ai,現在已用了過千億美金,如果ai行業最終打水漂,中共不就損失 ...
美国 失业人员增加 --> 消费降级 --> 裁员 --> 美国 失业人员增加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1-2025 06: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kanDatang之父 发表于 21-11-2025 04:42 PM
笑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5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大搞ai應該也會大幅度裁員,
人家歐美人工高,裁員可以省下很多,
而中共呢?數千萬人失業,每年畢業生又數以千萬計,
完蛋咯。
|
|
|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25 08: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ppl做莫还不大跌。。NVIDIA财报有问题数学~做莫appl没有数学问题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25 05: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泡沫
#現金流才是生存現實
#貝佐斯二十年前給投資人的重要一課
你是否也遇過這種情況:
看新聞說某家公司「獲利成長 100%」,
你滿心期待買進股票,結果股價卻「跌給你看」?
這不是你運氣背,
而是你可能看錯了重點。
因為那些帳面上「賺大錢」的公司,
有時候其實正在「大失血」。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在 2004 年那封經典股東信裡,
用一個小故事點破華爾街多年來的盲點,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慣性謊言」:
👉 「帳面盈餘(Earnings)」絕對不等於「真金白銀(Cash)」。
一家公司能不能活下去,
不看報表上的盈餘數字,
而是看手上有沒有能動用的「現金」。
貝佐斯的這個故事有一點點數字,但不難。
讀完之後,你對投資、創業,
甚至近期最夯的 AI 投資熱潮,
都會有全新看法。
---
#一個神秘運輸機的故事
想像你發明了一台神秘運輸機,
可以瞬間把人送到任何目的地。
生意好到爆!
👉 你的損益表看起來超完美:
第 1 年:賺 1,000 萬
第 2 年:賺 2,000 萬(成長 100%!)
第 3 年:賺 4,000 萬(再翻倍!)
第 4 年:賺 8,000 萬(連續三年翻倍!)
如果你是那種只盯著 EPS(每股盈餘)看的投資人,
大概已經把身家都 All-in 了。
但這裡有一個隱藏的陷阱。
這台運輸機一台要價 1.6 億,
而且壽命只有四年。
為了維持每年 100% 的驚人成長,
你不能只靠原來那台舊機器,
你必須瘋狂擴充產能:
第 1 年:買 1 台
第 2 年:業務翻倍,你需要 2 台運輸機(得再買 1 台)
第 3 年:業務又翻倍,你需要 4 台運輸機(得再買 2 台)
第 4 年:業務繼續翻倍,你需要 8 台運輸機(一口氣要再買 4 台!)
發現了嗎?
當你賺的獲利是以「千萬」計算,
但買機器的錢卻是以「億」計算時,
災難就發生了。
👉 結果這家公司的口袋其實是這樣的(現金流量表):
第 1 年:現金流出 1.1 億
第 2 年:現金流出 6,000 萬
第 3 年:現金流出 1.2 億
第 4 年:現金流出 2.4 億
😱 驚人的真相
帳面上,四年累積賺了 1.5 億的獲利;
實際上,銀行戶頭燒掉了 5.3 億的現金。
為什麼會這樣?
---
#因為帳面盈餘vs現金流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帳面盈餘(Earnings):是會計世界的數字
買機器的成本是分年折舊攤提的,
所以看起來扣得少,帳面獲利很高。
現金流(Cash Flow):是真實世界的現金
買機器的錢,廠商不會讓你分年付,
當下就要一次付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 「成長」,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成長需要巨額資本支出(蓋廠、買設備),
而現金流回來得不夠快、也不夠多,
那就會是「成長越快,毀滅越快。」
亞馬遜之所以強大,
不是因為 EPS 多高,
而是因為他們追求的是:
👉 「每股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per Share)
這才是真正能進到股東口袋裡的錢。
---
#現在的AI熱潮是否也在重演
貝佐斯二十年前的提醒,如今再次上演。
而 Michael Burry 最近在清算基金時也坦言:
「我對資產價值的判斷,現在完全脫離了市場的節奏。」
隔了二十年,兩個聲音其實指向同一件事:
市場價格可能跟現實脫節,但現金流才不會說謊。
看現在的微軟、Google、Meta,
還有那個「賣鏟子」的 NVIDIA——
全都在瘋狂搶購 GPU、蓋資料中心,
形成全球軍備競賽。
這劇情是不是很像運輸機的故事?
🎯 昂貴到嚇人的資本支出 (CapEx)
一顆 GPU 就要幾萬美金,
一座資料中心要燒掉幾十億。
🎯 折舊速度快到不講理
AI 技術進步太快,今年最頂規的晶片,
兩三年後可能就過時變廢鐵。
🎯 真實變現能力還在摸索
大家都在「衝成長」,
但 AI 應用真的能從客戶身上賺回足夠的現金流,
來回收這些恐怖的硬體成本嗎?
---
#危險訊號
如果某家公司宣稱:「我們 AI 營收成長 50%」
但你仔細一看發現:
資本支出暴增 200%,
自由現金流一路轉負,
那它可能正在複製運輸機的悲劇。
科技巨頭原本底子厚、現金流強悍,
或許撐得住這場豪賭。
但那些只想蹭 AI 熱度的中小型公司?
投資人真的要更謹慎了。
下次看財報,
別只看「營收」、「淨利」或「EPS」,
請多做一步:
1. 打開「現金流量表」
2. 找「營運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
3. 減掉「資本支出(CapEx)」
算出來的數字就是 「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如果這個數字長期是負的,
不管故事講得多動聽、AI 願景畫得多宏大,
請記住貝佐斯的提醒:
👉 股票的價值來自「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不是「未來盈餘」的折現。
---
#最後的反思:你不也是一家公司嗎?
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亞馬遜或微軟,
更適用於我們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以為高薪(高營收)就等於富有。
但如果你為了薪水升級,
就馬上換豪車、
背更重的房貸、
過度消費(這就是你的鉅額資本支出),
你的現金流其實正在快速失血。
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看你每個月賺多少,
而是看扣掉生活開銷後,
你能留下多少「自由現金流」來買回人生的時間。
千萬別把自己活成一家
「看起來很風光、營收很高,卻永遠存不到錢」的倒楣公司。
企業靠自由現金流活著,人也是。
---
#羅馬圖拉真廣場
附圖這片廢墟是羅馬的圖拉真廣場(Trajan's Forum)。
拍攝當下(2025/3/31)的時間已接近黃昏。
那根高聳的「圖拉真柱」,
象徵著羅馬帝國「現金流最巔峰」的時刻。
它彷彿在對後人炫耀:
「看!我們曾經擁有花不完的自由現金流!」
但成也戰爭,敗也戰爭。
當搶來的金礦花光,
只剩下養軍隊的巨額帳單,
帝國也就走向了黃昏。
歷史學家有很多解釋,
但用我們的角度來看:
羅馬帝國的滅亡,
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場長達 300 年的「現金流危機」。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