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五公冶长7冶由说2019-01-18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ndex=54&t=141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七)、冶由说 解析:《论语》第五篇:公冶长之—— (七)、冶由说——子曰:“道(方法,方向,道理,道德;学术或宗教思想体系)不行(流通,推行,践行)乘(代步、乘坐交通工具)桴(小筏子,江河窄水域漂渡工具)浮(漂移,浮动;空虚,不切实际;轻浮,浮躁;超过,多余)于(在,到)海(大海;海外;国外;漫无目标)。从(起于,跟随,从属,顺从)我(自我,本我,本心;觉悟、灵魂、精神之起点)者,其由(出生,肉体之起点;人名乃误读)与(同欤,语气助词)?子路闻(名望、名声,声誉)之喜(女子怀孕)。子曰:“由(出生,肉体之起点;人名乃误读)也,好(喜好,把玩、玩弄)勇(勇敢)过(超过)我(本我,自我,本心,觉悟、灵魂、精神之起点),无(没有)所(对象,处所)取(获取,可用,有用,适合需要)材(材料,堪用之处)。”
即先生讲:如果思想及道理不能够推行、践行,不能落到实处,不能为大众所认知和接受,那势必会出现社会意识形态混乱现象,人们做事情,就如同驾驶小筏子想要飘洋过海一样,会漫无边际,四处飘荡,遇狂风巨浪即万劫不复,丝毫没有抵御能力,即便在常态之下,虽风平浪静,也是没有方向。 那么,精神和道理是天生即有之吗?发现、感悟、追随、探求自我以及本心、本我、灵魂、觉悟、精神之类,其起点,是从出生即随肉体而自然开始吗? 绝对不是!道理之认知、精神之领会、觉悟之感受、自我本我本心之执有,均乃后天形成;此为主,乃百教万物之主宰,乃唯一而贯通之王者,此非与生俱来,需后天修身觉悟也。 生命,乃肉身之根本;主,乃觉悟及思想之根本;人,若只遵循肉身之欲望,那就会被其劣根性束缚于低级生态圈子之争强斗狠及弱肉强食之中;有人即便是位居人上,似有所成就和造诣,但禽畜之王乃自然争斗胜出,如同女人怀孕一般,只是肉体生命之开始;如果仅限于肉欲之发展,就会为了争强斗狠而狼一样玩弄勇猛,那么如此四肢发达而头脑不开悟之人,实在没有慧根,便不能为神主所接受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