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51|回复: 0
|
哈佛宣布缩招 75% 博士、裁员讲师:精英教育也开始“收缩”了
[复制链接]
|
|
|
昔日象征无限资源与荣耀的哈佛大学,正在经历一场罕见的“收缩期”。
10月下旬,哈佛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内部通告曝光:未来两年博士项目大规模削减,科学类招生人数将下降 75%,人文学科60%,社会科学领域约 一半至三分之二。几乎同时,多所学院宣布裁员,讲师、学生辅导员与科研支持岗位被波及。
对于全球学术界而言,这不仅是一则校园人事新闻,而是一场信号清晰的震动——连“世界第一名校”都不得不勒紧腰带,博士教育的黄金时代,正在悄然谢幕。
根据《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披露,哈佛文理学院已通知各系:
科学类博士项目削减 约 75% 名额;
人文与艺术类项目削减约 60%;
社会科学方向缩减 50%–70%;
德语系直接宣布 2027–2028 学年 零录取。
历史系从每年 13 人降至 5 人,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的新生计划仅剩 4 人。院长在信中解释,这是一项“艰难但必要的财政调整”,旨在“让有限资源集中服务已录取学生”。
背后的压力
联邦拨款冻结: 美国政府今年春季冻结了哈佛 22 亿美元科研资金,多数实验室失去博士生薪酬与项目支持来源。
运营成本上升: 哈佛年度预算 65 亿美元,但校方承认未来两年可能出现 10 亿美元缺口。
研究周期受阻:受审查延迟与资助不确定性影响,多数实验室“缩编运行”。
哈佛的博士招生一向是全球科研生态的风向标——一旦顶尖学府削减供给,势必引发连锁反应:年轻学者的学术通道被压缩,国际学生的录取率将进一步下降。
图源:Harvard
博士项目收紧的同时,哈佛的多所学院也启动了新一轮裁员计划。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4 月裁撤 50 余个岗位,涵盖行政、科研支持与项目协调岗。
肯尼迪学院(Kennedy School) 宣布“结构重组”,调整财务与学生事务部门。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 裁员 35 至 40 人,占职工总数 15%,其中包括讲师与学生辅导员。
SEAS 讲师 Christopher Lombardo 直言:“这些被削减的岗位是学生与学院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它们的消失正在削弱哈佛的教学体验。”
哈佛官方回应称,此次裁员为“应对持续财政压力与资助风险”,并强调“核心教学与研究”仍将受到优先保障。
然而,这样的“优化”在学术界引发了忧虑:
当辅导员与讲师岗位消失,学生支持体系被削弱;
当讲师职位不再稳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通道更加狭窄。
图源:Harvard
过去十年,美国精英大学依赖庞大捐赠基金和稳定的科研拨款维系博士教育体系。如今,这一模式的根基正在动摇。
哈佛并非孤例。斯坦福大学今年暂停若干人文学博士招生;哥伦比亚大学减少助教岗位;耶鲁大学部分系所缩减国际博士生比例。全球学术界正从“扩张时代”转入“保守周期”。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