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0|回复: 0

陸擬放寬晶片出口 全球車企「鬆一口氣」荷蘭尷尬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025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據觀察者網報導,就荷蘭政府強佔中資半導體企業引發晶片「斷供」一事,11月1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作為負責人大國,中方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中方聯繫。


這一最新聲明被英國《金融時報》解讀為「中方釋放放鬆出口管制的信號」,或標誌著這場爭端出現緩和跡象。此前,該爭端已導致歐美日汽車製造商無法獲取安全氣囊、車燈等供應鏈關鍵環節所需晶片,全球大型車企一度面臨「停產潮」風險。

路透、彭博社也提到,晶片供應恢復的可能性將有效緩解市場擔憂,讓處於減產危機邊緣的全球汽車製造商「鬆一口氣」(be a relief)。

香港《南華早報》則指出,中方此舉旨在穩定安世半導體晶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供應,尤其保障汽車行業的晶片需求。

中方最新聲明同時強調,此次全球產供鏈混亂的根源,是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不過,港媒稱,荷方暫未回應置評請求。

報導還提到,儘管荷方此前堅決否認其「強佔」中資企業的惡行受美國指使,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配合華盛頓9月底出台的所謂「50%穿透性規則」出口管制。但在美方對該規則按下「暫停鍵」後,荷蘭處境尷尬了。

香港大學地緣政治分析師、亞洲全球研究院院士塞巴斯蒂安·孔廷·特里略-菲格羅亞(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直言,「海牙方面此前的行動看似出於必要,但川普的一句話就讓這種所謂『必要性』不復存在」,「荷蘭正面臨著法律一致性、政治可信度以及產業存續的多重複雜困境。」

荷蘭主要大報《新鹿特丹商報》(NRC)31日報導解讀認為,由於晶片斷供同樣波及美國企業,「美國似乎不願等待荷蘭自行解決僵局」。

NRC還報導稱,整個外交圈都對荷蘭經濟事務部大臣文卡雷曼斯這種既不考慮產業後果、事前也未與中國協商的做法「感到震驚」。他甚至事先都沒有與歐洲各國商議,相關國家都是事後才得知此事。其中,受「斷供」重創的德國怨氣尤重,其商界和政界人士普遍認為荷蘭應提前向鄰國通報。

NRC在文中甚至用「顏面盡失」(Gezichtsverlies)一詞形容荷蘭的處境。

荷蘭著名經濟學家阿諾德·布特(Arnoud Boot)也對這一舉措提出質疑:荷蘭採取單邊行動、動用如此非同尋常的「武器」,為何事先不與布魯塞爾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協調?

布特稱,他不認為有必要採取如此極端的干預措施。同時表示,如果此事真如荷蘭政府所言涉及歐洲戰略自主權與特殊技術,理應歸為歐盟層面事務,直言不排除卡雷曼斯單獨行動是出於「博眼球」的意圖。

更何況當時荷蘭處於「運作失靈」的看守政府狀態,布特認為,這樣的內閣環境根本不利於做出「平衡決策。

美國供應鏈專家卡梅倫·約翰遜(Cameron Johnson)則呼籲盡快解決此次爭端。他表示,荷蘭闖的禍正在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製造商帶來麻煩。

「盡快解決,最好在幾周內,」他告訴NRC,「達成這樣的妥協或許需要付出一定經濟代價,但這筆財務損失肯定比汽車行業停產造成的損失要小。」

約翰遜同時強調,要想圓滿解決爭端,荷蘭政府需要向中方展現出比以往更多的尊重,「如有必要,把你們的國王搬出來參與協商也未嘗不可。」

10月2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關於安世半導體問題,中方堅決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希歐方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敦促荷方堅持契約精神和市場原則,從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大局出發,盡快提出妥善解決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1-2025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976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